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皂衣(皁衣)  拼音:zào yī
黑色衣服?!段饔斡洝返谌鸹兀骸赴瞧饋?,往外要走,被白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
《漢語大詞典》:墨衣
(1).黑衣。指喪服。新唐書·吐蕃傳上:“居父母喪,斷髮,黛面、墨衣,既葬而吉。”
(2).指僧服。 宋 趙與時(shí) 《賓退錄》卷六:“至奔 牛埭 ,浮屠出腰間金,市斗酒,夜醉 五百 而髠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之械而縶焉?!?/div>
分類:黑衣喪服
《國語辭典》:玄制(玄製)  拼音:xuán zhì
黑色的衣服?!段倪x。張衡。東京賦》:「方相秉鉞,巫覡操茢,侲子萬童,丹首玄制?!?/div>
分類:黑衣
《國語辭典》:烏衣(烏衣)  拼音:wū yī
1.黑色的衣服?!度龂尽>矶?。魏書。鄧艾傳》:「值歲兇旱,艾為區(qū)種,身被烏衣,手執(zhí)耒耜,以率將士。」
2.燕子。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shí)記。燕巧兒》:「至于秋天鴻雁、社日烏衣,則有月令在?!?/div>
《國語辭典》:烏衣巷(烏衣巷)  拼音:wū yī xiàng
地名。位于今南京市東南。東晉時(shí)王導(dǎo)、謝安諸貴族多居此,故世稱王謝子弟為「烏衣郎」?!稌x書。卷六八。紀(jì)瞻傳》:「厚自奉養(yǎng),立宅于烏衣巷,館宇崇麗,園池竹木,有足賞玩焉。」唐。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div>
《漢語大詞典》:烏衣國(烏衣國)
神話中的燕子之國。 宋 張敦頤 《六朝事跡·烏衣巷》:“ 王榭 , 金陵 人,世以航海為業(yè)。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見一翁一嫗皆衣皂,引 榭 至所居,乃 烏衣國 也。以女妻之,既久, 榭 思?xì)w,復(fù)乘云軒泛海至其家,有二燕棲于梁上……來春,燕又飛來 榭 身上,有詩云:‘昔日相逢冥數(shù)合,如今暌遠(yuǎn)是生離。來春縱有相思字,三月天南無雁飛?!?宋 戴復(fù)古 《燕》詩:“聞?wù)h 烏衣國 ,低連海上村。” 金 龐鑄 《田器之燕子圖》詩:“ 烏衣之國 定何許,一雙燕子能飛來?!焙笠蛞灾疄槟信Y(jié)合之地的典實(shí)。 清 陳羽文 《鴛鴦牒》:“ 郭紹蘭 別淚成吟,傳情燕翼,宜送配 王榭 ,共乘飛云軒,偕老 烏衣國 里?!?/div>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階文官或卑賤者所穿的衣服。也稱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換了一身青衣,教一個(gè)丫鬟隨了。」也稱為「青衫」。
3.春服?!抖Y記。月令》:「載青旂,衣青衣,服倉玉。」
4.婢女。《三國演義》第八回:「少頃,二青衣引貂蟬艷妝而出?!埂都t樓夢》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賈府傳旺兒來對詞。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帶信?!?br />5.國劇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稱為「青衣」。多是扮演貞靜端莊的賢淑女子,表情穩(wěn)重,偏重唱工。也稱為「青衫」、「衫子」。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蠶叢氏 。教民蠶桑,民尊之為神。路史·前紀(jì)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羅蘋 注:“﹝ 南朝 齊武帝 ﹞ 永明 二年, 蕭鑑 刺 益 ,治園 江 南,鑿石冢,有槨無棺……有篆云: 蠶叢氏 之墓。 鑑 責(zé)功曹 何佇 墳之,一無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清 蔡方炳 《廣輿記·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廟。 青神 ,昔 蠶叢氏 服青衣,教民蠶事,立廟祀之?!?/div>
分類:教民蠶桑
《國語辭典》:緇流(緇流)  拼音:zī liú
僧徒。因僧人著黑衣,故稱為「緇流」。
《國語辭典》:黑衣  拼音:hēi yī
1.黑色衣服?!抖Y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個(gè),……衣黑衣,服玄玉?!?br />2.王宮衛(wèi)士。因著黑衣,故稱?!稇?zhàn)國策。趙策四》:「竊愛憐之,愿令得補(bǔ)黑衣之?dāng)?shù),以衛(wèi)王官?!?br />3.僧衣或僧人。教外之人因僧侶常著黑袈裟,故稱僧侶為「黑衣」。
《漢語大詞典》:髡緇(髡緇)
亦作“髠緇”。 指僧尼。僧人穿黑衣,故稱。 明 徐渭 《〈逃禪集〉序》:“今之詆佛者,動(dòng)以吾佛律之,甚至於不究其宗祖之要眇,而責(zé)諸其髠緇之末流?!?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六·建文君:“﹝ 明太祖 ﹞且見 建文 頭顱頗偏,匣髠緇之具,戒曰:‘必嬰大難,乃發(fā)?!?清 陳大章 《王文成紀(jì)功碑》詩:“深謀豁達(dá)格神鬼,苦心退託隨髠緇。”
《漢語大詞典》:淄流
僧徒。因僧人多穿黑衣,故稱。《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回:“是有淄流不可言,深宮大院哄嬋娟。”
《漢語大詞典》:皂服
舊時(shí)小吏所著的黑衣服。亦借指小吏。 三國 蜀 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人》:“明君之治,務(wù)知人之所患皂服之吏,小國之臣。故曰:皂服無所不剋,莫知其極?!?/div>
《漢語大詞典》:稅衣
脫衣,解衣。稅,通“ 捝 ”、“ 脫 ”。管子·小匡:“以旦暮從事於田壄,稅衣就功?!?尹知章 注:“脫其常服,以就功役,便事而省費(fèi)?!?清 錢謙益 《祖現(xiàn)贈(zèng)中大夫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制》:“當(dāng)其稅衣南畝,攻苦食淡,斯固 晉 民儉陋之風(fēng)?!?br />有赤色邊緣裝飾的黑衣。稅,通“ 褖 ”。禮記·雜記上:“繭衣裳,與稅衣,纁袡為一?!?鄭玄 注:“稅衣,若玄端而連衣裳者也?!?孔穎達(dá) 疏:“稅,謂黑衣也。”禮記·雜記上:“夫人稅衣揄狄,狄稅素沙?!?陳澔 集說:“稅衣,色黑而緣以纁?!?/div>
《漢語大詞典》:皂騶(皂騶)
亦作“皁騶”。 古代穿黑衣騎馬的侍從。 唐 李嶠 《為王及善讓內(nèi)史表》:“彤軒皁騶,非振鷺之飾;青組丹紱,是濡鵜之譏。”
《漢語大詞典》:皂制(皂製)
亦作“皁製”。 黑衣。后漢書·禮儀志中:“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其儀:選中黃門子弟十歲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為侲子。皆赤幘皁製,執(zhí)大鼗?!?/div>
分類:黑衣
《國語辭典》:削發(fā)披緇(削髮披緇)  拼音:xuè fǎ pī zī
剃去頭發(fā),披上緇衣出家為僧或?yàn)槟?。《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另覓了船入到太湖,自此更姓改名,削發(fā)披緇去了?!?/div>
《國語辭典》:真武大帝  拼音:zhēn wǔ dà dì
北方之神,道家奉為真武大帝。其像被發(fā)、黑衣,仗劍、裸足、蹈龜蛇,隨從者執(zhí)黑旗。根據(jù)臺(tái)灣民間傳說,真武大帝原為屠夫,后頓悟,剖腹棄胃腸而成道。明、清時(shí)相傳莊烈帝為真武大帝降凡,故煤山有其像。因真武有降黑煞魔的神話,現(xiàn)為顏料店的行神之一,農(nóng)歷三月初二為其神誕日。也稱為「玄武」、「玄天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