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6詞典 1分類詞匯 45
《漢語大詞典》:楚賦(楚賦)
指 屈原 、 宋玉 等所寫的辭賦。 南朝 宋 鮑照 《芙蓉賦》:“感衣裳於 楚 賦,詠憂思於 陳 詩?!?錢振倫 注:“楚辭·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 懷 襄 不道,其惡存乎 楚 賦?!?宋 蘇軾 《巫山》詩:“ 楚 賦亦虛傳,神仙安有是?”參見“ 楚辭 ”。
分類:辭賦
《國語辭典》:楚辭(楚辭)  拼音:chǔ cí
戰(zhàn)國時(shí)代南方楚國的詩歌。楚懷王時(shí)的賢臣屈原,被讒而遭流放,作離騷以自傷,后人如宋玉、唐勒等人仿屈原文體而作,名篇備出,成為極重要的文學(xué)作品。而這一類文體的作品,通稱為「楚辭」。楚辭為南方文學(xué)的代表,用句多是六言七言參差,描寫個(gè)人情懷,富有浪漫神秘氣息,其用韻而長篇鋪敘,開漢賦的先河。漢劉向匯集屈原、宋玉、賈誼等人作品,輯成《楚辭》。王逸為之注釋,名為「楚辭章句」。
《漢語大詞典》:楚客詞(楚客詞)
指 屈原 的辭賦。 唐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詩之四:“芳杜 湘君 曲,幽蘭 楚 客詞。”
分類:辭賦
《漢語大詞典》:爾其(爾其)
連詞。表承接。辭賦中常用作更端之詞。猶言至于,至如。 漢 張衡 《南都賦》:“爾其地勢則 武闕 關(guān)其西, 桐栢 揭其東?!?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爾其實(shí)録無隱之旨,博雅弘辯之才,愛奇反經(jīng)之尤,條例踳落之失, 叔皮 論之詳矣?!?唐 杜甫 《鵰賦》:“爾其鶬鴰鳵鶂之倫,莫益於物,空生此身。” 明 徐渭 《牡丹賦》:“爾其 月陂 隄上, 長壽 街東, 張家 園林, 汾陽 宅中,當(dāng)春光之既和,正亭榭之載營?!?/div>
《國語辭典》:宋玉  拼音:sòng yù
人名。戰(zhàn)國時(shí)楚人,約生于周赧王二十五年,卒于楚亡之年。因曾任蘭臺令,故也稱為「蘭臺公子」。善辭賦,作〈九辯〉、〈招魂〉。與屈原并稱為「屈宋」。
分類:辭賦弟子
《漢語大詞典》:長卿(長卿)
(1).螃蜞的異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蟛蜞,小蟹也。生長海邊涂中,食土,一名‘長卿’?!?br />(2). 漢 辭賦家 司馬相如 的字。 相如 未遇時(shí)家徒四壁,后為 武帝 所賞識,以辭賦名世。詩文中常用以為典。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吾徒匹夫,加之罄困,家有 長卿 壁立之貧,腹懷 翳桑 絶糧之餒。” 唐 高適 《酬裴秀才》詩:“ 長卿 無產(chǎn)業(yè), 季子 慙妻嫂?!?宋 蘇軾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zèng)》:“胡不學(xué) 長卿 ,預(yù)作封禪詞。”
指六卿之長。 清 唐甄 潛書·卿牧:“冢宰輔相天子,無所不理。今名為吏(吏部尚書),但主除吏。當(dāng)授使授,當(dāng)陟使陟,當(dāng)黜使黜,不過注簿一小吏,烏得為長卿!五卿皆然,不可以不正,請復(fù)名為冢宰?!眳⒁姟?六卿 ”。
《國語辭典》:六卿  拼音:liù qīng
1.周代分掌國政的六種職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稌?jīng)。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埂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聞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六卿,各有徒屬職分,用于百事?!挂卜Q為「六官」。
2.春秋時(shí),晉國的范、中行、知、趙、韓、魏六氏?!蹲髠鳌O骞拍辍罚骸腹頃x六卿于蒲圃,賜之三命之服?!埂俄n非子。孤憤》:「所以謂晉亡者,亦非地與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專之也?!?/div>
《國語辭典》:彫蟲(彫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辭賦時(shí)之雕章琢句。清。王鵬運(yùn)〈沁園春。詞告主人〉詞:「嘆壯夫有志,彫蟲豈屑?」也作「雕蟲」。
《國語辭典》:雕蟲(雕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辭賦時(shí)之雕章琢句。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詮賦》:「此揚(yáng)子所以追悔于雕蟲,貽誚于霧縠者也?!埂度龂萘x》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務(wù)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jīng)。」也作「彫蟲」。
《國語辭典》:雕蟲篆刻(雕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雕琢蟲書,篆寫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空雕蟲篆刻,綴斷簡殘編?!挂沧鳌笍x篆刻」。
《國語辭典》:彫蟲篆刻(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ē
雕蟲、刻符的小技藝。后用以比喻文章小技。漢。揚(yáng)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辉唬骸喝?,童子彫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弧挂沧鳌傅裣x篆刻」。
《漢語大詞典》:歸去來(歸去來)
(1).辭賦篇名。 晉 陶潛 所作。晉書·隱逸傳·陶潛:“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 彭澤令 ……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 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義熙 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焙笥靡詺w隱之典。 宋 梅堯臣 《田家語》詩:“卻詠《歸去來》,刈薪向深谷?!?br />(2).回去。 唐 杜甫 《發(fā)劉郎浦》詩:“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唐 顏真卿 《贈(zèng)裴將軍》詩:“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匈奴 不敢敵,相呼歸去來?!?br />(3).詞牌名。雙調(diào),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體,仄韻。 清 王奕清 《詞譜》卷七:“《歸去來》調(diào)見樂章集詞二首,因詞有‘歌筵舞,且歸去,休惆悵,好歸去’句,取以為名?!?/div>
《國語辭典》:卿云(卿雲(yún))  拼音:qīng yún
祥云?!妒酚?。卷二十七。天官書》:「若煙非煙,若云非云,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云?!挂沧鳌妇霸啤?、「慶云」。
《漢語大詞典》:辭家(辭家)
(1).離別家園。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上成公:“其初行久而不還,后歸,語其家云:‘我已得仙?!蜣o家而去?!?晉 陸機(jī) 《為顧彥先贈(zèng)婦》詩:“辭家遠(yuǎn)行游,悠悠三千里?!?span id="17r1nq2" class="book">《舊唐書·柳渾傳》:“千里辭家,以干微祿?!?br />(2).指辭賦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自風(fēng)雅寢聲,莫或抽緒,奇文鬱起,其《離騷》哉!固已軒翥詩人之后,奮飛辭家之前?!?/div>
《國語辭典》:屈宋  拼音:qū sòng
屈原和宋玉。二人皆善辭賦,為后世辭賦家所宗。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辨騷》:「自九懷以下,遽躡其跡,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div>
分類:辭賦
《漢語大詞典》:賦客(賦客)
辭賦家。 宋 晏殊 《示張寺丞王??薄?/a>詩:“游 梁 賦客多風(fēng)味,莫惜青錢萬選才?!?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詩:“豈無賦客能招隱,亦有漁翁醉息機(jī)?!?清 顧炎武 《京闕篇》:“賦客餘 枚叟 ,文才后 賈生 ?!?/div>
分類:辭賦
《漢語大詞典》:陳詞(陳詞)
(1).謂著述辭賦。《楚辭·九章·抽思》:“結(jié)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王逸 注:“結(jié)續(xù)妙思,作辭賦也。”
(2).陳述意見。 漢 嚴(yán)忌 《哀時(shí)命》:“為鳳凰作鶉籠兮,雖翕翅其不容。靈皇其不寤知兮,焉陳詞而効忠?” 漢 東方朔 《七諫·謬諫》:“念三年之積思兮,愿壹見而陳詞?!?毛澤東 《向國民黨的十點(diǎn)要求》:“倘蒙采納施行,抗戰(zhàn)幸甚,中華民族解放事業(yè)幸甚。迫切陳詞,愿聞明教?!?br />(3).陳述申訴。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 葉相 夢錫 ,嘗守 常州 ,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蓋鄰家。鄰家訟之,謂他日且占地。 葉 判曰:‘東家屋被西家蓋,仔細(xì)思量無利害。他時(shí)折屋別陳詞,如今且以壁為界?!?span id="d2fdf7w" class="book">《元典章·吏部六·吏制》:“各處狀鋪之設(shè),本欲書寫有理詞訟,使知應(yīng)告不應(yīng)告之例,庶革泛濫陳詞之弊?!?br />(4).陳舊的言詞。 秦牧 《漫記端木蕻良》:“情節(jié)進(jìn)展的節(jié)奏較慢,有時(shí)描繪事物比較枝蔓,運(yùn)用語言陳詞稍多,卻感到是美中不足之處?!?/div>
《國語辭典》:小語(小語)  拼音:xiǎo yǔ
低語。晉。傅咸 小語賦:「能為小語者處上位。」
《國語辭典》:小言  拼音:xiǎo yán
1.言不入道。《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形容微小的事物。戰(zhàn)國。楚。宋玉 小言賦:「能粗而不能細(xì),非妙工也。然則上座者未足明賞。賢人有能為小言賦者,賜之云夢之田。」
《國語辭典》:班揚(yáng)(班揚(yáng))  拼音:bān yáng
John Bunyan
人名。(西元1628~1688)英國小說家。幼年貧苦失學(xué),曾任浸信會(huì)牧師,從事布道工作。西元一六六○年,英國王政復(fù)辟之后,以叛離國教罪名,被捕下獄,歷時(shí)十二年。著有宗教寓言小說《天路歷程》,影響極大。也譯作「邦揚(yáng)」、「彭揚(yáng)」。
《國語辭典》:七發(fā)(七發(fā))  拼音:qī fā
文章名。漢枚乘作。寫楚太子有疾,吳客以七事啟發(fā)。后人仿效之作很多,皆以七名篇,因而形成一種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