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0詞典 4分類詞匯 136
《漢語大詞典》:共給(共給)
供給。謂供應(yīng)必需的財(cái)物。共,通“ 供 ”。左傳·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漢書·蕭望之傳》:“邊郡數(shù)被兵,離飢寒,夭絶天年,父子相失,令天下共給其費(fèi)?!?span id="dbnfcv7" class="book">《后漢書·獨(dú)行傳·繆肜》:“共給車馬衣資, 肜 不受而歸鄉(xiāng)里?!?/div>
《漢語大詞典》:細(xì)菜(細(xì)菜)
指某個地方在某個季節(jié)供應(yīng)不多的蔬菜。如 北京 冬季的黃瓜、西紅柿等。
《漢語大詞典》:舂人
古代祭祀、宴饗時負(fù)責(zé)供應(yīng)米物的官。周禮·地官·舂人:“舂人,掌共米物。祭祀,共其齍盛之米;賓客,共其牢禮之米;凡饗,共其食米。掌凡米事?!?/div>
《漢語大詞典》:小點(diǎn)(小點(diǎn))
(1). 唐 時博戲之一。 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卷下:“今之博戲,有長行最盛……又有小雙陸、圍透、大點(diǎn)、小點(diǎn)、游談、鳳翼之名,然無如長行者?!?br />(2).批點(diǎn)詩文的符號,用于一句中的停頓處。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辯·批點(diǎn)法》:“ 宋 真德秀 批點(diǎn)法:點(diǎn),句讀小點(diǎn)。語絶為句,句心為讀。”
(3).小供應(yīng)點(diǎn)。如:多設(shè)小鋪、小點(diǎn),方便居民。
《國語辭典》:短線(短線)  拼音:duǎn xiàn
股票術(shù)語。指股票買進(jìn)后,在短期內(nèi)即賣出。
《國語辭典》:缺口  拼音:quē kǒu
1.器物破缺的地方。如:「這樣美麗的碗,可惜有一個缺口?!?br />2.空隙而可通行的地方。如:「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們就從山的缺口直接通過吧!」
《漢語大詞典》:頓飯(頓飯)
指客館供應(yīng)的飯食。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老爺在任上吃了半年來的南席,又吃了一道兒的頓飯,乍吃著這些家常東西,轉(zhuǎn)覺得十分香甜可口?!?/div>
《漢語大詞典》:府廩
官府供應(yīng)的糧食。廩,廩粟。 唐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序》:“臣幸以罪居 永州 ,受食府廩,竊活性命?!?/div>
《漢語大詞典》:鹽糧(鹽糧)
供應(yīng)制鹽民戶的糧食。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其后軍伍銷耗,耕者無人,則屯糧不足;增以客兵,坐食者眾,則屯糧不足,於是益之以民糧,又益之以鹽糧,又益之以京運(yùn),而衛(wèi)所之制始破壞矣。”
《漢語大詞典》:選書(選書)
(1). 唐 代應(yīng)舉者在考試前將所作詩文投送朝中顯貴,以求賞識。 唐 孟郊 《初于洛中選》詩:“青云不我與,白首方選書?!?br />(2).指應(yīng)舉者于考試前所上顯貴的詩文。 唐 張籍 《哭胡十八遇》詩:“幼子見生才滿月,選書知寫未呈人?!?br />(3).選編詩文刻印成書,以供應(yīng)試者仿作揣摩。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杭城 文瀚樓 選書的 馬二先生 ,諱叫做 靜 的,先生想也相與?”
《漢語大詞典》:供支
供給支應(yīng);供應(yīng)物資。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撥僱牛馬四千餘匹,委糧員 威遠(yuǎn) 同知 張遐齡 、效力知州 徐名道 隨營供支?!?王闿運(yùn) 《王兵備詩序》:“州縣承風(fēng),莫肯供支?!?/div>
《國語辭典》:開飯(開飯)  拼音:kāi fàn
1.吃飯?!段拿餍∈贰返谝话嘶兀骸纲Z氏三兄弟直睡到十二點(diǎn)鐘,棧房里要開飯了,小廝才把他三個喚起?!?br />2.擺設(shè)飯肴,準(zhǔn)備吃飯?!豆僭捴改稀>砣?。使令通話》:「『那么現(xiàn)在你就開飯罷?!弧菏??!弧埂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府?dāng)時開飯出來吃過,兩人又一同出去?!?br />3.吃飯的時間?!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傅鹊阶咧翖V校甸_飯,師徒四個商量,吃完了飯,同去買書?!?/div>
《國語辭典》:茶房  拼音:chá fáng
1.茶館。唐。張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詩一○首之八:「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壘階?!乖?。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才離瓦市,恰出茶房,迅指轉(zhuǎn)過翠紅鄉(xiāng),回頭便入鶯花寨?!挂卜Q為「茶坊」、「茶局子」。
2.官府或富貴人家專放茶食、烹茶的地方?!都t樓夢》第五五回:「茶房內(nèi)早有三個丫頭捧著三沐盆水,見飯桌已出,三人便進(jìn)去了?!?br />3.舊時茶館、餐館、旅館、劇場等處的仆役。
《漢語大詞典》:內(nèi)局
制造和供應(yīng)皇宮中應(yīng)用物品的機(jī)構(gòu),大多在皇城內(nèi)。 明 朝有八局: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鍼工局、內(nèi)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明 李東陽 《先叔父前金吾左衛(wèi)百戶李公墓志銘》:“吾祖 允三 府君在 永樂 初與靖難,功授小旗改金吾左衛(wèi),尋入內(nèi)局督工作。”
《漢語大詞典》:蠲紙(蠲紙)
(1). 唐 宋 時 杭州 、 溫州 等地所造紙名。紙質(zhì)潔白瑩滑,故稱。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 臨安 有鬻紙者,澤以漿粉之屬,使之瑩滑,謂之蠲紙。蠲猶潔也。:‘吉蠲為饎?!?span id="czckh1j" class="book">《周禮》:‘宮人除其不蠲?!≈T此?!眳⒁姟?蠲糨紙 ”。一說 吳越 錢氏 時,供此紙者蠲其賦役,故號“蠲紙”。見說郛卷二十引 宋 錢康公 《植跋簡談》。
(2).以頒發(fā)免除賦役證書名義,向民間攤派供應(yīng)的公文用紙。新五代史·雜傳十八·何澤:“戶部歲給蠲符,不可勝數(shù),而課州縣出紙,號為‘蠲紙’。 澤 上書言其敝, 明宗 下詔悉廢戶部蠲紙?!眳⒁姟?蠲符 ”。
《漢語大詞典》:蠲符
免除賦役的憑證。新五代史·雜傳十八·何澤:“ 五代 之際,民苦於兵,往往因親疾以割股,或既喪而割乳廬墓,以規(guī)免州縣賦役。戶部歲給蠲符,不可勝數(shù)。”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唐 戶部有蠲符, 開元 四年,敕諸郡取緊厚紙,背皆書某州某年及紙次第,長官管干同署印記,竝送朝集,使上戶部本部官掌納,依次第用之,其貴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紙戶,與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