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里闬(里閈)  拼音:lǐ hàn
里閭、里巷?!逗鬂h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傳。成武孝侯順傳》:「順與光武同里闬,少相厚?!埂段倪x。謝靈運。擬鄴中集詩。劉楨詩》:「貧居晏里闬,少小長東平?!?/div>
《漢語大詞典》:里端
里閭;里門。《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四·雁門太守行七》:“移惡子姓,篇著里端?!?span id="io8pfo1" class="book">《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無假里端之藉,而惡子咸誅。” 張銑 注:“里端,謂以法令著於里閭也?!?/div>
分類:里門
《漢語大詞典》:邑闬(邑閈)
里門。新唐書·徐申傳:“徙治故州,未幾,邑閈如初?!?/div>
分類:里門
《國語辭典》:都門(都門)  拼音:dū mén
國都。唐。白居易長恨歌〉:「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埂度龂萘x》第四回:「操雖不才,愿既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div>
《國語辭典》:門閭(門閭)  拼音:mén lǘ
鄉(xiāng)里的門?!段倪x。潘岳。藉田賦》:「契壺掌升降之節(jié),宮正設(shè)門閭之蹕?!埂段倪x。范曄?;抡邆髡摗罚骸冈铝钪俣?,閹尹審門閭,謹(jǐn)房室?!?/div>
《國語辭典》:同門(同門)  拼音:tóng mén
1.同師受業(yè)的人。如:「大家都是同門,你就稍作讓步,以免傷了和氣?!埂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孟喜》:「同門梁丘賀疏通證明之?!埂段拿餍∈贰返诹兀骸感湛椎氖屈S舉人的同門,姓黃的就是他族中兄弟?!?br />2.連襟,同一岳父、岳母的兩人?!稜栄?。釋親》:「婦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謂為婚姻。兩婿相謂為亞?!箷x。郭璞。注:「《詩》曰:『瑣瑣姻亞』,今江東人呼同門為僚婿。」
3.同鄉(xiāng)、同里?!俄n非子。亡徵》:「公婿公孫,與民同門,暴傲其鄰者,可亡也?!?/div>
《漢語大詞典》:林閭(林閭)
(1).鄉(xiāng)野里門。《文選·顏延之〈贈王太?!翟姟?/a>:“林閭時晏開,亟迴長者轍。” 李善 注:“《爾雅》曰:‘野外謂之林?!?鄭玄 《周禮注》云:‘閭,里門也?!?唐 張九齡 《南山下舊居閑放》詩:“塊然屏塵事,幽獨坐林閭?!?宋 司馬光 《張元常挽歌》之二:“林閭飛旐入,書劍逐舟來。”
(2).復(fù)姓。 漢 有 林閭翁孺 。
《漢語大詞典》:式閭(式閭)
(1).車過里門,人立車中,俯憑車軾,表示敬意。式,通“ 軾 ”。書·武成:“釋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穎達 疏:“式者,車上之橫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則俯而憑式?!焙笠浴笆介洝睘榫促t之詞。 王闿運 《影山草堂銘》:“是以式閭者懷古,升堂如景行?!?br />(2).引申指登門拜謁。梁書·何胤傳:“太守 衡陽王 元簡 深加禮敬,月中常命駕式閭,談?wù)摻K日?!?/div>
《漢語大詞典》:井闬(井閈)
里門,鄉(xiāng)里。 明 鄭若庸《玉玦記·改名》:“身依井閈,跡類天涯?!眳⒁姟?里閈 ”。
《漢語大詞典》:里閻(里閻)
里門,鄉(xiāng)里。 清 吳偉業(yè) 林云鳳 《梅花庵話雨同林若撫聯(lián)句》:“絶跡違朝市,全身混里閻?!?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治賊》:“盜賊橫行,捕役庇縱,最為里閻之害?!?/div>
《漢語大詞典》:窮闬(窮閈)
簡陋的里門。亦借以謙稱自己的門庭。 南朝 梁 劉孝綽 《答湘東王書》:“爰是退居素里,卻掃窮閈。比 楊倫 之不出,譬 張摯 之杜門。”
《漢語大詞典》:衢閭(衢閭)
街道里巷;當(dāng)街的里門。管子·輕重甲:“民人之食,有人若干步畝之?dāng)?shù),然而有餓餒於衢閭者何也?”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五:“寡人闔門而圖 莒 ,國人以為有亂,皆摽長兵而立于衢閭,柰何?”戰(zhàn)國策·楚策三:“ 張子 曰:‘彼 鄭 周 之女,粉白墨黑,立於衢閭,非知而見之者以為神?!?/div>
《漢語大詞典》:脩閭氏(脩閭氏)
周 代掌管王城里門的官員。主管宿衛(wèi)、擊更、追捕盜賊等事。
《漢語大詞典》:修閭氏
同“脩閭氏”。
周代掌管王城里門的官員。主管宿衛(wèi)、擊更、追捕盜賊等事。
《漢語大詞典》:脩閭氏(脩閭氏)
周 代掌管王城里門的官員。主管宿衛(wèi)、擊更、追捕盜賊等事。
《漢語大詞典》:封墓軾閭(封墓軾閭)
增修墳?zāi)梗罕砝镩T,表示對賢者的禮遇和尊崇。書·武成:“﹝ 武王 入 殷 ﹞釋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孔穎達 疏:“ 紂 囚其人而放釋之, 紂 殺其身而增封其墓, 紂 退其人而式其門閭,皆是 武王 反 紂 政也?!卑?,《史記·周本紀(jì)》作“表 商容 之閭”。《后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封墓軾閭,以光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