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23—1473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孟時,號竹巖。景泰二年狀元,官至少詹事。慈懿太后之喪,再疏請合葬,竟得如禮。翰林后堂有二柏,為潛手植,號學士柏;前有瀛洲亭,號為柯亭。邃于文學,性高介。有《竹巖詩文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八
潛字孟時,莆田人。景泰辛未第一人及第,授修撰。歷中允、洗馬。英宗復辟,改尚寶司少卿,遷翰林學士,再遷詹事府少詹事,仍兼學士。有《竹巖集》十八卷。 (《四庫總目》:潛詩沖澹清婉,不落蹊徑。 鄭岳《莆陽文獻》:柯潛為文整潔,詩尤清婉,接人外樂易而內(nèi)狷介。鄰郡有中貴人,寵冠一時,士大夫欲求速化者,爭趨其門。其人素慕潛文詞,屢欲屈致一見,潛卒不往,天下學士大夫仰之,以為異人。 《靜志居詩話》:漢有金馬、舊渠、蘭臺、東觀,宋有總明,陳有德教,周則虎門、麟趾,北齊則仁壽、文林,唐則麗正、集仙。開元中,始定為翰林院。其署與他公廨不同,中有徘徊精舍,四面步廊、畫壁、花磚、假山、叢竹,侈金鑾之秘記,建學士之新樓。汴宋玉堂尤加藻飾,洎乎南渡,雖屬偏安,而省舍一新,濯纓之泉、滌硯之澗、蕓香之亭、汗青之軒,以及蓬巒、松坡、蘭畦、芝館、藥洞、菊徑、橘洲、鶴砌,儲圖史翰墨于中。故論者以詞臣為神仙之職也。明初舊院有修竹林,學士黃宗豫《寄東里》詩云:「一別詞垣數(shù)月馀,娟娟修竹近何如?」北京既建,院設玉河橋,西堂后有井,劉文安所鑿也。亭二間,凡八楹,柯學士所筑也。井在左,亭居右,至今入翰苑者,以劉井、柯亭為佳話。 田按:《竹嚴集》,《四庫》著錄僅二卷,馀所藏者十八卷,為學士四世從孫維騏所編,當為完本。學士在翰林以名節(jié)著,詩亦俊爽出塵。)
維基
柯潛(1423年—1473年),字孟時,號竹巖,福建興化府莆田縣靈川柯朱村人,狀元。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出生于農(nóng)家,祖柯洪昌,父柯再興。生性遲鈍,但勤勉好學,三年不出書亭。景泰二年(1451年)中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歷洗馬。天順初,遷尚寶少卿,兼修撰。人稱壺公轉(zhuǎn)世,莆田諺語:“見了壺公山,聰明花開了”。明憲宗成化九年(1473年)授國子監(jiān)祭酒。
《漢語大詞典》:靜體(靜體)
(1).使身體靜息。后漢書·禮儀志中:“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絶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br />(2).潔凈之體。佛教指投身轉(zhuǎn)世后的圣潔之體。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第五世 達賴剌麻 於壬戌年示寂,轉(zhuǎn)生靜體,今十五歲矣?!?/div>
《漢語大詞典》:輪環(huán)(輪環(huán))
(1).循環(huán);輪流。 前蜀 韋莊 《上春詞》:“四時輪環(huán)終又始,百年不見 南山 摧?!?元 行端 《擬寒山子詩》之一:“東東復西西,輪環(huán)哭哀哀?!?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段公子》:“夫人與諸婢亦皆夢魔,大愳,而無如之何,唯與諸婢媼輪環(huán)鬭葉子,坐守達旦?!?br />(2).謂輪回,轉(zhuǎn)世。 唐 田休光 《法藏禪師塔銘》:“世之業(yè),生滅若輪環(huán)者,則雖塵沙作數(shù),草木為籌,了無遺纖哉?!?/div>
《國語辭典》:托胎  拼音:tuō tāi
寄托其身于胎胞。傳說中,常有托胎之事,如釋迦牟尼未成佛前,即從兜率天投胎于摩耶夫人的子宮中。
《漢語大詞典》:還世(還世)
(1).轉(zhuǎn)世,轉(zhuǎn)生。 唐 王魯復 《故白巖禪師院》詩:“能師還世名還在,空閉禪堂滿院苔?!?br />(2).猶還魂。 宋 魯應龍 《閑窗括異志》:“汝有陰隲,天未遽奪汝壽,汝今還世,切須事君則忠,事長則順?!?/div>
《國語辭典》:拉替身兒(拉替身兒)  拼音:lā tì shen ér
1.傳說枉死的人,為了能再投胎轉(zhuǎn)世,必須找一個頂替自己的人,稱為「拉替身兒」。如:「鬼月最好少去游泳,免得被拉替身兒?!?br />2.尋找代罪羔羊。如:「這人真狡滑,每當做錯事,總是設法拉替身兒。」
《國語辭典》:中陰身(中陰身)  拼音:zhōng yīn shēn
佛教用語。指死后、未轉(zhuǎn)世之前的生存型態(tài)。梵語antarābhava的意譯。但不是所有佛教部派都同意有中陰身的說法。而中陰身的存在時間,不同部派也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最久可維持四十九天。也稱為「中有」。
《國語辭典》:仁波切  拼音:rén bō qiè
西藏對轉(zhuǎn)世修行者的尊稱。為藏語rinpo che的音譯。意譯為珍寶。指經(jīng)一定手續(xù)測試,證實為某一位大修行人的轉(zhuǎn)世,再來度化、利益眾生者。
《國語辭典》:呼畢勒罕(呼畢勒罕)  拼音:hū bì lè hǎn
自在轉(zhuǎn)生,即「再來人」之意。譯自蒙古語。指身死之后,能不昧本性,寄胎轉(zhuǎn)生,復就其前世職位,使靈魂具一新肉體。乃是喇嘛教中活佛傳位的制度。也譯作「呼弼勒罕」。
《漢語大詞典》:金奔巴瓶
金瓶。藏語稱瓶為奔巴。 清 代拈定達賴和班禪額爾德尼兩喇嘛及諸活佛的化身轉(zhuǎn)世者時用之。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乘用兵之后,特運神斷,創(chuàng)頒金奔巴瓶,一供于 中藏 之 大招寺 ,遇有呼畢勒罕出世,互報差異者,納籤瓶中,誦經(jīng)降神,大臣會同達賴、班禪于 宗喀巴 前掣之?!?span id="aiswqcm" class="book">《清史稿·高宗紀六》:“命御前侍衞 惠倫 等齎金奔巴瓶往 藏 ,貯呼畢勒罕名姓,由達賴喇嘛等對眾拈定?!?/div>
轉(zhuǎn)世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二十七賢圣之一。于前生得預流果一來果后,轉(zhuǎn)身而為今生得不還果之圣者。此人不入色,無色界。直即般涅槃。
【俗語佛源】
根據(jù)佛教的因果報應和生死輪回的理論,死亡并不意味著生命的徹底結(jié)束,而是意味轉(zhuǎn)化作為另一種生命狀態(tài)。佛教所說的生命的輪回狀態(tài)大致有六種,即地獄、餓鬼、畜生、天、人和修羅。眾生依其前世與今生的善惡業(yè)力,而不斷轉(zhuǎn)化其生命形態(tài)。這種現(xiàn)象稱為轉(zhuǎn)世或轉(zhuǎn)生,是民間極為熟悉的。如元·秦簡夫《剪發(fā)待賓》第一折:「你常存這立身夫子信,休戀這轉(zhuǎn)世鄧通錢?!褂秩缜濉ぜo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凡為國捐生者,雖下至仆隸,生前茍無過惡,幽冥必與一職事;原有過惡者,亦消除前罪,向人道轉(zhuǎn)生?!勾送猓貍鞣鸾桃嗖捎棉D(zhuǎn)世制度來解決其宗教領袖的繼承問題。通過特定的宗教儀式選出「轉(zhuǎn)世靈童」承繼達賴、班禪等名號,統(tǒng)稱活佛。(李明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