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5,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兵強(qiáng)
援兵
起兵
正兵
主兵
勁兵
部分
義軍
七萃
邊馬
后軍
大殿
邊戍
慮無
士眾
《國語辭典》:兵強(qiáng)(兵強(qiáng))  拼音:bīng qiáng
部隊(duì)精銳。形容武力強(qiáng)大。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自以兵強(qiáng)國富,勢陵京城。」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國富兵強(qiáng),六軍精練?!?/div>
《國語辭典》:援兵  拼音:yuán bīng
救援的部隊(duì)?!段宕菲皆挕L剖?。卷下》:「若使段凝得知大梁之急,便發(fā)援兵,兵未到而梁主已在吾阱中矣。」
《國語辭典》:起兵  拼音:qǐ bīng
興兵、出兵?!稇?zhàn)國策。魏策三》:「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二百乘,以從田文?!埂度龂萘x》第七五回:「操大喜,遂撥精兵五萬,令徐晃為將,呂建副之,剋日起兵?!?/div>
《國語辭典》:起事  拼音:qǐ shì
1.舉兵發(fā)事?!缎绿茣>矶?。太宗本紀(jì)》:「起事者汝也,成敗惟汝。」《三國演義》第九四回:「卻對孟達(dá)說軍器糧草俱未完備,不敢約期起事。」
2.任事、辦事?!豆茏印P蝿萁狻罚骸附舛韬喡?,以之事主則不忠,以之事父母則不孝,以之起事則不成?!?/div>
《漢語大詞典》:正兵
(1).指擺開陣勢正面作戰(zhàn)的軍隊(duì)。對“奇兵”而言。尉繚子·勒卒令:“正兵貴先,奇兵貴后?!?宋 蘇洵 《權(quán)書上·攻守》:“吾觀古之善用兵者,一陣之間尚猶有正兵、奇兵、伏兵三者以取勝?!?明 李贄 《與周友山書》:“正兵法度森嚴(yán),無隙可乘,誰敢邀堂堂而擊正正,以取滅亡之禍歟?”
(2).正規(guī)部隊(duì);主力部隊(duì)。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一:“又須分正兵三四千人屯守,積蓄芻糧。”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 寶元 康定 間, 元昊 初叛, 契丹 亦以重兵壓境。時承平久,三路正兵寡弱,乃詔各籍其民,不問貧富,三丁取一,為鄉(xiāng)弓手。已而 元昊 寇 陜西 , 劉平 、 石元孫 等敗沒,死者以萬計(jì),正兵益少?!?清 魏源 圣武記卷九:“﹝臣﹞應(yīng)督率 額勒登保 、 德楞泰 等,合剿 徐天德 、 冷天祿 二賊為正兵,而以 七十五 觀成 所剿之 夔州 賊、 富成 所剿之 保寧 賊,兩路為偏師?!?br />(3). 清 代新軍一等兵。
《漢語大詞典》:主兵
(1).掌握兵權(quán);統(tǒng)率部隊(duì)。管子·地圖:“知形不如知能,知能不如知意,故主兵必參具者也。主明、相知、將能之謂參具?!?span id="84vg9vw" class="book">《史記·呂太后本紀(jì)》:“太尉 絳侯勃 不得入軍中主兵?!?唐 李德裕 《奏晉州刺史李丕狀》:“ 李丕 既不主兵,無以自衞。”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 杜將軍 ﹞奉圣旨,著小官主兵 蒲關(guān) ?!?br />(2).當(dāng)?shù)鼗I建的兵力。與“客兵”相對。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zhèn)補(bǔ)兵足食事宜》:“ 薊 鎮(zhèn)主兵若足原額將及十萬?!?span id="3r1yway" class="book">《明史·王忬傳》:“帝乃下詔責(zé) 忬 ,赦其罪,實(shí)主兵,減客兵,如議。”
《國語辭典》:勁兵(勁兵)  拼音:jìng bīng
精銳的士兵。《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天下雖未有大治也,誠能無土崩之勢,雖有彊國勁兵,不得旋踵而身為禽也?!埂度龂尽>矶?。魏書。王基傳》:「然后率合蠻夷以攻其內(nèi),精卒勁兵以討其外,則夏口以上必拔,而江外之郡不守。」
《國語辭典》:部分  拼音:bù fen
整體中的局部、某些個體。如:「部分相同」、「公司先送來部分訂貨?!?/div>
《國語辭典》:義軍(義軍)  拼音:yì jūn
仗義興起,以除暴安良為目的的軍隊(duì)。元。張國賓《薛仁貴。楔子》:「打聽的絳州出其黃榜,招聚義軍好漢,我有心待投義軍去?!挂沧鳌噶x兵」、「義旗」、「義師」。
《漢語大詞典》:七萃
(1). 周 天子的禁衛(wèi)軍。穆天子傳卷一:“天子于當(dāng)水之陽,天子乃樂口,賜七萃之士戰(zhàn)?!?郭璞 注:“萃,集也,聚也;亦猶《傳》有七輿大夫,皆聚集有智力者,為王之爪牙也。” 唐 白居易 《駙馬都尉鄭何除右衛(wèi)將軍制》:“ 周 設(shè)七萃, 漢 列八屯,皆以拱衛(wèi)王宮,肅嚴(yán)徼道。”
(2).泛指天子的禁衛(wèi)軍或精銳的部隊(duì)。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七萃連鑣,九斿齊軌。建旗拂霓,揚(yáng)葭振木?!?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之十二:“六龍矯首,七萃警途?!?唐 許敬宗 《奉和春日望海》:“長驅(qū)七萃卒,成功百戰(zhàn)場?!?清 陳璋 《秋獵應(yīng)制》詩:“太平不廢三驅(qū)盛,神武能調(diào)七萃良?!?/div>
《漢語大詞典》:邊馬(邊馬)
(1).車駕兩側(cè)的馬。《楚辭·遠(yuǎn)游》:“僕夫懷余心悲兮,邊馬顧而不行?!?朱熹 集注:“邊,旁也;謂兩驂也?!?清 姚元之 竹葉亭雜記卷二:“軍行至 紅花埠 遇雨泥濘,邊馬倒斃一頭?!?br />(2).邊地的馬。 漢 蔡琰 《悲憤詩》之二:“胡笳動兮邊馬鳴,孤鴈歸兮聲嚶嚶?!?南朝 陳 沈炯 《賦得邊馬有歸心》詩:“窮秋邊馬肥,向塞甚思?xì)w?!?清 黃景仁 《順昌劉武穆祠》詩:“不教長驅(qū)得留鎮(zhèn),邊馬誰敢窺 淮西 ?”
(3).捻軍中的先鋒或偵察部隊(duì)。捻軍后期,全部成為騎兵,出軍前,先派出數(shù)百人的精銳馬隊(duì),在前偵察,一旦發(fā)現(xiàn)敵人大隊(duì),立即向主力部隊(duì)報告,如遇小股敵人,即加以殲滅。 清 王定安 求闕齋弟子記·剿捻上:“賊忽分股,一竄 阜陽 三河尖 ,一竄 新蔡 、 汝陽 ,邊馬至 西華 、 鄧城 等處?!?凌力 《星星草》第二一章:“這功夫, 羅立海 來了。他稟告了邊馬打探的最新軍情?!?/div>
《漢語大詞典》:后軍(後軍)
后續(xù)部隊(duì)。北齊書·薛琡傳:“不如分為二軍,相繼而進(jìn),前軍若勝,后軍合力,前軍若敗,后軍承之?!?唐 皮日休 《練瀆》詩:“艅艎六宮鬧,艨衝后軍肅?!?/div>
《國語辭典》:大殿  拼音:dà diàn
1.封建王朝舉行慶典,接見大臣或使臣等的宮殿。
2.寺廟中供奉主要神佛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邊戍(邊戍)
(1).戍邊;守衛(wèi)邊疆。管子·揆度:“力足蕩游不作,老者譙之,當(dāng)壯者遣之邊戍?!?唐 劉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詩:“山川萬里復(fù)邊戍,背面無由得消息。”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 嘉運(yùn) 所製樂府曰《胡渭州》、《雙帶子》、《蓋羅縫》、《水鼓子》。此皆絶句,述邊戍行旅之懷,與題全無干涉?!?br />(2).守邊部隊(duì)。宋書·索虜傳:“ 太祖 慮其侵犯 淮 泗 ,迺敕邊戍:‘小寇至,則堅(jiān)守拒之?!?宋 曾鞏 《救災(zāi)議》:“空近塞之地,失戰(zhàn)鬭之民,異時有警,邊戍不可以不增爾。” 吳晗 《朱元璋傳》第六章二:“今年秋糧以棉布代輸,以給邊戍?!?br />(3).邊疆;邊境。后漢書·百官志五:“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ぎ?dāng)邊戍者,丞為長史?!?唐 孟郊 《古意》詩:“蕩子守邊戍,佳人莫相從?!?明 孫傳庭 《題犯官任錡等招繇疏》:“﹝ 任錡 ﹞多贓狼藉,眾怨沸騰,欲正王章,宜投邊戍?!?/div>
《漢語大詞典》:慮無(慮無)
古代軍中前衛(wèi)部隊(duì)持以報警的旗幟。左傳·宣公十二年:“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杜預(yù) 注:“慮無,如今軍行前有斥候蹹伏,皆持以絳及白為幡,見騎賊舉絳幡,見步賊舉白幡,備慮有無也?!?/div>
《漢語大詞典》:士眾(士衆(zhòng))
眾士兵。指部隊(duì)的普通戰(zhàn)斗成員。《穀梁傳·昭公八年》:“禽雖多,天子取三十焉,其餘與士眾。”《孔子家語·相魯》:“ 費(fèi) 人攻之,及臺側(cè), 孔子 命 申句須 、 樂傾 勒士眾下伐之, 費(fèi) 人北,遂隳三都之城?!?span id="owhfysl" class="book">《三國志·蜀志·法正傳》:“ 鄭度 説 璋 曰:‘左將軍縣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穀是資,軍無輜重?!?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三:“蕃兵大呼,士眾鼓而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