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甄侃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中山無極人,字道正。甄琛長子。為秘書郎,隨琛在京,以酒色宿洛水亭舍,毆主人,下獄。久之,宣武帝以特旨出。自此沉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道正。南朝宋臨淮東陽人。少家貧,勤織作。嫁蕭承之,生道成(齊高帝),死于道成為建康令時。后道成即帝位,追尊為孝皇后。
釋道正 朝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滄州渤海人。居無常處。學(xué)無常師。宗蘭若法。棲息深林。乞食聚落。坐而不臥。道俗或從咨訪。則略示其綱猷而已。然經(jīng)筵論席。雖遍游歷。偏以成實知名幽冀。有隸公貫者。挽正住寺。而正終不屑也。因隱遁巖谷。綜述憲章。名之曰六行。蓋凡圣脩法也。包舉一化。融攝萬衢。其一曰凡夫罪行。次二曰凡夫福行。次三曰小乘人行。次四曰小菩薩行。次五曰大菩薩行。次六曰佛果證行。合六部。略則一卷。廣則二十一卷。其前一半為敘分。其后一半為行體。意以東夏釋種。多滯名相。罕附正因。茲欲舍筌檢理。壹宗禪觀。以濟神爽爾。開皇七年具狀奏聞。左仆射高穎。為集名德于禪林寺論議。時座中有斥以海隅之士。凌跨帝京者。正聞而嘆曰。法亦豈拘方所哉。然秪將以簡定邪正而已。地之中邊。非所問也。眾遂散。其說竟寢。正知澆季之弊。固未易化。乃委其書于方禪師所而歸。世莫詳其所終焉。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xí)禪初
釋道正。滄州渤海人。稟質(zhì)高亮言志清遠(yuǎn)。居無常處學(xué)非師授。樂習(xí)禪行宗蘭若法。無問冬夏棲息深林。乞食于村。馀惟常坐。系想繩床下帳獨靜。道俗參訊略示綱猷。令其住心緣向所授。故使四遠(yuǎn)造者各務(wù)靜緣。眾聚雖多而外無囂撓。正任性行藏都無名貫。經(jīng)論講會莫不登踐。皆聽其深隱略其繁長。周流兩河言議超邈。偏以成實知名幽冀。時有隸公貫者。引正住寺為上簿書而志駭風(fēng)云曾無顧眄。還返林薄。嗣業(yè)相尋。綜述憲法流之于世。名為六行。凡圣修法也。包舉一化融接萬衢。初曰。凡夫罪行。二曰。凡夫福行。三小乘人行。四小菩薩行。五大菩薩行。六佛果證行。都合六部極略一卷。廣二十卷。前半序分后半行體。言非文質(zhì)字爽詞費。開皇七年赍來謁帝。意以東夏釋種多沈名教。歸宗罕附流滯忘返。普欲舍筌檢理抱一知宗守道行禪通濟神爽。具狀奏聞。左仆射高穎。素承道訓(xùn)。乃于禪林寺大集名德述上所奏。時座中有僧曰。帝京無人。豈使海隅傳法。正聞對曰。本意伸明邪正。不欲簡定中邊。夫道在通方。固須略于祖述。眾無以抗也。而其著詞言行。眾又不愿遵之。于是僧徒無為而散。正知澆季之難化也。遂以行法并留京輦方禪師處。即返東川不悉終所。今驪山諸眾。多承厥緒系業(yè)傳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睦州桐廬人,一說杭州錢塘人。憲宗元和十四年進士。除秘書省正字。文宗大和中試大理評事。工詩。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道正,睦州桐廬(今浙江桐廬)人,家于錢塘(今浙江杭州)。憲宗元和十三年(818)下第。時輩多為詩以刺主司庾承宣,章孝標(biāo)獨賦《歸燕詩》留獻。庾得詩展吟,深恨遺才,次年復(fù)知貢舉,擢章孝標(biāo)及第。授校書郎。穆宗長慶中辭歸杭州。文宗大和中以大理評事充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從事。后入朝為秘書省正字。秩滿歸鄉(xiāng),卒于家。事跡散見《云溪友議》卷下、《唐摭言》卷一三、《唐才子傳》卷六等。詩學(xué)張籍,“殊有茜飾,七字尤爽朗”(《唐音癸簽》卷七)。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瑰奇美麗主及門者之一?!?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斷句8。
唐詩匯評
章孝標(biāo),生卒年不詳,字道正,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元和十四年(819),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長慶中歸杭,投謁白居易。長慶、寶歷間,又至越州投詞元稹。大和中,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府從事,試大理評事。會昌中游淮南,與節(jié)度使李紳交往唱酬。孝標(biāo)善詩,與白居易、元稹、李紳、楊巨源、無可、朱慶馀等人交往唱和。有《章孝標(biāo)詩》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三
孝標(biāo)。桐廬人。元和十四年進士。除秘書省正字。太和中試大理評事。

作品評論

詩人主客圖
瑰奇美麗主:武元衡……及門十人:張陵、章孝標(biāo)、雍陶、周拃、袁不約……。
云溪友議
前輩有章八元,后有章孝標(biāo),皆桐廬人,名雖遠(yuǎn)而位俱不達(dá)。
唐摭言
短李鎮(zhèn)揚州,請章孝標(biāo)賦《春雪》詩,命題于臺盤上。孝標(biāo)唯然,索筆一揮云:“六出飛花處處飄,粘窗拂砌上寒條。朱門到晚難盈尺。盡是三軍喜氣消?!?/blockquote>
《唐詩品》
孝標(biāo),錢塘人,與朱慶馀同時。其詩喜用渾成字,遂傷俗拙。《長安春夜》一首,田家情景,頗似中唐人語。
唐音癸簽
章孝標(biāo)殊有茜飾,七字尤爽朗?!霸祁I(lǐng)浮名去,鐘撞大夢醒”,何其偉也!
《中晚唐詩主客圖》
孝標(biāo)父子,俱以詩名。張洎稱孝標(biāo)為水部門人。水部名盛于元和中,孝標(biāo)元和進士,必應(yīng)親受水部律格。今檢其集,諸體凌亂,多他家竄入。聊抄數(shù)篇,以見其概,仍多率句,恐非廬山真面目也。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繼先,字嘉聞,貴溪(今江西貴溪縣西)人(《虛靖真君詞》)。住信州龍虎山上清觀,嗣漢三十代天師。徽宗崇寧四年(一一○五)召至京,賜號虛靖先生。北宋末卒(《全宋詞》冊二頁七五五)。有《虛靖真君詞》一卷,明洪武中嗣孫四十三代天師宇初又編成《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七卷并作序。事見《宋會要輯稿》崇儒六之三四。張繼先詩,以影印《道藏·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編卷末。
全宋文·卷四○四五
張繼先(一○九二——一一二六),字嘉聞,又字道正,號翛然子,信州貴溪(今江西貴溪)人。漢張道陵之后,處仁子。九歲嗣教,為三十代正一天師,居龍虎山上清觀?;兆诙啻握偃雽m中問道。崇寧四年六月賜號虛靖先生,敕江東漕臣遷建上清觀,后改觀為宮。靖康元年金人圍汴京,徽宗遣使亟召赴闕,行至泗州而卒,年三十五。著有《明真破妄章頌》、《心說》等。明張宇初集其詩文編為《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七卷(存),又有《虛靖詞》傳世。見《宋會要輯稿》崇儒六之四三,《漢天師世家》卷三。

人物簡介

維基
王道正(1563年—?),字惟德,號思泉,府軍左衛(wèi)籍山東濟南府沾化縣人。乙酉順天鄉(xiāng)試一百二十二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三百三十六名,登三甲第一百五十四名。都察院觀政,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十月授廣西道御史,十七年九月升河南按察司僉事,后官南京戶部郎中,三十三年二月考察去職。
僧行森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僧。廣東博羅人,俗姓黎,號茆溪。受法于通琇,居杭州龍溪庵。順治間隨師至京師,召對稱旨,留京師數(shù)年。順治帝欲封為禪師。以身為弟子,不敢與師同受封號,力辭,復(fù)還龍溪。雍正間追封明道正覺禪師。有《語錄》。
新續(xù)高僧傳·靈感篇第六之三
釋行森,字筇溪,別號慈翁。姓黎氏,博羅人。生質(zhì)清穎,器宇神俊。年及壯,游,偶感疲困,倚枕間,忽聞鼓吹聲,頓省根源,不從他有。遂決志出家,依雪嶠信。信寂后,乃參大覺普濟能仁國師玉林琇,洞明心要。琇令分座說法,四眾參承,機辯敏捷,解說入妙。一時目為大鵬劈海,且稱為“森鐵棒”云。及開化龍溪,緇侶云集。清室龍興,世祖入關(guān),奠鼎燕京,崇禮佛乘,詔集高僧。時順治戊戌,玉林琇應(yīng)召入都,因令森主報恩。己亥,玉林還山,森奉詔留京師。世祖恩眷,禮遇優(yōu)渥,屢降諭旨,欲加封號。森以師弟不敢并受,辭之甚力。既而請謁五臺,宿顯通寺。寺前遇一老嫗,手持竹籃,口嚼石子。與語,深明宗旨,呼森為大通佛。自五臺還京,乞歸龍溪。世祖名所居寺曰圓照。御書題賜,以寵異之。森持律精純,導(dǎo)眾嚴(yán)整,雅有百丈風(fēng)。受世祖知遇甚深,及其歸里,如日邊云影,既離絳霄,即隨意孤飛斷崖荒水間,不掛一絲。康熙十六年游華巖,曰:“此中修篁奇石,可以臥數(shù)江帆。吾老此矣?!蹦俗钥袒?,手書封龕偈而寂。春秋六十有四,僧臘三十有六。至雍正十一年,追封“明道正覺禪師”。御題贊曰:“一人首出,八表升平。爰有龍象,僧中之英。十虛融攝,正眼洞明。日光月華,水綠山青?!?/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