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3871,分259頁顯示  上一頁  186  187  188  189  190  192  193  194  195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丘俊(漢英 )
丘璐(仲玉 )
釋祖遇(別稱 慈海舟之徒 )
僧本瑞( 天琦、天奇 煢絕 狂念 )
丘經(jīng)(正夫 )
周致(維遠(yuǎn) )
僧文載( 月舟 虛白 )
丘天祐(恒吉 )
李浩(師益、師孟 南莊 代府溧陽王、晉府云丘王 莊簡 )
丘泰(守嚴(yán) )
釋吉祥( 周 )
釋凈月(白齋 凈月 )
釋雪庭(梅雪隱人、幻寄集、幻寄集行世 桂 )
張嵿(時俊 楓丘 )
丘世喬(民望 進士 )
丘俊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丘?。?442年—?),字漢英,直隸揚州府江都縣人。進士出身。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二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會試第二百六十五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八十三名。

人物簡介

維基
丘璐(1442年—1498年),字仲玉,河南開封府蘭陽縣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舉人,成化八年(1472年)中式壬辰科會試第一百七十六名,三甲第一百六十七名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改工科,后出任陜西參議督理甘肅糧儲,遷山西參政。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于任內(nèi),享年五十七歲。曾祖丘仲和;祖父丘士能,贈知縣;父丘陵,山西左布政使。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遺身篇
祖遇。不知何許人。自稱慈海舟之徒。自金陵來遠(yuǎn)安??`禪于法琳洞。跏趺而坐。足跡未嘗及山下。又服水齋。不粒食惟飲水。如此者四十九日。每歲率以為嘗。成化十五年。提學(xué)副使薛綱。督學(xué)至遠(yuǎn)安。至洞見遇癯瘦若有病者。因謂之曰。巖岡僻寂。非人所居。何乃自苦如此。遇曰。不如此不能成正覺。又問曰。人七日不食則死。聞汝水齋四十九日。何術(shù)致然耶。遇曰。吾知傳吾師之教。無他術(shù)也。但先三五日。為饑火所燒。體熱而倦。力不能支。越六七日之后。飲水透徹。覺清爽如嘗。薛嘆慕而去。十八年。薛再過洞。遇尚無恙。見庵之西檻。為巖之墜石所毀。去禪所僅丈許。薛詰之曰。汝能先知巖石之墜。而不懼乎。曰。不知也。薛曰。石無慧眼。汝非金身。若一夕再墜。汝其齏粉矣乎。圣賢有戒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汝宜識之慎之。遇微笑而不答。至二十年五月初二夜半。雷雨大作。巖石亂墜。其聲動地。遇壓焉遂寂。年才四十。其立志之堅。至死不變?nèi)绱恕?明河曰。無論世出世法。辦志如此。何事不辦。死生浮幻。有道者。視之如戲。處之若無。薛告語諄諄。何異對醒人說夢。宜乎。遇笑而不答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8 【介紹】: 明僧,南昌人。俗姓江,字天奇,號煢絕。嗣金陵高峰祖。
皇明名僧輯略
普說 汝等諸人既知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何得依稀過日。浪蕩度時。三個攢攢。四個簇簇。只圖熱鬧。那有直前做去底人。縱有悔懊。又不肯行。更道今年這里不好。等待明年別尋去處。及到明年。依舊如此。似此之流。盡空盡界。誰肯發(fā)丈夫之志。立決定之心。直至老死。永無那移。又有無知之輩。才然行持。便去訪問諸尊宿悟門。面前聽得。隨后便講誰深誰淺。誰悟誰學(xué)。一向誹謗他人德行。不知轉(zhuǎn)增自己貢高。苦哉苦哉。有何利益。今此大眾。莫學(xué)斯等之流。除去心中諂曲。截斷人我貪瞋。直教一念不生。萬緣頓息。然后向此乾乾凈凈處提個話頭。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一歸何處。畢竟一歸何處?;蚯昂罂季??;蛏舷峦▍??;騿巫泛翁?。舉定。不令浮沈。字字明白。句句皆參。其目如睹。其耳如聽。審定詳參。念念相續(xù)。心心無間。綿綿不絕。密密常然。若有一句不參。只這一句便是妄念。惟其不參。所以為妄。亦名狂念。今時學(xué)者一味去念。齊聲啰喊。只圖其熟。故不肯參。若然不參。直饒念到彌勒下生。也只討得一場口滑。又不識羞。更道我不提自提。不舉自舉。如何不得開悟。大眾。決不是教你念話頭。決不是教你煉昏沈??v然不睡。又中何用。也只是個精魂。這段生涯。決不是這個道理。你莫錯用其心。吾今告汝。莫生疑謗。我終不以狂言詐語圖名愛利誤賺諸人。不是教你不念話頭。不是教你不煉昏沈。你若不參話頭。煉到盡未來際。又且如何。終是蒸砂作飯??v經(jīng)塵劫。只名熱砂。決不成就。欲求開悟。須是大起參情。參究一歸何處。念中起參。參中起念。一挨一拶。一拶一挨。無縫無罅。無空無缺。因其參情綿密。日用之中。自然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臥不知臥。東西不辨。南北不分。不知有六根六塵。大忘人世。晝夜一如。若不參情結(jié)秀。憑何得個廢寢忘餐。至此境界。儻到這地面。不可便為工夫。猛著精彩。更加一拶。直得虛空粉碎。萬象平沈。又如云消日出。世間出世間獨露無私。信手拈來無有不是。千圣萬賢籠罩不住。復(fù)看生死涅槃果如昨夢。到這里方信從前說話苦口相窮元來的實不虛。大眾。但辦肯心。必不相賺。 又 大道普乎天下。無一人而不具。蓋因迷不自覺。所以沈埋。縱顧其念。念不著實。亦不返顧。汪汪洋洋。終日竟夜。雖不放逸。亦不成就。更不知過在于何。皆為不參。只去狂念。儻有參者。又不實參。有時而緊。有時而慢。髣髴依稀??昭託q月。如此行持。寧能得悟。汝等諸人。從今以往。更莫蹉跎。發(fā)個決定信心。晝?nèi)谷?。永無恣縱。直盡今生。以悟為則。舉定本參??此莻€什么境界。是個什么道理。務(wù)要討個分曉。以句挨句。以意拶意。意句相連。參情自然綿密。左之右之無間無斷。若依山僧之語。世情自然生疏。道念自然濃厚。日久歲深。自然廢寢忘餐。不煉昏沈。昏沈自退。不除散亂。散亂自絕。行住坐臥。自然不知有身。自然不知有世間境界。何故。純一無雜。心念不二。放之不去。收之不來。無彼無此。無是無非。物我混然。晝夜一如。忽然會得。如夢而醒。復(fù)看從前。皆是虛幻。了知當(dāng)體本來現(xiàn)成。萬象森羅。全機獨露。天上人間。悉無別法。蕩蕩然無拘無束。坦坦地自由自在。于這大明國里也不枉為人。向此法門也不枉為僧。然后卻來隨緣度日。豈不暢哉。古云。隨緣消舊業(yè)。更莫造新殃。 開示 都是年尊老宿。何以返近于吾。吾將何法開示于汝。擎拳云。會么。眾曰不會。示曰。諸佛諸祖皆無言說。言說轉(zhuǎn)遠(yuǎn)。故我直示。汝又不識。只這不會底是諸法王。是諸佛母。三世十方一切圣凡盡從這不會底生出。所以喚作摩耶夫人。如來號正遍知海。汝等返為無明。復(fù)擎拳云。會么。眾曰不會。追曰。是誰不會。今言不會。必有一個不會底。若識得這個不會底。便見世尊拈花。俱胝豎指。秘摩擎權(quán)。靈云豎拂。德山棒。臨濟喝。一一盡通。更無隔越。故云參須實參。悟須實悟。 示眾 大眾。切莫分別。若不分別。更無異路。南北縱橫。東西自在。只為分別。所以不如。各生異見。妄立階級。故有三賢十地等妙二覺。成分段修。而分段證。所以有諍說生死。于一性中分為五性。于一乘中分為三乘。不知圣凡假立。誤認(rèn)成實。良由取舍。有此不如。于妄功用便顯差別。似此等流。入海算沙。何時休歇。盡是背父逃逝。縱得回心。不免從邑至邑。從國至國。傭賃展轉(zhuǎn)。次第而進。庠序而升。歷盡階級。又未盡善。儻到本國。不識本國。偶遇本父。不識本父。喚作當(dāng)面蹉過。當(dāng)機不識。將謂別有。不肯承認(rèn)。屈作方便。始能附近。不免脫珍御之服。著弊垢之衣。與他同途。方使心安。日久月深。故令出內(nèi)。以內(nèi)遍外。名之曰出。以外歸內(nèi)。名之曰內(nèi)。內(nèi)外無疑。方堪付業(yè)。吾觀此輩。不識常住妙心。妄生功用。沈淪多劫。不悟玄源??v經(jīng)塵劫。只名造作。于理轉(zhuǎn)喪。有何益哉。若肯直下承當(dāng)。似臨濟受三頓痛棒。便解肋下還拳。俱胝見豎一指。當(dāng)時冰消瓦解。阿難能記三藏。又滯補特伽羅。外道才見默然。便道開我迷云。師良久云。東方衲子。不如西方外道。復(fù)噓一聲。 示無畏居士 學(xué)道之法。誠無善巧。只要辨其肯心。更無別說。舉起話頭。字字著力。莫管純孰不純孰。只故參將去。參來參去。參得疑情頓發(fā)。直教應(yīng)用無虧。周旋無隔。盡古盡今。盡空盡界。無斷無續(xù)。通然只是一個參情。收之不來。放之不去。行住坐臥悉無有別。忽然爆地一聲。虛空粉碎。大地平沈。獨露一個本來面目。偶爾回途。頓同大千沙界。到此之地。正好諸方?jīng)Q擇。更書一偈以為資助。偈曰。 晝夜身心莫放閒。務(wù)教參透這重關(guān)。忽然撲落乾坤境。露出真常佛祖顏。明月掌中隨應(yīng)用。清風(fēng)袖里絕追攀。那時寶劍當(dāng)堂坐。方見山僧句外玄。 拈古 四祖問三祖云。愿和尚慈悲。乞求解脫法門。祖曰誰縛汝。四祖云。無人縛。祖曰何更求解脫法門。四祖大悟。拈曰。 只知請問解脫。不知刺頭入膠盆。當(dāng)時不遇作家。焉得以楔出楔。忽然夢醒。方見無端。劈面云。貓。 僧參馬祖。地上畫四畫。上一長。下三短。云不得道一長三短。離此四字外請和尚答。師畫一畫曰。不得道長短。答汝了也。忠國師別云。何不問老僧。拈曰。 這僧卻是夢里渡河。不知渾身泥水。馬祖就樹采花。未覺還飛他圃。山僧待忠國師道何不問老僧。當(dāng)時只對他道自屎不覺臭。大眾。三人且止。即今不道長。不道短。又作么生會。 惟政禪師問南泉。諸方善知識。還有不說似人底法也無。泉云有。師曰。作么生是不說似人底法。泉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師曰。恁么則說似人也。泉云。某只恁么。和尚又作么生。師曰。我又不是大善知識。爭知有說不說底法。泉云。某不會。卻請和尚說。師曰。我太煞與汝說了也。拈曰。 天下衲子。負(fù)缽挑囊。入一叢林。出一保社。還知有不說底法么。若知得。何必去江南海北。鼓扇是非。你看這兩個老漢。拈頭失尾。拈尾失頭。若惹諸方笑怪。既有不說底法。且道還許賓主問答否。點檢得出。進退無門。更誇精細(xì)。轉(zhuǎn)見不堪。大眾。到此如何即是。各請歸。珍重。 有講僧參馬祖。師曰。莫是獅子兒否。僧云。不敢。師噓兩聲。僧云。此是法。師曰。此是什么法。僧云。獅子出窟法。師乃默然。僧云。此亦是法。師曰。是什么法。僧云。獅子在窟法。師曰。不出不入。是什么法。僧無對。百丈云。見么。拈曰。 在窟出窟??論?dān)獅子之名。噓噓默然。枉費兩頭奔競。若是山僧。待馬祖道莫是獅子兒否。便道這畜生。非但把住百丈。亦使馬祖有口無言。何故。殺斬不由獻帝。存留盡在曹公。 歸宗智常禪師問新到僧什么處來。僧云鳳翔來。師曰。還將得那個來否。僧云將來。師曰。在什么處。僧以手從頂擎棒呈之。師作接勢。拋向背后。僧無對。師曰。這野狐精。拈曰。 平常無生之句。與世間語言杳無蹤跡。這僧卻也善辨。爭奈只是個知解之徒。師言不是壓良為賤。本乃據(jù)款結(jié)案。若是個漢。道個賀喜。何事而不了畢。 鄧隱峰推車。馬祖路上展腳坐。峰云。請師收足。祖曰。已展不收。峰云。已進不退。推車碾足便行。祖歸法堂上。執(zhí)斧曰。適來碾損老僧足者出來。峰引頸近前。祖乃置斧。拈曰。 師勝資強。人間少有。切不可流俗見解。雖然。蓋世禪和。能有幾個作家。何故。未到盡驚山崄峻。曾來方識路高低。 陸亙大夫問南泉云。弟子家中一片石。有時坐。有時臥。于今鐫作佛得否。師曰。得。陸云。莫不得否。師曰。不得。云巖云。坐則佛。不坐非佛。洞山云。不坐即佛。坐則非佛。拈曰。 陸亙大夫向這石頭上坐臥不安。仔細(xì)檢點將來。皆是自不守分。不是南泉。爭得風(fēng)光遍界。恁么便恁么。不恁么便不恁么。若不具眼??偸悄嗬锵赐翂K。云巖證據(jù)。洞山交互。方見打鼓弄琵琶。相逢兩會家。 行實 師自云。吾江西南昌府鐘陵人也。父江臺。母徐氏。幼隨父商。年將二十。至荊門。聞無說能和尚乃有道之士。拜為師。剃落。教看一歸何處。后得昱首座苦口提??。晝夜逼拶。不許說話。不許眨眼。一日聽廊下有人說話。昱便打。曰又不瞌睡。如何也打。昱云。你不瞌睡。聽那里。又二僧裁裙。度量不已。我不覺眼看。昱兄又打云。你眼也不曾停住。話頭豈能著實。我因此驚覺。平日只說有念便罷。那曉得如此用心。自此其目如睹。其耳如聽。字字明白。句句歷然。后因看古語。沈吟是阿誰。舉處是何人。只管疑是誰。晝夜如一。忽不見山河大地及與自身。后患痢疾甚重。有山東靜東暉示我大慧杲患背疽因緣。我即豁然。又見寶峰。(云云)乃得印證。 袾宏曰。不枉為人不枉為僧?dāng)?shù)語。直是警策百倍。讀之。踴躍歡喜。增長志氣。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天奇瑞公。南昌鐘陵人也。父江堂。母徐氏。師隨父經(jīng)商穎州。年將二十。忽發(fā)心。至荊門州。從無說能和尚出家。令看萬法歸一。后于佛炤處。遇道翼首座??嗫谔釘y。晝夜逼拶。一日。偶聽廊下人相語。翼便打。師曰。吾不曾瞌睡。翼曰。你不曾瞌睡。耳聽那里。又二僧裁裙量度。師才經(jīng)眼看。翼便打云。你那眼也。不得停住話頭。焉得著實。自是功夫益切。五年不得棉花上身。二年無里衣。冬夏一領(lǐng)破衲。藍(lán)縷不堪。歷從諸禪老決擇。靜東暉公。示大慧患疽因緣。次于中竺楚山雪峰處。各有悟人。最后至南京高峰寺。見寶峰瑄和尚。方始瞥地。遂留過冬。未幾告辭。峰授以法衣毛拂。偈曰。濟山棒喝如輕觸。殺活從茲手眼親。圣解凡情俱坐斷。曇花猶放一枝新。師出世開堂。得人為多。有語錄。曰焭絕集。行世。 焭絕集。開示等語。警切痛快。不失本色鉗搥。頌古則末矣。至聯(lián)芳機緣。一人之名綴以一偈。師下一問。人致一答。動成卷帙。高處不出青州萬松格套。下者。已入義學(xué)常情自覺無謂。師初行腳時。路逢一僧。謂師貪作偈頌。彼一時也。入籃是菜。詎可兼收。編集者失眼。致掩全璧之光。惜哉。
丘經(jīng)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安吉人,字正夫。弘治三年進士。授太湖知縣,以賢能,擢監(jiān)察御史。立朝敢言,有節(jié)操,遷鎮(zhèn)江知府,累著政績,升山東布政司右參議。
維基
丘經(jīng),字正夫,浙江安吉縣人,錦衣衛(wèi)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八名舉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七十八名進士。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十四
字維遠(yuǎn),父以明經(jīng)貢于鄉(xiāng),早卒。維遠(yuǎn)少孤,出依延慶寺為僧。工于詩律。方伯楊公守隅見而奇之。時楊公方為職方,因命養(yǎng)發(fā),攜之入京師,使從學(xué)于堇山李公。李公館之,得授徒自給。業(yè)日益進。因與寄籍牧馬千戶所補諸生。中順天鄉(xiāng)試。時都下已知維遠(yuǎn)嘗為僧,爭傳其事。次年中進士。大學(xué)士西涯李公聞而撫掌曰:“此和尚竟得甲科矣?!背鲋R淄縣,有異政。卒官。民為立祠。初李公既館維遠(yuǎn),復(fù)與議婚梁氏女。維遠(yuǎn)上李公詩曰:“一從斂袂侍公門,復(fù)我衣冠助我婚。此后有人傳故事,即今無地報深恩?!币粫r俱誦之。
維基
周致(15世紀(jì)—16世紀(jì)),字維遠(yuǎn),浙江寧波府鄞縣人,牧馬千戶所籍。周致是成化十年舉人周旭之子,個性聰穎,年幼喪父,入延慶寺為僧,寫下詩歌格律嚴(yán)勁,獲楊守隅賞識,讓他還俗帶入京師跟隨李堂學(xué)習(xí)。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式戊午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次年(1499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臨淄知縣,為政廉明、政教并行,令士民悅服,因為忤逆御史入獄,證實清白后署任益都知縣,以公事入京暴疾而卒,兩地百姓哭著罷市,爭相扶其靈柩,并立祠祭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52—? 【介紹】: 明僧。蔚州廣寧(今河北蔚縣)人,俗姓王,字月舟,號虛白。十三歲出家,后參叩少林。正德初住持少林,歷十六年。有《洞山緒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恒吉。成化十七年進士。授瑞安知縣,改饒平知縣,下車即訪陳獻章于白沙,究性命之學(xué)。秩滿召入,授監(jiān)察御史,彈劾不避權(quán)貴。威寧伯王越附汪直,復(fù)附李廣。天祐率同列抗疏極言,忤旨下獄。尋得釋,出按廣西,又按南北畿郡,居臺凡十三年。
維基
丘天祐(1454年—?),字恒吉,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軍籍。福建鄉(xiāng)試第十七名。成化十七年(1481年),登進士。授浙江瑞安縣知縣。改廣東饒平縣知縣,有政績。丁憂去官,弘治七年(1494年)服闕,授監(jiān)察御史,彈劾不避權(quán)貴。先后巡按廣西、陜西,弘治十一年(1498年)劾宦官李廣招權(quán)納賄之罪。忤旨,廷杖六十,下錦衣獄。不久得釋。弘治十七年(1504年)十一月,丁憂服闋,由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除浙江道。居臺諫近十三年,以疾乞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56—1540 【介紹】: 明山西曲沃人,字師益。成化二十年進士,累遷兵部員外郎。清理近畿田土,奪豪右侵占者還之民。歷順天知府,裁抑一切無名需求。官至禮部尚書。有《南莊稿》、《歸田集》。
維基
李浩(1456年—1540年),字師孟,號南莊,山西平陽府曲沃縣人。舉成化十九年(1483年)癸卯鄉(xiāng)薦,明年登進士第,初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改戶部主事,丁父憂,服闋,改兵部車駕司主事,升員外郎,奉敕清理畿內(nèi)諸土田,升職方郎中,冊封代府溧陽王,充副使。升通政司右參議,轉(zhuǎn)左,持節(jié)充正使封晉府云丘王,歷升左右通政、順天府尹。居二年,正德五年(1510年)二月改通政司使,八月升兵部右侍郎,十月清理軍職貼黃,六年十二月轉(zhuǎn)左侍郎。嘗攝工部篆,修朝陽門,城垣通州新城。丁繼母許淑人喪,賜祭葬,給驛以歸。服闋,十一年正月復(fù)除原職,仍掌通政使司事,十月拜禮部尚書,仍掌通政司事,食一品俸,賜金綺斗牛服色。十二年六月,累疏乞去位,加太子少保,給驛還鄉(xiāng)。居家二十余年,嘉靖十九年五月卒,享年八十五,贈太子太保,謚莊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弘治九年進士。授廣東新寧知縣。性行剛果,蒞政仁明,曾決十年不決之獄,以賢良稱。
維基
丘泰,字守嚴(yán),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軍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弘治九年(1496年),登丙辰科三甲第一百四十五名進士。
釋吉祥 朝代: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吉祥。姓周氏。孝肅皇后弟也。為兒時好出游。嘗出不復(fù)歸家。家亦不知其所在。后自未入宮。師已與其家不相聞矣。久之。祝發(fā)于大覺寺。然嘗游行市中。夜即來報國寺。伽藍(lán)殿中宿。后意亦若忘之。忽夜夢伽藍(lán)神來言。后弟今在我所。英廟。亦同時夢。言相符。詰旦遣小黃門。如所夢求之至寺。見師在伽藍(lán)殿中。遂擁以行。引見問所以出游及為僧。時帝后皆泣下。因曰。何如今日為皇親耶。師搖首不愿復(fù)還寺。后不能奪厚賜之。英廟晏駕。后為太后。出內(nèi)藏。建大慈仁寺居之。孝宗時。太后為太皇太后。為立護敕碑。碑載賜田無慮數(shù)百頃。師以左善世示滅。帝遣官致祭。師住寺眾嘗數(shù)百人。禪誦濟濟。迨后慶壽寺燬。僧亦來居于此。新舊眾皆仰食賜田。二時無闕。言者謂。師脫屣皇舅之貴。而樂世外之閒。方孝肅在慈宮二圣隆孝養(yǎng)。恩賜何所不至。而師澹寂自若英廟以來外戚。恩澤侯者。不能數(shù)世。師之賜莊。猶存衣食寺中數(shù)百人。此有以見一時富貴之不能久。夜澹寂者之長存也。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五
白齋,名凈月,曲靖胡氏子。年十九出家,日唯一食,積久道重,人以“白齋”稱之。弘治間,??游海內(nèi),及回滇,入雞足山。初登峰頂,結(jié)庵凈憩,徒侶攀躋,室不能容,乃于明歌平處創(chuàng)寺,掘地得碑,有“迦葉入定,八大明王歌頌相送”之說,即圣峰寺也。

人物簡介

皇明名僧輯略
請益 僧問云門。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門云須彌山。幸遇此僧。當(dāng)機不薦。蹉過云門。直至于今攔街塞巷無存放處。此僧若也下得一語。道某甲這里安放不得。且請和尚掇過一邊。非唯自己千古之下作個自在快活閒人。抑且拶得云門忙手忙腳。撒了收不得。收了撒不得。豈不丈夫。然雖幻寄與么。也是勞神不少。且道還有安放處也無。自代云??慈≡崎T道底。古潭清典座等。各為曠大劫來一段真光。埋沒于業(yè)識茫茫。念起念滅。黑闇深坑。欲求提挈。且此事如人淩萬仞懸崖。須要親能撒手始得。又不見道。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噴鼻香。其或不然。又勞幻寄將冰清玉潤白藕池中。拖泥帶水。栽個業(yè)種子去也。履今向去。但只時中一貧如洗。赤灑灑看個父母未生以前邢個是我本來面目。吽。及盡今時一念。從始至終。務(wù)要歷然討個分曉。不可向輕安省力處純熟現(xiàn)前以當(dāng)消遣時光。決定向這父母未生已前邢個是我本來面目話頭上。不管得力不得力?;枭⒉换枭ⅰC苊芴崴喝ァ?此汕轭D發(fā)。如烈??光中忽擲莖茅片雪。欲覓來去之蹤了不可得。正當(dāng)恁么時。設(shè)起一念覺照之心亦復(fù)如是。那時摸著娘生鼻孔。始信云門道不起一念須彌山??钠铺摽漳X蓋。筑折混沌眉毛。爭怪得幻寄道某甲這里無安放處。珍重勉之。 拈古 溈山靈祐禪師侍立百丈次。丈問誰。師云某甲。丈云。汝撥爐中有火否。師撥之曰無火。丈躬起深撥。得少火。舉以示之曰。汝道無。這個聻。師由是發(fā)悟禮謝。陳其所解。 師拈云。家貧家富。父子方知?;浠ㄩ_。春風(fēng)不顧。應(yīng)時應(yīng)節(jié)則是。未免傍觀者哂。呵呵。老不歇心。少不努力。 行實 師自謂吾生幻寄浙省仁和。桂姓。父諱徵。母徐氏。兄弟三人。吾最后。以景泰丙子年生。毀齒喪父?;级伙L(fēng)。雙目短視羞明。抱疾弗瘳。夢中感金神教使出家。母兄不允。姑隨善友逐邪師茍延歲月。至年十五。雖克勤晝夜體究孜孜。唯益邪解。成化癸巳間。聞四川休休翁寓郡城仙林寺。以禮參請。一見契合。始得出家。受持無字公案。十七剃染。隨侍黃梅。心切太過滯沈寂之境。座元勉以看教。因閱楞嚴(yán)。于一毛端現(xiàn)寶王剎有疑。成化乙巳。寓常州江陰乾明寺。忽睹萬佛國金碧崢嶸于眉宇間。會得毛端現(xiàn)剎之句。始知幻寄兩間。如夢如旅。又明年。因詠黃鸝。忽逢作者云。此句法未得意在言外之趣。由此茅塞泮然。信口道云。多情自信惜春光。飛入園林錦繡鄉(xiāng)。記得小窗驚我夢。滿庭紅杏帶斜陽。遂和永明山居律詩。弘治戊申除夕。忽聞鐘聲。數(shù)年行履處于此活脫。信口道。圓響心非聞。大千同一照。抹過上頭關(guān)。更不存玄妙。乙卯。休休翁應(yīng)湖南凈寺請。予復(fù)依附。日逐詢究。乃蒙印可。夫幻即寄之蹤。寄乃幻之跡。幻起寄亡。全寄是幻?;弥鸺纳H檬羌?。翳目生華。山河大地。華翳不生??照鎸嶋H。幻之寄之。誠哉兒戲。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雪庭某公。自號梅雪隱人。杭仁和人。父桂姓。徵名。母徐氏。昆仲三人。師最少。以景泰丙子生。毀齒喪父?;级伙L(fēng)。雙目短視羞明。抱疾弗瘳。夢中。感金神教使出家。母兄不允。年十五。雖慕道求師。不得正眼。成化癸巳。聞四川休休翁。寓郡城仙靈寺。往叩之。一見契合。始落發(fā)。受無字公案。日夜研究。猶滯沉寂之境。座元勉以看教。因閱楞嚴(yán)。至一毛端上現(xiàn)寶王剎。有疑。乙巳寓江陰乾明寺。忽睹萬佛閣。金碧崢嶸于眉宇間。偶會得毛端現(xiàn)剎之句。始知幻寄兩間如夢如旅。又明年。因詠黃鸝。有作者云。此句法未得。意在言外之趣。繇此。茅塞泮然。沖口道云。多情自信惜春光。飛入園林錦繡鄉(xiāng)。記得小窗驚我夢。滿庭紅杏帶斜陽。后因除夕聞鐘。大悟曰。圓響心非聞。大千同一炤。抹過上頭關(guān)。更不存玄妙。乙卯。休休翁。應(yīng)湖南凈慈請。師復(fù)依附。日逐尋究。乃蒙印可。所著有請益警進。拈古頌古。擬寒山。和永明詩偈等。凡二十卷。號幻寄集。夫幻即寄之跡。寄乃幻之跡?;闷鸺耐觥H氖腔??;弥鸺纳H檬羌?。翳目生華。山河大地。華翳不生??照鎸嶋H?;弥闹?。誠哉兒戲。師自語也。
續(xù)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號雪庭。一號梅雪隱人。籍貫浙省杭州府仁和。父姓桂。名徵。母徐氏。昆仲三人。師最少。以景泰丙子生。毀齒喪父?;级伙L(fēng)。因得目疾。數(shù)求出家。十五尋師。唯益邪解。成化癸巳。參休休翁于郡城仙林寺。一見契合。受無字公案。十七祝發(fā)。日夜研究。滯沈寂之境。座元某勉使看教。因閱楞嚴(yán)至一毫端上現(xiàn)寶王剎有疑。后在江陰乾明寺。忽睹萬佛閣金碧崢嶸于眉宇間。偶會得毛端現(xiàn)剎之句。弘治改元除夕。聞鐘聲。數(shù)年行履忽爾活脫。信口偈云。圓響心非聞。大千同一照。抹過上頭關(guān)。更不存玄妙。乙卯。又隨休休翁于凈慈寺。乃蒙印可。所著有請益警進拈古頌古擬寒山和永明詩偈等。凡二十卷。號幻寄集行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58—1531 【介紹】: 明浙江肖山人,字時俊,號楓丘。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初修《憲宗實錄》,命往蘇松諸府采軼事。正德間歷官為江西布政使,寧王朱宸濠欲拓地廣其居,執(zhí)不可。世宗即位,以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wù)。嘉靖二年佛郎機(葡萄牙)人別都盧(Pedro Hamen)率艦侵新會西草灣,指揮柯榮、百戶王應(yīng)恩御之,擒別都盧等。嵿以奏聞。官至工部尚書。有《蒼榆近稿》。
維基
張嵿(1458年—1531年),字時俊,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今浙江省蕭山市)人,成化丁未進士,官至南京工部尚書。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進士。弘治初年,修《憲宗實錄》,命往蘇、松諸府負(fù)責(zé)采軼事。出為江西上饒縣知縣。升南京兵部主事、刑部郎中。正德初年,授興化府知府、南雄府知府、江西參政,江西右布政使,轉(zhuǎn)左。召為光祿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忤逆朝中權(quán)貴,移疾歸鄉(xiāng)。明世宗即位后,命以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wù),平定廣西上思州賊黃镠叛亂,并與都指揮李皋等會福建官兵夾搫獲勝,此外抵禦葡萄牙人別都盧剽劫滿剌加國等。此后召為南京都察院都御史、工部尚書。嘉靖六年(1526年),被彈劾致仕。

人物簡介

維基
丘世喬,字民望,廣東潮州府海陽縣人,軍籍。廣東鄉(xiāng)試第二十三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一百零一名進士。,授光澤縣知縣,調(diào)繁沙縣,行取廣西道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