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詞典 2分類詞匯 14
《漢語大詞典》:鄱陽(鄱陽)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縣 , 漢 改 鄱陽縣 。今改 波陽縣 ,在 江西省 東北部。史記·楚世家“ 吳 復(fù)伐 楚 ,取 番 ” 張守節(jié) 正義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饒州 鄱陽縣 , 春秋 時為 楚 東境, 秦 為 番縣 ,屬 九江郡 。 漢 為 鄱陽縣 也。”文選·左思〈吳都賦〉:“ 鄱陽 暴謔,中酒而作?!?劉逵 注:“ 鄱陽 人俗性暴急?!?明 李夢陽 《豆莝行》:“ 鄱陽 十日路斷截, 廬山 百姓啼寒餓。”
(2).指 鄱陽湖 。 明 徐禎卿 《彭蠡》詩:“茫茫 彭 蠡 口,隱隱 鄱陽 岑?!?/div>
《漢語大詞典》:鄱湖
鄱陽湖 的省稱。 清 方文 《大孤塘阻雪》詩:“ 鄱湖 雨雪繁,半月猶不晴?!?清 潘耒 《登五老峰最高頂》詩:“我浮 鄱湖 望 五老 ,萬仞秀出天中間。”
分類:鄱陽湖
《國語辭典》:江淮  拼音:jiāng huái
1.長江和淮水的合稱?!蹲髠?。哀公九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br />2.長江和淮水所流經(jīng)的區(qū)域。
3.稱江蘇與安徽兩省之地。
《國語辭典》:廬山(廬山)  拼音:lú shān
山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云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jié)廬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也稱為「廬阜」、「匡盧」、「匡山」。
《國語辭典》:彭澤(彭澤)  拼音:péng zé
1.湖泊名。在江西省北部。即今鄱陽湖。簡稱為「彭澤」。
2.縣名。參見「彭澤縣」條。
《國語辭典》:彭蠡  拼音:péng lǐ
湖泊名。在江西省北境,長江以南。即今鄱陽湖?!稘h書。卷二八。地理志上》唐。顏師古。注:「彭蠡,澤名,在彭澤縣西北。」也稱為「彭蠡湖」。
《國語辭典》:南昌  拼音:nán chāng
城市名。位于贛江下游的鄱陽湖西南,為江西省省會,也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中心。水陸交通便捷,自古以來為南北交通要沖,商業(yè)繁盛。南昌開發(fā)甚早,有滕王閣、百花洲等名勝古跡。
《漢語大詞典》:番陽(番陽)
脈病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以知 項處 病者,切其脈得番陽,番陽入虛里, 處 旦日死?!?司馬貞 索隱:“脈病之名曰番陽者,以言陽脈之翻入虛里也。”
湖名。 鄱陽湖 。在 江西省 北部。 元 范梈 《度澤過關(guān)山》:“朝臨 昌邑 浦,夕指 番陽 灣?!?/div>
《國語辭典》:大姑  拼音:dà gū
1.對婦女的尊稱。
2.稱謂:(1)對父親的姊妹中最長者的稱呼。(2)稱丈夫的姊姊。
《漢語大詞典》:大孤山
山名。在 江西省 鄱陽湖 出口處。又名 鞋山 。 唐 顧況 《小孤山》詩:“ 大孤山 遠 小孤 出,月照 洞庭 歸客船?!?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九江府·德化縣》:“ 大孤山 在府東南四十里 彭蠡湖 中,與 南康府 分界,西南洪濤,一峯獨聳……山形似鞋,一名 鞋山 ?!眳⒁姟?大姑 ”。
《國語辭典》:彭蠡湖  拼音:péng lǐ hú
湖泊名。在江西省北境,長江以南。即今鄱陽湖。簡稱為「彭蠡」。
《漢語大詞典》:大孤山
山名。在 江西省 鄱陽湖 出口處。又名 鞋山 。 唐 顧況 《小孤山》詩:“ 大孤山 遠 小孤 出,月照 洞庭 歸客船?!?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九江府·德化縣》:“ 大孤山 在府東南四十里 彭蠡湖 中,與 南康府 分界,西南洪濤,一峯獨聳……山形似鞋,一名 鞋山 ?!眳⒁姟?大姑 ”。
《國語辭典》:大姑  拼音:dà gū
1.對婦女的尊稱。
2.稱謂:(1)對父親的姊妹中最長者的稱呼。(2)稱丈夫的姊姊。
《國語辭典》:罌子口(罌子口)  拼音:yīng zǐ kǒu
地名。位于鄱陽湖北部最狹處,扼江、湖相通的咽喉,形勢險要。
《漢語大詞典》: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長江三角洲。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國淡水湖最集中地區(qū),河網(wǎng)稠密,有“水鄉(xiāng)澤國”之稱。中國重要農(nóng)業(yè)基地,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沿江為中國重要工業(yè)帶。
《漢語大詞典》:順濟王(順濟王)
傳說 彭蠡湖 ( 江西 鄱陽湖 )有神蛇,稱 彭蠡 小龍,船家以潔器薦之,則蛇伏舟中,船乘便風(fēng),日行數(shù)百里而無波濤之恐。后有司以狀聞于上,詔封為“順濟王”。見 宋 沈括 夢溪筆談·神異。民間因以“順濟王”指能保佑順利渡水的水族神靈。 宋 蘇軾 《順濟王廟新獲石砮記》:“ 順濟王 之威靈,南放于 洞庭 ,北被于 淮 泗 。”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丁·南康神惠廟碑》:“﹝ 陸藻 ﹞見堂殿崇深,一丈夫衣冠甚偉,前揖曰:‘吾 順濟王 也,子何為至此?然吾祠宇方興,子當為吾記,仍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