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3871,分259頁顯示  上一頁  151  152  153  154  155  157  158  159  160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僧伏(虎巖 )
僧福遇( 王 )
僧棺堂( 栯堂 )
僧弘濟(jì)(同舟、天岸 世稱 神焉 )
僧慧熙(本明 芝庵 )
僧家奴(元卿 )
僧凈權(quán)(道衡 )
僧普惠(洞云 )
僧普明(雪窗 寂炤 )
僧溥光(玄暉 雪庵 玄悟大師 )
僧溥園( 大方 如庵 )
僧如砥(平石 別稱 太白老衲 )
僧善?。?span id="og0sa5y" class='charType'>字 無住 云屋 )
僧壽寧(無為 一庵 )
僧惟則(天如 譚 )

人物簡介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虎巖,淮安人,住徑山。至元以偈進(jìn)世祖,嘉納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霍州人,俗姓王。初住天慶,次寶應(yīng)。終壽六十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溫州人,名益,字栯堂。得法于凈慈隱公,住慶元奉化岳林寺。善詩。有《棺堂山居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1—1356 【介紹】: 元僧。馀姚人,字同舟,一字天岸,俗姓姚。年十六出家。從全公讀天臺書,悉通其玄義。文宗天歷初,主杭之顯慈、集慶二寺,歷主蘇之萬壽、會稽之圓通等寺。改普福寺,卒。有《四教儀紀(jì)正》和《天岸外集》。
大明高僧傳·卷第二 解義篇第二之二
釋弘濟(jì)字同舟別號天岸。越之馀姚人。姓姚氏。幼孤。從里之寶積寺舜田滿和尚出家。丱時駿發(fā)絕倫。滿授以法華經(jīng)輒成誦。年十六為大僧。日持四分律。躓步之間不敢違越繩尺。已而嘆曰。戒固不可緩。而精研教乘以資行解。又可后乎。于是往鄞依半山全法師習(xí)臺教。久之悉通其旨。嘗修法華金光明凈土等懺。一日于定中彷佛睹四明尊者。付以犀角如意。自是談辯日溢若河懸泉涌。而了無留滯。元泰定元年出世住萬壽圓覺。明年鹽官海岸毀。居民朝夕惴惴恐為魚鱉之宅。元丞相脫驩甚憂之。乃禱觀音大士于上竺。命濟(jì)即海岸建水陸大齊入慈心三昧。取海沙誦大悲陀羅尼。帥眾遍撒其處。凡足跡所及岸皆復(fù)固。人稱神焉。天歷遷集慶顯慈二寺。適當(dāng)歲儉退處別室。蘇人聘興大德萬壽寺。閱六寒暑寺告成。至正五年宣政請主會稽之圓通。居四載。還寶積專修念佛三昧。七年濟(jì)以年高八十。元主降旨命主杭之普福。濟(jì)堅臥不起。門人法航等進(jìn)曰。和尚自為固善。其如斯道何。濟(jì)不得已遂強(qiáng)起受詔赴之。無何竟拂衣復(fù)歸舊隱。開清鏡閣以蟄焉。因楞嚴(yán)經(jīng)諸注繁簡失當(dāng)。將欲折衷其說為之疏解。俄疾作即召弟子。以唯心凈土之旨惓惓為勉間有未解其意。濟(jì)乃厲聲曰。生死難處生死難處。遂書偈而逝。時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閱世八十有六。坐七十有一夏。越七日顏如生。眾以陶器葬里之蛾眉山松花塢。亦濟(jì)自卜之所。嗣法弟子有上竺道臻雍熙凈琛普光允中圓通有傳天宮明靜五人。所著有四教儀紀(jì)正天岸外集各若干卷。行于世。 系曰。濟(jì)有大過人者三焉。內(nèi)外書史過目則終身不忘一也。有高昌僧般若室利。學(xué)兼華梵世無敵者。請濟(jì)用高昌語譯小止觀。而頓見文彩煥發(fā)室利郝然自失二也。生平以流通教法為己任。凡講法華一百十會。而感天雨寶花繽紛者再三也。嗚呼人或有一不愧于生。濟(jì)備此三。可謂世之優(yōu)曇也歟。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字同舟。別號天岸。越之馀姚人。姓姚。幼孤從里之寶積寺舜田滿和尚出家。丱時駿發(fā)絕倫。滿授以法華經(jīng)。輒成誦。年十六。持四分律。躓步之間。不敢違越繩尺。已而嘆曰。戒固不可緩。而精研教乘。以資行解。又可后乎。于是往鄞。依半山全法師。習(xí)臺教。久之悉通其旨。嘗修法華金光明凈土等懺。一日于定中。彷佛睹四明尊者。付以犀角如意。自是談辯日溢。若河懸泉涌。了無留滯。元泰定元年出世。住萬壽圓覺。明年鹽官海岸毀。居民朝夕惴惴??譃轸~鱉之宅。元丞相脫驩甚憂之。乃禱觀音大士于上竺。命濟(jì)即。海岸。建水陸大齋。入慈心三昧。取海沙誦大悲陀羅尼。帥眾遍撒其處。凡足跡所及。岸皆復(fù)固。人稱神焉。天歷遷集。慶顯慈二寺。適當(dāng)歲儉。退處別室。蘇人聘興大德萬壽寺。閱六寒暑。寺告成。至正五年。宣政請主會稽之圓通。居四載。還寶積。七年元主降旨。命主杭之普福。濟(jì)堅臥不起。書偈而逝。閱世八十有六。坐七十有一夏。越七日。顏如生。眾以陶器葬里之蛾眉山松花塢。
補(bǔ)續(xù)高僧傳·解義篇
弘濟(jì)。字同舟。一字天岸。馀姚姚氏子。投同里寶積寺舜田滿公出家。滿公師之從父也。師駿發(fā)絕倫?;蚴诜ㄈA經(jīng)。輒能記憶。年十六受度。為大僧。持四分律。頃步之間。不敢違越繩尺。已而嘆曰。戒固不可緩。精教乘以資行解。其又可后乎。于是往鄞。依半山全公。讀天臺之書。久之悉通其說。嘗修法華金光明凈土期懺。聚精會神。存誠不一髣髴。于觀定中。睹尊者畀以犀角如意。自是談辯日增。河懸泉涌。而了無留礙。未幾。泰定改元。開法于萬壽圓覺寺。浙河左右杰偉之士。奔走其室。惟恐后之。議者謂。倡佛海之道。以播芳猷。實自師始。
新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篇第一之二
釋弘濟(jì),字同舟,別字天岸,姓姚氏,世為馀姚人。幼孤,從里中寶積寺舜田滿出家。滿即其從父也。雖在幼弱,機(jī)穎俊發(fā),初授《法華經(jīng)》,便能成誦。年十六,受度為大僧,日持《四分律》,跬步之間不越繩尺。已而嘆曰:“戒為初學(xué)之門,工之始基,當(dāng)更精教乘,以資行解?!庇谑侵矗腊肷饺x天臺之書,久之悉通其玄義,嘗修法華、光明、凈土期懺,歛意凝神,積誠不貳,髣髴于定中睹尊者,畀以犀角如意,自是譚辯風(fēng)生,詞如泉涌,了無留礙。當(dāng)是時,大山恢尸松江之延慶,越溪澄主武林之演福,法幢雙峙,光燄灼然,照耀大江南北,皆延濟(jì)分座說法,而越溪愛之尤篤。諸部疑難,或有未易決者,要其終始而折之。蓋諦觀圓融,洞若觀火,故叩聲應(yīng)響,略無滯機(jī)。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慧熙,字本明,號芝庵,孟氏子,惠山寺僧,好學(xué)善詠,與倪云林諸老為方外交。

人物簡介

元詩紀(jì)事
僧家奴字元卿。

人物簡介

元詩紀(jì)事
凈權(quán)字道衡,徑山僧。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冀寧平定人,號洞云。住壽圣寺,能詩,有戒行,與中書左丞呂思誠為方外友,呂嘗作《洞云歌》贈之。后徙獅子山石巖下。年九十八示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嘉定人,號雪窗。善畫蘭,與柏子庭齊名。
補(bǔ)續(xù)高僧傳·讀誦篇
普明。字寂炤。嘉善妙常庵僧也。薙發(fā)受具。日誦法華經(jīng)不輟。世間萬事。了不經(jīng)懷。入古杭山中。閉門讀誦。誦畢靜坐而已。蛇鼠鳥雀。日與明狎。嬉游于前。偶客至叩門。皆飛走而去。不及去者。輒手取納諸懷。以衣覆之??腿t出。嬉狎如故。有一病者詣之。手摩其頂。夙患頓除。遂委身為弟子。一日謂弟子曰。我五月十八日逝矣。弟子。以五月非吉為對。明曰。然則八月也。既訂。即歸嘉善。屆期弟子來視。明方掃地。語之曰。汝不來。吾幾忘矣。命聲鐘集眾。書偈曰。這個老漢。全無思算。禪不會參。經(jīng)不會看。生平百拙無能。晦跡青松巖畔。靜如磐石泰山。動若雷轟掣電。擲筆端坐而化。茶毗。火光五色燭天。異香經(jīng)夕不散。舌本不壞。叩之有聲?;笱拧H霜q見之古杭。靜極光通。去留自在。是亦持誦有得者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大同人,字玄暉,號雪庵。俗姓李。特封昭文館大學(xué)士,賜號玄悟大師。工行草書,亦善畫山水。為詩沖淡粹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河南人,俗姓李,字大方,號如庵。溥光法弟。師黃筌畫山水墨竹,書法學(xué)溥光。

人物簡介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平石,自稱太白老衲,住徑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字無住,號云屋。嘗居吳郡報恩寺。往來吳淞江上,與仇遠(yuǎn)、白挺、虞集、宋無諸人相倡和。工詩。為元代詩僧之冠。有《谷響集》。
元詩選
善住,字無住,別號云屋,吳郡僧也。嘗居郡城之報恩寺,往來吳淞江上,與仇山村、宋子虛諸人相倡和。山村贈詩曰:「閭門北去山如畫,有日同師步翠微?!蛊湎嗥蹩芍?。所著《谷響集》近體詩若干首。子虛有《答無住師見寄》詩云:「句妙唐風(fēng)在,心空漢月明?!辜创丝梢栽u定其詩矣。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二
又善住,字云屋,姑蘇人。掩關(guān)一室,六時念佛,病久不易,終時異香滿室,著有《安養(yǎng)傳》、《谷響集》行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松江上海人,字無為,號一庵。住持靜安寺。有《靜安八詠詩集》。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無為,號一庵,上海人。久主名剎,歸吳淞靜安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譚。得法于明本。辟吳城東北隅廢圃為方丈,名師子林。又嘗遁跡松江之九峰。號佛心普濟(jì)文惠大辨禪師。工詩。有《師子林別錄》。
元詩選
惟則,字天如,吉之永新人。族姓譚氏,得法于普應(yīng)國師、中峰本公。辟吳城東北隅廢圃為方丈,曰「師子林」。有竹萬竿,竹外多怪石,其中最高者類狻猊。他石或跂或蹲,厥狀匪一,軒堂亭閣,冠絕一時,則公以中峰倡道天目師子巖,故名「師子」,識不忘也。又嘗遁跡松江之九峰,道風(fēng)日振,加號佛心普濟(jì)文惠大辨禪師。侍者集其詩文曰《師子林別錄》,翰林待制遠(yuǎn)者圖為之序,稱其隨機(jī)泛應(yīng),靡所不有云。倪高士元鎮(zhèn)每過師子林,愛其蕭爽,為之繪圖。徐幼文復(fù)圖為十二景,高季迪諸人題詠相繼。今其地大半廢為民居,湫隘囂塵,無復(fù)昔時之勝矣。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七
弟子惟則,字天如,廬陵人。髫年出家,初參海印,后得法中峰,有語錄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