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73或678—740 【介紹】: 唐韶州曲江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擢進士,官秘書省校書郎。先天元年道侔伊呂科登第,授左拾遺,遷左補闕。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稱賢相。二十四年為李林甫所讒,罷相,出為荊州長史。卒謚文獻。有文名,其《感遇詩》以格調(diào)剛健稱。有《曲江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78—740 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人。武后神功元年(697),登進士第,授校書郎。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呂科,授左拾遺。后歷官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桂州都督、集賢院學(xué)士、中書侍郎等職。開元二十一年(733)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翌年遷中書令,兼修國史。為著名賢相。二十四年,受李林甫排擠,罷相。次年貶為荊州長史,在州以文史自娛,不戚戚于懷。二十八年病卒。年63歲(兩《唐書》本傳均作68歲,誤)。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本傳及近年于韶關(guān)發(fā)現(xiàn)之《張九齡墓志銘》。九齡工詩能文,文長于碑志,詩格調(diào)清雅,興寄深婉,其《感遇》十二首,與陳子昂詩齊名。施補華《峴傭說詩》云:“唐初五言古,猶沿六朝綺靡之習,唯陳子昂、張九齡直接漢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復(fù)古之功大矣。”至其古近體寫景抒情諸作,清淡和雅,興象玲瓏,前人以為實開王、孟、儲、韋一派?!?a target='_blank'>詩藪》內(nèi)編卷二云:“張子壽首創(chuàng)清淡之派,盛唐繼起,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韋應(yīng)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風神者也。”今存《曲江張先生文集》20卷。《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4首。
全粵詩·卷七
張九齡(六七八 — 七四〇),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唐中宗景龍元年(七〇七)進士,始授校書郎。又以道侔伊呂科策高第,遷左拾遺,調(diào)左補闕、司勛員外郎。以才鑒為宰相張說所親重,進中書舍人。玄宗開元十四年(七二六),張說罷官,改九齡太常少卿,出為冀州刺史,以養(yǎng)母,請改洪州都督,徙桂州都督,攝御史中丞、嶺南按察兼選補使。以擬奏章稱旨,詔擢秘書少監(jiān)、集賢院學(xué)士,副知院事。遷工部侍郎,知制誥。二十一年冬,晉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固辭,不許。次年,遷中書令,知院事。為李林甫所忌,又以諫阻進用張守圭、牛仙客而遭潛構(gòu),罷為尚書右丞相,尋再貶荊州長史。開元二十八年,請拜掃南歸,五月七日,病卒于故里。追贈荊州大都督,謚“文獻”。有《曲江集》二十卷。事見徐浩撰碑銘?!?a target='_blank'>舊唐書》卷九九、《新唐書》卷一二六有傳。
唐詩匯評
張九齡(673-740),—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人。武后長安二年(702)擢進士第,又連登材堪經(jīng)邦及道侔伊呂科,授左拾遺。玄宗開元十一年,累遷至中書舍人。尋出為冀州刺史,改洪州都督,轉(zhuǎn)桂州都督,充嶺南道按察使。召拜秘書少監(jiān),集賢院學(xué)士,副知院事,再遷中書侍郎,二十一年以本官同平章事,累封始興縣伯。因李林甫排擠,于開元二十五年眨荊州長史。卒,謚文獻。九齡為開元賢相之一,其詩詞采富艷,而情致深婉。有《曲江集》二十卷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三卷。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三
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擢進士。始調(diào)校書郎。以道侔伊呂科策高第。開元十一年拜中書舍人內(nèi)供奉。封曲江男。二十一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中書令。累封始興縣伯。左遷荊州大都督長史。卒年六十八。贈荊州大都督。謚曰文獻。建中元年加贈司徒。

作品評論

《唐詩品》
曲江藻思翩翩,體裁疏秀,深綜占意,通于遠調(diào),上追漢魏而下開盛唐,雖風神稍劣而詞旨沖融,其源蓋出子古之平調(diào)曲也。自馀諸子、馳志高雅,則峭徑挺出,游泳時波,則蘼蕪莫剪,安能少望其風哉?近體諸作,綺密閑澹,復(fù)持格力,可謂備其眾美。雖與初唐作者駢肩而出,更后諸名家,亦皆丈人行也。而況節(jié)義相先,稱古之遺直者耶!
唐音癸簽
張曲江五言以興寄為主,而結(jié)體簡貴,選言清冷,如玉磬含風,晶盤盛露,故當于塵外置賞。
《唐詩觀瀾集》
曲江長律,鳴鸞佩瓊,萬象咳吐,與明皇詩賡歌倡答,如律呂之相應(yīng),可謂一德一心。
《唐詩別裁》
唐初五言古漸趨于律,風洛未遒,陳正字起衰而詩品始正,張曲江繼續(xù)而詩品乃醇。
《四庫全書總目》
九齡守正嫉邪,以道匡弼,稱開元賢相,而文章高雅,亦不在燕、許諸人下?!?a target='_blank'>新唐書·文藝傳》載徐堅之言,謂代文如輕縑素練,實濟時用,而窘邊幅。今觀其《感遇》諸作,神味超軼,可與陳子昂方駕;文筆宏博典實,有垂紳正笏氣象,亦具見大雅之遺,堅局于當時風氣,以富艷求之、不足以為定論。
石洲詩話
曲江公委婉深秀,遠出燕、許諸公之上、阮、陳而后,實推一人,不得以初唐論。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張曲江襟情高邁,有遺世獨立之意,《感遇》諸詩,與子昂稱岱、華矣。
昭昧詹言
張曲江以風雅之道,興寄為上,故一篇一詠,莫非興寄,此意是矣。然僻者為之,則又入于空泛,捕風捉影,似是而非。夫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兼之,奈何獨主風與興二端乎?大約天下義理及古今載籍文字,惟變所適,無所不備,但用各有當耳。不能觀其會通而偏提一端,即為病痛,知味者鮮,所以末流多歧也。
白華山人詩說
赤堇氏云:讀張曲江詩,要在字句外追其神味。又云:曲江詩如蜘蛛之放游絲,一氣傾吐,隨風卷舒,自然成態(tài)。初視之,若絕不經(jīng)營;再三讀之,仍若絕不經(jīng)營。天工言化,其庶幾乎?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鮑明遠、江文通,次敘連章,見鋪排之跡。《感遇》諸篇,猶為高調(diào),情詞芬惻,清亮音多,骨格未及拾遺,每以非條傷干。至如漢上游女,遙襭古馨,清江白云,蔚發(fā)明秀,哀梨爽口,不必與橄欖同功,若斯之類,亦其獨至也。
共247,分13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五言律詩
雜詩五首 其三 (737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勞者歌
良辰不可遇,心賞更蹉跎。
終日塊然坐,有時勞者歌。
庭前攬芳蕙,江上托微波。
路遠無能達,憂情空復(fù)多。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感遇十二首 其一 (737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幽林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奉和圣制經(jīng)孔子舊宅(725年11月14日)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孔門太山下,不見登封時。
徒有先王法,今為明主思。
恩加萬乘幸,禮致一牢祠。
舊宅千年外,光華空在茲。

奉和圣制次瓊岳韻(736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山祗亦望幸,云雨見靈心。
岳館逢朝霽,關(guān)門解宿陰。
咸京天上近,清渭日邊臨。
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奉和圣制送李尚書入蜀(736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眷言感忠義,何有間山川。
徇節(jié)今如此,離情空復(fù)然。
皇心在勤恤,德澤委昭宣。
周月成功后,明年或勞還。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736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東土淹龍駕,西人望翠華。
山川祗詢物,宮觀豈為家。
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車。
洛陽無怨思,巡幸更非賒。

奉和圣制途次陜州作(724年11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馳道當河陜,陳詩問國風。
川原三晉別,襟帶兩京同。
后殿函關(guān)盡,前旌闕塞通。
行看洛陽陌,光景麗天中。

敕賜寧王池宴(737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賢王有池館,明主賜春游。
淑氣林間發(fā),恩光水上浮。
徒慚(一作參)和鼎地,終謝巨(一作濟)川舟。
皇澤空如此,輕生莫可酬。

天津橋東旬宴得歌字韻(732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清洛象天河,東流形勝多。
朝來逢宴喜,春盡卻妍和。
泉鮪歡時躍,林鶯醉里歌。
賜恩頻若此,為樂奈人何。

上陽水窗旬宴得移字韻(732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河漢非應(yīng)到,汀洲忽在斯。
仍逢帝樂下,如逐海槎窺。
春賞時將換,皇恩歲不移。
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

剪?(710年1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姹女
姹女矜容色,為花不讓春。
既爭芳意早,誰待物華真。
葉作參差發(fā),枝從點綴新。
自然無限態(tài),長在艷陽晨(一作人)。

和崔黃門寓直夜聽蟬之作(715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蟬嘶玉樹枝,向夕惠風吹。
幸入連宵聽,應(yīng)緣飲露知。
思深秋欲近,聲靜夜相宜。
不是黃金飾,清香徒爾為。

引用典故:郢歌 吉甫頌
萬乘飛黃馬,千金狐白裘。
正逢銀霰積,如向玉京游。
瑞色鋪馳道,花文拂?旒。
還聞吉甫頌,不共郢歌儔。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738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東郊齋祭所,應(yīng)見五神來。

三月三日申王園亭宴集(714年3月3日)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稽亭追往事,睢苑勝前聞。
飛閣凌芳樹,華池落?云。
藉草人留酌,銜花鳥赴群。
向來同賞處,惟恨碧林曛。

三月三日登龍山(738年3月3日)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伊川與灞津,今日祓除人。
豈似龍山上,還同湘水濱。
衰顏憂更老,淑景望非春。
禊飲豈吾事,聊將偶俗塵。

和王司馬折梅寄京邑昆弟(718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離別念同嬉,芬榮欲共持。
獨攀南國樹,遙寄北風時。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遲。
還聞?wù)勖诽帲虚θA詩。

試上江樓望,初逢山雨晴。
連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觀,蕭條見遠情。
情來不可極,日暮水流清。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蘇侍郎紫薇庭各賦一物得芍藥(715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桐君 鄭國詩
仙禁生紅藥,微芳不自持。
幸因清切地,還遇艷陽時。
名見桐君箓,香聞鄭國詩。
孤根若可用,非直愛華滋。


共247,分13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