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569,分305頁顯示  上一頁  141  142  143  144  145  147  148  149  150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僧知禮(別稱 法智、智禮 約言 法智大師 世稱 四明尊者 知禮 )
僧志言( 許 )
僧智儼( 蝦子、智儼 )
僧智源(子豐 )
僧仲仁(華光長老、華光道人 別稱 系后人偽作 )
僧諸仙( 諸仙 )
僧宗顯( 正覺 )
僧祖可( 正平 蘇序 )
釋安分(別稱 安分庵主 )
釋寶覺( 時 )
釋本(無住 )
釋本(圓照禪師 )
釋本粹(玉庵 )
釋表自(別稱 五祖自老 )
釋超信(海印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0—1028 【介紹】: 宋僧。四明人,字約言。俗姓金。七歲喪母,發(fā)愿出家,十五歲受具。二十歲從寶云寺義通法師習(xí)天臺教觀。甫經(jīng)一月,便能講經(jīng)。與高僧慈云相結(jié),義同手足。未幾,名撼四方,凈侶云集。太宗淳化間出主乾符寺,尋遷延慶寺,專事懺講四十余年,生徒遍于東南。真宗賜號法智大師,世稱四明尊者。后世尊為天臺宗十七祖。有《金光明經(jīng)玄義拾遺記》、《大悲懺儀》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0—1028 【介紹】: 宋僧。四明人,俗姓金,名知禮,字約言。年十五出家,師事寶云寺義通法師。講天臺教觀。真宗天禧四年住延慶寺,學(xué)徒甚眾。有《十義書》、《融心解》等多種。
全宋文·卷一七四
知禮(九六○——一○二八),又稱智禮,字約言,俗姓金氏,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幼出家,十五歲受具足戒。二十歲從天臺螺溪傳教院義通學(xué)天臺教觀。端拱元年師卒,遂繼席弘化。后居四明延慶院。四十馀年中,講論佛典,修禮懺法,并與本宗「山外派」展開長期爭論,開創(chuàng)山家派,成為天臺宗著名義學(xué)高僧,后人尊為天臺宗第十七祖,人稱四明尊者,宋真宗賜號法智大師。天圣六年卒,年六十九。著述宏富,有《十二門指要鈔》、《觀心二百問》、《金光明經(jīng)文句》、《觀音玄義記》、《觀音義疏記》、《觀經(jīng)疏妙宗鈔》、《四明十義書》、《四明尊者教行錄》等,多存。見釋宗曉《四明尊者年譜》(《大正藏》卷四六),《佛祖統(tǒng)紀》卷八。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知禮。字約言。四明金氏子。父母禱佛而生。神宇清粹。不與眾倫。出家具戒。從寶云習(xí)教觀。大有解入。與慈云相結(jié)。義同手足。端拱元年。寶云歸寂。遂繼席弘化。學(xué)眾云委。咸平中??ご蠛?。與慈云同修光明懺祈雨。約三日無應(yīng)當(dāng)。然一手供佛。懺未竟。雨已大浹。是年。遣門人如什二子。持十義書觀心二百問。詣錢塘昭師室。初是。光明玄。有廣略二本。景德前。錢塘恩師制發(fā)揮記。專解略本。謂。十種三法。純談法性。不須更立觀心。廣書有之者。后人擅加耳。師于是。作扶宗記。大明廣書附法觀心之義。謂恩師之廢觀心。是謂有教而無觀。有梵天昭孤山圓。皆奉先門學(xué)。述辯訛。以助略書。彼此詰難往返。綿歷七載。乃總結(jié)前后。為書二卷。凡十章。因為十義書。又設(shè)為二百問以質(zhì)之。時。孤山居昭師座端。觀如什論不已。遽白郡守。以來無公據(jù)發(fā)遣。令還不復(fù)致答。事乃已。祥符六年。建念佛施戒會。歲視為嘗。且撰融心解。明一心三觀。顯四凈土之旨。天禧改元。謂其徒曰。半偈亡軀。一句投火。圣人之心。為法如是。吾將捐身。以警懈怠。乃與異聞。結(jié)十同志。修法華懺。三載期滿。將焚身以供妙經(jīng)。秘書楊大年。以常住弘法為請。并諸公。交勸力止之。乃復(fù)結(jié)十僧。修大悲懺法三載。以酬素愿。是年。述消復(fù)三用章。對孤山闡義鈔。四年駙馬李遵勖。奏師高行遺身。上嘉嘆。賜號法智。且遣內(nèi)侍。至延慶寺。命修法華懺三日。為國祈福。因撰觀音別行玄記。觀經(jīng)疏妙宗鈔。天圣改元。天童凝禪師。貽書論指要鈔。揀示達磨門下三人。得道淺深。為不可。師為改之。三年。大弘放生之業(yè)。五年。制光明文句記。以迫歸寂。不及終帙。六年元旦。建光明懺七日。為順寂之期。至五日。結(jié)跏趺坐。召大眾說法。稱佛號。奄然而逝。壽六十九。夏五十四。露龕二七日。顏貌如生。爪發(fā)俱長。塔于南城崇法院之左。師著述數(shù)十種。發(fā)明天臺一家之旨。無剩義矣。誠為前達之功臣。后學(xué)之模范。獨于起信。大有悟入。故多所援據(jù)。后人扁其堂。曰起信。示不忘也。師門學(xué)甚夥。而尚賢為之冠。嗣法智。主延慶。道化大行。嘗晨入懺堂。見一虎伏幾前。賢直進。展尼師壇于虎背。拜之。寂無所睹。奇哉。則其人為可知矣。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一
釋知禮,字約言。明州金氏子。其父母夢神僧?dāng)y一童,畀之曰:“此佛子羅睺羅也?!蔽磶咨Y。七歲喪母,號哭不絕,白父求出家,依太平興國寺洪選得度。及長,詣寶云寺義通法師學(xué)教觀圓頓之旨,一受即了。淳化中主乾符寺,尋徙保恩院,敷揚教觀,學(xué)徒踵至。會明州旱,禮與慈云式同修光明懺。約三日不雨,當(dāng)自焚一手。如期,果大雨。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寺,賜名“延慶”。六年建念佛施戒會。自茲以降,每歲二月望,以為常舉。嘗集十僧,修《法華懺》三年,更集十僧修《大悲懺》三年,積精竭誠,千日無倦。人以為難,自禮視之,乃若固然。復(fù)于佛前,并爇三指,真心妙諦,超然生死。天禧四年,賜號“法智大師”,敕令住世演教。禮以從上諸祖,闡揚凈土者,多譚事相,空示觀門,暫被時機,未窮圓頓。因取天臺《觀無量壽經(jīng)疏》,研極理奧,曲暢玄風(fēng),成《妙宗鈔》數(shù)萬言。時方詔天生立放生池,禮舍缽資,集諸善緣,結(jié)放生會,每歲佛誕日,縱諸魚鳥。有司以聞,敕樞密劉筠撰文,立碑院內(nèi)。天圣六年正月元日將示寂,建《光明懺》七日。至五日,結(jié)跏趺坐,召眾說法,稱佛數(shù)百聲,奄然而逝,年六十九。露龕二七日,爪發(fā)加長。阇維時,舌根不壞,若蓮華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壽州壽春人,俗姓許。落發(fā)東京景德寺七俱胝院。相貌奇古,語笑無度,時從屠酤游,飲啖無所擇,眾以為狂。仁宗每延入禁中,飯畢遽出,未嘗揖?;蜿幉沸菥蹋瑫垞]翰甚疾,初不可曉,其后多驗。卒,仁宗遣內(nèi)侍以真身塑像置寺中,榜曰顯化禪師。
神僧傳·卷第九
僧志言。自言姓許。壽春人。落發(fā)東京景德寺七俱胝院事清璲。璲見其相貌奇古直視不瞬。心異之為授具戒。然動止軒昂語笑無度。多行市里褰裳疾趨。舉指畫空佇立良久。時從屠酤游飲啖無所擇。眾以為狂。璲獨曰。此異人也。人有欲為齋施輒先知以至。溫州人林仲芳自其家以摩納來獻。舟始及岸遽來取去。仁宗每延入禁中。徑登座加趺。飯畢遽出未嘗揖也。或陰卜休咎書紙揮翰甚疾。初不可曉其后多驗。仁宗春秋漸高嗣位未立。默遣內(nèi)侍至言所。言所書有十一郎字。人莫測何謂。后英宗以濮王第十一子入繼。眾始悟。普凈院施浴。夜漏初盡。門扉未啟。方迎佛。而浴室有人聲。往視則言在焉。其具齋薦鲙者。并食之。臨流而吐?;癁樾□r群泳而去。??陀鲲L(fēng)且沒。見僧操縆引舶而濟??椭炼枷掠鲅?。忽謂之曰。非我汝奈何客記其貌。真引舟者也。將死作頌不可曉。已而曰。我從古始成就逃多國土今南國矣。仁宗遣內(nèi)侍以真身塑像置寺中。榜曰顯化禪師。其后善者禮之見額瑩然有光。就視之得舍利。
新續(xù)高僧傳·靈感篇第六之一
釋志言,姓許氏,壽春人。落發(fā)京東景德寺七俱視院,事清璲為師。燧尚苦行,諷誦尤勤。言忽造前,跪請愿為弟子。璲見其狀貌奇古,直視不瞬,心異之,為授具戒。然動止無常,笑語失度?;蛱获庸?,旁若無人?;驎者瓦?,佇立不去。時行市廛,從屠酷游,飲啖無所擇,眾以為狂。璲獨曰:“此異人也?!比擞腥胨律崾┱?,輒先知其至,不俟款扉,指名取供。溫州人林仲芳,自其家以衲衣來獻,舟始及岸,遽來取去。仁宗嘗延入禁中,徑登坐結(jié)趺。賜之食,食終而末嘗揖也。王公士庶,欲與接者,召即赴,然莫與交一言?;蜿幉沸菥?,乞書數(shù)字,則揮翰落紙,灑若云煙。初不可曉,其后往往多驗。仁宗春秋漸高,皇儲末定,默遣內(nèi)侍至言所索書,言手書付之。中有“十三郎”字,人莫測所謂。后英宗以濮王第十三子,入繼大統(tǒng),眾始驚服。大宗正守節(jié),持紙求言書,言不顧,固請,得潤州字。未幾,守節(jié)薨,贈丹陽郡王。見寺童義懷,撫其背曰:“德山臨濟?!睉鸭嚷浒l(fā),住天衣說法,大為學(xué)者所宗。其前知類此。普凈院施浴,夜漏初盡,門未啟,方迎佛而浴,室有人聲,往視則言在焉。有具饌薦鲙者,并食之。臨流而吐,化為小鮮,群泳而去。??陀鲲L(fēng)且沒,見僧操?引舶而濟??椭炼枷掠鲅?,忽謂之曰:“非我,汝奈何?!笨褪斐幹?,真引舟僧也。與曹州居士趙棠善,后棠棄官,隱居番禺。人傳棠與言數(shù)以偈頌相寄,往還萬里,數(shù)日即達。棠死,亦盛夏身不壞。言將死,作頌不可曉。已而曰:“我從古始成就,逃多國土,今南國矣?!比首诼勚?,遣內(nèi)侍,就真身安置寺中,榜曰“顯化禪師”。后有善厚者禮之,見額上熒然有光,審諦之得舍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居華亭靜安寺。相傳七月十五日,胥村人來請儼赴村郭之會,乘小船,見捕蝦者,儼買一斗啖之,約返時付錢。及還,儼無錢,吐活蝦盈斗還之。俗稱儼為蝦子和尚,稱靜安寺為蝦子道場。
補續(xù)高僧傳·感通篇
蝦子和尚。名智儼。居華亭靜安寺。七月十五日。村郭設(shè)盂蘭盆。寺僧赴請殆盡。惟儼在寺。有胥村人嗣來召僧。而無僧可召。欲拉儼往。儼曰。但歸辦置。吾隨來也。乘小舠而行。見捕蝦者。儼從買一斗索水。啖之無遣。謂漁者曰。齋回還汝直。且叮嚀舟子勿泄。至村。舟子不能忍。齋家聞此。厭薄之。不請上坐。席地一飯而無襯。以辱焉。師歡然納受。還見漁者曰。何饒舌。今日齋無錢奈何。漁者曰。無錢但還我蝦。曰。此易。復(fù)索水飲。隨吐出活蝦。盈斗還之。人以為異。因呼名蝦子和尚。儼異跡頗多。海濱人皆能言之。及將滅。斂蒲草為萬馀繩。懸廊廡間。謂人曰。與諸君作緣事。遂坐脫。人爭赴施錢。懸繩皆滿。用建佛閣于寺中。至今寺稱蝦子道場。
新續(xù)高僧傳·靈感篇第六之一
釋智儼者,忘其姓字 ,俗稱蝦子和尚,居靜安寺,舊俗七月望日為中元節(jié),村郭設(shè)會,寺僧赴請殆盡。唯儼在寺,有胥村人來寺,因請偕之會所。舟行見捕蝦者,儼從買一斗,索水啖之。謂漁者曰:“返,乃予汝錢?!敝Z之。及詣齋家,但席地一飯而已,無?施。還時,漁者索錢,儼赧然,徐云:“還汝蝦何如?”復(fù)索水飲,隨吐活蝦盈斗,人始異之。將示寂,歛蒲草為萬馀繩,懸諸廊廡,曰:“吾將作大緣事?!奔醋?,人競施錢,懸之繩,繩皆滿,遂建佛閣?;蛟唬骸八碌亟?,弄潮者多。儼得錢,輒買魚蝦活之。人益以此相敬仰,施舍不絕,而放生日盛。今靜安寺猶稱‘蝦子道場’云?!?/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遂寧人,字子豐。傳法牛頭山。工雜畫,尤善人物山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會稽人,住衡州華光寺,號華光長老、華光道人??岷妹坊?,工畫墨梅。與黃庭堅交往甚密。有題其所撰《華光梅譜》,或稱系后人偽作。
僧諸仙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太原祁縣人,俗姓裴。居仙幽寺。嘗游汴,徽宗召入朝,賜號諸仙。設(shè)宴不食,問之,云聞本寺鐘聲方食,少頃果聞鐘聲。帝遣兵衛(wèi)取其鐘,鐘飛西崖,后因名“墜鐘崖”。年逾百歲,發(fā)尚黑,不食百日而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俗姓王,潼川人,號正覺。少為進士有聲,后出家昭覺寺。晚年從五祖演和尚學(xué)道,頗有聲譽。出主保福寺卒。
大明高僧傳·卷第七 習(xí)禪篇第三之三
釋宗顯號正覺。潼川王氏子也。少選為進士有聲。嘗晝掬溪水為戲。至夜思之遂見水泠然盈室。欲汲之不可得。忽爾塵境自空嘆曰。吾世網(wǎng)裂矣。往依昭覺白公得度。蕭然一衲隨眾咨參。一日白公問。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作么生會。忽于言下頓悟曰。釘殺腳跟也。白拈起拂子曰。這個又作么生。顯一笑而出。服勤七祀。出游至京都淮浙遍歷叢林。晚登五祖見演和尚問。未知關(guān)棙子。難過趙州橋。如何是關(guān)棙子。祖曰。汝且在門外立。顯進步一踏而退。祖曰。許多時茶飯元來也有人知滋味。明日入室。祖見顯便問。是昨日問話僧否。我固知爾見處。秖未過得白云關(guān)在。顯珍重便出。時圓悟為侍者。乃以白云關(guān)意扣悟。悟曰。直下會取。顯笑曰。我不是不會。祇是未諳。待見這老漢共伊理會一上耳。次日祖往舒城。顯與悟繼往。適會于興化。祖問記得曾在那里相見來。顯曰。全火秖候。祖顧悟曰。這漢饒舌。后游廬山回舉高高峰頂立話所得之意。白五祖。祖曰。吾嘗以此事詰先師。先師曰。我曾問遠和尚。遠曰。貓有軟血之功?;⒂衅鹗隆7撬鬟_本源不能到也。顯侍之久。祖鐘愛之。辭返蜀祖為小參。復(fù)送之以頌曰。離鄉(xiāng)四十馀年。一時忘卻蜀語。禪人回到成都。切須記取魯語。顯歸昭覺。白公尚無恙。再侍之聲譽藹然。初出住長松。次主保福。大張爐鞴。煅煉四方學(xué)者。故龍象多出其輪下焉。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顯。潼川王氏子。少舉進士。有聲。嘗掬溪水為戲。至夜思之。見水。泠然盈室。欲汲不可。而塵境自空。悟曰。吾世網(wǎng)裂矣。往依白得度。隨眾咨參。一日白問。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子如何會。顯于言下頓悟。曰。釘殺腳跟也。白舉起拂子。顯一笑而出。服勤七祀。南游見五祖演和尚。久處侍寮。澈法底蘊。四十馀年始還。時白尚無恙。舉應(yīng)長松。遷保福信相。太常卿蘇元老。序其語錄云。頃者吾蜀。但以講席律壇。為無等等法。未知祖道之高。晚得真覺勝禪師。自黃檗。闡化成都昭覺寺。初會易之廣大。變動周流六虛者。又原道之微妙?;斐上忍斓厣摺K煅栽?。吾法函蓋乾坤不為大。銷殞虛空不為難。當(dāng)體現(xiàn)成。隨用立具。西南緇素。驟聞?wù)叨?。瞪瞢不入。久各憮然。莫不失喜落涕。恨遭遇之晚。勝禪師既歿。紹禪師繼之。其法猶勝禪師也(紹即白)。而化度加眾。紹禪師既歿。顯禪師繼之。其法猶紹禪師也。而緣合加盛。前住長松。今居保福。皈依之侶未可計。濟拔之功未有艾也。嗚呼。釋迦別傳。迦葉親授。西天祖師所護念。中華耆宿所承襲。遐哉邈矣。不圖今日及吾身親見之。然師奧句微言。某未敢窺測。聊舉大略。曉吾黨新發(fā)意者。蘄與交臂作舞。同趍師門云。蓋其為時賢致嘆。如此。 明河曰。顯出蜀得東山。磨淬最久。始臻源奧。及出世。獨為紹覺燒香。議者謂。其以小技溷掩道望。以故情謬紊師承。叢林目為顯牛子云。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宗顯,字正覺,潼川王氏子也。少選為進士,有聲于時。嘗晝掬溪水為戲,至夜思之,遂見水泠然盈室,欲沒之不可得,忽爾塵境自空,嘆曰:“吾世網(wǎng)裂矣?!蓖勒延X白公得度,蕭然一衲,隨眾咨參。一日,白公問:“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作么生會?”忽于言下頓悟,曰:“釘殺腳跟也?!卑啄槠鸱鹱釉唬骸斑@個又作么生?”顯一笑而出。服勤七祀,出游至京都淮浙,遍歷叢林,晚登五祖見演,問:“未知關(guān)捩子難過趙州橋,如何是關(guān)捩子?”演曰:“汝且在門外立?!憋@進步一踏而退。演曰:“許多時茶飯,原來也有人知味。”明日,入室,演問:是昨日問話僧否?我固知爾見處,秪未過得白云關(guān)。顯珍重便出。時圓悟為侍者,乃以白云關(guān)意扣悟,悟曰:“直下會取?!憋@笑曰:“我不是不會,秪是未諳得耳。”次日,演往舒城,顯與悟繼住,適會于興化,演問:“記得曾在何處相見?”顯曰:“全火秪候?!毖蓊櫸蛟唬骸笆怵埳?。”后游廬山,回舉“高高峰頂立”話所得之意白演,演曰:“吾嘗以此事詰先師,先師曰:‘我曾問遠和尚,遠曰貓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尸之德,非素達本源,不能到也。’”顯侍之久,演鐘愛之。辭返蜀,演為小參,復(fù)送之以頌曰:“離鄉(xiāng)四十馀年,一時忘郤蜀語。禪人回到成都,切須記取魯語。”顯歸昭覺,白公尚無恙,再侍之,聲譽藹然。初出住長松,次主保福,大張爐鞴,煆煉學(xué)者,故龍象多出其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潤州丹陽人,俗姓蘇,字正平。原名序。蘇庠弟。住廬山。得惡疾,人號“癩可”、“病可”。工詩,頗多佳句,為時人稱譽,入江西詩派。有《東溪集》、《瀑泉集》。
全宋詩
釋祖可,字正平,俗名蘇序,丹陽(今屬江蘇)人。庠弟。少以病癩,人目為癩可。自為僧,居廬山之下。工詩,詩入江西詩派(《江西詩社宗派圖錄》)。有《東溪集》,已佚?!?a target='_blank'>京口耆舊傳》卷四、《嘉定鎮(zhèn)江志》卷二○、《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九有傳。今錄詩二十八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安分庵主,初學(xué)于安國,后依鼎需禪師,得傳衣缽。晚年庵居劍門(《嘉泰普燈錄》卷二一)。為南岳下十七世,西禪鼎需禪師法嗣。今錄詩二首。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五
時有安分庵主,少與永共肄業(yè)于安國,后永偕依懶庵不契,辭謁大慧于徑山,行次錢塘江干,仰瞻宮闕,忽聞街司喝侍郎來,分忽大悟,偈曰:“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肝膽此時俱裂破,一聲江上侍郎來。”竟回西禪,懶庵迎之,付以伽黎衣。自爾不規(guī)所寓,后庵居劍門,化被嶺表,學(xué)者從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寶覺,俗姓時,安州(今河北安新)人。住婺州寶林寺,稱果昌寶覺禪師。為青原下十三世,法云善本禪師法嗣。與楊杰有交?!?a target='_blank'>五燈會元》卷一六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本,號無住,廣德(今屬安徽)人。住臨安府龍華寺。為南岳下十六世,育王無示介諶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七、《五燈會元》卷一八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五九六
本,號圓照禪師。與張商英同時。嘗住成都昭覺寺,出峽南游,初游云居寺,繼謁懷禪師于池陽景德寺,后被詔住慧林寺。見《羅湖野錄》卷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本粹,號玉庵(影印《詩淵》冊三頁二一○六)。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表自。懷安人也。依五祖演和尚。最久。未有省。時圓悟分座接納。師親炙焉。悟曰。公久于老師法席。何須來探水。脫有未至。舉我品評可也。師乃舉德山小參話。悟高喚曰。吾以不堪為公師。觀公如是則有馀矣。遂令再舉。至今夜不答話處。悟驀以手掩師口曰。但恁么看。師不勝憤。趨出以坐具槭地曰。那里有因緣。只教人看一句。于是朋輩競勉。未幾有省。悟私告五祖曰。渠只得一橛。大法未明在。須臾鍛鍊。必為法器。居無何。五祖宣言。請自立僧。實欲激其遠到。師聞之。深有所待。一日上堂。以目顧師曰。莫妄想。便下座。師氣不平。趨瑯琊啟公法社。久之。圓悟往撫存。遂于言下大徹。乃同歸。五祖方命立僧。圓悟即還蜀演既委順??な匾詭熇^席焉。拈香云。若為今成都昭覺勤禪師去。我于此時。如得其髓。為何不為他。不見道。魚因水有。子由母親。自是。衲子四至不可遏。師榜侍者門曰。東山有三句。道得即掛搭。衲子皆披靡。有一僧。攜坐具徑造丈室曰。某甲道不得。祇要掛搭。師大喜。呼維那于明窗下安排。師奇言妙旨。傳播諸方。諸方尊之曰。自老惜法嗣不昌。僅一龍華高。而道聲亦不振。或以圓悟于師有卵翼功。而師掩之所致云。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超信。字海印。桂府人也。亦瑯琊之嗣。住蘇州定慧寺。倡道多年。望重一時。年八十馀。平日受朱防禦家供養(yǎng)。屢至其宅。一日朱問曰。和尚后世能來弟子家托生否。師微笑頷之。及歸寺得疾。數(shù)日而化。其日。朱家生一女子。圓照本禪師。時住瑞光。聞其事往訪之。方出月抱出。見而一笑。圓照喚云。海印。你錯了也。女子哭數(shù)聲化去。有百丈野狐頌。并老僧詩。盛為叢林傳誦?,撝贉?。謂信為明眼宗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