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詞典 5分類詞匯 13
《漢語大詞典》:馬喙(馬喙)
猶馬口。 漢 班固 《白虎通·圣人》:“ 皋陶 馬喙,是謂至誠,決獄明白,察于人情。”參見“ 馬口 ”。
分類:馬口
《漢語大詞典》:馬口(馬口)
(1).馬的嘴。詩·小雅·采芑“約軧錯(cuò)衡,八鸞瑲瑲” 宋 朱熹 集傳:“鈴在鑣曰鸞,馬口兩旁各一,四馬故八也。”
(2).骨相用語。指人的嘴像馬的嘴,是帝王圣賢的特征之一。 漢 王充 論衡·骨相:“傳言 黃帝 龍顏…… 周公 背僂, 皋陶 馬口。”
(3).方言。指尿道口。《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他最苦的是每次小便,那馬口里面就如上刀山一般的割痛?!?/div>
《漢語大詞典》:八鸞(八鸞)
亦作“ 八鑾 ”。
(1).八個(gè)鸞鈴。鸞,結(jié)在馬銜上的鈴鐺。馬口兩旁各一,四馬八鈴,故稱八鸞。《詩·商頌·烈祖》:“約軧錯(cuò)衡,八鸞鶬鶬?!?鄭玄 箋:“鸞在鑣,四馬則八鸞?!?br />(2).稱天子車駕。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勒五營使按部,聲八鸞以節(jié)步。” 宋 蘇軾 《次韻蔣叔穎二首·扈從景靈宮》:“英姿連璧從多士,妙句鏘金和八鑾。”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二折:“暫時(shí)匹馬去,少刻八鸞迎?!?/div>
《漢語大詞典》:回鑣(迴鑣)
猶回馬。鑣,用以鉗馬口,古稱勒,俗稱嚼子。 明 沈德符 野獲編·鬼怪·奇疾:“一日聞耳內(nèi)議曰:今日且遨游郊坰。即有裝馱驢馬鱗次而出,其恙頓除。至晚,復(fù)聞?dòng)握呋罔s返耳中,則所苦所故?!?br />猶回馬。 隋 王胄 《紀(jì)遼東》詩之一:“詎似百萬臨江水,按轡空迴鑣?!?宋 曾鞏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閣見寄》詩:“叱馭犯氷雪,迴鑣馳九關(guān)?!?/div>
《漢語大詞典》:鉗馬(箝馬)
以箝銜馬口使之不能食粟。箝馬而秣,是被圍困者向敵方顯示有積蓄、能固守的一種偽裝。《韓詩外傳》卷二:“吾聞圍者之國,箝馬而秣之,使肥者應(yīng)客。今何吾子之情也?!眳⒁姟?拑馬 ”。
分類:馬口口使
《漢語大詞典》:排沫
系在馬口銜鐵兩邊用以扇汗的飄帶。《詩·衛(wèi)風(fēng)·碩人》“朱幩鑣鑣” 唐 陸德明 釋文:“鑣,馬銜鐵也。一名扇汗,又曰排沫?!?馬瑞辰 通釋:“説文:‘幩,馬纏鑣扇汗也。’《繫傳》曰:‘謂以帛纏馬口旁鐵扇汗,使不汗也?!菐四髓s上之飾,非謂鑣為扇汗也。釋文蓋云‘幩,一名扇汗,又曰排沫’。今本脫一‘幩’字,遂似誤以鑣為扇汗?!?/div>
《國語辭典》:鉗馬銜枚(鉗馬銜枚)  拼音:qián mǎ xián méi
鉗馬,用器具夾住馬口,使它不能鳴叫;枚,形狀如箸,兩端有帶,可系于頸上。古時(shí)軍隊(duì)在進(jìn)行突襲時(shí),為防止喧雜,往往命令士兵口中含著枚,并在馬口上用器具夾住?!搞Q馬銜枚」形容古代急行軍時(shí)聽不到馬的嘶鳴聲和人說話的聲音。南朝宋。袁淑〈防禦索虜議〉:「宜選敢悍數(shù)千,鶩行潛掩,偃旗裹甲,鉗馬銜枚?!?/div>
《國語辭典》:揚(yáng)鑣分路(揚(yáng)鑣分路)  拼音:yáng biāo fēn lù
鑣,馬口中所銜的鐵環(huán),借指車馬。揚(yáng)鑣分路指分頭上路。《隋書。卷一。高祖紀(jì)上》:「已詔使人,所在賑恤,揚(yáng)鑣分路,將遍四海,必令為朕耳目?!挂啾扔鳟a(chǎn)生分歧而有不同的趨向。唐。顏師古〈前漢書敘例〉:「六藝殘缺,莫睹全文,各自名家,揚(yáng)鑣分路。是以向、歆、班、馬、仲舒、子云所引諸經(jīng)或有殊異,與近代儒者訓(xùn)義弗同。」
《漢語大詞典》:柑馬(柑馬)
以木置馬口中,不令食。《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圍者柑馬而秣之,使肥者應(yīng)客?!?何休 注:“柑者,以木銜其口,不欲令食粟。示有畜積?!?/div>
分類:馬口何休
《漢語大詞典》:鉤逆(鉤逆)
亦作“鉤逆”。 鉤勒馬口的馭馬工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猶時(shí)有銜橛之變” 裴駰 集解引 晉 徐廣 曰:“鉤逆者謂之橛矣?!?司馬貞 索隱引 周遷 《輿服志》:“鉤逆上者為橜。橜在銜中,以鐵為之,大如雞子?!?/div>
《國語辭典》:鏑銜(鏑銜)  拼音:dí xián
馬口內(nèi)所含銜的鐵,用來駕御馬匹?!痘茨献印7赫摗罚骸赣詷阒刂?,治既弊之民,是猶無鏑銜橛策錣而御馯馬也?!?/div>
分類:馬口銜鐵
《漢語大詞典》:鉗秣
以木銜馬口而秣。圍城以此偽裝有蓄積。文選·顏延之〈陽給事誄〉:“卒無半菽,馬實(shí)拑秣?!?呂向 注:“以木橫口中,不使食,曰拑秣也?!眳⒁姟?拑馬 ”。
《漢語大詞典》:鉗馬(箝馬)
以箝銜馬口使之不能食粟。箝馬而秣,是被圍困者向敵方顯示有積蓄、能固守的一種偽裝。《韓詩外傳》卷二:“吾聞圍者之國,箝馬而秣之,使肥者應(yīng)客。今何吾子之情也?!眳⒁姟?拑馬 ”。
分類:馬口口使
《漢語大詞典》:鉗馬(拑馬)
謂圍城中以木銜馬口使馬不能食粟而有秣馬之狀,偽裝成有蓄積,能固守的樣子,從而迷惑敵方。《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聞之也,圍者,拑馬而秣之,使肥者應(yīng)客?!?何休 注:“秣者以粟置馬口中,拑者以木銜其口,不欲令食粟,示有畜積?!卑矗瑨?cè)鳌案獭?,?阮元 ??庇?/a>》改。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徒思拑馬之秣,未見燒牛之兵?!?/div>
《國語辭典》:嚼子  拼音:jiáo zi
馬口中所含的鏈狀鐵片,兩端系上韁繩,以便駕馭馬匹。《紅樓夢》第六八回:「你的嘴里難道有茄子塞著?不然,他們給你嚼子銜上了?為什么你不告訴我去?」也稱為「嚼口」。
《漢語大詞典》:馬嚼環(huán)(馬嚼環(huán))
勒在馬口里的小鐵鏈。也稱馬嚼子。《金瓶梅詞話》第八回:“﹝ 王婆 ﹞向前一把手把馬嚼環(huán)扯住?!币嗍》Q“ 馬環(huán) ”。《三俠五義》第十四回:“﹝ 張龍 ﹞上前將 龐昱 馬環(huán)揪住,道:‘你闖了人,還往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