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569,分305頁顯示  上一頁  218  219  220  221  222  224  225  226  22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釋超雪(宜白 )
釋成受(戒滿 )
釋大瑸(石公 )
釋大持(圓印 薝卜 持衡 )
釋大定(一印 )
釋大泓(野白 )
釋大惠(靈源 邵 )
釋大居(同六 )
釋大千(大千者 )
釋大生(等印 )
釋大受(朗印 )
釋大述(碧印 )
釋道邱(離際 棲壑 )
釋道通(白齋 )
釋德昂(伏庵 )

人物簡介

全粵詩
超雪,字宜白。海陽人,原籍福州。創(chuàng)竹林庵于西郊。事見民國溫廷敬《潮州詩萃》閏編卷一。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成受,字戒滿,嘉善人。嘉興螺潭院僧。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石公,云棲寺僧。有《石公詩槁》。

人物簡介

列朝詩集
大持,字圓印,號薝卜,族姓沈,吳江人,云棲剃染受具,住桐鄉(xiāng)華嚴庵……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大持,初名持衡,字圓印,號薝卜,吳江人,云棲薙染受具。初住桐鄉(xiāng)華嚴庵,次依竹寮住密印寺,后居郡之無礙庵。為詩文俊宕超遠,如幽巖邃徑,賞音者爭愛之。有《佛華院錄》、《負缽草》、《問荅語》、《無礙庵藁》。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大定,字一印,海鹽福業(yè)寺僧,有《浪錫草》。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二
大泓,字野白,嘉興小杖林僧,有挈瓶草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五
釋大惠,字靈源,姓邵氏,仁和人。幼挺特姿,托志超曠,雖處華年,淡于榮利。時蓮居紹覺,從云棲分席土橋,惠以白衣參叩,問《觀經(jīng)》上品上生章,夙通頓發(fā),慨然遂稟歸戒。詢及法要,覺為首舉臺、相二宗,惠即銳心研習,多所詮解,覺深器之。越十載,游燕都,四威儀中不忘正定。偶于慈慧寺聞愚庵貴師《八識標指》,微參疑義,貴為嘆服,就咨決焉,請登講座,惠以未唱善來為辭,強而后可,一音演暢,皆蓮居唯識宗旨。庚申至憫忠寺,乞大慧海律師薙發(fā)受具,時年已五十七矣。尋即登座談宗,辯如瓶瀉,繼歷牛宮、石鐙諸席,道風彌煽,熹廟聞之,賜紫伽黎。皇太后復(fù)遣中使,赍香供奉。禪林榮遇,惠略不介意。海昌有刻《唯識疏》者,與覺義稍嫌駢出,惠固服膺覺師教義,恐學者浸尋剿說而失其宗,乃奮起欲釐正之,遂南還,棲黃鶴山,發(fā)故帙纂《成唯識自考錄》,蓋不敢主名述作也。同門新伊古德金臺元著諸上座,咸卒讀贊嘆,謂儼若蓮居講筵未散?;菀员本壩戳?,復(fù)如石鐙沖、元凈凡,請歸杭,駐錫昭慶諸山,瞻禮者日益眾,受請復(fù)開適園講席,居士戒壇院,宏教者六年。復(fù)往吳中龍樹庵、慧慶寺,大演法化,乙亥始還昭慶?;輦饔X苑心印,臺教剛宗,埽波旬障于唯識真詮,獲旋陀羅于法華元義,對機設(shè)化,身性互融,攝偏歸圓,權(quán)實無礙,而襟懷灑脫,行履孤高,雖歷主名藍,仍隨緣旅泊,誠非四流小果六欲梵天所能企及。有《自考錄》及《元簽妙樂儀注》三種、《備簡》、《山宗筆要》 、《毗檀意旨》、《棱伽日記》、《唯識證義》、《重訂因明論解》若干卷。將寂之日,聲鐘集眾,唱經(jīng)佛名,安詳而游。壽七十有三,塔于瑪瑙山之陽,吳本泰為之銘。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二
大居,字同六,秋潭之弟,以兄為師,住普善庵。喜模晉唐書法,亦工詩。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靈感篇第六之二
又大千者,大同人,七歲出家。明中葉來滇,駐錫曲靖玉龍庵,年五十矣。夜誦經(jīng),虎嘗守戶。后壽百齡。與凈蓮號大千者,同名異籍,或以為一,謬矣。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大生,字等印,海鹽資圣寺僧。見《十印社草》。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大受,字朗印,海鹽天寧寺僧,見《十印社草》。小萍庵曰:“受公矯庸激腐,探景副情,洗削鉛華,別生孤調(diào),然亦不自知其出入弘秀集中也。”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二
大述,字碧印,海鹽資圣寺僧,玉芝孫。有《如是齋集》。小萍庵曰:“述公尅意創(chuàng)新,吐華茹質(zhì),如游孤村絕頂,曠不逢人,四顧徘徊,頗多幽趣?!?/blockquote>
釋道邱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七
釋道邱,字離際,亦號棲壑,順德龍山柯氏子。母陳氏,感神僧人,夢驚而舉子,故生時室有異光。妙齡薙染,后侍憨山于寶林,典通內(nèi)外,心澈教禪。乃度嶺至金陵,親雪浪、一雨,深究宗趣。復(fù)如杭參蓮池,授以凈土法門,付之衣缽。更入江右侍博山無異。久之又入匡廬,會同參家宗保禪師于金輪。遂歸廣州,道路傳聞,爭相趨謁。陳秋清、梁未央延住白云蒲澗,學侶輳輻,共坐枯木,種蓻自給。嘗訪六祖,路出端州,望鼎湖山水秀麗,策杖而入,知為福地,乃開山焉。先 是,地主梁少川與清波延僧,搆庵其中,共結(jié)凈社,聞道邱至,奉為住持,竟成大剎。內(nèi)有涅槃臺、慶云禪院、寮舍、僧房,非萬金不就,道邱譚笑成之。噫,異矣。昔憨山嘗游此峰,懸記曰:“不久當有至人,于茲開山”,紀以詩曰:“蓮花瓣瓣涌滄溟,寶殿高高傍七星。白晝云封無犬吠,夜深說法有龍聽?!敝潦枪?。寺無擔石之儲,而眾至數(shù)百,有赍金請置田者,卻而不受,開山十年,未嘗困乏。因白蓮盛開,索筆書蓮花頌而寂。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六
釋道通,字白齋,西蜀人也。早歲披緇,苦行自勵。壯而發(fā)足,躡屩負簦,遍跡名山,獨以荊門西達峨嵋,北通五臺,而滇、黔、湘、隴四方行腳者,欲瞻文殊而禮普賢,多道出沙市,水云往還,殊無止息之地。使過者煩苦,來者沮喪,非所望于弘法者也。乃矢志修持,自甘淡泊,感應(yīng)人天,卒遂所愿,建庵沙市,人以“白齋”呼之,因以名焉。于是,遠近游侶接踵而至,伊蒲之給,四時無缺。通臨化時,謂諸僧曰:“法性本無生,今復(fù)何滅?其不立一切法者,亦不舍一切法也。吾所以苦心經(jīng)營,正以待諸佛子耳,豈有他耶?前為殿三楹以棲像,為閣五楹以棲法,為樓左右以棲僧,而禪室、方丈俱備,居者得所,行者如歸,有田可粒,有圃可蔬。爾曹善護之,吾將他往矣。”安禪而寂。阇維,得舍利無算,因立塔焉。通勤修有恒,昕夕無惰,五十年如一日。其徒德全,纘緒續(xù)焰,律肅宗明,更宏殿宇,洞啟法門。荊南會稽陶公崇道為之記。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德昂。別號伏庵。會稽吳守正子也。元季兵起。守正避地石門。鎮(zhèn)苗兵亂。母禹氏。投水死。昂年十二。從守正歸越。未幾。守正亦死于兵。昂無所依。去金華山中。削染為僧。修攝精厲。居然耆宿。人望而敬之。及干戈甫定。渡錢塘省親墓。宋學士濂。序以送之。稱其至孝有儒行。會修元史。昂入京。以母死事。告于史氏。遂得列傳。歸治母墓。榜其居曰白云。先隴鎮(zhèn)人。表為真母軒。昂。后不知所終。 形非親不生。性非形莫寄。凡見性明心之士。篤報本反始之誠。外此而求離。道逾遠。昂之見性明心。吾不知何如也。只哀哀一念。至勤至懇。亦足為吾道解嘲。雖大慧禪師。為父母立后。亦不過推廣此心。豈有一毫加于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