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7詞典 4分類詞匯 73
《漢語大詞典》:瓦溜
舊時制砂糖用的一種陶器。利用糖膏自身重力來分離糖蜜,取得砂糖。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造白糖:“﹝蔗汁﹞尚黃黑色,將桶盛貯,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寬下尖,底有一小孔,將草塞住,傾桶中黑沙于內(nèi),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黃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內(nèi),溜內(nèi)盡成白霜?!?/div>
《漢語大詞典》:水甕(水甕)
一種盛水的陶器。腹部較大。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他﹞點上松明,向水甕里一照。果然,一匹很大的老鼠落在那里面了?!?柳青 《銅墻鐵壁》第十三章:“ 二木匠 哪有工夫吃飯,站在水甕跟前呱呱喝了半瓢涼水?!?/div>
《漢語大詞典》:镕鈞(鎔鈞)
(1).熔鑄金屬的模具和制作陶器所用的轉(zhuǎn)輪。語出漢書·董仲舒?zhèn)?/a>》:“夫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泥之在鈞,唯甄者之所為;猶金之在鎔,唯冶者之所鑄”。 唐 李德裕 《問泉途賦》:“萬化轉(zhuǎn)續(xù),如在鎔鈞。”《南史·齊紀(jì)上》:“公居身以謙,導(dǎo)物以義,鎔鈞庶品,罔不和悅。”
(2).喻整理、編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至夫子繼圣,獨秀前哲,鎔鈞六經(jīng),必金聲而玉振?!?詹鍈 義證:“‘鎔鈞’,陶鑄之意,以喻修訂?!?/div>
《國語辭典》:陶文  拼音:táo wén
刻或印在陶器上的文字。原始社會末期的陶器已有刻畫符號,今日所見陶文,以戰(zhàn)國時期的數(shù)量為最多。
《漢語大詞典》:陶灶(陶竈)
(1).古代燒制陶器的土窯。 漢 王充 論衡·無形:“五行之物,可變改者,唯土也。埏以為馬,變以為人,是謂未入陶灶更火者也?!?span id="qwnd9bn" class="book">《宋書·徐羨之傳》:“ 羨之 回還 西州 ,乘內(nèi)人問訊車出郭,步走至 新林 ,入陶灶中自剄死,時年六十三?!?span id="v61d6i6" class="book">《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 唐 孔穎達(dá) 疏:“古者窟居,隨地而造。若平地則不鑿,但累土為之,謂之為復(fù)。若高地則鑿為坎,謂之為穴,其形皆如陶灶。”
(2).用黏土壘成的土灶。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在掘地為灶的同時,又制造了配套使用的陶灶,由于可以自由搬動,炊事就更方便了?!?唐天際 《難忘的行程》:“他點點頭:‘好嘛,你坐下來歇歇吧?!缓笤谂R時壘的陶灶前,一面加柴禾,一面又對我說:‘現(xiàn)在路很難走呀!土匪很多?!?/div>
《漢語大詞典》:陶衣
俗稱護(hù)胎釉。涂抹在陶器胎釉之間的薄層泥漿。作用是保護(hù)陶胎,美化陶面。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節(jié):“有時在上彩之前還涂上一層白色或淺紅色的陶衣,使整個畫面更為鮮艷奪目?!?/div>
《國語辭典》:白陶  拼音:bái táo
以潔白的黏土為材料,用高溫?zé)贫傻奶掌?。最早出現(xiàn)于商代。
《漢語大詞典》:鈞甄(鈞甄)
釣和甄。均為制造陶器所用的轉(zhuǎn)輪。比喻造就人才之所。 元 耶律楚材 《繼崔子文韻》:“美玉詎容藏韞櫝,精金到底入鈞甄。”
《漢語大詞典》:繩紋(繩紋)
古代陶器的一種紋飾。用纏有繩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多在陶器的腹部。 中國 新石器時代和 殷 周 時代的陶器常有這種紋飾。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三章第二節(jié):“他們普遍地在單把鬲、斝、甗、罐等砂質(zhì)炊器上拍印繩紋,其他容器有蘭紋、方格紋或是素面?!?/div>
《漢語大詞典》:燒制
以火燒的方法制造(如陶器)∶在窯里燒。例如:燒制陶器。
《國語辭典》:陶瓷  拼音:táo cí
陶瓷器的總稱。參見「陶瓷器」條。
《國語辭典》:龍山鎮(zhèn)(龍山鎮(zhèn))  拼音:lóng shān zhèn
鄉(xiāng)鎮(zhèn)名。位于山東省歷城縣。因出土新石器時代的黑陶器而著名。
《國語辭典》:仰韶  拼音:yǎng sháo
地名。位于河南省澠池縣的小村落。民國十年左右瑞典考古學(xué)者安德生(Anderson)曾在此發(fā)掘古代傅彩陶器及石器等,經(jīng)考證為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因指其物所屬的時期為新石器時代的一期,即命名為「仰韶期」。凡歷史文化與此時期具有相同特徵者,稱為「仰韶文化」。
《國語辭典》:黑陶  拼音:hēi táo
一種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黑色陶器。紋飾少,薄如蛋殼,里外漆黑,形制優(yōu)美、色澤高雅,是高度文化的代表。主要分布在黃河下游及東海岸一帶。
《漢語大詞典》:釉陶
表面帶釉的陶器。1929年 安陽 殷墟 曾掘得涂有薄層黃色釉的陶片,1953年在 鄭州 二里崗 殷 代遺址曾發(fā)現(xiàn)敷釉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