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1分類詞匯 10
《國語辭典》:讀法(讀法)  拼音:dú fǎ
1.誦讀法令。《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王欲與官事,則何不試習(xí)讀法,昭王讀法十馀簡而睡臥矣。」
2.讀書的方法。如:「不同類別的書籍,自然就有不同的讀法?!?br />3.字音當(dāng)如何讀,也稱為「讀法」。
《國語辭典》:如字  拼音:rú zì
一種注音法。一個字因意義不同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法時,依習(xí)慣上最通常的讀法稱為「讀如字」。
《國語辭典》:音讀(音讀)  拼音:yīn dú
1.一字表現(xiàn)于發(fā)音上的形式。中文字多一字一音讀,亦有一字具有數(shù)個音讀的情形。
2.一種日文所用漢字的發(fā)音。多少保留漢字傳入日本時的漢語音,而分吳音、漢音二種,與日語原來的同義詞音(所謂訓(xùn)讀)不同。如日文「山」可以依音讀念san,也可以依訓(xùn)讀念yama。
《漢語大詞典》:葉韻(葉韻)
亦作“ 葉韻 ”。
(1). 南北朝 時,學(xué)者因按當(dāng)時語音讀詩經(jīng),韻多不和,便以為作品中某些字需臨時改讀某音,稱為葉韻。后人并以此應(yīng)用于其他古代韻文。此風(fēng)至 宋 代而大盛。 明 陳第 始建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zhuǎn)移”的歷史語言觀,認(rèn)為所謂葉韻的音是古代本音,讀古音就能諧韻,不應(yīng)隨意改讀。參閱 明 陳第 《毛詩古音考序》
(2).作韻文時于句末或聯(lián)末用韻之稱。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點化故事:“借君銜以葉韻耳?!?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夫葉韻乃詞中最要之處?!?/div>
《國語辭典》:重音  拼音:zhòng yīn
語詞中含有數(shù)個音節(jié)時,其聲調(diào)升高時讀出的音,稱為「重音」。
《國語辭典》:重讀(重讀)  拼音:chóng dú
重新再讀。如:「這篇文章請再重讀一遍好嗎?」
分類:重新閱讀
《國語辭典》:重讀(重讀)  拼音:zhòng dú
將一個詞或一個詞組中的某些音節(jié)的音讀得強(qiáng)些、重些,稱為「重讀」。
《國語辭典》:旁訓(xùn)(旁訓(xùn))  拼音:páng xùn
文章中正文旁的細(xì)字注解。也稱為「旁注」。清代徐之綱著有《五經(jīng)旁訓(xùn)》、《五經(jīng)旁訓(xùn)增訂精義》。
《漢語大詞典》:古讀(古讀)
古時的音讀。 清 江藩 《漢學(xué)師承記·惠士奇》:“ 康成 注經(jīng),皆從古讀?!?/div>
分類:音讀
《國語辭典》:歧音異義字(歧音異義字)  拼音:qí yīn yì yì zì
專指音讀不同,意義也不同的多音字。如「吃」音ㄔ時作為動詞,音ㄐㄧˊ時,作「口吃」的意思。也稱為「破音字」。
分類:音讀意義
《國語辭典》:表音文字  拼音:biǎo yīn wén zì
一種文字。利用一組有特定音讀的字母所組成的文字,表示各式各類的詞??煞譃橐艄?jié)文字以及音素文字兩類,前者如日文的假名,后者如拉丁字母。另有輔音字母文字一類,如阿拉伯文。
《國語辭典》:破音字  拼音:pò yīn zì
1.有多種讀音的字。也稱為「多音字」、「歧音字」。
2.專指音讀不同意義也不同的多音字。如「吃」音ㄔ時作為動詞,如:「吃飯」;音ㄐㄧˊ時,作「口吃」的意思。也稱為「歧音異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