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荊山玉
    
三刖
  
卞和泣
    
卞和玉
  
卞和三獻(xiàn)
 
卞和刖
 
和氏玉
 
荊山璆
 
玉三獻(xiàn)
  
和氏淚
 
痛玉
   
楚山玉
 
楚王珍
  
卞和恥
  
悲玉石
 
和氏愆
 
抱玉淚
 
三獻(xiàn)荊山
 
白璧疑冤楚
 
證玉臣
 
泣楚玉
 
誤卞和
 
泣血人
 
灑淚成血
  
獻(xiàn)玉和
 
荊山待價
  
璧悲三獻(xiàn)
 
為玉泣
 
白璧三年淚
 
楚人隨玉
 
足刖已過三
 
楚山迷璧
 
卞子抱玉
 
和氏寶
 
再獻(xiàn)甘滅趾
 
抱玉卞和
 
卞玉
 
抱石疑非
  
楚家玉
 
楚山囚玉
 
三獻(xiàn)三刖
 
謗玉
 
卞山璞
   
卞和不斲
 
卞和脛
 
刖人哭
 
卞疑
 
良璞悲
 
白璧冤楚
 
和氏三獻(xiàn)
 
和氏獻(xiàn)玉
   
獻(xiàn)玉招刑
   
賊奇璞
  
荊人美璞
 
相關(guān)人物
卞和


《韓非子》卷四〈和氏〉~238~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xiàn)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煌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xiàn)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煌跄耸褂袢死砥滂倍脤氀?,遂命曰:『和氏之璧?!?/span>

簡釋

卞和:指知音。唐李涉《送顏覺赴舉》:“居然一片荊山工,可怕無人是卞和?!?/p>

卞泣:指懷才不遇,或指蒙冤。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寄鄭少尹》:“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和氏玉:詠玉。唐錢起《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獨(dú)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例句

其兄因獻(xiàn)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 元稹 出門行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 元稹 諭寶二首

堅貞與和璧,利用歸干將。 劉商 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連城猶隱石,唯有卞和知。 劉商 殷秀才求詩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覲

泣連三獻(xiàn)玉,瘡懼再傷弓。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陽

頃游靈臺下,頻棄荊山玉。 劉長卿 贈別于群投筆赴安西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劉駕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

越歐百煉時,楚卞三泣地。二寶無人識,千齒皆棄置。 呂溫 古興

再刖未甘何處說,但垂雙淚出咸秦。 姚鵠 隨州獻(xiàn)李侍御二首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歸。 孟郊 古興

哲人臥病日,賤子泣玉年。 孟郊 哭秘書包大監(jiān)

行吟楚山玉,義淚沾衣巾。 孟郊 答姚怤見寄

因悲楚左右,謗玉不知珉。 孟郊 答盧虔故園見寄

況當(dāng)圣明主,豈乏證玉臣。 孟郊 送孟寂赴舉

應(yīng)憐泣楚玉,棄置如塵泥。 孟郊 鴉路溪行呈陸中丞

定知和氏璧,遙掩玉輪輝。 宋之問 送趙司馬赴蜀州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宮

只應(yīng)抱璞非良玉,豈得年年不至公。 張喬 自誚

似璧悲三獻(xiàn),疑珠怯再投。 張子容 璧池望秋月

自將荊璞比,不與鄭環(huán)同。 張惟儉 賦得西戎獻(xiàn)白玉環(huán)

和玉悲無已,長沙宦不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紹之制許歸侍

貞堅自有分,不亂和氏璧。 戴叔倫 孤石

所痛無罪者,明時屢遭刖。 曹鄴 下第寄知己

荊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李咸用 覽友生古風(fēng)

既同和氏璧,終有玉人知。 李咸用 贈來鵬

荊山有玉猶在璞,未遇良工虛擲鵲。 李咸用 送人

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fù)沒階趨。 李商隱 任弘農(nóng)尉獻(xiàn)州刺史乞假還京

徒為卞和識,不遇楚王珍。 李嶠

知君分如此,贈逾荊山璧。 李德裕 重憶山居六首羅浮山

居然一片荊山玉,可怕無人是卞和。 李涉 送顏覺赴舉

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xiàn)君。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十六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李白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荊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 李白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抱石恥獻(xiàn)玉,沈泉笑探珠。 李白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徒有獻(xiàn)芹心,終流泣玉啼。 李白 贈范金卿二首

大國本多士,荊岑無遺璧。 李益 華陰東泉同張?zhí)幨吭劜芈蓭熂婧喛h內(nèi)同官因寄齊中書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李頻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張侍御

曉澗青青桂色孤,楚人隨玉上天衢。 杜牧 押兵甲發(fā)谷口寄諸公

但尋陶令集,休獻(xiàn)楚王珍。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子既屈一鳴,余固宜三刖。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此時泣玉情雖異,他日銜環(huán)事亦同。 楊知至 復(fù)落后呈同年

荊玉收難盡,齊竽喜暫閑。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殷遙 送友人下第歸省

山中荊璞誰知玉,海底驪龍不見珠。 牟融 寄周韶州

結(jié)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 獨(dú)孤及 送陳兼應(yīng)辟兼寄高適賈至

哀哀獻(xiàn)玉人,楚國同悲辛。泣盡繼以血,何由辨其真。 王昌齡 為張僓贈閻使臣

三獻(xiàn)寢不報,遲遲空手回。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盧僎 途中口號

荊山璞在終應(yīng)識,楚國人知不是狂。 竇庠 酬謝韋卿二十五兄俯贈輒敢書情

價輕猶有二,足刖已過三。 羅隱 寄洪正師

顧我昔年悲玉石,憐君今日蘊(yùn)風(fēng)雷。 羅隱 送章碣赴舉

荊璞獻(xiàn)多還得售,桂堂恩在敢輕回。 翁承贊 喜弟承檢登科

荊山產(chǎn)美玉,石石皆堅貞。未必盡有玉,玉且問石生。 聶夷中 客有追嘆后時者作詩勉之

荊人獻(xiàn)始遇,良匠琢初成。 葉季良 賦得琢玉成器

投珠恐見疑,抱玉但垂泣。 薛據(jù) 古興

蕓香誤比荊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薛濤 贈韋校書

明年徵拜入,荊玉不藏諸。 蘇颋 錢荊州崔司馬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門依舊是龍門。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東歸萬里慚張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許渾 長安歲暮

知將刖足恨,去擊李膺門。 貫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

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xiàn)玉。 賈島 古意

同聲慚卞玉,謬此托韋金。 鄭愔 同韋舍人早朝

荊玉終無玷,隨珠忽已彈。 鄭愔 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獨(dú)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錢起 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

不嗟荊寶退,能喜彩衣還。 錢起 送安都秀才北還

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陳子昂 觀荊玉篇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獻(xiàn)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空。 陸暢 下第后病中

窮通應(yīng)計一時間,今日甘從刖足還。 雍陶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

眾寶歸和氏,吹噓多俊人。 韋應(yīng)物 寄令狐侍郎

卞和試三獻(xiàn),期子在秋砧。 韓愈 孟生詩

譬如黃金盤,照耀荊璞真。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涂中見寄

衣?lián)]京洛塵,完璞伴歸人。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

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駱賓王 疇昔篇

典故 
夷甫諸人
 
神州陸沈
 
清談?wù)`
 
神州沉陸
 
神州百年
 
人說王夷甫
 
百年陸沉
 
陸沉深恨

相關(guān)人物
桓溫
 
王衍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輕詆〉~834~
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zé)!」袁虎率而對曰:「運(yùn)自有廢興,豈必諸人之過?」桓公懔然作色,顧謂四坐曰:「諸君頗聞劉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芻豆十倍于常牛,負(fù)重致遠(yuǎn),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荊州,烹以饗士卒,于時莫不稱快?!挂庖詻r袁。四坐既駭,袁亦失色。
《晉書》卷九十八〈桓溫列傳〉~2572~
溫遣督護(hù)高武據(jù)魯陽,輔國將軍戴施屯河上,勒舟師以逼許洛,以譙梁水道既通,請徐豫兵乘淮泗入河。溫自江陵北伐,行經(jīng)金城,見少為瑯邪時所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泫然流涕。于是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zé)!」袁宏曰:「運(yùn)有興廢,豈必諸人之過!」
典故  
杯中蛇
  
廣客蛇
  
畫蛇杯
 
赤蛇懸弩影
 
移杯失畫蛇
 
照影落清杯
 
清樽照畫蛇
 
杯里無蛇
 
掛蛇杯
 
懸蛇疾
 
忘弓莫問蛇
 
酒誤蛇
 
映弩
 
盞底弓影
 
弓舌
 
相關(guān)人物
杜宣
 
樂廣


《晉書》卷四十三〈樂廣列傳〉~244~
嘗有親客,久闊不復(fù)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褂跁r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fù)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fù)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頓愈。
《風(fēng)俗通義校注》卷九〈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自傷者〉 ~388~
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詣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形如,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后郴因事過至宣家,窺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钩贿€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于故處設(shè)酒,杯中故復(fù)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剐旖?,甚夷懌,由是瘳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簡釋

樽中弩:喻無端多疑,自相驚擾。唐杜甫《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例句

送客屢聞簾外鵲,銷愁已辨酒中蛇。 包佶 答竇拾遺臥病見寄

撒枕銷行蟻,移杯失畫蛇。 李端 酬秘書元丞郊園臥疾見寄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可嘆懸蛇疾,先貽問鵩災(zāi)。 蘇颋 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

人去門棲鵩,災(zāi)成酒誤蛇。 衛(wèi)象 傷李端

典故
不競南風(fēng)
 
南風(fēng)多死聲
 
師曠審音
 
南風(fēng)不竟
 
獨(dú)竟南風(fēng)
 
誤竟南風(fēng)

相關(guān)人物
師曠


《春秋左傳正義》卷三十八〈襄公·傳十八年〉~578~
鄭子孔欲去諸大夫。將叛晉。而起楚師以去之。使告子庚。子庚弗許。楚子聞之。使楊豚尹宜告子庚曰。國人謂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師。死不從禮。不谷即位。于今五年。師徒不出。人其以不谷為自逸而忘先君之業(yè)矣。大夫圖之。其若之何。子庚嘆曰。君王其謂午懷安乎。吾以利社稷也。見使者?;锥鴮υ?。諸侯方睦于晉。臣請嘗之。若何。君而繼之。不可。收師而退??梢詿o害。君亦無辱。子庚帥師治兵于汾。于是子蟜。伯有。子張。從鄭伯伐齊。子孔。子展。子西守。二子知子孔之謀。完守入保。子孔不敢會楚師。楚師伐鄭。次于魚陵。右?guī)煶巧霞?。遂涉潁。次于旃然。蔿子馮。公子格。率銳師侵費(fèi)滑。胥靡。獻(xiàn)于。雍梁。右回梅山。侵鄭東北。至于蟲牢而反。子庚門于純門。信于城下。而還涉于魚齒之下。甚雨及之。楚師多凍。役徒幾盡。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fēng)。又歌南風(fēng)。南風(fēng)不競。多死聲。楚必?zé)o功。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南師不時。必?zé)o功。叔向曰。在其君之德也。晉·杜預(yù)注:「歌者吹律以詠八風(fēng),南風(fēng)音微,故曰不競也。師曠唯歌南北風(fēng)者,聽晉、楚之強(qiáng)弱也?!?/span>

簡釋

南風(fēng)多死聲:喻指在戰(zhàn)爭中顯示出失敗征兆。北周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之十一:“楚歌饒恨曲,南風(fēng)多死聲?!?/p>


例句

楚歌饒恨曲,南風(fēng)多死聲。 庾信 擬詠懷二十七首之十一

南風(fēng)昔不競,豪圣思經(jīng)綸。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

典故
同舍子
 
誤持金
 
不偷金
  
直氏偷金枉
 
金有誤持
  
偷金枉
 
相關(guān)人物
直不疑


《史記》卷一百三〈萬石張叔列傳·直不疑〉~2770~
塞侯直不疑者,南陽人也。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覺,妄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而告歸者來而歸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慚,以此稱為長者。文帝稱舉,稍遷至太中大夫。朝廷見,人或毀曰:「不疑狀貌甚美,然獨(dú)無奈其善盜嫂何也!」不疑聞,曰:「我乃無兄。」然終不自明也。

簡釋

偷金枉:喻指蒙受不白之冤。唐劉長卿《按履后歸睦州贈苗待御》:“直氏偷金枉,于家決獄明?!?/p>

同舍子:喻指同居郎官的人。唐韓愈《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歸來捧贈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例句

直氏偷金枉,于家決獄明。 劉長卿 按履后歸睦州贈苗侍御

人皆知飲水,公輩不偷金。 杜甫 贈裴南部聞袁判官自來欲有按問

璧非真盜客,金有誤持郎。 柳宗元 弘農(nóng)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fù)為大僚天監(jiān)昭明人心感悅宗元竄伏湘浦拜賀末由謹(jǐn)獻(xiàn)詩五十韻以畢微志

歸來捧贈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韓愈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餞七赤藤杖歌

典故
曹蠅
 
誤筆成蠅
 
孫郎蠅
 
點平風(fēng)

相關(guān)人物
曹不興


《三國志》卷六十三〈吳書·趙達(dá)傳〉~425~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吳錄》曰:「皇象字休明,廣陵江都人。幼工書。時有張子并、陳梁甫能書。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閒,甚得其妙,中國善書者不能及也。嚴(yán)武字子卿,衛(wèi)尉畯再從子也,圍莫與為輩。宋壽占夢,十不失一。曹不興善畫,權(quán)使畫屏風(fēng),誤落筆點素,因就以作蠅。既進(jìn)御,權(quán)以為生蠅,舉手彈之。孤城鄭嫗?zāi)芟嗳耍胺?、惇、達(dá)八人,世皆稱妙,謂之八絕云?!?/span>

例句

對景思任父,開圖想不興。 韋莊 漁塘十六韻

典故 
夜銜枚
 
夜入蔡州
 
雪夜入蔡州
 
蔡州平
 
夜入蔡州城
 
銜枚入蔡州
 
平蔡壘
 
入蔡奇兵
 
入蔡縛賊
 
將軍半夜鵝
 
鵝池平蔡
 
直入蔡州城
 
蔡州鵝鴨
 
誤了吳元濟(jì)
 
入蔡
 
吳元濟(jì)失家
 
鵝池雪

相關(guān)人物
李愬
 
裴度
 
吳元濟(jì)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三〈李晟列傳·李愬〉~3680~
陳許節(jié)度使李光顏勇冠諸軍,賊悉以精卒抗光顏。由是愬乘其無備,十月,將襲蔡州。其月七日,使判官鄭澥告師期于裴度。十日夜,以李祐率突將三千為先鋒,李忠義副之,愬自帥中軍三千,田進(jìn)誠以后軍三千殿而行。初出文成柵,眾請所向,愬曰:「東六十里止。」至賊境,曰張柴砦,盡殺其戍卒,令軍士少息,繕羈靮甲冑,發(fā)刃彀弓,復(fù)建旆而出。是日,陰晦雨雪,大風(fēng)裂旗旆,馬慄而不能躍,士卒苦寒,抱戈僵仆者道路相望。其川澤梁徑險夷,張柴已東,師人未嘗蹈其境,皆謂投身不測。初至張柴,諸將請所止,愬曰:「入蔡州取吳元濟(jì)也。」諸將失色。監(jiān)軍使哭而言曰:「果落李祐計中!」愬不聽,促令進(jìn)軍,皆謂必不生還;然已從愬之令,無敢為身計者。愬道分五百人斷洄曲路橋,其夜凍死者十二三。又分五百人斷朗山路。自張柴行七十里,比至懸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鵝鴨池,愬令驚擊之,以雜其聲。賊恃吳房、朗山之固,晏然無一人知者。李祐、李忠義坎墉而先登,敢銳者從之,盡殺守門卒而登其門,留擊柝者。黎明,雪亦止,愬入,止元濟(jì)外宅。蔡吏告元濟(jì)曰:「城已陷矣?!乖獫?jì)曰:「是洄曲子弟歸求寒衣耳?!苟砺剱遘娞柫顚⑹吭疲骸赋J虃髡Z?!鼓嗽唬骸负纬J痰弥劣诖耍俊顾祢?qū)率左右乘子城拒捍。田進(jìn)誠以兵環(huán)而攻之。愬計元濟(jì)猶望董重質(zhì)來救,乃令訪重質(zhì)家安恤之,使其家人持書召重質(zhì)。重質(zhì)單騎而歸愬,白衣泥首,愬以客禮待之。田進(jìn)誠焚子城南門,元濟(jì)城上請罪,進(jìn)誠梯而下之,乃檻送京師。其申、光二州及諸鎮(zhèn)兵尚二萬馀人,相次來降。
典故  
天上佳期
 
織女牽牛
 
 
烏鵲填
 
牛女夕
  
會雙星
 
織女橋
 
癡牛騃女
 
喜鵲橋
 
銀漢渡
 
鵲橋人
 
銀河靈鵲
  
鵲橋牛女
 
鳥鵲橋
 
借鵲
 
乞巧向天孫
  
織女皇姑
 
耕慵織懶
 
飛向銀河
 
飛橋駕鵲
 
織星橋
 
銀河響幽咽
 
鵲誤仙盟
 
泣分河
 
七夕女
 
丹鵲橋
 
天上弄機(jī)人
    
憐飛鵲
 
帝子橋
 
河鵲填橋
 
星渚橋空
 
河漢星橋
 
橋橫鵲
  
牛女鵲橋
 
填成鳥鵲
 
填鳥鵲
    
銀河鵲橋
 
橋成鳥鵲
 
野鵲并影
 
酬鳥鵲
  
相關(guān)人物
武丁
 
牛郎
 
織女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30~
南斗為廟,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婺女,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織女,天孫也。案:荊州占云『織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弧?/span>
《太平御覽》卷六〈天部六·星中〉~59~
河鼓三星,在牽牛北,主軍鼓。蓋天子三將軍也,中央大將軍也,其南左星,左將軍也,其北右星右將軍也,所以備關(guān)梁而拒難也,昔傳牽??椗咴缕呷障嘁娬?,則此是也,故《爾雅》云:河鼓謂之牽牛。
《歲時廣記》二卷第二〈十六七夕〉~835~
梁·吳均《齊諧記》曰:「桂陽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暫停,與爾別矣,后三千年當(dāng)復(fù)還。』弟問曰:『織女何事渡河?兄何當(dāng)還?』答曰:『織女暫詣牽牛,一去后三千年當(dāng)還?!幻鞯?,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猶云『七月七日織女嫁牽?!?。」又宗懔《荊楚歲時記》云:「七月七日,世謂織女牽牛聚會之日,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span>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后漢文》卷三十六〈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
織女七夕當(dāng)渡河,使鵲為橋。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二十三〈詩·七夕詩〉
玉匣卷懸衣,針樓開夜扉。姮娥隨月落,織女逐星移。離前忿促夜,別后對空機(jī)。倩語雕陵鵲,填河未可飛。
《昭明文選》卷十九、三國魏·曹子建(植)《洛神賦》
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dú)處。唐·李善注引三國魏·曹植《九詠注》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span>
《毛詩正義》卷十三之一〈小雅·谷風(fēng)之什·大東〉~437~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焉出涕。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有洌氿泉,無浸穫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薪是穫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羆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蛞云渚疲灰云錆{。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yáng)。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簡釋

七夕:詠七夕,或喻指夫婦聚會。唐杜甫《牽??椗罚骸叭f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p>


例句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劉威 七夕

鵲橋初就咽銀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和凝 楊柳枝

酒醒推篷坐,凄涼望女牛。 唐彥謙 夜泊東溪有懷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孟郊 古意

橋成烏鵲助,蓋轉(zhuǎn)鳳皇飛。 張光朝 天門街西觀榮王聘妃

鳳梭停織鵲無音,夢憶仙郎夜夜心。 戴叔倫 織女詞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見。 施肩吾 古別離二首

心如七夕女,生死難再匹。 曹鄴 古相送

烏鵲填應(yīng)滿,黃公去不歸。 李嶠

喜逐行人至,愁隨織女歸。 李嶠

穿針樓上閉秋煙,織女佳期又隔年。 李群玉 秋登涔陽城二首

西風(fēng)未起悲龍梭,年年織素攢雙蛾。 李賀 有所思

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皇飛。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 李郢 七夕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李郢 七夕寄張氏兄弟

相如才調(diào)逸,銀漢會雙星。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鵲飛應(yīng)織素,鳳起獨(dú)吹簫。 羊士諤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二首之一

主第巖扃架鵲橋,天門閶闔降鸞鑣。 趙彥昭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

河鵲填橋至,山熊避檻來。 鄭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xiàn)詩四首之四

橋成鵲已去,機(jī)罷女應(yīng)過。 陳潤 賦得秋河曙耿耿

須教翡翠聞王母,不奈烏鳶噪鵲橋。 陸暢 解內(nèi)人嘲

天上瓊花不避秋,今宵織女嫁牽牛。 陸暢 云安公主出降雜詠催妝二首

玉樹雜金花,天河織女家。 韋渠牟 步虛詞十九首

化為金印新祥瑞,飛向銀河舊路岐。 韓偓

霜刀剪汝天女勞,何事低頭學(xué)桃李。 韓愈 芍藥歌

飄白霓,掛丹梯,應(yīng)從織女機(jī)邊落。 顧況 廬山瀑布歌送李顧

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織女嫁牽牛。 顧況 杜秀才畫立走水牛歌

此夕河漢上,雙星含凄然。 鮑溶 秋夜聞鄭山人彈楚妃怨

人言天孫機(jī)上親手跡,有時怨別無所惜。 鮑溶 霓裳羽衣歌

典故
癡蠅誤拂


《三國志》卷六十三〈吳書·趙達(dá)傳〉~425~
權(quán)聞達(dá)有書,求之不得,乃錄問其女,及發(fā)棺無所得,法術(shù)絕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吳錄》曰:「曹不興善畫,權(quán)使畫屏風(fēng),誤落筆點素,因就以作蠅。既進(jìn)御,權(quán)以為生蠅,舉手彈之?!?/span>
典故
忽到窗前
 
疑是梅花
 
相思一夜梅花發(fā)
 
窗前疑是
 
相思忽到梅花樹
 
來到窗前疑是君
 
梅窗夜月見修妍
 
清夜橫斜竹影窗
 
疑誤君來
 
盧仝赤腳
 
一夜梅開疑是君
 
一夜相思疏影落寒窗
 
對梅一夜苦相思
 
昨夜應(yīng)是梅花發(fā)
 
昨夜窗前折盡
 
香思一夜發(fā)窗梅

相關(guān)人物
盧仝


《全唐詩》卷三百八十八〈有所思〉
當(dāng)時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天之涯。天涯娟娟姮娥月【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三五盈又缺】。翠眉蟬鬢生別離,一望不見心斷絕。心斷絕,幾千里。夢中醉臥巫山云,覺來淚滴湘江水。湘江兩岸花木深,美人不見愁人心。含愁更奏綠綺琴,調(diào)高弦絕無知音。美人兮美人,不知為暮雨兮為朝云。相思一夜梅花發(fā),忽到窗前疑是君。
典故 
賞音稀
   
顧周
 
周郎一顧
 
憶周郎
 
顧曲人
 
誤曲
 
覓周郎
 
畏周郎
 
待一顧
 
回頭顧曲
 
一顧周郎
 
周郎醉眼
 
誤顧
 
曲誤不須顧
 
周郎賞
 
顧曲多情
 
周郎知音
 
周郎知曲誤
 
周郎尚不知
 
顧曲中誤
 
誤新聲試周郎
 
曲誤試周郎
 
公瑾見誤
 
戀紅牙
 
微笑周郎
 
小誤回頭
 
周郎識曲
 
知音周郎
 
相關(guān)人物
周瑜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265~
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簡釋

周郎顧:詠樂曲或知音。唐李端《聽箏》:“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p>


例句

周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劉禹錫 紇那曲二首

慚和周郎應(yīng)見顧,感知大造竟無窮。 劉耕 和主司王起

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 張祜 觱篥

慚將多誤曲,今日獻(xiàn)周郎。 李端 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李端 聽箏

顧盼何曾因誤曲,殷勤終是感知音。 楊巨源 冬夜陪丘侍御先輩聽崔校書彈琴

周郎如賞羨,莫使滯芳晨。 歐陽袞 聽郢客歌陽春白雪

識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湛賁 伏覽呂侍郎丘員外舊題十三代祖歷山草堂詩因書記事

不應(yīng)令曲誤,持此試周郎。 王績 詠妓

一曲新聲慘畫堂,可能心事憶周郎。 薛能 贈韋氏歌人二首

周郎懷抱好知音,常愛山僧物外心。 貫休 酬張相公見寄

典故
風(fēng)流地
  
卓家
  
求凰曲
 
琴挑
 
彈鳳
  
鳳求皇
  
琴心先許
 
琴心誤
 
動文君
 
彩鳳求凰
 
卓家琴
 
文君婿
 
文君望久
 
錦里琴心
 
通琴意
 
聞琴解佩
 
卓氏
 
漫寄心
 
夜扣相如扉
 
座上琴心
 
琴中鳳語
 
文君知曲意
 
卓氏琴臺
 
相如意蜜
 
相如琴心
 
琴寄情
 
臨邛
  
卓氏寡

相關(guān)人物
卓文君
 
卓王孫
 
司馬相如

參考典故
卓王孫
 
夜失身
 
夜失身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00~
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共⒄倭?。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谷嘶蛑^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dāng)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馬長卿,長卿故倦游,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dú)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藝文類聚》第四十三卷〈樂部三·歌〉
漢司馬相如〈琴歌〉曰:「相如游臨邛,富人卓王孫家,有女文君。新寡,竊于壁見之。相如因以琴歌挑之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皇。有艷淑女在此房,何緣交接為鴛鴦。鳳兮鳳兮從我棲,得托字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弧?/span>

例句

臨江起珠樓,不賣文君酒。 于濆 宮怨

不恨歸日遲,莫向臨邛去。 孟郊 古別離

本是風(fēng)流地,游人易白頭。 李端 送友人游蜀

琴心正幽怨,莫奏鳳凰詩。 李端 送夏侯審游蜀

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 李群玉 同鄭相并歌姬小飲戲贈

蘭浦秋來煙雨深,幾多情思在琴心。 李群玉 戲贈魏十四

似濯文君錦,如窺漢女妝。 李群玉 臨水薔薇

使君居曲陌,園令住臨邛。 李賀 惱公

琴心與妾腸,此夜斷還續(xù)。 李賀 有所思

臨邛行樂處,莫到白頭回。 李頻 送友人入蜀

錦字梭懸壁,琴心月滿臺。 杜牧 代人作

凝魂空薦夢,低耳悔聽琴。 杜牧 為人題贈二首之一

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門扃。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豈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權(quán)德輿 雜詩五首之一

巴水漾情情不盡,文君織得春機(jī)紅。 溫庭筠 錦城曲

難為子猷志,虛負(fù)文君名。 田娥 寄遠(yuǎn)

好似文君還對酒,勝于神女不歸云。 白居易 盧侍御小妓乞詩座上留贈

唯應(yīng)對楊柳,暫醉卓家琴。 盧綸 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

料得相如偷見面,不應(yīng)琴里挑文君。 羅虬 比紅兒詩之二十八

芳樹文君機(jī)上錦,遠(yuǎn)山孫壽鏡中眉。 羅隱 題袁溪張逸人所居

卓家人寂寞,揚(yáng)子業(yè)凋殘。 耿湋 送蜀客還

戍客烽樓迥,文君酒幔斜。 薛能 和楊中丞早春即事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脫文君取次游。 薛能 并州

醉席眠英好,題詩戀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臨邛。 薛能 桃花

莫比班家扇,寧同卓氏琴。 許渾 贈蕭煉師

卓氏琴臺廢,深蕪想徑通。 賈島 送朱休歸劍南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讀書山。 鄭谷 蜀中三首

文君手里曙霞生,美號仍聞借蜀城。 鄭谷 錦二首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韋莊 聽趙秀才彈琴

晉朝叔夜舊相知,蜀郡文君小來識。 韋莊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文君酒市逢初雪,滿貰新沽洗旅顏。 齊己 送人入蜀

典故   
劉郎去后
 
觀桃
 
元都觀
 
燕麥兔葵
 
桃花句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前度
 
看花君子
 
劉郎未見
 
燕麥鳧葵
 
玄都看花
 
桃滿觀
 
吊麥傷桃
 
玄都觀中游
 
看花才子
 
觀中桃謝
 
觀里千樹
 
桃花誤劉郎
 
夢得重來郎省
 
劉郎已經(jīng)老

相關(guān)人物
劉禹錫


《本事詩·事感》
劉尚書自屯田員外左遷郎州司馬,凡十年始徵還。方春,作〈贈看花諸君子〉詩曰:「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其詩一出,傳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執(zhí)政,又誣其有怨憤。他日見時宰,與坐,慰問甚厚。既辭,即曰:「近者新詩,未免為累,奈何?」不數(shù)日,出為連州刺史。其自?云:「貞元二十一年春,余為屯田員外,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連州,至荊南,又貶朗州司馬。居十年,詔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盛如紅霞,遂有前篇,以記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蕩然無復(fù)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fēng)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時太和二年三月也?!乖娫唬骸赴佼€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獨(dú)來。」

例句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劉禹錫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 再游玄都觀

典故
儒冠誤身
  
星星種種坐儒冠
 
杜甫騎驢

相關(guān)人物
杜甫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甫昔少年日【甫昔妙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yáng)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王翰愿為鄰】。自謂頗挺出【自謂頗挺生】【自謂頗挺特】,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旅客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案:天寶中。詔徵天下士有一藝者。皆得詣京師就選。李林甫抑之。奏令考試。遂無一人得第者?!俊I趵⒄扇撕?,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祗是走踆踆。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白鷗波浩蕩】,萬里誰能馴。
典故 
井瓶身誤
 
瓶沉金井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齊詩》卷六〈釋寶月·估客樂〉~480~
有信數(shù)寄書,無信心相憶。莫作瓶落井,一去無消息。

例句

金瓶落井無消息,令人行嘆復(fù)坐思。 李白 寄遠(yuǎn)十一首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 白居易 新樂府: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國語辭典》:三獻(xiàn)(三獻(xiàn))  拼音:sān xiàn
古代舉行祭典時,初次獻(xiàn)酒為初獻(xiàn),再次獻(xiàn)酒為亞獻(xiàn),第三次獻(xiàn)酒為終獻(xiàn),合稱為「三獻(xiàn)」?!独m(xù)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检胫抡迫I(xiàn)?!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嘎暑I(lǐng)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xiàn)、八拜?!挂卜Q為「三享」。
《漢語大詞典》:三獻(xiàn)玉(三獻(xiàn)玉)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獻(xiàn)之 厲王 ,王以為誑,刖其左足;復(fù)獻(xiàn) 武王 ,又刖其右足;后獻(xiàn) 文王 ,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 和氏 璧。事見《韓非子·和氏》。后用為懷才難遇知音的典實。 唐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赴范陽》詩:“泣連三獻(xiàn)玉,瘡懼再傷弓。” 唐 賈島 《古意》詩:“眼中兩行淚,曾弔三獻(xiàn)玉?!?宋 曾鞏 《送程殿丞還朝》詩:“自重肯悲三獻(xiàn)玉,不欺常慎四知金?!?/div>
分類:卞和璞玉
《國語辭典》:刖足  拼音:yuè zú
一種古代的刑罰??车舴溉说哪_。為肉刑之一?!度龂萘x》第九回:「倘得黥首刖足,使續(xù)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div>
分類:斷足肉刑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xiàn)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泣
卞和 之泣。 卞和 得玉璞以獻(xiàn) 楚王 , 楚王 以為詐,砍其雙腳, 卞和 抱其璞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后指因蒙受冤屈或不遇知己而痛苦悲傷。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詩:“濫竊商歌聽,時憂 卞 泣誅。”參見“ 卞和 ”。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xiàn)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璞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漢 焦贛 《易林·漸之萃》:“西行求玉,冀得卞璞?!?/div>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dāng)。便得個完璧歸趙也?!挂沧鳌笟w趙」、「原璧歸趙」。
《漢語大詞典》:和玉
(1). 卞和 之玉。喻稀世之寶。后漢書·劉陶傳:“就使當(dāng)今沙礫化為南金,瓦石變?yōu)?和 玉,使百姓渴無所飲,饑無所食……猶不能以保蕭墻之內(nèi)也?!?李賢 注:“ 和 玉, 卞和 之玉也?!?br />(2). 卞和 之玉。喻不為世重的賢才。 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詩:“ 和 玉悲無已, 長沙 宦不成。”參見“ 和氏璧 ”。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和璧  拼音:hé bì
楚人卞和所得的璞玉。參見「和氏璧」條?!段倪x。曹丕。與鐘大理書》:「和璧入秦,相如抗節(jié)?!?/div>
分類:和璧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完璞
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唐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詩:“衣?lián)] 京洛 塵,完璞伴歸人?!?清 羅有高 《鄧先生墓表》:“近百年來,高風(fēng)寥邈矣,而先生獨(dú)奮發(fā)於陳編蠹簡之中,成之以勇邁不回之氣,佐之以堅苦廉毅之操,內(nèi)外完璞,挺為偉人?!?/div>
《漢語大詞典》:懷玉(懷玉)
(1).謂懷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南朝 梁 蕭統(tǒng) 《〈陶淵明集〉序》:“或懷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負(fù)薪?!?唐 駱賓王 《鏤雞子》詩:“誰知懷玉者,含響未吟晨?!?br />(2).猶懷璧。 明 李東陽 《邯鄲賈》詩:“ 長安 寳氣橫九州,賈兒身貴封為侯;匹夫懷玉尚不可,何怪貪兒死奇貨。”參見“ 懷璧 ”。
分類:懷抱仁德
《漢語大詞典》:懷璧(懷璧)
左傳·桓公十年:“ 周 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杜預(yù) 注:“人利其璧,以璧為罪?!币蛞浴皯谚怠北扔鞫嘭斦械溁驊巡旁饧?。三國志·魏志·華歆傳:“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yuǎn)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唐 李華 《詠史詩》之四:“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清 姚鼐 《錢舜舉〈蕭翼賺蘭亭圖〉》詩:“語卿且勿諫,懷璧不可居?!?/div>
分類:招禍懷才
《漢語大詞典》:抱玉
(1).見“ 抱璞 ”。
(2).謂懷抱德才,深藏不露。語本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三國 魏 嵇康 《古意》詩:“安得反初服,抱玉寶六奇?!?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抱玉者聯(lián)肩,握珠者踵武。”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xiàn)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和再獻(xiàn)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yīng)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br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挂姟稇?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div>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xiàn)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和再獻(xiàn)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yīng)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br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挂姟稇?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div>
《漢語大詞典》:楚卞
指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 唐 呂溫 《古興》詩:“ 越歐 百鍊時, 楚 卞 三泣地。二寳無人識,千齡皆棄置?!眳⒁姟?楚玉 ”。
分類:卞和
《漢語大詞典》:楚玉
指 楚國 寶玉 和氏 璧。亦用以比喻才能、才華。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姓字難教題甲榜,聲名甚日滿皇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
《漢語大詞典》:楚璞
指 楚 人 卞和 獻(xiàn)給 楚王 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宋 梅堯臣 《度支蘇才翁挽詞》詩之二:“盛世雖多士,唯公與眾殊。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未入 周 官采,爭持 楚 璞模。” 明 高啟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詩:“知音竟為誰,四海嗟惸惸。 齊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章炳麟 《西歸留別中東諸君子》詩:“球府集蒼蠅,一滴緇 楚 璞?!?/div>
《漢語大詞典》:楚璧
即 和氏 璧。 明 何景明 《贈張合之秀才》詩之二:“ 卞生 懷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眳⒁姟?和氏璧 ”。
分類:和氏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泣玉
《韓非子·和氏》:“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 楚山 中,奉而獻(xiàn)之 厲王 , 厲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 為誑而刖其左足。及 厲王 薨, 武王 即位, 和 又奉其璞而獻(xiàn)之 武王 。 武王 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跤忠?和 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 薨, 文王 即位, 和 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焙笠浴捌瘛敝敢驊巡挪挥龆?唐 駱賓王 《疇昔篇》:“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宋 王禹偁 《商州進(jìn)士張齊說將赴春闈》詩:“明年得意歸來日,不見麻衣泣玉斑?!?/div>
《漢語大詞典》:獻(xiàn)楚(獻(xiàn)楚)
指 春秋 時 卞和 向 楚王 獻(xiàn)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懷才不遇,投效無門。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彈冠空被笑,獻(xiàn) 楚 自多傷。” 唐 元稹 《獻(xiàn)滎陽公主五十韻》:“會將連獻(xiàn) 楚 ,深恥謬游 燕 ?!眳⒁姟?獻(xiàn)玉 ”。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玉(獻(xiàn)玉)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xiàn)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rèn)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xiàn)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xiàn)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xiàn)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 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xiàn)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玉(獻(xiàn)玉)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xiàn)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rèn)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xiàn)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xiàn)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xiàn)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xiàn)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div>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璞(獻(xiàn)璞)
猶獻(xiàn)玉。 唐 韋渠牟 《贈竇五判官》詩:“美玉自矜頻獻(xiàn)璞,真金難與細(xì)披沙?!?元 馬臻 《述懷五十韻》:“獻(xiàn)璞悲 和 泣,辭金憶 震 賢。” 明 李東陽 《青溪聞體齋古潭之說有詩見嘲次韻以解》:“登龍卻恨通家晚,獻(xiàn)璞翻為識者羞?!眳⒁姟?獻(xiàn)玉 ”、“ 獻(xiàn)楚 ”。
分類:獻(xiàn)玉
《漢語大詞典》:荊人
(1). 楚 人,南人。春秋·莊公二十三年:“公至自 齊 , 荊 人來聘。”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 荊 人風(fēng)靡, 交 益 景從?!?br />(2).對人稱己妻的謙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區(qū)區(qū)拙技,負(fù)此良琴,若得荊人一奏,當(dāng)有一兩聲可聽者?!?span id="qeq2ego" class="book">《顏氏家藏尺牘》卷二引 清 王士祜 書:“弟去歲以荊人抱病,屏跡半載?!?/div>
《漢語大詞典》:荊和
(1).指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 漢 劉向 《九嘆·惜賢》:“ 晉 申生 之離殃兮, 荊 和氏 之泣血?!?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故瓊瑤俟 荊和 而顯連城之價,烏號須 逢門 而著陷堅之功?!?唐 黃滔 《以不貪為寶賦》:“縱饒 秦氏 ,當(dāng)時曾欺 趙 地;爭奈 楚君 ,昔日薦刖 荊和 ?!?明 高叔嗣 《古歌》:“ 荊和 當(dāng)路泣,良璞為誰明?”參見“ 卞和 ”。
(2).指和氏璧。《楚辭·劉向〈九嘆·怨思〉》:“筐澤瀉以豹鞹兮,破 荊和 以繼筑?!?王逸 注:“破 和氏 之璧以繼筑杵而舂,敗玉寶而失其好也。”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玉異色而均美,是以 晉棘 、 荊和 ,等價連城?!?/div>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xiàn)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荊寶(荊寶)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資質(zhì)。《文選·潘岳〈楊仲武誄〉》:“春蘭擢莖,方茂其華; 荊 寶挺璞,將剖於 和 ?!?李善 注:“言德業(yè)之美類於蘭玉?!?南朝 宋 劉義恭 《游子移》詩:“ 三河 游蕩子,麗顏邁 荊 寶。”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fēng)告示》:“爾諸生沐浴圣化,景行前修,諒當(dāng)人握 隋 琛,家懷 荊 寶?!?/div>
《漢語大詞典》:荊玉
(1). 荊山 之玉。即和氏璧。 晉 盧諶 《覽古》詩:“連城既偽往, 荊 玉亦真還?!?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xiàn), 冀 群當(dāng)一空。”
(2).喻美質(zhì)賢才。藝文類聚卷四七引 晉 孫綽 《賀司空修(循)像贊》:“質(zhì)與 荊 玉參貞,鑒與南金等照。” 唐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其年停貢舉》詩:“ 荊 玉收難盡, 齊 竽喜暫閒?!?/div>
《國語辭典》:荊璞(荊璞)  拼音:jīng pú
楚國荊山的玉璞,即和氏璧。參見「荊山之玉」條?!段倪x。盧諶。贈劉琨詩》:「承侔卞和,質(zhì)非荊璞?!购笥靡员扔髻Y質(zhì)美好。也稱為「荊璧」、「荊玉」。
《漢語大詞典》:荊璧
即和氏璧。亦用以泛指美玉。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六》:“立 神明 通天 之臺,造甲乙之帳,絡(luò)以 隋 珠 荊 璧?!?南朝 宋 謝惠連 《鞠歌行》:“南荊璧,萬金貲, 卞和 不斲與石離。”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荊 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div>
《國語辭典》:神州陸沉(神州陸沉)  拼音:shén zhōu lù chén
比喻國土淪陷,被敵人占領(lǐng)。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zé)!」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杯蛇
見“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樽中弩
典出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予之祖父 郴 為 汲 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 杜宣 ,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盃中,其形如虵。 宣 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后 郴 因事過至 宣 家,闚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虵,虵入腹中。’ 郴 還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 宣 於故處設(shè)酒,盃中故復(fù)有虵,因謂 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 宣 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焙蠖嘤靡孕稳菀缮褚晒?,自相驚擾。 唐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詩:“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眳⒁姟?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蛇杯(蛇盃)
見“ 蛇影杯弓 ”。
《漢語大詞典》: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當(dāng)成了蛇。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記 杜宣 飲酒,見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醫(yī)治不愈;后知為壁上所懸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晉書·樂廣傳也有類似的記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慮而引起恐懼。紅樓夢第八九回回目:“人亡物在公子填詞,蛇影杯弓 顰 卿絶粒。” 方榮杲 《題紅薇感舊記》詩:“無端虐燄黯 湘 城,蛇影杯弓處處驚?!币嘧鳌?蛇盃 ”。 五代 李瀚 《蒙求》:“ 廣 客蛇影, 殷 師牛鬭?!?宋 戴埴 鼠璞·虎石蛇盃:“大率奇事易失實,虎石蛇盃意義略同,皆有二出。”紅樓夢第八九回:“一片疑心,竟成蛇影?!?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況蛇盃弓影,恍惚無憑?!眳⒁姟?杯弓蛇影 ”。
《漢語大詞典》:酒中蛇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載: 杜宣 赴飲,見酒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痛切,多方醫(yī)治不愈。后知杯中之蛇為壁上赤弩照于杯中之影,病遂愈。晉書·樂廣傳亦有類似記述。后用“酒中蛇”為因疑慮而引起疾病之典實。 明 高啟 《次韻楊禮曹雨中臥疾》之二:“何事一春頻謁告,只應(yīng)來辨酒中蛇。”參見“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國語辭典》:不疑誣金(不疑誣金)  拼音:bù yí wú jīn
漢代直不疑被誣告盜金的事。見《漢書。卷四六。直不疑傳》。
分類:誣告漢朝
《漢語大詞典》:偷金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塞侯 直不疑 者, 南陽 人也。為郎,事 文帝 。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覺,妄意 不疑 , 不疑 謝有之,買金償。而告歸者來而歸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慙,以此稱為長者?!焙笾副徽_不辯,久而得白為“偷金”。 唐 杜甫 《贈裴南部》詩:“人皆知飲水,公輩不偷金?!?仇兆鰲 注:“此言 裴君 以清節(jié)受誣?!?/div>
分類:后指
《漢語大詞典》:同舍
所棄相同。韓非子·奸劫弒臣:“人臣之所毀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謂同舍?!?br />(1).共居一舍。舍,館舍或官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客游 梁 。 梁孝王 令與諸生同舍?!?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歸來捧贈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宋 曾鞏 《相國寺維摩院聽琴序》:“ 治平 三年夏,得 洪君 於京師,始合同舍之士,聽其琴于 相國寺 之 維摩院 ?!?br />(2).住同一館舍的人。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br />(3).指同僚。 唐 杜甫 《潭州送韋員外迢牧韶州》詩:“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輝光?!?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予在館中時,盛暑中 傅崧卿 給事以冰餽同舍?!?清 吳偉業(yè) 《臨江參軍》詩:“同舍展歡謔,失語輒面斥。”
《漢語大詞典》:懸瓠(懸瓠)
古城名。以城北 汝水 屈曲如垂瓠,故名。 隋 唐 為 蔡州 治所。 唐憲宗 元和 十二年, 李愬 雪夜進(jìn)軍,擒 吳元濟(jì) 于此。后泛指擒敵之處。 清 趙翼 《大柳驛相傳為趙韓王授徒處》詩:“半夜遂成 懸瓠 擒,膽落 金陵 東海 鯉。”
《國語辭典》:七夕  拼音:qī xì
農(nóng)歷七月七日夜晚。相傳天上牛郎織女于這晚相會,后世以此日為情人節(jié)。此日婦女往往會陳瓜果、穿七孔針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藝。見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七月》。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傳陰歷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并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于刺繡織布,稱為「乞巧」。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七月》:「是夕,人家婦女結(ji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幾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挂沧鳌钙砬伞?。
《漢語大詞典》:填橋(填橋)
見“ 填河 ”。
《漢語大詞典》:填河
亦稱“ 填橋 ”。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織女 相會,群鵲銜接為橋以渡銀河的民間傳說。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詩:“離前忿促夜,別后對空機(jī)。倩語雕陵鵲,填河未可飛?!?五代 徐夤 《鵲》詩:“香閨報喜行人至,碧漢填河織女回。” 明 高啟 《鵲軒》詩:“詎信填河事,寧歌繞樹詩?!?清 李漁 《蜃中樓·結(jié)蜃》:“那樓上呵,好一似天孫織所,凄凄可憐;俺便做個填橋烏鵲行方便!”參見“ 鵲橋 ”。
《國語辭典》:天女  拼音:tiān nǚ
1.中國古代傳說為天帝的女兒。參見「織女」條。
2.女神?!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中。觀眾生品第七》:「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說法,便現(xiàn)其身?!?br />3.燕子。元。伊世珍《瑯?gòu)钟洝肪砩弦恫商m雜志》:「昔有燕飛入人家,化為一小女子,長僅三寸,自言天女,能先知吉兇。故至今名燕為天女?!?/div>
《國語辭典》:天孫(天孫)  拼音:tiān sūn
1.織女星的別稱。參見「織女星」條。
2.皇帝的孫子。《稱謂錄。卷一○?;手T孫。天孫》:「《焦氏易林》:『天孫帝子與日月處?!弧?/div>
《漢語大詞典》:女牛
織女星和牽牛星。 唐 唐彥謙 《夜泊東溪有懷》詩:“酒醒推篷坐,凄涼望女牛?!?宋 吳自牧 夢粱錄·七夕:“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清 林則徐 《中秋炮臺眺月有作》詩:“乘槎我欲凌女牛,舉杯邀月與月酬。”
《漢語大詞典》:星度
(1).星辰運(yùn)行的度數(shù)。《史記·歷書》:“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謝夷吾》:“﹝ 謝夷吾 ﹞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綜校圖録?!?span id="koygasm" class="book">《新五代史·雜傳十九·馬重績》:“古今所紀(jì),考審多差,《宣明》氣朔正而星度不驗,《崇玄》五星得而歲差一日?!?br />(2).猶星命。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七:“ 婺州 一衙前 葛好問 者,精於星度,嘗謂 子容 之命全似 杜祁公 。” 宋 林逋 《贈胡介》詩:“金方燒易得,星度算來玄?!?明 高攀龍 《與段幻然書》之三:“臺丈星度年來未佳,慎之!慎之!”
《國語辭典》:星橋(星橋)  拼音:xīng qiáo
1.傳說中的鵲橋。宋。李清照 行香子。草際鳴蛩詞:「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br />2.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七星橋。傳說秦代李冰守蜀造橋,畫斗魁七星,故稱為「星橋」。
《國語辭典》:烏鵲橋(烏鵲橋)  拼音:wū què qiáo
相傳每年七夕烏鵲填天河成橋,以渡織女、牛郎,使之相會。后以烏鵲橋比喻男女相會的地方。唐。宋之問〈明河篇〉:「鴛鴦機(jī)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
《國語辭典》:鵲橋(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傳每年七夕,為了讓織女渡過天河與牛郎相會,喜鵲會飛聚起來,搭成跨越天河的橋道,稱為「鵲橋」。后世則以鵲橋比喻夫妻、情人久別團(tuán)聚的機(jī)緣。宋。秦觀 鵲橋仙。纖云弄巧詞:「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國語辭典》:牛女  拼音:niú nǚ
牽牛與織女二星的合稱。晉。潘岳〈西征賦〉:「儀景星于天漢,列牛女以雙峙?!姑?。高濂《玉簪記》第一九出:「誰承望今宵牛女,銀河咫尺間,巧一似穿針會,兩下里青春濃桃艷李。」
《國語辭典》:牽牛織女(牽??椗 ?span id="0amoy4a" class='label'>拼音:qiān niú zhī nǚ
指牽牛星、織女星。也指牽牛與織女兩個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如:「相傳農(nóng)歷七月七日為牽??椗鄷畷r。」三國魏。文帝〈燕歌行〉三首之一:「牽??椗b相望,爾獨(dú)何辜限河梁?」
《國語辭典》:牛郎織女(牛郎織女)  拼音:niú láng zhī nǚ
牽牛星與織女星。相傳織女為天帝孫女,長年織造云錦天衣。嫁給牛郎后,荒廢織事,天帝大怒。責(zé)令織女與牛郎分離,只準(zhǔn)兩人于每年七夕相會一次。見明。馮夢京《月令廣義。卷一四。七月令。日次。一年一會》引《小說》。后比喻分離兩地,難以會面的夫妻或情侶。
《國語辭典》:織女(織女)  拼音:zhī nǚ
1.從事紡織的女子。三國吳。楊泉〈織機(jī)賦〉:「織女揚(yáng)翚,美乎如芒,麗姿研雅,動有令光。」
2.中國古代傳說是天帝的女兒。漢代傳說與牽牛郎為夫婦,婚后廢織,被天帝分隔于銀河兩岸,遙遙相對,每年農(nóng)歷七月七日方能相會。也稱為「天女」。
3.星官名。由三顆星組成,屬牛宿?!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織女三星,在天紀(jì)東端,天女也,主果蓏絲帛珍寶也。王者至孝,神祇咸喜,則織女星俱明,天下和平。大星怒角,布帛貴?!刮闹兴复笮?,為織女三星中最亮的一顆星,即俗稱的織女星。參見「織女星」條。
《國語辭典》:織女星(織女星)  拼音:zhī nǚ xīng
星名。屬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顆明亮的星,隔銀河與牽牛星相對。也稱為「天女」、「天孫」、「織女」。
《國語辭典》:雙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牽牛、織女二星。比喻夫婦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詩:「云漢雙星聚散頻,一年一度事還新。」元。馬祖常 擬唐宮。銀河七夕度雙星詞:「銀河七夕度雙星,桐樹逢秋葉未零。」
2.兩顆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環(huán)繞其共同質(zhì)心運(yùn)動,稱為「雙星」。
《漢語大詞典》:靈匹(靈匹)
(1).神仙匹偶。指牽牛、織女二星。《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七日夜女歌六》:“靈匹怨離處,索居隔長河?!?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947' target='_blank'>《文選·謝惠連〈七月七日夜詠牛女〉》:“云 漢 有靈匹,彌年闕相從?!?張銑 注:“靈匹,謂牛女相匹耦也。” 唐 王勃 《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明 謝讜《四喜記·巧夕宮筵》:“靈匹渡銀河,人間醉綺羅?!?br />(2).美好的配偶。 唐 孟郊 《嬋娟篇》:“月嬋娟,真可憐。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間本自無靈匹?!?唐 嵩山女 《書任生案》詩:“神仙盡靈匹,君意合何如?”
《漢語大詞典》:鵲填河(鵲填河)
(1).俗傳七夕喜鵲填河成橋以渡 牛郎 、 織女 。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詩·和祝蒼華》:“禿似鵲填河,墮如烏解羽。” 清 葉衍蘭 《菩薩蠻·甲午感事》詞:“珊瑚金翡翠,滴盡鮫人淚。遺恨鵲填河, 波斯 得寶多?!?br />(2).曲名。宋史·樂志十七:“仙呂宮九:《折紅蕖》、《鵲填河》?!?/div>
《國語辭典》:鵲橋(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傳每年七夕,為了讓織女渡過天河與牛郎相會,喜鵲會飛聚起來,搭成跨越天河的橋道,稱為「鵲橋」。后世則以鵲橋比喻夫妻、情人久別團(tuán)聚的機(jī)緣。宋。秦觀 鵲橋仙。纖云弄巧詞:「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漢語大詞典》:周郎顧(周郎顧)
語出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瑜 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 瑜 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謡曰:‘曲有誤, 周郎 顧?!焙笥脼榫谝魳氛呱票嬉袈傻牡涔?。 唐 李端 《聽箏》詩:“欲得 周郎 顧,時時誤拂絃?!?宋 周必大 《點絳唇·贈歌者小瓊》詞:“見了還非,重理《霓裳》舞。雖無誤,幾年一遇,莫訝 周郎 顧。” 明 陳所聞 《金落索·代贈皖城王姬》曲:“芙蓉竟不如,燕子還相妒。梟梟新聲,未許 周郎 顧?!?/div>
《國語辭典》:周郎顧曲(周郎顧曲)  拼音:zhōu láng gù qǔ
周瑜精通音樂,雖酒過三巡,聽到別人奏曲有誤,必能辨知,知之必顧看,時人為之語曰:「曲有誤,周郎顧?!沟涑觥度龂?。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后比喻聆賞音樂。清。俞樾〈余蓮村勸善雜劇序〉:「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
《國語辭典》:顧曲周郎(顧曲周郎)  拼音:gù qǔ zhōu láng
三國時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況之下,也能精確的指出曲律上錯誤的故事。典出《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后多用以比喻知音。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觯骸改阌羞@柄桃花扇,少不得個顧曲周郎;難道青春守寡,竟做個入月嫦娥不成?」
《國語辭典》:顧曲(顧曲)  拼音:gù qǔ
欣賞音樂或戲曲。參見「顧曲周郎」條。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谒某觯骸敢黄t??鋪地,此乃顧曲之所?!?/div>
《國語辭典》:顧曲(顧曲)  拼音:gù qǔ
欣賞音樂或戲曲。參見「顧曲周郎」條。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谒某觯骸敢黄t??鋪地,此乃顧曲之所。」
《漢語大詞典》:弦心
猶琴心。琴音中所表達(dá)出的心意。 唐 司空圖 《成均諷》:“芳情盡寄于絃心,巧變逾新于 濮 上?!?/div>
《國語辭典》:文君  拼音:wén jūn
1.漢代卓文君。參見「卓文君」條。
2.比喻新寡之婦?!读凝S志異。卷二。董生》:「妾適癡郎四五年,翁姑相繼逝,又不幸為文君,剩妾一身,煢無所依?!?/div>
《國語辭典》:琴心  拼音:qín xīn
以琴音傳達(dá)情意?!妒酚?。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唐。李賀〈有所思〉詩:「琴心與妾腸,此夜斷還續(xù)。」
《漢語大詞典》:琴意
琴聲中寄托的情意。 隋 王通 中說·禮樂:“子游 汾亭 ,坐鼓琴,有舟而釣者過曰:‘美哉琴意,傷而和,怨而靜,在山澤而有廊廟之志。’” 宋 歐陽修 《彈琴效賈島體》詩:“琴聲雖可聽,琴意誰能論。”
《漢語大詞典》:鳳媒(鳳媒)
司馬相如 愛慕 卓文君 ,彈琴作歌示意,詩中有“鳳兮鳳兮從皇棲,得託子尾永為妃”之句, 文君 終與 相如 成為夫妻。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即用“鳳媒”表示自求婚配。 唐 駱賓王 《棹歌行》:“鳳媒羞自託,鴛翼恨難窮?!?/div>
《漢語大詞典》:兔葵燕麥(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涼。 唐 劉禹錫 《再游玄都觀絕句》引:“重游 玄都 ,蕩然無復(fù)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fēng)耳?!?宋 程先 《鎖窗寒》詞:“但兔葵燕麥,風(fēng)前搖蕩,徑花成土。” 清 方文 《宿姜開先衍園》詩:“瑤草瓊花何處覔?兔葵燕麥不勝情?!?/div>
分類:景象荒涼
《國語辭典》:前度劉郎(前度劉郎)  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東漢永平年間,劉晨、阮肇在天臺山遇仙人,還鄉(xiāng)后二人于太康年間重入天臺山的故事。見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后稱去而復(fù)來的人為「前度劉郎」。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埂秲号⑿蹅鳌返诙嘶兀骸赴补邮乔岸葎⒗桑涡〗闶撬究找姂T,倒也用不著十分羞澀,便舉案齊眉,同吃了一頓飯?!?/div>
《漢語大詞典》:玄都觀(玄都觀)
(1). 北周 、 隋 、 唐 道觀名。原名 通道觀 , 隋 開皇 二年改名為 玄都觀 。在 陜西省 長安縣 南 崇業(yè)坊 。見 宋 宋敏求 《長安志》。后廢。 唐 劉禹錫 《戲贈看花諸君子》詩:“ 玄都觀 里桃千樹,盡是 劉郎 去后栽。” 金 元好問 《玄都觀桃花》詩:“前度 劉郎 復(fù) 阮郎 , 玄都觀 里醉紅芳?!?br />(2).泛指道觀。 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好將 金谷 樓中女,改作 玄都觀 里仙。”
《國語辭典》:下筆如神(下筆如神)  拼音:xià bǐ rú shén
形容寫起文章來,文思泉涌,行文暢達(dá),如有神助。《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其于議論應(yīng)對,明練理體,敷陳剖判,下筆如神,當(dāng)時名流,無不推挹?!挂沧鳌赶鹿P如有神」、「下筆有神」。
《漢語大詞典》:金瓶落井
猶言石沉大海。語本 南朝 齊 寶月 《估客樂》之二:“莫作瓶落井,一去無消息?!?唐 李白 《寄遠(yuǎn)》詩之八:“金瓶落井無消息,令人行嘆復(fù)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