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閣 → 閤閣”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0—1899 【介紹】: 清江蘇元和人,字建霞(一作建霞),號萱圃,又號師鄦,又自署笘誃,別號靈鶼閣主。好為駢文,兼工繪畫,喜搜輯金石文字。光緒十五年進士。授編修。官至湖南學政。以變士習開風氣為己任。與譚嗣同善,創(chuàng)辦《湘學報》。戊戌變法間以四品京堂入總署。未就職而政變起,革職禁錮于家。輯有《靈鶼閣叢書》、《宋元名家詞》,著有《靈鶼閣詩稿》、《紅蕉詞》。
晚晴簃詩匯·卷一七六
江標,字建霞,元和人,光緒己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
詞學圖錄
江標(1860-1899) 字建霞,號師邧,又自署誃笘。江蘇元和(今吳縣)人。光緒十五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與文廷式、費念慈年相若,才相等,蜚聲詞翰。青年時期即關心時事,與譚嗣同、黃遵憲、唐才常等在長沙創(chuàng)辦《時務學堂》,成立校經(jīng)學會,辦《湘學新報》,以介紹西學。以此遭湖南守舊派王先謙等攻訐。后值維新,受命四品京堂、總署章京上行走。未及就職而新政敗,被革職永不敘用,并交地方官嚴加管束。次年卒于鄉(xiāng)。有《靈鶼閣叢書》、《唐賢小集五十家》。
維基
江標(1860年—1899年),字建霞,號師鄦,清末官員、詩人、學者,維新派人物。江蘇元和縣(今屬蘇州市)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江標中式己丑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緒十九年(1894年),任湖南學政,任內(nèi)整頓書院,選拔人才,注重轉(zhuǎn)變風氣,弘揚新學。與黃遵憲、譚嗣同等在長沙創(chuàng)辦湖南時政學堂,并辦《湘學新報》,提倡變法。戊戌變法之末,被任命為四品京堂,總理衙門章京。未及上任,變法即已失敗。江標被革職,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次年卒于家。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慶麟,字仁閣,貴州貴陽人,進士出身。光緒三十年(1904年)太后七旬改政甲辰恩科進士,二甲三十四名,選庶吉士,散館授檢討。著有《南北史札記》、《齊魯訪碑記》、《五岳游記》。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1867-1943.10,字仲仁,號公紱、民傭,別署大圜居士、紅梅閣主。江蘇吳縣人。十二歲應童子試,即為秀才。光緒十一年考中舉人。甲午中日海戰(zhàn), 清軍慘敗,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倡言變法圖強,在北京成立強學會,各地也紛紛成立學會,張一麟等在蘇州倡設蘇學會。光緒二十九年,張一麟錄取經(jīng)濟特科, 被分往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袁世凱處任職。宣統(tǒng)即位,袁世凱被放逐回籍,張也解職回鄉(xiāng)。民國初年,復入袁幕,任總統(tǒng)府秘書。袁世凱改國務院為政事堂,下設六 局,張一麟被任命為機要局局長。1915年調(diào)任教育總長。1916年因不滿袁世凱稱帝而辭職南歸。1921年,創(chuàng)議召開和平會議,會議失敗后,不復問政 事,閑居蘇州。在此期間,曾與張謇組織蘇社;與李根源組織吳縣善人橋農(nóng)村改進社,改良農(nóng)業(yè),興辦教育;與吳蔭培等創(chuàng)設吳中保墓會,保護鄉(xiāng)里文化遺跡;參與 《吳縣志》總纂;倡議開辟體育場、圖書館、閱報室、植物園、蠶學館、博物館等社會文化教育設施?!熬拧ひ话恕笔伦兒?,張一麟創(chuàng)辦《斗報周刊》,自署“江東 阿斗”,撰發(fā)刊詞,號召奮起救亡圖存。“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張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支援抗戰(zhàn)。1936年“七君子”事件發(fā)生后,張多方奔走,設法營 救?!鞍恕ひ蝗笔伦兒螅M織抗敵后援會,捐募軍需,收容難民,并與李根源著手組織“老子軍”,號召全國,凡六十歲以上者,前來從軍,與侵華日軍決一死 戰(zhàn),各地耆老聞風響應,轟動全國。由于種種原因,“老子軍”沒有組成,但這愛國行動,對于鼓舞全國軍民同仇敵愾,起到了相當?shù)淖饔谩拇藷o人不知蘇州有個 張仲老,而“老子軍”之名,也不脛而走,婦幼皆知。淞滬之戰(zhàn),抗戰(zhàn)軍士多有死傷,張一麟與李根源一起,將抗日烈士遺骸收葬于蘇州善人橋,并披麻戴孝,恭送 入殯。蘇州淪陷后,張一麟扮僧易服匿居于城西穹窿山穹窿禪寺(即茅蓬寺)、拈花寺等處,安置傷兵,組織抗日。經(jīng)人力勸后,才最后撤離,由上海取道香港,轉(zhuǎn) 赴武漢。被聘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后又隨參政會移住重慶。1943年10月,因病逝世于重慶。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施梅樵(1870~1949),字天鶴,早歲號雪哥,壯年改為蛻奴,晚號可白、捲濤閣主人,又號笠云山人、笠云草堂主人。彰化鹿港人。父親施家珍為歲貢生,曾任福建福寧教諭。施梅樵性豪邁,重氣節(jié),天資甚高,讀書過目成誦。光緒十九年(1893),以案首入泮。日本治臺后,絕意仕途,日惟以詩酒自娛。與同鄉(xiāng)洪棄生、許劍漁及苑里文人蔡啟運共倡「鹿苑吟社」,又曾加入「鹿江詩會」,并擔任「大冶吟社」顧問,積極從事詩教。中歲以后,流離轉(zhuǎn)徙,到處設帳授徒,以期延續(xù)斯文于不墜。生平風流自賞,晚年生活困頓,牢騷抑郁,悉發(fā)為詩?!紖⒖际┳尭Α词┕烽约覀鳌担堵菇?,彰化:瑞明印書局,1957年;林翠鳳《施梅樵及其漢詩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9年?!?洪棄生認為施梅樵詩:「傳諸他日,將在鄭所南之間,擬于本朝,豈居趙甌北之下?!故┦繚嵵^其詩:「雄秀精深,各臻其妙?!埂家陨蟽蓜t見施梅樵《捲濤閣詩草》序,臺中:著者自印本,1921年?!疥愌軇t以為梅樵:「才大心細,元氣充溢,集中佳作,多入神化?!埂紖⒖际┟烽浴堵菇?,序?!酱笳辏?921)門人楊爾材、袁飲湘、李櫻航與其侄施石甫、施讓甫共同刊印編?!稈詽w詩草》。民國四十六年(1957)施讓甫再輯《鹿江集》出版。施梅樵另有〈玉井詩話〉、《白沙詩集》、《捲濤閣尺牘》、《見聞一斑》、《讀書劄記》〖參考施梅樵《鹿江集》,序;王國璠《臺灣鄉(xiāng)土文物淺說》,臺北:北區(qū)臺灣史跡源流研究會,1982年。〗,除部份〈玉井詩話〉可見于《鯤洋文藝社報》外,其馀皆未見刊。民國九十年(2001)六月,高志彬?qū)ⅰ稈詽w詩草》、《鹿江集》重印,編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匯刊》第三輯,題為《梅樵詩集》,由龍文出版社出版。茲以《捲濤閣詩草》、《鹿江集》為底本,參考鹿港文教基金會所藏《施梅樵詩草》、《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文藝叢志》、《鯤洋文藝社報》、《孔教報》、《臺灣詩學》、《詩文之友》、《詹作舟全集》等報刊詩集編校增補。(楊永智撰)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周云閣(1881. 12.-1961.4.),校長,古文學家。字冕群,號枕流,又自署庸庸。無錫南方泉古溪下(今無錫濱湖區(qū))人。童年時,負笈邑城秀才韓蔭堂、龔伯威學館。年15,就讀舉人許國鳳門下,與錢基博、基厚兄弟及徐彥寬、龔笠如等同窗。復畢業(yè)于師范傳習所及巡警講習所。深通古文詩詞歌賦及經(jīng)義科舉文章。18歲起,課徒自給。著有《芥軒詩詞文稿》3 冊行世。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余天遂(1882-1930)原名壽頤,字祝蔭,號蔭閣、別署三郎、仇僧等,江蘇昆山玉山鎮(zhèn)人。出身中醫(yī)世家,幼承家學,故精醫(yī)道。后從師胡石予。由柳亞子介紹參加南社,以詩文名于時,其文多慷慨激昂,愛國奮烈之詞,為南社同人中所罕見。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姜書閣(1907-?) 字文淵。滿族。遼寧鳳城人。清華大學畢業(yè),任湘潭大學中文系教授。有《龍川詞箋注》、《詩學廣論》、《漢賦通義》等。
人物簡介
姜書閣,字文淵,筆名文淵。一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遼寧省鳳城縣朝陽崗人。滿姓姜佳氏,正黃旗人。清華大學政治學專業(yè)畢業(yè),歷任國民政府稅務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