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誹謗(誹謗)  拼音:fěi bàng
散布不實言論而損壞他人名譽?!妒酚洝>戆?。高祖本紀》:「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埂都t樓夢》第九回:「那些不得志的奴仆們,專能造言誹謗主人?!?/div>
《國語辭典》:誹謗之木(誹謗之木)  拼音:fěi bàng zhī mù
相傳堯時立木牌于橋邊,供人書寫諫言。后世因于宮外立木,任人書寫政治得失,稱為「誹謗之木」?!痘茨献?。主術》:「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div>
《漢語大詞典》:陳諫(陳諫)
進諫。后漢書·皇甫嵩傳:“ 嵩 為人愛慎盡勤,前后上表陳諫有補益者五百餘事,皆手書毀草,不宣於外?!?/div>
分類:進諫
《漢語大詞典》:納說(納説)
猶言進諫。漢書·陳湯傳:“ 湯 明法令,善因事為勢,納説多從,常受人金錢作章奏,卒以此敗?!?漢 王充 論衡·逢遇:“進能有益,納説有補,人之所知也。” 宋 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然而人臣納説於君,因其既厭而止之,則易為力?!?宋 周密 齊東野語·詩用史論:“然 胡明仲 論 留侯 則云:‘善乎 子房 之能納説也;不先事而強聒,不后事而失機。不問則不言,有言則必當其可。’”
分類:進諫
《漢語大詞典》:置言
(1).猶進諫。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漢文 缺三推之義, 賈生 置言?!?br />(2).立言。 南朝 梁 沈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立行可模,置言成范?!?br />(3).埋怨。《敦煌變文集·不知名變文》:“娘子今日何置言?貧富多(前)生惡業(yè)牽?!?/div>
《漢語大詞典》:謁言(謁言)
(1).進諫。《陳書·宣帝紀》:“舉善從諫,在上之明規(guī);進賢謁言,為臣之令范?!?br />(2).謁見而有所請求的話。
《漢語大詞典》:言事
(1).古代專指向君王進諫或議論政事。荀子·大略:“ 孟子 三見 宣王 ,不言事。” 唐 韓愈 《送王秀才序》:“ 建中 初,天子嗣位,有意 貞觀 、 開元 之丕績,在廷之臣爭言事?!?明 歸有光 《題〈太仆寺志〉后》:“ 懷東 顧先生 ……以言事忤旨,安置 保安 。”
(2).今亦指向政府進言或議論國家大事。 毛澤東 《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一:“他上書言事,有信一封?!?br />(3).訴說或陳述事情。史記·平準書:“使問曰:‘家豈有寃,欲言事乎?’” 唐 柳宗元 《與史官韓愈致〈段秀實太尉逸事〉書》:“今所趨走州刺史 崔公 ,時賜言事,又具得太尉實跡,參校備具?!?br />(4).謂記言與記事。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雖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漢文類〉序》:“左右史混久矣,言事駁亂,尚書、春秋之旨不立?!奔⒁?孫汝聽 曰:“禮記·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即動也。”又引 童宗說 曰:“以紀言,春秋以紀事?!?br />(5).指公文。隋書·百官志上:“諸王公侯國官,皆稱臣……其公文曰言事。”
《國語辭典》:納諫(納諫)  拼音:nà jiàn
接受規(guī)勸、諫言?!秶Z。晉語八》:「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埂侗笔贰>矶?。于栗磾傳》:「自古明王圣主,皆虛心納諫,以知得失,天下乃安?!?/div>
《國語辭典》:諫書(諫書)  拼音:jiàn shū
臣子諫諍君上的奏書?!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王式傳》:「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諫書?!?/div>
《漢語大詞典》:論諫(論諫)
(1).論述講諫的方法。 宋 蘇洵 《諫論上》:“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説蓋出於 仲尼 ?!?br />(2).議論和進諫。 宋 陸游 《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之一:“論諫寧中止,謀謨不茍同?!?/div>
《國語辭典》:諫章(諫章)  拼音:jiàn zhāng
規(guī)諫上級的文書?!度龂萘x》第六○回:「從事王累,自用繩索倒吊于城門之上,一手執(zhí)諫章,一手仗劍,口稱如諫不從,自割斷其繩索,撞死于此地。」
《漢語大詞典》:青規(guī)(青規(guī))
(1).指宮庭禁地或御前所鋪蒲草之席,是進諫奏事的場所。 南朝 梁 劉孝綽 《侍宴》詩:“邂逅逢休幸,朱蹕曳青規(guī)。” 唐 劉禹錫 《高陵縣令劉君遺愛碑》:“御史屬 元谷 實司察視,持詔書詣 白渠 上,盡得利病,還奏青規(guī)中?!?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臣職下:“日伏青規(guī),罕能切直。” 宋 曾鞏 《送趙資政》詩:“白簡威方厲,青規(guī)遇更隆?!?br />(2).指典范的文章。青,通“ 清 ”。 唐 楊炯 《〈王勃集〉序》:“ 盧照鄰 人間才杰,覽青規(guī)而輟九攻?!鼻啵槐咀鳌?清 ”。
《國語辭典》:諫鼓(諫鼓)  拼音:jiàn gǔ
設于朝廷,以供人民進諫時擊用的鼓?!豆茏印;腹珕枴罚骸赣砹⒅G鼓于朝。」
《漢語大詞典》:進規(guī)(進規(guī))
(1).進諫規(guī)勸。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按 呂公 此言,不止附經(jīng)進規(guī),其解經(jīng)正確?!?span id="1cer1or" class="book">《平山冷燕》第一回:“匐伏進規(guī),天保頌醉飽之恩。” 林紓 《贈伍昭扆太守序》:“故本其所見者,豫進規(guī)於 伍君 ?!?br />(2).謂進軍并有所圖謀。清史稿·彰泰傳:“詔趣 彰泰 進規(guī) 云南 ?!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今大軍由北路進規(guī),可以制 漢陽 之命。”
(3).指作文、繪畫、下棋等事的布局規(guī)劃。 清 徐沁 明畫錄·呂紀:“每承制作畫,立意進規(guī),嘉賞甚渥。”
《漢語大詞典》:五諫(五諫)
(1).五種進諫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 漢 劉向 說苑·正諫:“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諷諫?!?2) 漢 班固 《白虎通·諫諍》:“人懷五常,故有五諫。謂諷諫、順諫、窺諫、指諫、陷諫?!?span id="ze4ho4l" class="book">《后漢書·李云傳論》:“禮有五諫,諷為上?!?李賢 注:“諷諫者,知患禍之萌而諷告也。順諫者,出辭遜順,不逆君心也。闚諫者,視君顏色而諫也。指諫者,質指其事而諫也。陷諫者,言國之害,忘生為君也?!?3)《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三諫不從” 漢 何休 注:“諫有五,一曰諷諫, 孔子 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 季氏 自墮之’是也;二曰順諫, 曹羈 是也;三曰直諫, 子家駒 是也;四曰爭諫, 子反 請歸是也;五曰贛諫, 百里子 蹇叔子 是也?!?4)《孔子家語·辨證》:“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風諫?!?br />(2).五位諫臣。 明 林蘭友 與 何楷 及 黃道周 、 劉同升 、 趙士春 稱“ 長安 五諫”。見明史·林蘭友傳。
《漢語大詞典》:死諫(死諫)
冒死進諫。 明 唐順之 《封知縣張公墓志銘》:“顧吾與若母兩人老耳,死諫是爾職,不死是圣天子恩厚無量也?!?清 錢謙益 《尚寶司少卿王之寀授奉直大夫制》:“尚終念生全之德,其無忘死諫之時。”
分類:冒死進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