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鳴鵲(鳴鵲)
喜鵲。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輅 至 安德 令 劉長仁 家,有鳴鵲來在閤屋上,其聲甚急?!?裴松之 注引 管辰 《管輅別傳》:“須臾有鳴鵲之驗, 長仁 乃服。”
分類:喜鵲
《漢語大詞典》:雕陵鵲(雕陵鵲)
寓言中的巨鵲。語本莊子·山木:“ 莊周 游乎 雕陵 之樊,覩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詩》:“倩語 雕陵 鵲,填河未可飛?!?清 吳偉業(yè) 《七夕感事》詩:“憑君試問 雕陵 鵲,一種銀河風浪生。”
分類:寓言言中
《駢字類編》:鵲知(鵲知)
淮南子乾鵲知來而不知往此修短之分也取說文鵲知太歲之所在 埤雅鵲知人喜作巢 木杪枝不取墮地者皆傳枝受卵故曰乾鵲
《漢語大詞典》:鵲羽(鵲羽)
(1).鵲之羽毛。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三·藊豆﹝集解﹞引 蘇頌 曰:“黑者名鵲豆,蓋以其黑間有白道,如鵲羽也。”
(2).借指用鵲的羽毛做成的扇子。 清 查慎行 《恩賜御書扇恭紀》詩:“鵲羽午搖炎熾散,麝煤香迸汗珠融?!?br />(3).指喜鵲。 清 陳維嵩 《醉蓬萊·積雪為橋和云臣作》詞:“學填河鵲羽,今夜橋成。”參見“ 鵲橋 ”。
《國語辭典》:鵲橋(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傳每年七夕,為了讓織女渡過天河與牛郎相會,喜鵲會飛聚起來,搭成跨越天河的橋道,稱為「鵲橋」。后世則以鵲橋比喻夫妻、情人久別團聚的機緣。宋。秦觀 鵲橋仙。纖云弄巧詞:「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駢字類編》:鵲呼(鵲呼)
唐庚 鳴鵲行 檐前群鵲鳴相呼,法當有客或遠書。
《駢字類編》:瑞鵲(瑞鵲)
李嶠上張明府書登雅譽于群鳧照禛黻于瑞鵲 獨孤及殿中監(jiān)張公神道碑所蒞之邦必聞其政作人父母為國循良于是瑞鵲成巢嘉禾合穎柳貫元日詩玉壺修干雙龍捧寶座重裀瑞鵲敷
《漢語大詞典》:練鵲(練鵲)
鳥名。屬鳴禽類,體似鴝鵒而小。雄鳥有羽冠,尾部有兩根長羽毛,頭部黑色,發(fā)藍色的光,背部深褐色。腹部白色。雌鳥背部和頭部均褐色,羽冠不顯著,尾部無長羽毛。生活在樹林或竹林中,為捕食害蟲的益鳥。其肉可以入藥,能益氣治風疾。以雄鳥尾羽特長,如拖練帶,故又有帶鳥、綬帶鳥、壽帶鳥、拖白練等異名。見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三·練鵲。 金 元好問 《過劉子中新居》詩:“先生愛畫如惜玉,練鵲翔鸞餘百軸?!?/div>
《漢語大詞典》:鵲靈(鵲靈)
即喜鵲。俗謂喜鵲性靈,能感知喜事,故稱。 清 徐釚 《水龍吟·七夕壽冶湄大令用辛稼軒韻》:“鵲靈此夕填橋,支機不畔經(jīng)綸手?!?/div>
《漢語大詞典》:鵲尾爐(鵲尾爐,鵲尾鑪)
亦作“ 鵲尾鑪 ”。長柄香爐。語本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 費崇先 ﹞每聽經(jīng),常以鵲尾香爐置膝前?!?宋 蘇軾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詩:“映山黃帽螭頭舫,夾道青煙鵲尾爐?!?清吳翌鳳《憶王孫》詞:“桂香小院嫩涼天,鵲尾鑪熏裊篆煙。”
分類:長柄香爐
《駢字類編》:庭鵲(庭鵲)
唐 皮日休 鹿門夏日 山人睡一覺,庭鵲立未移。
《漢語大詞典》:鵲填河(鵲填河)
(1).俗傳七夕喜鵲填河成橋以渡 牛郎 、 織女 。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詩·和祝蒼華》:“禿似鵲填河,墮如烏解羽?!?清 葉衍蘭 《菩薩蠻·甲午感事》詞:“珊瑚金翡翠,滴盡鮫人淚。遺恨鵲填河, 波斯 得寶多?!?br />(2).曲名。宋史·樂志十七:“仙呂宮九:《折紅蕖》、《鵲填河》?!?/div>
《漢語大詞典》:鵲橋仙(鵲橋仙)
(1).詞牌名。此詞原多詠 牛郎 、 織女 七夕相會事。《詞譜》卷十二:“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 歐陽修 ,因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為調(diào)名。 周邦彥 詞名《鵲橋仙令》, 梅苑 詞名《憶人人》, 韓淲 詞取 秦觀 詞句,名《金風玉露相逢曲》, 張輯 詞有‘天風吹送廣寒秋’句,名《廣寒秋》, 元 高拭 詞注仙呂調(diào)。八十八字者始自 柳永 ,樂章集注云歇指調(diào)?!?br />(2).曲牌名。屬南曲仙呂宮。字數(shù)與詞牌五十六字體半闋同。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阿鵲鹽(阿鵲鹽)
古樂曲名。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 唐 曲有《突厥鹽》、《阿鵲鹽》?!?元 張可久 《金字經(jīng)·春懷》曲:“瘦影孤鸞鑑,怨聲《阿鵲鹽》?!眳㈤?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辨誤三
《漢語大詞典》:鵲梁(鵲梁)
猶鵲橋。 清 周亮工 《己丑佟懷東齋中分得麻姑降蔡經(jīng)家》詩:“未能控鶴分麟脯,愿見牽牛渡鵲梁?!?/div>
分類:鵲橋
《漢語大詞典》:鵲填橋(鵲填橋)
俗傳農(nóng)歷七月初七,清晨烏鵲飛鳴較遲,謂之填橋去。比喻撮合男女婚事。 清 李漁 《蜃中樓·訓女》:“你休得要怨波濤,卻不道時來自有鵲填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