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觸事(觸事)
(1).猶遇事。 晉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訓,旁味方言,復為之解。觸事廣之,演其未及,摘其謬漏,庶以燕石之瑜,補琬琰之瑕?!?明 張居正 《答符卿徐繼齋書》:“茍生竊祿,無所建明,觸事感時,憮然自失。” 清 紀昀 《〈考工記圖〉序》:“觸事廣義,俾古人制度之大,暨其禮樂之器,昭然復見於今茲?!?br />(2).謂擔任職司。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愛才不擇行,觸事得讒謗?!?唐 張鷟 游仙窟:“余答曰:‘下官是客,觸事卑微,但避風塵,則為幸甚。’”
《國語辭典》:當事(當事)  拼音:dāng shì
臨事?!秶Z。魯語上》:「賢者急病而讓夷,居官者當事不避難,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國家無違?!?/div>
《漢語大詞典》:觸類(觸類)
(1).接觸相類事物。 晉 葛洪 抱樸子·祛惑:“雖圣雖明,莫由自曉。非可以歷思得也,非可以觸類求也?!?唐 杜甫 《上水遣懷》詩之四:“善知應觸類,各藉穎脫手?!?清 王夫之 《雪賦》:“汾云空白,眄江漢以無方;塞草不青,睠關山而奚至。莫不俯仰同情,悲生觸類?!眳⒁姟?觸類旁通 ”。
(2).遇事。梁書·侯景傳:“ 澄 天性險忌,獨類猜嫉,諂諛迭進,共相搆毀?!?br />(3).各種;每項。 唐 白行簡 《李娃傳》:“﹝姥﹞乃命娃出。明眸皓腕,舉步艷冶。生遽驚起,莫敢仰視。與之拜畢,敘寒燠,觸類妍媚,目所未覩?!?宋 文瑩 《續(xù)湘山野錄》:“未周歲,而公主告卒。國主傷悼悲泣曰:‘吾不欲再覩 劉生 之面。’勑執(zhí)政削其官籍,一簪不與,卻送還 洪州 。生恍若夢覺,觸類如舊?!?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蕙芳:“已而以手探入,壺盛酒,柈盛炙,觸類熏騰?!?/div>
《國語辭典》:觸類旁通(觸類旁通)  拼音:chù lèi páng tōng
理解此一事物的知識或原理,進而推知其他同類的事理。如:「他才思敏捷,往往老師才一提出前提,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div>
《漢語大詞典》:臨事(臨事)
(1).謂遇事或處事。晏子春秋·雜下十二:“臨事守職,不勝其任,則過之?!?span id="onpnk7v" class="book">《漢書·雋不疑傳贊》:“ 雋不疑 學以從政,臨事不惑,遂立名跡,終始可述?!?宋 朱熹 《上宰相書》:“謀國之計,乖戾若此,臨事而悔,其可及哉!”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是徒知養(yǎng)靜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商人婦》:“你造作時是苦,希望時是樂;臨事時是苦,回想時是樂。” 沈從文 《從文自傳·預備兵的技術班》:“操演時因為有鎮(zhèn)守使署中的參謀長和別的許多軍官在場,臨事雖不免有點慌張,但一切動作做得還不壞?!?br />(2).特指治理政事。管子·立政:“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三國 吳 韋昭 《博弈論》:“其在朝也,竭命以納忠,臨事且猶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新唐書·楊恭仁傳:“ 仁壽 中,累遷 甘州 刺史,臨事不苛細,徼人安之。”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志·袁安吳雄葬地》:“按 安 理 楚 獄之連繫,還 匈奴 之生口,臨事如此,平時用心仁恕可知矣。”
《國語辭典》:不惑  拼音:bù huò
1.不迷惑?!墩撜Z。子罕》:「知者不惑?!埂逗鬂h書。卷五四。楊震傳》:「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br />2.孔子自稱四十不惑,后人因稱四十歲為「不惑」。如:「不惑之年」。
《國語辭典》:數(shù)奇(數(shù)奇)  拼音:shù jī
古人迷信,認為偶數(shù)吉利,單數(shù)不吉利,故將命運不佳,凡事無法偶合者稱為「數(shù)奇」。唐。牛肅〈馬待封〉:「待封恨其數(shù)奇,于是變姓名,隱于西河山中?!姑?。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數(shù)奇!且休嗟數(shù)奇!待時藏器?!?/div>
《國語辭典》:寒蟬(寒蟬)  拼音:hán chán
1.動物名。一種蟬。體長寸許,胸與背皆有黑綠斑紋,翅膀透明,脈呈淡樺色,常鳴于秋季日暮時分,其聲幽抑。
2.蟬至天寒則不鳴。故用來比喻遇事而不敢直言的人?!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
《漢語大詞典》:撫事(撫事)
(1).追思往事;感念時事。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修張良廟教》:“靈廟荒頓,遺像陳昧。撫事懷人,永嘆寔深?!?唐 杜甫 《羌村》詩之二:“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 宋 陸游 《夜過魯墟》詩:“百年幾興廢,撫事一凄愴。” 明 高啟 《草書歌贈張宣》:“覽時撫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
(2).猶臨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吳沖卿》詩:“物變極萬殊,心通才一曲。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br />(3).招撫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撫事可成……國家即可無東顧憂?!?/div>
《國語辭典》:惡人(惡人)  拼音:è rén
1.壞人?!睹献?。公孫丑上》:「不立于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br />2.丑陋的人?!肚f子。德充符》:「衛(wèi)有惡人焉,曰哀駘它?!?/div>
《國語辭典》:感遇  拼音:gǎn yù
1.?感念知遇的恩惠。《晉書。卷七三。列傳。庾亮》:「既今恩重命輕,遂感遇忘身。」《舊五代史。卷四○。唐書。明宗本紀六》:「琪,梁之故相,私懷感遇,敘彥威在梁歷?任?,不欲言偽梁故也?!?br />2.感慨。唐。張九齡感遇〉詩一二首之一一:「至精無感遇,悲惋填心胸?!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與元九書:「又有事?物牽于外,情??性動于?內,隨感遇而形于嘆詠者一百首,謂之感傷詩。」
《國語辭典》:鎮(zhèn)定(鎮(zhèn)定)  拼音:zhèn dìng
1.使安定、平靜。《國語。晉語七》:「柔惠小物,而鎮(zhèn)定大事。」《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二來現(xiàn)在謠言雖定,人心不免狐疑,大帥去走一趟,也可以鎮(zhèn)定鎮(zhèn)定人心?!?br />2.沉著穩(wěn)定,臨事不亂。如:「出了這么多狀況,他還是非常鎮(zhèn)定,按部就班,照原定計畫進行?!?/div>
《國語辭典》:模棱(模稜)  拼音:mó léng
比喻態(tài)度、意見或語言含糊不定。參見「摸棱兩可」條。
《漢語大詞典》:強立
亦作“彊立”。
(1).遇事能明辨不疑。禮記·學記:“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鄭玄 注:“強立,臨事不惑也?!?孔穎達 疏:“強立謂專強獨立,不有疑滯。”
(2).引申為專斷,自以為是。 明 歸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攻其瑕而忘其堅,愛而不知其惡,憎而不知其美,強立而不返,終其身焉,其于愛憎取舍,若枘鑿焉不相易也?!?br />(3).剛直;剛正。逸周書·官人:“直方而不毀,廉潔而不戾,彊立而無私,曰有經者也。”北史·裴延儁傳:“ 澤 本勁直,無所回避……妻亦至性強立,時人以為健婦夫半。” 宋 曾鞏 《洪州新建縣廳壁記》:“方是時也,而天下之能忘其勢而好惡不妄者鮮矣,能忘人之勢而強立不茍者亦鮮矣。”
(4).以強大立足天下。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見威王》:“戰(zhàn)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 康有為 《行慶改會簡要章程》二十:“中國今日大變新法,漸望強立,皆皇上舍身所致。”
(5).挺立;屹立。 清 金農 《宣城沈丈畫松歌》:“何假 鳧氏 大火來煅成,直榦彊立焉能遭錯折?!?/div>
《漢語大詞典》:觀井(觀井)
相傳為 彭祖 故事。 宋 蘇軾 《代滕甫論西夏書》:“俗言 彭祖 觀井,自係大木之上,以車輪覆井,而后敢觀?!焙笥靡员扔饔鍪轮斏餍⌒?。 清 錢謙益 《方生行送方爾止還金陵》詩:“共嗟梵志還家日,卻笑 彭公 觀井年?!?/div>
《國語辭典》:每事問(每事問)  拼音:měi shì wèn
對每件事情都詳加研究?!墩撜Z。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