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 提要 序、跋 正語作詞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拼音:zhā  韻部:
〈名〉
  • 水名 。源出湖北省隨州市西北,古代東南流會溠水,又南流入溠水;后河道變遷,與溠水分別入溠水
    • 溠,水在南,荊州浸也。——《說文·水部》
  • 水灣 。如:溠東有大洲

拼音:zhà  韻部:
  • 〔~水〕水名,在中國湖北省。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側(cè)駕切,音詐。 (禡韻)
  • 水名?!?a target='_blank'>說文》水在漢南荊州浸?!?a target='_blank'>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浸波溠。
  • 又《廣韻》側(cè)加切《集韻》莊加切,??音??。 (麻韻)
  • 又《廣韻》七河切《集韻》倉何切,??音蹉。 (歌韻)
  • 又《集韻》叉宜切,音差。 (支韻)
  • 義??同。
  •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麻韻)
  • 水名,在北地。
  • 又助駕切,音乍。 (禡韻)
  • 水名,在美陽。
  • 本作??。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溠水。在漢南。職方氏曰。豫州、其浸波、溠。注云。春秋傳曰。楚子除道梁溠。營軍臨。隨則溠宜屬荊州。在此非也。按傳文見莊四年。職方荊州浸潁、湛。豫州浸波、溠。許書於湛曰浸。於溠曰荊浸。葢正經(jīng)文之誤。與鄭說溠正同也。杜預(yù)曰。溠水在義。陽厥縣西。東南入鄖水。釋例曰。厥縣西有漈水。源出縣北。從縣西、南至隨縣。入鄖水。水經(jīng)注曰。溠水、出隨縣西北黃山。南逕?西縣西。又東南、?水入焉。又東南逕隨縣故城西。又南流、注於溳。溳入夏水。方輿紀要曰。今溠水出德安府隨州西北二百里之栲栳山。東南流。至州北百十里。有魯城河流合焉。至安貢鎭入溳。水道提要曰。漢水至漢川縣溳口塘北。有溠溳諸水、北自隨州南流。會德安府雲(yún)夢應(yīng)城縣水來注之。源流長五百餘里。玉裁謂職方謂爲(wèi)一州之浸、正??溳溠合流長五百餘里而言也。從水。??聲。側(cè)駕切。古音在五部。荊州浸也。春秋傳曰。脩涂梁溠。見上。洭洭水出桂陽縣盧聚南出洭浦關(guān)爲(wèi)桂水縣字依韻會補此水出桂陽郡桂陽縣郡縣同名故曰桂陽縣如邑部鄏下云河南縣之例南出二字各本作山字今依水經(jīng)正桂陽郡桂陽二志同今廣東廣州府連州州治卽漢縣地也前志桂陽下曰洭水南至四會入鬱過郡二行九百里二郡桂陽南海也水經(jīng)曰洭水出桂陽縣盧聚東南過含洭縣南出洭浦關(guān)爲(wèi)桂水按前志南海中宿縣有洭浦關(guān)酈注亦云尒今志文關(guān)作官桂陽下洭作匯皆譌字也今洭水出連山縣東南流經(jīng)連州英德縣淸遠縣合貞水經(jīng)三水縣至廣州府城西入西江以入海班所謂入鬱今廣東之北江也其出洭浦關(guān)在今淸遠縣酈氏曰桂水者洭之別名也從水匩聲去王切十部按洭水亦曰湟水史記出桂陽下匯水匯者洭之誤漢書作下湟水是也鄭氏引山海經(jīng)湟水今山海經(jīng)云潢水出桂陽西北山東南注肄水入敦浦西潢者湟之聲誤敦者郭之字誤水經(jīng)注引作郭浦卽洭浦也音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