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鐵 → 鋨鐵”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2—? 【介紹】: 清浙江嘉興人,字仲玉,號小鐵,自號青笠散人。諸生。居鴛湖之濱,住所名“南湖水榭”。善書畫,長于摹古,所藏名跡甚多。有《息笠庵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八
楊韻,字仲玉,號小鐵,嘉興人。有《息笠庵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保塘、保唐。清浙江海寧人,一作嘉興人,字鐵江,號蘭伯。咸豐九年舉人,歷任四川什邡、定遠、大足等縣知縣。曾主講尊經書院。治《周禮》,撰補注、補疏、正義、勘誤各若干條。有《清風室文鈔》。
盛元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蒙古正藍旗人,巴魯特氏,字愷廷,號韻琴,又號鐵花館主人。道光十六年進士。累官至南康知府。有《南昌府志》、《杭營小志》、《怡園詩草》。
維基
盛元(1820年—1887年),字韻琴,號愷庭,自號鐵花館主人,巴魯特氏,杭州駐防蒙古正藍旗人。道光壬辰舉人,丙申進士。官至江西余干縣知縣、南康府知府、候補道。著有《南昌府志》、《杭營小志》、《怡園詩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81 【介紹】: 清直隸大興人,字吉臣,號鐵梅。道光九年進士。官至安徽巡撫。居官正直,辦事秉公,屬下呼為“鐵大人”。嘗主關中、蓮池等書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1—1870 【介紹】: 清山東菏澤人,字谷山。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授安徽知縣。咸豐間參與鎮(zhèn)壓太平軍、捻軍,擢按察使,以失廬州革職。同治初,從復廬州,歷按察使、布政使,旋調任浙江巡撫。七年,任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后被張汶祥刺殺。謚端憫。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九
馬新貽,字谷山,菏澤人。道光丁未進士,官至兩江總督。謚端敏。
維基
馬新貽(1821年11月3日—1870年8月23日),字谷山,號燕門,又號鐵舫,室名尚卿居,回族,山東省曹州府菏澤縣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舉丁未科進士入仕。屬安徽知縣。歷升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等,官至兩江總督。同治九年(1870年)在總督任內遇刺身亡。謚端憫。

人物簡介

維基
文格(1822年—1893年),字鐵梅,號式巖,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正黃旗人。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舉人,二十四年(1844年),登進士。咸豐四年八月初二(1854年9月23日),由湖南衡永郴桂道道員升任廣西按察使。咸豐五年二月初三(1855年3月20日),調任湖南按察使。同治十一年八月十三,由前任廣東布政使調任廣西布政使。光緒元年四月二十八(1875年6月1日),調任四川布政使。同年護理四川總督。光緒二年(1876年)任云南巡撫。改山東巡撫。光緒五年(1879年)任庫倫辦事大臣。光緒十年(1884年)署金州副都統(tǒng),兩年后實授。光緒十三年(1887年)授三姓副都統(tǒng)。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9—1884 【介紹】: 清浙江會稽人,字益甫,又字撝叔,號梅庵,更號悲盦。咸豐九年舉人。五應會試不第。因謄錄勞歷署鄱陽、奉新、南城知縣。孤憤激越,不諧于世。詩古文書畫篆刻無所不能,詩文評價,或許為新奇,或予以譏彈,書畫篆刻則名滿海內。有《國朝漢學師承續(xù)記》、《梅庵集》、《緝雅堂詩話》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七
趙之謙,字益甫,號撝叔,晚號悲庵,會稽人。咸豐己未舉人,歷署鄱陽奉新南城知縣。有《悲庵詩剩》。
詞學圖錄
趙之謙(1829-1884) 初字益甫,號冷君,后改字撝叔,號鐵三、憨寮、又號悲庵、無悶、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官至江西鄱陽、奉新知縣。工詩文,擅書畫篆刻。有《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詩》、《勇廬閑詰》、《補寰宇訪碑錄》、《六朝別字記》,其印有《二金蝶堂印譜》。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六
陳棨仁,字戟門,號鐵香,晉江人。同治甲戌進士,官刑部主事。有《藤華吟館詩錄》。

人物簡介

維基
何金壽(1834年—1882年),字鐵生,湖北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人,同治元年壬戌科進士,名列榜眼。清朝末年的循吏、政治人物。
李念茲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念茲(1837年—1909年),字鐵帆,號慕皋,直隸鹽山縣(今河北省鹽山縣)人。同治六年,鄉(xiāng)試中舉。同治十三年,貢士。光緒二年,登進士,以主事用簽分刑部云南司行走。光緒十一年,兼秋審處行走。光緒十四年,任奉天司主稿、四川司主事。光緒十六年,任刑部貴州司員外郎。光緒十七年,任督捕司郎中。光緒二十年,任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光緒二十二年,任掌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光緒二十四年,改四川雅州府知府,后改任浙江湖州府知府。
鐵祺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鐵祺(1839年—?),字壽卿,號菊泉,博爾濟吉特氏,內務府蒙古正白旗人,清朝官員。咸豐五年乙卯科舉人,同治二年癸亥科二甲進士出身。中進士之后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春事坊右庶子。同治五年授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侍讀、侍講學士;十三年授詹事府詹事、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光緒二年任正黃旗漢軍副都統(tǒng)、正白旗蒙古副都統(tǒng)、正紅旗漢軍副都統(tǒng);五年遷理藩院右侍郎。
雷昭性 朝代:近現(xiàn)代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雷昭性,字詟皆,號鐵厓,四川富順人。
吳滔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40—1895 【介紹】: 清浙江石門人,字伯滔,號鐵夫,又號疏林。工山水花卉,所作山水多水墨。善書工詩。性淡泊。有《來鷺草堂集》。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胡傳(1841~1895),字鐵花,一字守三,號鈍夫,安徽績溪人。咸豐六年(1856),隨父親至上海求學。咸豐八年(1858),通過上海縣試;次年,通過松江府試。咸豐十八年(1868)入上海龍門書院,追隨劉熙載研習經史。在龍書院三年,關心時事,潛心古代軍事地理學,尤嗜《讀史方輿紀要》。同治九年(1870)以歲貢就職訓導。后經保奏,以直隸知州補用,分發(fā)江蘇。光緒十八年(1892)二月來臺,三月奉巡撫邵友廉委派,赴大嵙崁內山察看前線軍情地勢。不久,擔任「全臺營務處總巡」。以六個月的時間走遍臺灣全島,南到恒春,北至滬尾(淡水),并深入后山:臺東、花蓮、宜蘭,甚至遠達外島澎湖,親赴全臺三十一營、二十八哨、二隊,考察防務設施及訓練情形。接著,擔任「臺南鹽務總局提調」,辦理臺南鹽務,積弊一清,鹽務大有起色。光緒十九年(1893)年五月,奉委「代理臺東直隸州知州」一職,兼「鎮(zhèn)海后軍各營」統(tǒng)領,大力掃除軍中鴉片,加強后山防務。在臺任職三年多,從光緒十八年(1892)二月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五月二十八日止,臺灣割讓給日本后,始奉命內渡;于是年八月十五日,病逝于廈門,年五十五。在臺期間留有日記及臺灣稟啟存稿,其中對臺灣山川地形、人文政治都有詳明的記載。茲以胡傳所著《臺灣日記與稟啟》(臺銀文獻叢刊第七十一種)所錄詩為底本,進行編校。(施懿琳撰)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吳昌碩(1844-1927)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浙江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與虛谷、蒲華、任伯年齊名,稱"清末海派四杰"。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詩書畫篆皆精。葬浙江余杭縣塘棲附近超山報慈寺西側山麓宋梅亭畔,墓門石柱上刻有沈淇泉(衛(wèi))所撰聯(lián)語:"其人為金石家,沉酣到三代鼎彝,兩京碑碣。此地傍玉潛故宅,環(huán)抱有幾重山色,十里梅花。"有《缶廬集》(詩集)、《吳昌碩畫集》、《吳昌碩作品集》、《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吳蒼石印譜》、《缶廬印存》。
人物簡介
吳昌碩(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名俊、俊卿,字昌碩、倉石,號缶廬、苦鐵,晚年以字行,浙江安吉人。長期寓居上海。工詩和書法,尤精篆刻,創(chuàng)為一派。三十歲后始作畫,為海派著名畫家,后在杭州創(chuàng)立西泠印社,任社長。有《缶廬集》、《缶廬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