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569,分305頁顯示  上一頁  254  255  256  257  258  260  261  262  263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郝肖仁(纘之 虎丘 )
僧凈挺( 繼恩 世臣、逸亭 俍亭 )
僧通門( 牧云 樗叟、臥庵 )
釋道霈(為霖 )
釋今稚(聞者 蘇 )
僧弘倫(叔彝 荊溪僧 孝均 )
釋古行(克躬 )
釋性澄(湛一 胡 )
釋大成(笠庵、竺庵 )
釋古電(非影 李 )
釋今四(人依 圣睿 )
釋今印(海發(fā)、之佩 瓊 )
釋行悅(呆翁 曹 )
釋成時(堅密 吳 )
釋今帾(記汝、水因 楫清 )
郝肖仁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郝肖仁(1615年—?),字纘之,號虎丘,山西忻州人。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登進士,授瀏陽縣知縣。另有稱順治十八年進士,歷任直隸曲陽縣、湖廣瀏陽縣知縣。有書稱,任州同知時在地方叛亂中被擒。
僧凈挺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5—1684 【介紹】: 清僧。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俗姓徐,名繼恩,字世臣,別字逸亭,又號俍亭。崇禎十五年副貢。曾以抨擊馬士英獲罪。明亡后隱居,四十七歲出家為僧,居云溪寺。有《逸亭易論》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僧。江南常熟人,俗姓張,字牧云。明末出家于興福寺,后歷主古南、鶴林、天童等寺。常與士大夫游。有《懶齋別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六
通門,字牧云,號樗叟,常熟人。住秀水古南院。有《懶齋集》。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嘗熟張氏子小參云。婁江大海濱。信潮時匯止。地靈祥必鐘。杰出眾居士。資生各有家。團圞有子女。不染世間法。如蓮花在水。山僧乘時來。證明如上義。證明則不無。且道以何為驗。乃卓拄杖云。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于其中。經(jīng)行及坐臥。若論此事。如海濱人家。取魚相似。只因知得大海。有魚思欲取之。乃生個計較。造個船只。扯個風蓬。把定舵柄。請個熟海路的人。為了舡師。直至大洋去處。待等魚來。一網(wǎng)撒去。大魚小魚。滿載而歸。到家市賣。養(yǎng)育子孫。受用不盡。參學人。亦如是。先要知凡夫身中。決定有佛祖廣大靈明的大事。如海有魚。不生疑惑。不肯自昧。即思參禪。急圖發(fā)明。如取海魚生計較。放舍世緣。打起精進。千里萬里。覓訪知識。親近善友。求指路頭。切切提持。如依船師指導。忽于自己身中。悟得佛祖的大事。歸家保養(yǎng)。入廛垂手。興隆法門。上可以報佛恩德。下可以啟迪將來。受用亦無有盡。雖然如是。大海中。豈無風浪。豈無驚險。然而不生恐怖。一往直前者。蓋取魚的念頭切也。參禪何不如是。要圖發(fā)明佛祖大事。也須不顧危亡。不論境緣順逆。千魔萬難。直往不退。不愁佛法不到手也。佛法雖是現(xiàn)成事。若不如取魚猛勵。怎得到手。故參學人。須檢點自己。向來參究。能如取魚一樣急切否。能一往直前無退轉否。在叢林中。遇些小境緣。能不驚怖。不介意否。若或未能。畢竟參禪念頭。不如取魚念頭切。佛祖大事。何能打徹。所以古人云。把手牽人行不得。惟人自肯乃方親。又云。如來于一切處成等正覺。于刀山劍樹上成等正覺。于鑊湯爐炭里。成等正覺。于棒下成等正覺。于喝下成等正覺。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只今還有恁么人證明如是事么。良久云。選佛若無如是眼。假饒千載又奚為。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七
釋通門,字牧云,號臥庵,姓張氏,常熟人也。從近邑破山寺洞聞祝發(fā),后參密云,得法于天童。出世古南。甲申渡江埽塔,遂主四明棲真。復住嘉禾梅溪,遷破山及鎮(zhèn)江鶴林。壬辰,延主天童,尋遷秀峰。著有《七會語錄》二十卷及《別集》、《偶集》、《懶齋集》,盛行于世。門生平蕭散磊落,蒞眾甚嚴,詩章超潔,書法遒勁,后退老于湖村恤廬??滴跣梁ナ辉峦眨瑥娜菔嬲苟?,塔于西資庵。數(shù)年,忽洪水涌出,塔幾壞,因荼毗得舍利無算,其色晶瑩,投入水盆中,以發(fā)引之,聯(lián)如貫珠。時曉山本晰主持天童,為建舍利塔于南山。
釋道霈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四
道霈,字為霖,建安丁氏子。出家白云寺,參聞谷密云,??諸講肆。后得法于賢,撰述甚富,有《語錄》行世。寂于康熙壬午,壽八十有八。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二
今稚,字聞者。番禺人。俗姓蘇。明桂王永歷七年(一六五三)出世,十二年(一六五八)登具,執(zhí)侍丈室三十馀年。事見《海云禪藻集》卷二。
僧弘倫 朝代:清初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弘倫,字叔彝,號荊溪僧,俗姓徐,名孝均。無錫人,流寓宜興。清初著名詞僧,所為詞無蔬筍氣、禪悅語,瀏亮清剛,哀樂動人,體現(xiàn)出陽羨詞派的特色。詞集名《泥絮詞》,不傳。其詞見《荊溪詞初集》等詞總集。

人物簡介

全粵詩
古行(?—一六七六),字克躬。順德人。循圓通公族弟。入雷峰脫白受具,清圣祖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坐化。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性澄,字湛一,姓胡氏,裳邑人也。幼事章句,頗厭繁文,抗志高邁,愿從凈息。年近弱冠,就本邑普照寺了塵落發(fā)。挾錫南游,參學淮安,受具戒于嵩乳。復從正觀法主習賢首教,棲止袁浦慈云庵中,澹茹數(shù)年,剌血書《華嚴》、《報恩經(jīng)》,嗣參玉林諸耆宿。最后登千華覲見月,精習戒律,忽焉三載,止作二持,服膺罔懈。甲午受宿遷智恒請,主極樂院事,以法度人。歷歲傳牃,遠侶云集,道流景附,檀施日富。鳩工庀材,從事修建,大淮以北千里之內(nèi),極樂遂為一大叢林。辛丑歲,淮陰紳耆敦求宏法,澄至,重興圓明古寺,勝會無遮。復徇邳徐兩淮名剎請修大悲懺法,每感瑞異。深息恬退,還山后,雖年衰,猶精進不輟,行般舟三昧,不坐不臥,三月而息。又念四方行腳去極樂北,無息肩處,乃于?峿五花頂建全潮庵,山下道旁并設茶座,以利來者??滴跫鬃?,得腹疾,至十一月朔日,呼湯沐浴更衣,命侍者集眾曰:“吾今日當與眾別?!倍俗柗?,悠然而逝。春秋六十九,坐夏三十二,塔于全潮庵院。所著《大悲凈土懺法》、《瑜伽燄口作觀節(jié)次儀文》若干卷。先后演戒三十馀壇,感應奇異,恐涉驚疑,不復筆之簡冊云。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五
大成,字笠庵,醴陵人。
清詩別裁集
字竺庵,湖南醴陵人。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五
又釋大成者,字竺庵,醴陵人。少披剃于南岳,后行腳四方,居天目山最久,及老欲歸故山。清順治丁酉,移錫南岳毗廬洞廣濟寺,著有《會圣堂集》。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三
古電,字非影。新會人。俗姓李。幼隨母出世,依天然老人,明桂王永歷十五年(一六六一)登具,清圣祖康熙十年(一六七一)住歸宗,復行募吳越。比還雷峰,屬典庫藏。居棲賢,獨肩常住之務。老人入涅,未蒙記莂,樂說勸梓其《石窗草》行世。示寂棲賢,世壽五十五。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二
今四,字人依。新會人。俗姓張,原名圣睿。諸生。年三十馀,出世禮樅堂禪師薙染。明桂王永歷十一年(一六五七),皈華首老和尚受具,充記室,出為海幢典客。及石鑒和尚分座棲賢,以監(jiān)院副之。后以母老歸養(yǎng),竟坐化于象嶺下。事見《海云禪藻集》卷三。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二
今印,字海發(fā)。順德人。族姓梁,原名瓊,字之佩,更名海發(fā)。諸生。明桂王永歷十一年(一六五七)皈天然落發(fā)受具。明桂王永歷十二年(一六五八)隨師還粵,頃復返廬山掌記室。天然老人遣參諸方。至楚黃見天章和尚,一語遂契,付以大法,命居西堂。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釋行悅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四
釋行悅,字梅谷,亦號呆翁,晚稱蒲衣尊者。姓曹氏,婁東人。年十八,披剃于普陀海岸禪林,受具后,擔簦詣硿峒,參瑞白,知向上事。復參天童密,問:“掣電之機還許湊泊也無?”密方詰難,即拂袖云:“鷂子過新羅?!泵苓B棒趁出,悅當時會得賓主句。年二十二,再參報恩,已而入夾山,參南澗箬庵,問:“隔江招手,便乃橫趨,上座還具者個眼否?”悅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蹦蠞咀空?,云:“能有幾人知?”悅云:“果然作家。”南澗便喝,悅即禮拜。明年,隨侍金山,即承付屬。后居廬岳,忽焉數(shù)載,時在茂年,居多暇日,乃簡古公案數(shù)十百則,皆為頌之。丁酉,繼席南澗。乙巳,主粵東龍樹院。丁未,主蔣山天華。辛亥秋,復入粵住大隱禪院。癸丑,至南安,居西華山龍光寺。己未,赴江寧蔣山金陵寺請。壬戌擬之臺山,先入京師憩錫城西。甲子秋,客城東彌勒庵,臘月朔夜,索水沐浴,焚香禮佛,辭眾端坐,垂誡懇至,眾皆感泣,請末后句,乃說偈曰:“使符多謝遠相迎,撩起袈裟請共行。一曲浩歌歸去樂,從來老將不談兵。”三日荼毗,舍利瑩瑩,靈骨片片作金玉聲,塔于南澗北蓮花峰。壽六十六,臘四十八。悅凡七坐道場,五會說法,一語一機有照有用,學者宗之。弟子數(shù)十人,所著《正宗語錄》、《列祖提綱增集》、《禪宗雜毒海》、《歷代帝王宏教錄》各若干卷,又《三會語錄》《夢冰》《東皋》《拈莊》《放缽》《北游》諸集,皆梓行于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五
釋成時,字堅密。姓吳氏,歙人也。少為諸生,年二十八,忽軼塵網(wǎng),投跡空門,兼綜禪教,參訪略遍,及見藕益法師,遂終身依止,卒傳其道。歙人延居仰山,山中猛獸為時所馴伏,不復為害。自撰《齋天法儀》,感應天神,人多見者。后居江寧天界半峰,弘靈峰之遺教,勤修凈業(yè),日有恒課,雖甚寒暑不少懈。以康熙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寂于半峰,三日異香繞室。

人物簡介

全粵詩
今帾(一六一八?--一六九○),字記汝。新會人。原姓潘,名楫清,字水因。諸生。將應鄉(xiāng)試,適以憂解。服闋,棄諸生,從天然老人受具。明桂王永歷十五年(一六六一)為雷峰典客,后隨杖住丹霞,充記室,再從老人住歸宗。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老人入涅,復返雷峰。二十九年還古岡,訪尋故舊,忽示微疾,端坐而逝。著有《借峰詩稿》。清同治《番禺縣志》卷四九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