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569,分305頁顯示  上一頁  237  238  239  240  241  243  244  245  246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僧德寶(笑巖 別稱 笑巖寶 德寶 月心 )
釋明信(無極 宋 )
丘秉文(鳴周 )
僧明龍( 東陽 )
丘緯(世章 雙橋 )
丘文學(子晉 豐臺 )
丘瓚(獻卿 )
釋圓果(祇園、幻空 )
釋真語(默庵 李 )
丘蕣(懋實、茂實 月林 簡肅 )
丘岳(子瞻 南鎮(zhèn) )
釋寂心(精齋 )
釋如空(別稱 敬畏空 如空 無趣老人、靜齋 無趣 )
釋休靜( 國一都大禪師 別稱 西山大師 玄應 清虛堂、清虛子 汝信 )
釋鎮(zhèn)端(守心 陳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12—1581 【介紹】: 明僧。金臺錦衣衛(wèi)人,字月心,號笑巖,俗姓吳。嗣龍泉,住圓通寺。有《笑巖集》。
皇明名僧輯略
上堂 舉世尊升座。文殊白槌話。師乃曰。不憶黃面老子當時也知有這個時節(jié)。爭柰未遇知音。往往義學云。世尊升座。文殊白槌。乃是作家相見。師資倡和。蓋不知文殊多口相席。打令贓誣一上。大煞放過。山僧今日也不敩伊做處。亦不獨為。貴欲求個知音出來。與伊把臂共行。寧不為之好事。遂拈拄杖云。有么有么。時有僧出作禮。劈脊便打云。多口作么。僧云。某甲一言也未發(fā)。何為多口。師復打云。再犯不容。 翌日上堂云。昨舉世尊升座公案未圓。未能解得諸人惑。未能令諸人與世尊把臂共行。何謂。若是知音作者。才恁么。便解不恁么。然后沒交涉。直教兩頭撒開。中間放下。自然活卓卓底隨處作主。如水投水。似空合空。佛祖不能知。鬼神莫能測。設到此地。要與世尊握腕。猶間一線道在。如欲豁通這一線道。須是更聽山僧重宣一偈云。佛身等空座稱身。何曾升也何曾下。文殊睹影生狂華。引得兒孫成話??下座。 拈古 舉佛果勤佛鑒勤佛眼遠同侍五祖至夜深。祖云各下一轉語看。佛鑒云。彩鳳舞丹霄。佛眼云。鐵蛇橫古路。佛果云。看腳下。祖云。滅吾宗者。克勤是也。徵三人之語。還有優(yōu)劣也無。若道無優(yōu)劣。五祖何以恁么道。若道有優(yōu)劣。什么處是優(yōu)劣處。 開示 諸佛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悟者心能轉物。物物皆歸自心。即是諸佛。迷者背心向物。妄隨物轉。即是眾生。是故諸佛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且我釋迦文佛未成正覺時。于雪山六年苦行。靜慮功極。至午夜舉頭見明星出。豁然大悟。彼當時悟個甚么。悟者惺也。只是惺得自己本有之心。不從人得。本來現(xiàn)成。本來常住。隨即普觀大地一切眾生。個個具有如來常住真心成佛種性。只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遂運慈悲普度一切。便有四十九年所說言教。非真實也。皆不得已。見諸眾生疑多信少。不能直下大信自心。生起萬差。不免應病與藥。引眾權而歸一實。又恐一切眾生隨語生解。認著言說墮于教網(wǎng)。后復升座不發(fā)一言。唯拈起青蓮花一枝。默顧四眾。欲人人當下直明本心覿面親會。不意大眾依然蹉過。獨有迦葉動容微笑會合本機。便付法立為第一祖。展轉相傳。至于第二十八祖達磨尊者。觀見此土眾生有大乘根器。遂航海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不用能巧。唯一直心當下自契。大眾。即此便是從上以來。佛佛祖祖。共一切眾生直悟一心見性成佛底樣子也。 行實 師云。予金臺世族也。父吳門。母丁氏。弱冠出家。禮大寂能和尚為師。后遍參知識。修進開悟行道因緣。備載全集??址辈讳?。 袾宏曰。予游京師。參遍融笑巖二師。次年二師俱示寂。融師一味實心實行。無著述傳世。巖師隱柳巷。罕接見人。有笑巖集四卷。今撮其少分云。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德寶。字月心。金臺錦衣衛(wèi)族。父吳公。母丁氏。舉師于正德壬申年。既冠。偶過講肆。聞法師講華嚴大疏。至十地品初地菩薩舍國城妻子頭目髓腦處。發(fā)憤嘆曰。千古猶今。同一幻夢。富貴功名??v得奚益。遂投廣慧院能長老出家。既祝發(fā)具戒。知有向上事。不自便休。必期真悟。即腰包行腳。一時老宿。號稱明眼者。罔不蒙參而戶謁。指點功夫。揩磨見地。造詣日益深密。后因寶峰指。見關于嶺和尚。入室次。連下語數(shù)十轉。皆不契。師心路俱絕。一日因洗菜水邊。忽一莖墮水。隨水圓轉。捉之不著。忽有省。喜甚。提籃歸。見嶺立檐下。問師是甚么。曰一籃菜。嶺曰。何不別道一句。師曰。請和尚別問來。嶺復詰以靈云桃花。趙州柏子。皆隨問而答。復問玄沙不肯話。師隨聲便喝。拂袖而出。次早入室。問訊侍立。頃嶺顧視傍僧曰。汝等欲解作活計。這上座。便是活樣子也。師即震喝而出。后復同爽庵。參襄西大覺圓和尚。覺門庭孤峻。自辦粥飯。始許掛搭。親炙四五月。語言無滯。覺曰。若以今時諸方。子當絕類為不可測人。今則不然。老僧將你爛熟底一則因緣問你。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便大悟佛旨。且既不涉有無。良久亦是閒名。正恁么時。外道大悟個甚么。師儗答。覺急以手掩師口曰。止止。猶更掛齒在。師豁然頓省。乃曰。可謂東土衲僧。不如西天外道。自是名震海內(nèi)。海內(nèi)禪子。皆奔走座下矣。師隨緣開化。靡定所居。有語錄四卷。曰笑巖集。笑巖。師別號也。鄧定宇曰。笑巖上堂。棒喝縱橫矣。卒無一人承當。即笑巖不失利安在。為時雨而化。無亦婆子心切歟。晚年屏居京師柳巷。幾至結舌亡鋒。而具真實。為生死心者。亦不惜為一見。如師者。固末世之光明幢也。以萬歷辛巳正月示寂。閱世七十。僧臘四十有九。塔全身于城西之北門。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四
笑巖禪師。名德寶。字月心。生于正德壬申臘之望日。其父吳氏。乃金臺世襲錦衣也。師以父卒。銳自立。不樂嗣職。愛游佛地。因聽華嚴。恍如破夢。乃卸世籍。為大比丘。歷參南北知識三十馀人。然訪隱者于西山。質單丁于破院。又莫計也。卒得道于龍泉聰禪師。出世。高座牛首圓通諸處。當是時。義學紛紜。禪宗落寞。而少室一枝。流入評唱。斷橋一派。幾及平沉。雖南方剎竿相望。率皆半生半滅。佛祖慧命。殆且素矣。師力弘法柄。隨方建立。可行則行。否則默之。然鏟邪劈膠。間不容發(fā)。即據(jù)室匡徒之輩。雕龍吐鳳之儔。始與師抗。次與師游。終乃俛首。入煅死盡偷心。至于盤根固執(zhí)三隅不反者。師不少假詞色。圖為孽生種草也。有廬阜五禪客。請曰。竊聞。和尚闡化多年。而得人未見其廣。況今禪社蕭然。異知殊見。茅塞宇內(nèi)矣。師掌珠不展。其晚近何繇得入。伏冀。曲以垂慈。入草求人。以為何如。昔船子不得夾山。而藥山宗風。不幾掃土乎。師曰。諸公之言。不無可采。但無上佛祖心印。力荷者。畢世一人足矣。下迄曹溪。時英競發(fā)。不得已。而印可亦不繇不如是而然也。山僧秖是任分。未敢越理穿鑿。待彼自化。雖無人。未為多罪也。故師法幢所樹不定何所。有龍象八人。常隨師游。時號八杰。師嘗于楚漢兩間寓夏。新秋二日。衲子隨侍。于金沙灘頭地坐。四顧無人。忽有龐眉沙門。逼前莊立。朗聲問曰。仁者。可識從上相承密論密義否。師。從容答曰。善來仁者。密則非論。論則非義。沙門乃以錫橫肩。翹一足曰。是甚么義。師于地書更字酬之。又以錫畫地。闊兩脛立畫上。復以錫橫按。亞身而視曰。者是甚么義。師書嘉字酬之。又卓錫于地。兩手叉腰翹一足。切齒怒目。作降魔勢曰。是甚么義。師書之字酬之。又分手指天地。周行一匝曰。是甚么義。師書尤字酬之。又復進前一步。作女人拜。分手指兩衲子曰。是甚么義。師書蠶字酬之。又繞師三匝作禮。立于師右。師書[佛/(佛*佛)/魔]字示之曰。會么。沙門擬對。師止曰。設到此地。復書[佛/(佛*佛)/魔]字曰。更須知有者個始得。沙門歡喜合爪。面師嘆曰。咦。真摩訶衍薩婆若上士。振錫而去。二衲子驚喜曰。彼是何沙門。所為復是何義。師良久曰。還識么。俱對曰。不識。師曰。此乃應真圣賢。所呈金剛王變相三昧。及三昧王三昧。用來勘吾。然彼亦將有新證耳。又過潼關。禮熊耳祖塔。寺僧叱曰。憨拜空塔奚為。師指曰??账酢T?。然。師曰。祖師聻。曰。攜履西逝久矣。師曰。蒼天蒼天。師嘗倒握拂柄。以示僧曰。會么。曰。某已識和尚做處也。師曰。你道荊州黃四娘。禮佛求個甚么。又僧問。打破鏡。未審。作么生相見。師曰。慚愧殺人。僧頓領旨(即曇芝上座)。于是。江湖聞而慕之者雖切。然搆之者益稀矣。萬歷丁丑。燕京緇素建精舍。挽師歸隱。師既謝游轍。門無雜賓。乃整齊先覺經(jīng)綸。提掇古德綱目?;蜥缁蛸?。或判或頌。高巘曉霜。千江秋月也。又五年。懸衣大寂。閱世七十一。坐夏四十八。塔于京城西直門外高浪橋之北郊。署師正宗南行者?;糜袀鞫U師也。代師闡化北之東臺者。瑞峰和尚也。其臥隱于優(yōu)曇苑者。幻也。老宿也。識者謂。濟宗鼎峙。則師不負于龍泉矣。師前后所參尊宿。約出天奇之門。獨于襄西得謁大覺圓。圓為海舟慈公之四葉。其臘高貌碩。詞如截鐵。因歷舉古公案。以詰師。師對無滯響。圓曰。若以諸方子當絕類。為不可測人。老僧卻不然。再將爛熟底一則機緣問你。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大悟。且既不涉有無。良久亦是閒名。正恁么時。外道悟去。悟個甚么。師擬對。圓急掩師口曰。止。止。師頓契其機。即以偈獻圓。圓大喜曰。奇哉。斯乃從上果地人語也。師住后。常道圓公之為人。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
釋明信,字無極,姓宋氏,沙河人也。垂髫毿毿,即舍塵凡,禮順德天寧深為師,稍長以生死為憂,年十三即請本師以行腳事,往牛山入大火聚,精勤刻苦,日夜煆煉者二十馀年。塵勞雖覺暫謝,然未有所悟入,因覲歸順德,至西山上棧坪,迥絕人跡,潛居六載。一食朝昏,諸念頓息。頃之即參諸方,北走京師登壇受具。復隱銀山之中峰,避影三載,日以橡栗為食,專注禪觀。時忽心境皆空,根塵頓脫,豁然開悟,自覺當體無依。時翠峰據(jù)臨濟正宗,令開法于都門,因求印證,機緣契合,尋即謝去,隱于京西金山吉祥院,以長養(yǎng)為懷,堅持孤硬,澹然若無所寓。衲衣鷇食,二十馀年,內(nèi)府太監(jiān)張暹南聞而謁之,捐金重新梵宇,諸方學者日益景從。居無何,念家山寥落,有歸與之嘆,杖策西游,祖塔以謝度脫。未幾,尋歸吉祥,滅影人世,而水云四來,道風益振。一日無恙,召眾說偈,危坐而逝,明萬歷二年二月七日也。壽六十有三,臘三十有奇。弟子奉荼毗禮,收靈骨葬于西嶺之隱寂石洞,憨山為之碑記。
丘秉文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丘秉文(1513年—1570年),字鳴周,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軍籍。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一名舉人,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四十四名,三甲第三十九名進士。授永嘉縣知縣,以憂歸,補長興縣知縣,遷刑部主事,會兵部郎中楊繼盛劾嚴嵩下獄,時時潛為具橐饘及藥餌。為吏部尚書李默所知,官至光祿寺丞,李默下獄,辭官歸鄉(xiāng)。構東樓,藏書數(shù)百卷,結社西州之頂,日以吟詠為樂,年五十八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3 【介紹】: 明僧?;窗哺捱w人,俗姓姚,名東陽。本諸生,嗜佛經(jīng),不問家人產(chǎn)。隆慶間北探諸名勝僧寺,居北直之羊山秀峰庵,闡三教宗旨。萬歷元年坐化,汪道昆為之塔銘。
大明高僧傳·卷第四 解義篇第二之四
釋明龍淮南宿遷姚氏子也。俗諱東陽。嘗補邑庠諸生。居常好修嗜內(nèi)典。二十年不問家人產(chǎn)。雅從善知識游隆慶改元。澹然為居士。而北探諸名勝巨剎訪有道耆德。寓清苑越三寒暑。登銀山法華寺從大光和尚祝發(fā)進具。尋居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鶉衣一衲不裓不襦不履諸陵。中貴人多檀施弗之顧安七十二眾期千日。親為說法闡三教宗旨。時休寧汪司馬道昆奉詔行邊。道出諸陵期督府法華寺。聞師高德乃趣。一沙彌逆至。見師敞衲曾不掩[膊-甫+一]祁寒無所侵。汪與督府避席禮之。攜入洞中。坐石床與語。師略舉西來意。督府灑然信服。汪問千日畢能作常住乎。曰無常無住。明日辭歸。越旬有五日立春。羊山放光五色。又越七日除夕集眾告曰。元年元日吾當行矣。汝等識字者用耳聞經(jīng)。不識字者用心念佛。務禪定智慧務濟物普心。即此是佛慎弗他求。汝等勉之。除夜既半命弟子視中星曰。夜午乎。曰午矣。師曰。未也。日午乃行。元日羊山復放五色光如向。至日中師辭眾坐化。越七日阇維復放光如向。大眾與諸中貴人望光對師羅拜曰。佛耶佛耶。愿以此光普照下土。已而舍利累然。督府治塔藏之。汪公為之銘。賞萬歷元年正月也。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明龍?;茨纤捱w姚氏子。俗名東陽。嘗為其縣諸生。居嘗好修。歷二十年所。不問家人生業(yè)。雅從善知識游。隆慶改元。落發(fā)居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即諸陵中貴人多檀施。師藍縷自如。一衲不啻懸鶉。不裓不襦不履。顧就羊山。安七十二眾。為千日期場。師日為大眾說經(jīng)。大眾亦樂為之聽眾也。時神宗皇帝初即位。行邊使道昆汪公。道出諸陵。詣師問道。意獨多之。因問曰。千日期畢。羊山能作嘗住乎。師曰。無嘗無住。后旬有五日。太史當謁。立冬其日羊山放光。又越七日。歲將除。師集大眾語曰。元年元日吾當行。公等居此。識字者。用心念佛。不識字者。用心念佛。務智慧務普心。即此是佛。公等勉之。歲除夜既半。命弟子視中星曰。夜午乎。曰。午矣。師曰。未也。日午乃行。元日日幾中。羊山放光如向者。頃之坐化。蓋日中云。越七日舉焚。日中復放光如向者。諸陵中貴人咸在。率大眾羅拜。治浮屠。藏舍利。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四
釋明龍,姓姚氏,宿遷人也。原名東陽,嘗入邑庠,為名諸生。居常好修,嗜內(nèi)典,二十年不問家人產(chǎn),雅從善知識游。隆慶改元,澹然為居士,而北探諸名勝巨剎,訪有道耆德,寓清苑,越三寒暑。登銀山法華寺,從大光祝發(fā),進具,尋居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鶉衣一衲,不裓、不襦、不履,諸陵中貴人多檀施,弗之顧。安七十二眾,期千日,親為說法,闡三教宗旨。時休寧汪司馬道昆奉詔行邊,道出諸陵,期督府法華寺,聞龍高德,乃趣一沙彌逆至,見其敝衲曾不掩骭,祈寒無所侵,汪與督府避席禮之,攜入洞中,坐石床與語,略舉西來意,督府灑然信服。汪問:“千日畢,能作常住乎?”曰:“無常無住?!泵魅辙o歸。越旬有五日立春,羊山放光五色,又越七日除夕,集眾告曰:“元年元日,吾當行矣,汝等識字者用耳聞經(jīng),不識字者用心念佛,務禪定智慧,務濟物普心,即此是佛,慎弗他求,汝等勉之?!背辜劝?,命弟子視中星,曰:“夜午乎?”曰:“午矣?!痹唬骸拔匆?,日午乃行?!痹昭蛏綇头盼迳馊缜?,至日中遂辭眾坐化。越七日,阇維復放光如前,大眾與諸中貴人望光羅拜曰:“佛耶,佛耶,愿以光普照下土?!币讯崂廴唬礁嗡刂?,汪公為之銘,實萬歷元年正月也。
丘緯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丘緯(1514年—?),字世章,號雙橋,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人,民籍。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二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十六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進士。歷官戶部管糧郎中,出為南陽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
丘文學(1514年—?),字子晉,號豐臺,山東東昌府博平縣民籍江西永豐縣人。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四十一名,登第三甲第八十七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三十三年正月選授南京福建道試監(jiān)察御史,改北京御史,升陜西按察司僉事,調山西河東道僉事,官至布政司參議。
丘瓚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丘瓚(1515年—?),字獻卿,留守中衛(wèi)軍籍,福建惠安縣人。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三十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六十六名,登第二甲第三十五名進士。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靈感篇第六之二
釋圓果,字祇園,一字幻空。少為鳳陽衛(wèi)守陵指揮使,已而棄官,舍身入五臺山。淹貫經(jīng)論,頓悟直指。東游至姑蘇,登座說法,天華晝下,繽紛如雨。嘉靖三十四年,倭寇犯浙,剽掠至北新關。果時居杭之佛慧寺,巡撫胡宗憲聞果道高,延之出山,問退寇之策。果曰:“三日后,賊當自退。”后三日,軍士見云中有神兵數(shù)千,擊倭,倭卒退竄,人以為果之力也。臨化之日,屬弟子十年后荼毗,至期,舁棺至野,忽自出火,灰燼無遺。道俗觀者千人,咸見云中樓閣宮殿,并是金、銀、琉璃之色,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種種奇妙,與經(jīng)所說,無有差別。俄而天樂振空,移時方滅。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五
釋真語,字默庵。姓李氏,賓川人也。生有善性,幼喜事佛。明嘉靖癸丑,禮師正宗薙發(fā),創(chuàng)止止庵。真語初不識字,及授經(jīng)論,禮誦《華嚴》,日夜不輟,七易寒暑,慧性頓開,口誦心惟,便通妙義。后李中溪請弘法崇圣寺,遂躋講席?;兰葟V,歸來日眾,因于白崖建遍照寺。又于洱海創(chuàng)般若寺、萬松庵,以處徒侶。著有《觀世音經(jīng)注》行世。萬歷十七年,慈圣太后遣妙峰赍藏供雞足山,賜真語紫衣。坐化時,壽七十五,塔于萬松深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諸城人,字懋實,號月林。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行人擢刑科給事中,以上疏言事斥革為民。萬歷間擢左副都御史,陳吏治積弊。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死后,奉旨偕中官張誠往江陵籍沒其家。
維基
邱蕣(1516年—1585年),字茂實,號月林,山東諸城,進士出身。丘蕣自幼家貧,篤行好學。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舉鄉(xiāng)試第二,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殿試中進士,為行人司行人。嘉靖三十三年,升刑科給事中。嘉靖三十四年七月,倭寇六七十人在道路上流竄搶劫,從太平府朝南京進犯。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等人關閉城門不敢出戰(zhàn),兩天后離開。給事中、監(jiān)察御史紛紛彈劾張時徹等守城官員罪過,張時徹上疏解釋,詞語多閃爍言辭。丘蕣上疏彈劾其欺騙,張時徹和侍郎陳洙被罷免。當時嘉靖帝長期不視朝,而嚴嵩掌控國事。丘蕣彈劾大臣獨斷,朝綱廢弛,招致嚴嵩忌恨。不久,他彈劾嚴嵩黨羽、寧夏巡撫謝淮、應天府尹孟淮貪婪,謝淮被罷免。同年,嚴嵩亦被罷免,丘蕣彈劾從嚴嵩處晉升的順天巡撫徐紳等五人,嘉靖帝罷免了其中三人。嘉靖四十年,擔任戶科右給事中。嘉靖四十一年,任禮科右給事中、刑科左給事中、兵科都給事中。彈劾南京兵部尚書李遂、鎮(zhèn)守兩廣平江伯陳王謨、錦衣衛(wèi)指揮使魏大經(jīng)等人貪污求晉升,后下吏部考察,陳王謨被革職。不久,又劾罷浙江總兵官盧鏜。當時蒙古進犯通州,總督楊選等人被逮捕。在蒙古撤退后,丘蕣率領同僚陳述善后事宜,并指出邊疆防衛(wèi)弊端。嘉靖帝認為丘蕣不早彈劾楊選,罰六十杖刑,斥為民,其馀官員被貶邊疆或雜職。丘蕣歸鄉(xiāng)時,只有一篋衣服,一束圖書而已。隆慶初年,起為禮科給事中,他沒有赴任。隨后,擢南京太常少卿,進大理少卿。因病罷免。萬歷帝即位后,官員交相推薦。張居正認為丘蕣的行為是「怪行」,「非經(jīng)德也」,竟不予召用。。張居正死后,萬歷十一年(1583年)秋,起丘蕣為右通政。還未上任就被擢為左副都御史,坐一柴車赴任。在入朝后,陳述吏治積弊八件事情。他隨后上疏,稱當時給事中魏時亮、周世選,御史張槚、李復聘因忤逆高拱被貶,文選郎胡汝桂以忤尚書被傾,應當甄別錄用。御史于應昌誣陷劉臺與王宗載同罪,王宗載被戍變而應昌沒有罷官。勞堪巡撫福建,殺侍郎洪朝選。御史張一鯤監(jiān)應天鄉(xiāng)試,王篆子王之鼎藉機中式。錢岱監(jiān)湖廣鄉(xiāng)試,先期請張居正少子就試,恰逢張居正去世,遂私自選擇王篆子王之衡中式。曹一夔身居監(jiān)察院,盛稱馮保為顧命大臣。朱璉則結馮保為父,游七為兄。此數(shù)人,應當重新定位,才能整治朝廷綱。不久,他升任刑部右侍郎;萬歷帝起用魏時亮、周世選、張槚、李復聘、胡汝桂,削于應昌、勞堪、張一鯤、曹一夔、朱璉籍,貶錢岱三級。不久,跟隨中官張誠前往張居正家抄家。五月初五至江陵時,張家已餓死十馀口人。官員至張家錙銖必究,取出黃金萬馀兩,白銀十馀萬兩,所得財產(chǎn)尚不及預計的二十分之一。丘蕣不滿意,還要張家招出寄存宅外的二百萬銀兩,拷問當中,張居正之子張敬修不勝苦刑,“自誣服寄三十萬金于(曾)省吾、(王)篆及傅作舟等”,后自縊身亡。張敬修死前留下一封血書,指責邱蕣等人“含沙以架奇禍,載鬼以起大獄,此古今宇宙稀有之事?!边€直呼“邱侍郎”是“活閻王”,“奉天命而來,如得其情,則哀矜勿喜可也,何忍陷人如此酷烈!三尺童子亦皆知而憐之,今不得已,以死明心?!庇谏餍性o辦案的邱蕣寫信:“當其柄政,舉朝爭頌其功而不敢言其過,今日既敗,舉朝爭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實也?!纸晏蛉嗽谔茫耸夏?,累然諸子皆書生,不涉世事,籍沒之后,必至落魄流離,可為酸楚?!眲袼灰珗笏匠?。丘蕣返京后,擔任刑部左侍郎,增俸一秩。之后改為南京吏部尚書,萬歷十三年十二月,卒于任內(nèi)。贈太子太保,謚簡肅。他的清廉、氣節(jié)為當時輿論所稱贊。
丘岳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丘岳(1519年—?),字子瞻,號南鎮(zhèn),湖廣黃州府黃岡縣人,軍籍。湖廣鄉(xiāng)試第四十一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十四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四名進士。授知縣,三十三年正月選授吏科給事中,巡視京營,進工科右,三十五年四月升刑科左,復除工科左,三十九年巡青,四十年十月升禮科都,請修《承天大志》,四十三年十月升太仆寺少卿,四十四年十月改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四十五年三月升禮部右侍郎添注管事,五月接替潘晟填注本部右侍郎。穆宗即位,隆慶元年正月以考察自陳,被降調外任,遂辭官歸鄉(xiāng)。萬歷八年(1580年)正月降補河南左參政,九年二月升本省按察使,萬歷十年(1582年)正月升本省右布政使。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護法篇第五之二
釋寂心,字精齋。性果敢,負氣不屈,必直之而后已。與人語,常自歛退,訥訥如不能言,眾皆異之。師事少峰,為中峰法派也。嘉靖庚申,邑有太史某者,父喪擇葬地,形家妄指云居為吉壤,乃嗾當事毀寺宇驅僧眾。眾俱畏宿,匿不敢抗,往往自散去,存者無幾。寂心獨謂少峰曰:“師主僧也,亦棄地他徙乎,如祖德何!”少峰辭以弱,且方外無助,不能與勢豪敵。寂心大慟曰:“吾寧死,誓不令此寺作丘壟?!比障Χ\于土地神,忽見一老人曰:“土神泥偶耳,禱之何益。”寂心長號不顧,祈請益力。老人撫其背曰:“云居山有王者氣,太史謀之,是何意?”回視之,已失所在。遂書此二語,揭之通衢,且訴于中丞。太史聞之驚急,語中丞欲得寂心而甘心焉。中丞者,固太史門下士也,授意有司立拘寂心于堂下,杖斃之。被拘之時,寂心謂少峰曰:“此行必死,死則寺可無虞,是死賢于生也?!贝笮Τ鲩T,臨杖乃大??曰:“愿中丞為朝廷保禦封疆,如僧足矣?!北┢涫瑪?shù)日,顏色不變。太史慚阻,寺賴以全。遠近壯其義烈,祭吊者以萬敷。至今寺僧崇祀之,與中峰埒。后數(shù)十年,明給事戴鳳翔紀其事,都網(wǎng)良縉,里人諸應麟,住持性哲為之立石,縣令胡作柄復為之傳云。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二
如空,自號無趣老人,秀水人,俗姓施。未為僧,究心內(nèi)典。適野翁曉禪師寓東塔,老人往謁,盡辟夙解,益自刻志。夜半,聞雞鳴,大悟。曉師遂付衣缽,薙染居敬畏庵。萬歷己卯,付法于弟子性沖曰:“明歲仲秋五六之期,吾欲遠行,子宜來?!奔捌?,沖至。老人示微疾,說偈而逝。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四
無趣禪師。諱如空。其先施姓。嘉興秀水人也。早歲留神內(nèi)典。浮沉于理路文言。過僧舍。覽傳燈錄。心目茫然。乃執(zhí)卷求老僧解。老僧曰。此歷祖真參。實悟之要妙也。非意識可能至耳???。奮發(fā)棄家裹幘巾。同濟法舟。遍訪諸方耆宿。抵杭城。見封自然。值封檐坐補破衲??者M問曰。和尚補者個。遮寒即是遮熱即是。封停針。熟視空曰。道甚么。空即禮拜。封曰。點茶來??兆魑瓒?。如是經(jīng)行八載。克志勞躬。此中尚未廓鬯。既歸秀水。不復居家。東尋西討。如游峰逐。世人多笑之。適野翁曉禪師來東塔??沾笙?。即走請益。曉以本色示空??肇璐肫渲浮徒?jīng)三年。聞雞鳴始獲慶快。乃機投曉公。曉以斷橋真脈許空焉。蓋曉溯嗣寶芳進。進嗣月溪澄。澄乃福林度之三世也。故曉為斷橋七世之苗裔。曉又囑空曰。昔六祖能大師。自傳衣法。潛隱獵隊。一十六載。方大露布。汝宜慎之。空即就秀水掩關。乃說法曰。三十馀年。參禮請益。十方宗匠。問法皆云無說。問佛皆云無相。幸得無相無說。不覺頓空伎倆。追昔腳跟。失卻便宜。今喜眉毛生在眼上。從斯丟去草鞋。即便拗折拄杖。拍雙空手。入玄關。坐看陰陽消長。復有一偈。窮子還歸長者宅。善財參遍雜花林。大千收拾毫端內(nèi)。推出虛空掩上門。于是。嘉禾有道之士。爭游空之門。會正信長者。經(jīng)營敬畏庵。請空弘持祖道??漳藛㈥P曰。自結玄關自活埋。自吾閉也自吾開。一拳打破虛空竅。放出從前者漢來。始會名宿。就庵披剃。受滿分戒。主持庵事。名傾緇素。選部陸光祖。常訪道要于空??镇囶^生按。祖嘆曰。澄之不清。淆之不濁。趣公之謂與。一日小參眾方集??蘸仍弧5湷鏊介T。便下座。乃謂性沖曰。有件不了公案。來歲中秋。汝為我來。沖應期而至??沾髳偂Uf偈俄化。偈曰。生來死去空花。死去生來一夢。皮囊付與丙丁公白骨。斷橋隨眾呵呵。明月清風吟弄。時萬歷庚辰也。 贊曰。無趣。脫略墨繩。真斷橋之后也。然竟以一木而支大廈。其得不危者。幸也歟。幸也歟。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
釋如空,字無趣,姓施氏,秀水人。幼性端凝,長企清潔,自號靜齋。留心內(nèi)典,博覽經(jīng)論,志慕禪學,同友法舟參訪八年,乃至東山謁野翁曉本,授以一歸何處?,夜聞雞嗚有省。復叩決之,曉本印可,如空始落發(fā)受戒,便付衣法,偈曰:“非法非非法,非性非非性,非心非非心,付汝心法竟。”

人物簡介

東國僧尼錄·名僧
休靜 西山大禪師 字玄應。又號清虛堂。俗姓崔氏。完山人。名汝信。父箕子殿參奉世昌。母金氏。有異夢。生師于庚辰年。廿一投崇仁長老落發(fā)。從一禪和尚受戒。卅一中禪科。選至禪教兩宗判事。己丑之獄。被誣逮獄。宣廟即命釋之。曰賜御畫御詩。仍許還山。壬辰之亂。師杖釰赴行在。宣朝命授八道都總攝。師率門徒。分僧與天兵助援。進戰(zhàn)斬馘甚夥。乃扈駕還都。請還舊棲。宣廟許之。賜號曰國一都大禪師。禪教都總攝。扶宗拊教普濟登階尊者。甲辰于妙香圓寂庵坐化。年八十五。禪臘六十五。所著禪家龜鑒。禪教釋云水壇。三家一指各一卷。清虛堂集八卷???。筆跡疏勁有致云。享于妙香酬忠祠。密陽表忠祠。 ??仡進曰。世出世法。外內(nèi)不相反。自昔空門耆宿。鮮有寘力王事者。吾師以窮衲子。一言而受知圣祖。蒙宸翰之窮。及倭難之作。卒能奮羲。聚眾恊助天討克??;謴椭摇C勅A夷。夫吾師之心。何嘗有所作也。隨緣應跡。功用卓然。心寘乎空有。而事光乎忠義。敢藉是以固請。 母金氏。娠師有異夢。生三歲。忽有老叟來曰。委訪少沙門耳。遂提兒咒數(shù)聲。摩其頂曰。宜名以云鶴。言訖出門。不知所之。兒時嬉戲。必以佛事。稍長風神穎秀。出語驚人。為州牧所愛。稱以奇童。十歲表怗恃伶仃無所依。州牧攜至京。就學于泮齊。屢試輒屈。郁郁不得意。遂南游入頭流。窮巖洞之勝。遍閱內(nèi)典。忽有出世之志。辭訣同伴。有詩云。汲水歸來忽回首。青山無數(shù)白云中。遂投崇仁長老落發(fā)。從一禪和尚受戒。時嘉靖庚子。師年二十一歲矣。尋參靈觀大師。得印可。后因游行村落。聞午雞忽然有省。嘆曰。寧作一生癡呆漢。不欲做鉛槧阿師。拈筆題落葉曰。發(fā)白心未白。古人曾漏泄。今聽一聲雞。犬夫能事畢。自是云游關東諸名山。偶入京師。赴禪科中選。升至禪教兩宗判事。無何拂衣入楓岳。作三夢吟。一禪師臨滅有讖云。單衣有債。木人爭青。不是無脛。來自南溟。會師自某至。為禱舍利。靈應赫然。師雖藏蹤晦彩。而道譽益隆虛驕我慢之徒。望風心醉。爭就北面。 己丑逆獄起。為妖僧所誣。被逮。對獄明暢。宣廟素聞其名。即命釋之。引見。賜御制一色。及御畫墨竹障子。師立進詩謝恩。上益稱賞。厚赍還山。 壬辰之亂。宣廟西幸。師出山詣行在上謁。上曰。國有大難。山人其能自安乎。師揮涕對愿效死。上嘉之。命授入道禪教都總攝。師分命諸上足。紏眾義徒。于是惟政起關東。處英起湖南。與權公慄合兵。鏖戰(zhàn)于幸州。師自率門徒一千五百人。隨天兵進克平壤。天朝經(jīng)略宋應昌。提督李如松。及三協(xié)總兵以下諸將佐。聞師名爭送帖致敬?;蛸浽姺Q美。辭禮甚虔。京城既復。上將旋軫。師率徒數(shù)百。扈駕還都。請于上曰。臣老且死。愿以兵事屬弟子惟政等。乞骸骨歸。上嘉其志許之。因賜號。 將示寂于圓寂庵。是日肩輿沖雪。遍訪諸山近庵。拜佛說法。還方丈颒盥。興威儀焚香佛前?;蚬P自題畫像曰。八十年前渠是我。八十年后我是渠。又寄書訣惟政處英二門人訖。趺坐就化。世壽八十五。禪臘六十五異香滿室。累日乃歇。阇維得靈骨一片。舍利三粒。就普賢安心寺。建窣堵波。惟政自休等。又捧頂骨一片。來楓岳。得舍利數(shù)顆。窆于榆岵寺之北岡。師少從靈觀得法。而宗風之振。近代無弟子千馀人。知名者七十馀。其能領袖后學。為一方宗主者。不下四五人??芍^盛矣。晚節(jié)通脫自在。皮相之流。或疑其越戒。識者不以為病焉偈爽朗多警語。筆跡疏勁有致云。狀之所述。如是亦備矣。噫。師之幻身。既而化為灰塵矣。其未幻者。未嘗隨而變滅。一片之石。數(shù)紙之文。何足為師不朽計。雖然。尊其道則不忍泯其跡。而欲永其傳于來世。此固其徒用心之勤。亦世教之所宜許也。莊周有言曰。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其是之謂歟(并張維拼碑)。 休靜。善書與詩。為叢林所宗。其游金剛山詩曰。舞月躍仙千丈檜。隔林清瑟一聲灘(芝峰游說)。 今世僧人中。有惟政。頗解禪家學。有聲于緇流。且善詩。自號清虛子。嘗在香山。有一絕云。萬國都城如蟻垤。千家豪士若醢雞。一窗明月清虛枕。無限松風韻不齊。有高蹈物外俯視塵寰之意。亦一時意會作也(西厓集)。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六
釋鎮(zhèn)端,字守心。姓陳氏,長冶人。生多祥符,鄰里驚異。弱歲自矜,風骨卓然。年十二,依黎城洪福庵惠忍為受業(yè)師。居無何,棄去,登伏牛,禮補陀,既而入代之五臺山。謁二虎禪師,一見契焉,為入室弟子。及還故山,沈王聞而敬之,延住資福禪院,給供甚勤。一日慨然曰:”大丈夫不出家,即當以仁義輔弼明主,澤流遐邇。出家則當精深宗教,徹法底源,闡揚佛祖之道。俾博地凡夫,彈指登圣,以報佛恩,始不愧為男子。顧吾于二者之間,一無所有。沈王雖勤厚,濡滯一方,莫能廣惠方來,終非所志?!庇谑菑蜅壢ィ瑏硌嗌酵鹌教J溝橋東,白茨數(shù)掾,聊為諸方息肩之地,亦額“資?!闭?,示不忘沈王也。又于寺之西南隙,穿大井一,置石漕六。發(fā)愿曰:“論黑白愚智人畜,凡有知者,沾我滴水,食我粒米,同此供養(yǎng),水泉不枯,勝緣無盡?!比毁x性嚴冷,不喜阿曲,即豪貴臨門,或不少屈。故施者簡寂,常住荒寒。乃力抱枯澹,歡接來眾,了無倦色?;虿豢捌鋺n,端處之泰然,殊不為意。沈王恭妃仰其玄風,遣中貴,易茅茨為金碧。端方暢志,樹功德幢焉。明萬歷二十年冬十二月,預知時至,謂門弟子曰:“我明日行矣,積年勞勤,施者使我成就行門。我去后,無乏方來粥飯,我死猶生也?!敝疗谟迫蛔?,僧臘五十七,世壽七十三。門弟子依法阇毗,歸骨南岡塔,奉為初祖。釋達觀為之銘,文詞超邁,具《紫柏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