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3870,分258頁顯示  上一頁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釋秀師( 李 )
釋玄太(別稱 薩婆慎若提婆 )
釋元曉(別稱 鈐海 略疏 )
釋貞干( 武 )
釋智封( 吳 )
釋智凱( 安 )
釋智行(別稱 般若提婆 )
釋智則( 狂者 )
瑕丘仲
隱求(別稱 隱丘 )
元丹丘(丹丘子 )
祝丘
釋智威( 留 )
釋慧明( 王 )
僧會隱(禪林要鈔 )

人物簡介

神僧傳·卷第七
釋秀。俗姓李氏。汴州陳留人。習禪精苦。初至荊州后移洛都天宮寺。深為武太后所敬禮。玄鑒默識中若符契。長安中入京住資圣寺。忽戒禪院弟子滅燈燭。弟子留長明燈亦令滅之。因說火災難測不可不備。嘗有寺家不備火燭。佛殿被災。又有一寺鐘樓遭火。又一寺經藏焚爇。殊可痛惜。寺眾不知其意。至夜失火果焚佛殿鐘樓及經藏三所。唐玄宗在藩時。嘗與諸王俱詣作禮。留施一笛。玄宗出后。秀召弟子曰謹掌此。后有要時當獻上也。及玄宗登極達摩等方悟其言。取笛以進。秀師年百歲卒于此寺。瘞于龍門山。道俗奔赴數(shù)千人。燕國公張說為其碑文。

人物簡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
玄太法師者。新羅人也。梵名薩婆慎若提婆(唐云一切智天)永徽年內取吐蕃道。經泥波羅到中印度。禮菩提樹詳檢經論。旋踵東土行至土谷渾。逢道希師覆相引致。還向大覺寺后歸唐國。莫知所終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新羅國湘州薛氏子也。丱年入道。隨師游學無常處。時三藏玄奘公?;踔性?。偕友將造之。事見湘法師傳。因緣既忤。蹤跡遂乖。任性逍遙。一無定止。會王置百座。召名德講仁王經本州。以宿碩聞?;蛞云湫形??不納。居無何。夫人病腦癰。醫(yī)禱皆莫效。卜曰。宜致神劑赤縣地。于是遣使西度。海冥漲中。忽見人邀至龍君所。宮殿嚴麗。徒從莊蕭。蓋非世間耳目所及。君自稱鈐海。謂使曰。汝夫人青帝第三女也。其于佛法尤有愿力。金剛三昧經者。乃二覺圓通。示菩薩行也。我嘗得之。而未易流通。今以夫人之病。而發(fā)機焉。則豈惟夫人利益而已。因持刀裂其腨腸。入散經三十許紙。其內外用蠟紙纏滕。而傅以他藥。且曰??炙鶜v有魔事。故為此耳。又曰??烧埓蟀彩フ咴彺尉Y緝。元曉法師造疏講釋。如是則雖雪山阿伽陀藥不過也。大安者。形服素詭異。每擊銅缽井市中。唱大安大安。王至是亟召安。安曰。但將經來。即以義理。釐為八品而去。然終不肯見王。曉得經。即疏之牛車上。成五卷。且設幾案筆硯于牛兩角間曰。本始二覺。此經指也。姑以表之耳。尋尅日于黃龍寺開闡。浮薄者忌其能。竊之以逃。王命限三日。更出略疏三卷。以急療治。曉宣吐雍容。辯抗敏銳。稱揚彈指聲沸于空。其曰。昔日采百椽時。雖不預會。今朝橫一棟處。惟我獨能。所以譏曩者之??焉。眾有慚色。后不知所終。
宋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元曉。姓薛氏。東海湘州人也。丱?之年惠然入法。隨師稟業(yè)游處無恒。勇?lián)袅x圍雄橫文陣。仡仡然桓桓然。進無前卻。蓋三學之淹通。彼土謂為萬人之敵。精義入神為若此也。嘗與湘法師入唐。慕奘三藏慈恩之門。厥緣既差息心游往。無何發(fā)言狂悖示跡乖疏。同居士入酒肆倡家。若志公持金刀鐵錫。或制疏以講雜華?;驌崆僖詷缝粲??;蜷傞愒⑺??;蛏剿U。任意隨機都無定檢。時國王置百座仁王經大會遍搜碩德。本州以名望舉進之。諸德惡其為人。譖王不納。居無何。王之夫人腦嬰癰腫。醫(yī)工絕驗。王及王子臣屬禱請山川靈祠無所不至。有巫覡言曰。茍遣人往他國求藥。是疾方瘳。王乃發(fā)使泛海入唐募其醫(yī)術。溟漲之中忽見一翁。由波濤躍出登舟。邀使人入海睹宮殿嚴麗。見龍王王名鈐海。謂使者曰。汝國夫人是青帝第三女也。我宮中先有金剛三昧經。乃二覺圓通示菩薩行也。今托仗夫人之病為增上緣。欲附此經出彼國流布耳。于是將三十來紙。重沓散經付授使人。復曰。此經渡海中恐罹魔事。王令持刀裂使人腨腸而內于中。用蠟紙纏縢以藥傅之。其腨如故。龍王言??闪畲蟀彩フ咩尨尉Y縫請元曉法師造疏講釋之。夫人疾愈無疑。假使雪山阿伽陀藥力亦不過是。龍王送出海面。遂登舟歸國。時王聞而歡喜。乃先召大安圣者黏次焉。大安者不測之人也。形服特異恒在市廛。擊銅缽唱言大安大安之聲。故號之也。王命安。安云。但將經來不愿入王宮閾。安得經排來成八品。皆合佛意。安曰。速將付元曉講。馀人則否。曉受斯經正在本生湘州也。謂使人曰。此經以本始二覺為宗。為我備角乘將案幾。在兩角之間。置其筆硯。始終于牛車造疏成五卷。王請剋日于黃龍寺敷演。時有薄徒竊盜新疏。以事白王。延于三日。重錄成三卷。號為略疏。洎乎王臣道俗云擁法堂。曉乃宣吐有儀解紛可則。稱揚彈指聲沸于空。曉復昌言曰。昔日采百椽時雖不預會。今朝橫一棟處唯我獨能。時諸名德俯顏慚色伏膺懺悔焉。初曉示跡無恒化人不定?;驍S盤而救眾。或噀水而撲焚?;驍?shù)處現(xiàn)形?;蛄礁鏈纭R啾芍竟畟悮e。其于解性覽無不明矣。疏有廣略二本。俱行本土。略本流入中華。后有翻經三藏。改之為論焉。 系曰。海龍之宮自何而有經本耶。通曰。經云。龍王宮殿中有七寶塔。諸佛所說。諸深義別有七寶篋滿中盛之。謂十二因緣總持三昧等。良以此經合行世間。復顯大安曉公神異。乃使夫人之疾為起教之大端者也。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薛。東海湘州人。三學淹通。彼土謂為萬人之敵。時國王置百座仁王經大會。遍搜碩德。本州以名望舉進之。王不納。居無何。王之夫人。腦嬰癰腫。醫(yī)工絕驗。王及王子臣屬。禱請山川靈祠。無所不至。有巫覡言曰。茍遣人往他國求藥。是疾方瘳。王乃發(fā)使泛海入唐。募其醫(yī)術。溟漲之中。忽見一翁。由波濤躍出登舟。邀使人入海。睹宮殿嚴麗。見龍王。王名鈐海。謂使者曰。汝國夫人。是青帝第三女也。我宮中先有金剛三昧經。乃二覺圓通。示菩薩行也。今托仗夫人之病。為增上緣。欲附此經。出彼國流布耳。于是將三十來紙。重沓散經。付授使人。復曰。此經渡海中。恐罹魔事。王令持刀裂使人腨腸。而內于中。用蠟紙纏縢。以藥傅之。其腨如故。龍王言??闪钤獣苑◣熢焓柚v釋之。夫人疾愈無疑。龍王送出海面。遂登舟歸國。時王聞而歡喜。乃召元曉。造疏成五卷。王請剋日于黃龍寺敷演。號為略疏。曉乃宣吐有儀。解紛可則。稱揚彈指。聲沸于空。疏有廣略二本。俱行本土。略本流中華。后有翻經三藏。改之為論焉。

人物簡介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七 興福篇第九之二
釋貞干。俗姓武氏。云中人也。神宇高邈以禪默為務。曳錫踽步南訪靈跡。及至故障有昆山寺者。林泉秀茂。則宋支曇諦嘗考室于此。味道崇化二十馀載?;暣嫜伞V猎沃袆?chuàng)成大伽藍。屬武宗廢教。其寺屏除。干至止于茲。與范陽盧君襲同興弘覺法師第二生名跡。寺成進士姚扶有詩。干后游今秀州長水。見靈光寺邑民欲樹巨殿。時盧令移邑字民。欣然相遇。干悉先知?;蛟?。得他心宿命之明焉。遂請干首唱。而惡偃室之囂。寓殿基后。編苫為淺室而居。四方檀信弗召自臻。又與僧令恭君道等累歲方成今殿。其最高廣海內罕比。事畢[挈-刀+力]弊囊振舊錫歸北。莫知其終。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姓吳氏。懷安人。中年以白衣行頭陀。后依州之清凈寺恒法師。落發(fā)受具。始習惟識論?;蜃I以滯于名相。遽發(fā)憤造武當山。見秀大師疑情冰泮。思養(yǎng)圣胎。遂辭往蒲津安峰山。木食澗飲。禁足十年。屬州牧衛(wèi)建安國寺迎請居之。毳侶競奔。蔚然繁盛。牧問曰。某今日如何。答曰日從濛汜出。照樹常無影。封來往中條山二十年。得其道者。不可勝紀。既示滅。門人塔于州北之三十里。
釋智凱 朝代:

人物簡介

續(xù)高僧傳·卷第三十 雜科聲德篇第十
釋智凱。姓安。江表楊都人。家世大富奴仆甚多。年在童丱。雅重嘲謔。引諸群小乃百數(shù)人。同戲街衢以為自得。陳氏臺省門無衛(wèi)禁。凱乃率其戲侶。在太極殿前。號令而過。朝宰江總等。顧其約束銓敘駐步訝之。相視笑曰。此小兒王也。及至學年??倲S前緒。承沙門吉藏振宗禹穴往者談之光聞遠邇。便辭親詣焉從受三論偏工領疊。所以初章中假復詞遣滯。學人苦其煩拿。而凱統(tǒng)之冷然釋頓。各有投詣。及藏入京。因倍同住。義業(yè)通廢專習子史。今古集傳有關意抱輒條疏之。隨有福會因而標擬。至于唱導將半。更有緣來。即為敘引冥符眾望。隋末唐初。嘉猷漸著。每有殿會無不仰推。廣誦多能罕有其類。嘗于內殿佛道雙嚴。兩門導師同時各唱。道士張鼎雄辯難加。自恨聲小為凱陵架。欲待言了方肆其術。語次帝德。鼎延其語。凱斜目之。知其度也。乃含笑廣引古今皇王治亂濟溺得喪銓序。言無浮重文極鋪要。鼎搆既窮凱還收緒。一代宰伯同賞標奇。臨機之妙铦鋒若此。而情均貧富赴供不差。存念寒微多行針療。后以蠅點所拘申雪無路。徙于原部。乃冠服古賢。講開莊老時江夏王道宗。昔在京輦第多福會。至于唱敘無非凱通。后督靈州攜隨任所。留連歲稔欣慕朋從。及巡撫燕山問罪泥海。皆與連騎情同比影。在蕃齋祀須有導達。乃隔幔令凱作之。至于終詞無不泣淚。王亦改容。遂卒于彼。

人物簡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
智行法師者。愛州人也。梵名般若提婆(唐云慧天)汎南海詣西天。遍禮尊儀。至弶伽河北。居信者寺而卒。年五十馀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雍州長安馮氏子。年二十。出家于辯才寺。聽凝法師攝論四十馀遍。性多掉舉。僅能尋采。然于世間名利事。壹不以為意。衲裙垂膝。浪走坊市。所止之房。單床草薦。瓦碗木匙而已?;蛴袨橹洜I者。隨得則用。終不知謝。出入往來。門未嘗關閉。同住之僧。輒以狂號之。則聞而笑曰??窆l歟。出家離俗。乃為衣食動。則鎖門鎖匱。裒斂儲畜。役役不安。此而非狂。又何狂耶。因撫掌絕倒。嗜食馎饦。恒令寺北王摩訶家辦之。議者以為則已果證。蓋嘗見其分身也。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釋智則。姓憑。雍州長安人。二十出家。止辯才寺。聽凝法師攝論四十馀遍。性度掉舉僅絕觀采。恒披敗納裙垂膝上。有問其故則云。衣長多立耳。游浪坊市宿止寺中。銷聲京邑將五十載。財法食息一同僧伍。房施單床上加以薦。瓦碗木匙馀無一物?;蛞娖湟h縷為經營者。隨得服用。言終不及。則雖同僧住形有往來。門無開閉。同房僧不知靈異。號為狂者。則聞之仰面笑曰。道他狂者。不知自狂。出家離俗只為衣食。往往遮障鎖門鎖匱。費時亂業(yè)。種種聚斂役役不安。此而非狂。更無狂者。乃撫掌大笑。則性嗜馎飽。寺北有王摩訶家。恒令辦之。須便輒往。因事伺候。兩處俱見。方委分身。而言行相投。片無瑕謬。自貞觀來。恒獨房宿竟夜端坐。嘅??達曙。余親目見。故略述其相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西寧人。相傳賣藥百余年,因地震宅壞,與里中數(shù)十家皆死。后人又見其為夫馀王驛使,自北乘車至寧,人謂之謫仙。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唐詩紀事》卷七三作隱丘?!?a target='_blank'>全唐詩》卷八五〇收《石橋琪樹》詩1首,列為僧人。按此詩為蔡隱丘作,見《文苑英華》卷三二六、《天臺前集別編》、《全唐詩》卷一一四?!兑鞔半s錄》卷二六收此詩前2句,其名始脫姓為隱丘,復誤為僧人,又訛為隱求?!?a target='_blank'>唐音癸簽》卷三一已言《紀事》之誤。參見蔡希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自號丹丘子。慕神仙術,李白與之交友。為作詩歌稱頌之。
祝丘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善畫山水、鬼神。
釋智威 朝代:初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80 【介紹】: 唐僧。處州縉云人。俗姓蔣。家世業(yè)儒,年十八出家,投天臺山國清寺章安為師。受具足戒。高宗上元元年,居軒轅煉丹山法華寺傳教,號“法華尊者”。晝講夜禪,手寫藏典,習禪者三百,聽講者七百余。以法傳慧威,時稱智威為大威,慧威為小威。富有辭藻,有《桃?guī)r寺碑》、《頭陀寺碑》。為天臺宗六祖。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縉云蔣氏子。少出家千軒轅黃帝鍊丹山。未幾。負笈往依灌頂禪師于沃州石城寺。受天臺止觀之學。然才藻富麗。作桃?guī)r寺頭陀寺二碑。為文人所傳誦。識者以為徐陵后身云。
宋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智威。姓蔣氏??N云人也。穎脫塵蒙心游物表。少事師于軒轅氏鍊丹山。聞天臺宗教盛。遂負笈往沃洲石城寺。親灌頂禪師求請心要。既而得一融道體二居宗。定慧方均寂照相半。雖云自了急在利他。天與多能富有辭藻。著桃?guī)r寺碑與頭陀寺碑。氣度相表。后以法眼付授慧威焉。時傳威是徐陵后身。其利智雄才斷可知矣。又釋慧威。姓留氏。東陽人也。總角之年露其舊習。抉開愛網。徑入空門。不滯一方仍參三益。聞縉云大威禪師盛行禪法。裹足造焉??讨就鼊诙猛W。一日千里罔不推稱。至有成業(yè)時謂小威。然其樂靜居山罕交人事。指教門人不少。杰出者左溪玄朗矣威常修止觀匪棄光陰。說與行而并馳。語將默而齊貫。落落然汪汪然。人無得名焉。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王。杭州人。少出家。訪道。無所不至。常持大布衣。從越之敏法師。二十五年。其玄解。于千眾中為第一。時共目之青布明。后咨禪法于蔣山巖禪師者。十年。嘗以積雪塞路。七日不食。獨念曰。吾聞七日不食則死。今不死豈其業(yè)耶。吾茲試觀之。因自以繩懸之崖間。頓若有割斷其繩者。竟墜崖底。歘又若有擎之以出者。復置前所在處。無少損。未幾。行頭陀于荊之四望山。形與影俱。寒暑一衲。物我相忘。而兩虎之斗者。能使之解。專以思益經。為脩行軌則。龍朔間。偶游終南。遂觀覽京師不久而去云。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習禪六之馀
釋惠明。姓王。杭州人。少出家。游道無定所。時越州敏法師。聚徒揚化遠近奔隨。明于法席二十五年。眾侶千僧解玄第一。持衣大布二十馀載。時共目之青布明也。翹勇果敢策勤無偶。后至蔣州巖禪師所。一經十年咨請禪法在山禪念。經雪路塞七日不食。念言。我聞不食七日便死。今明知業(yè)也。若業(yè)自在可試知之。以繩自懸于高崖?;谢腥缛烁顢?。因落崖底。如人擎置一無所損。復至荊州四望山頭陀。二虎交斗自往分解。冬夏一服行止形俱。所去無戀。即經所謂如鳥凌空。喻斯人矣。誦思益經依經作業(yè)。近龍朔年。從南山出至京游觀。與其言論無得為先。不久旋返云往江曲。依閑修道莫知定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玄奘弟子。高宗時選高僧,會隱獲選。麟德中,奉敕與西明寺僧玄則等于各種佛經中略出精義玄文,名《禪林要鈔》。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
史失載氏族。素以道德學問。有名京師。麟德二年。詔與西明寺玄則等十人。撰禪林要鈔于北門西龍門。修書所其書蓋集大藏諸經。精義所成也。進呈。詔藏之秘閣。隱亦嘗預翻譯。茲不錄。
宋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會隱。不詳何許人也。精明之氣綽有盈馀。處于等夷若雞群之見鶴也。天皇朝慎選高學名德。隱膺斯選。麟德二年敕北門西龍門修書所。同與西明寺玄則等一十人。于一切經中略出精義玄文三十卷。號禪林要鈔。書成奏呈。敕藏秘閣。隱亦嘗預翻譯。玄則頗聞著述。高宗朝。斯為龍象之最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