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九曲
(1).迂回曲折。 漢 王褒 《九懷·危俊》:“徑 岱 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牽牛。” 唐 盧綸 《送郭判官赴振武》詩:“ 黃河 九曲流,繚繞古邊州?!?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三重銀戶,入九曲之摩尼?!蹦δ?,梵語“寶珠”的譯名。
(2).指 黃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稱。 唐 黃滔 《融結(jié)為河岳賦》:“ 三門 九曲,競呈昇沒之源; 太華 維 嵩 ,交闢奔衝之路?!?唐 齊己 《瀟湘二十韻》:“對茲傷九曲,含濁出 崑崙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風(fēng)濤何處顯?則除是此地偏?!?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九曲天險,只用蓮舟蕩漾?!?br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元 薩都剌 《武夷館方池》詩:“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聽潺湲?!?郁達夫 《詠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國語辭典》:文理  拼音:wén lǐ
1.文字組織的條理。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頌贊》:「自商已下,文理允備?!埂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杆酝槐緯环g翻了出來,白話不像白話,文理不成文理。」
2.文科、理科的合稱。如:「文理補習(xí)班」。
《漢語大詞典》:正士
(1).正直之士。書·泰誓:“屏棄典刑,囚奴正士?!?span id="rokueqw" class="book">《晏子春秋·問下十九》:“正士處勢臨眾不阿私,行于國足養(yǎng)而不忘故?!?span id="c0nb6uh" class="book">《后漢書·王符傳》:“正士懷怨結(jié)而不見信,猾吏崇姦軌而不被坐?!?徐念慈 《余之小說觀》:“其影響之及於同胞者……效用日大,斯不至為正士所鄙夷,大義所排斥矣?!?br />(2).佛教語。梵語“菩薩”的又一譯名。謂求正道之大士。《無量壽經(jīng)》卷上:“又 賢護 等十六正士: 善思議菩薩 、 信慧菩薩 …… 解脫菩薩 ?!?/div>
《國語辭典》:身毒  拼音:juān dú
印度的舊稱。參見「印度共和國」條。
分類:印度譯名
《漢語大詞典》:龍動(龍動)
倫敦 的舊譯名。 清 黃遵憲 《近世愛國志士歌·林子平》:“ 日本橋 頭水,直接 龍動 天。” 錢仲聯(lián) 箋注:“案,東人譯 倫敦 為 龍動 ?!?/div>
分類:倫敦譯名
《國語辭典》:玄學(xué)(玄學(xué))  拼音:xuán xué
1.魏晉時代,何晏、王弼等發(fā)揮道家老莊思想,融合周易等儒家經(jīng)義而形成的一種思潮。因為談?wù)摰臑樾摰牡览?,故稱為「玄學(xué)」。
2.哲學(xué)的一部門,為英語Metaphysics的意譯。參見「形而上學(xué)」條。
《漢語大詞典》:群學(xué)(羣學(xué))
(1).各種學(xué)派或?qū)W說。《宋書·禮志四》:“是以六宗之辯,舛於兼儒;迭毀之論,亂於羣學(xué)。”
(2).社會學(xué)的舊譯名。 嚴(yán)復(fù) 《譯〈群學(xué)肄言〉序》:“羣學(xué)何?用科學(xué)之律令,察民羣之變端,以明既往,測方來也?!?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顧有據(jù)羣學(xué)見地以觀詩者?!?br />(3).各級各類學(xué)校。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師范》:“故師范學(xué)校立而羣學(xué)之基悉定?!?/div>
《國語辭典》:晨歌  拼音:chén gē
1.早晨在露天場所唱奏的歌樂。
2.alborada中譯名。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亞,由蓋達風(fēng)笛(Galician gaita)及一些小鼓伴奏,節(jié)奏自由的西班牙風(fēng)器樂曲。也稱為「晨曲」。
《國語辭典》:佛郎機(佛郎機)  拼音:fó láng jī
1.明代對葡萄牙及西班牙人的稱呼。為英語Franks的譯音。
2.槍炮。明代槍炮多購自葡萄牙、西班牙,故稱為「佛郎機」。《野叟曝言》第一○五回:「收拾丟棄軍器,有四座佛郎機,六架沖木。」
《漢語大詞典》:佛郎機炮(佛郎機礮)
明 代泛稱 葡萄牙 、 西班牙 人為 佛郎機 人,故稱其所制火炮為“佛郎機礮”。明史·兵志四:“至 嘉靖 八年,始從右都御史 汪鋐 言,造佛郎機礮,謂之大將軍,發(fā)諸邊鎮(zhèn)。 佛郎機 者,國名也。”亦省稱為“佛郎機”。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炮:“凡鑄砲,西羊(洋)、紅夷、佛郎機等,用熟銅造?!?鐘廣言 注:“ 明 代指 西班牙 和 葡萄牙 為 佛郎機 。這里指 葡萄牙 人制造的炮。”明史·外國傳六·佛郎機:“官軍得其礮,即名為佛郎機?!眳㈤?明 戚繼光 練兵實紀(jì)·雜集卷五。
《國語辭典》:筆會(筆會)  拼音:bǐ huì
國際性作家組織。起源于西元一九二一年倫敦的作家聚會,后逐漸擴大,至二○一六年時,已于一百多個國家成立分會。其宗旨在捍衛(wèi)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自由,并促進作家間的相互了解及合作。蔡元培、胡適等人于一九三○年于上海發(fā)起組織分會,對日抗戰(zhàn)時暫停運作,后又于臺灣復(fù)會。會章規(guī)定不過問政治、不發(fā)表主張,純粹是友誼團體。
《漢語大詞典》:代本
藏語譯名。舊譯“戴琫”、“戴繃”或“代奔”。原 西藏 地方政府軍職名,為四品官。 清 政府于 乾隆 五十七年規(guī)定藏軍限設(shè)三千名,代本六名,每一代本統(tǒng)兵五百名,沿為定制。例由貴族出身的俗官任職。1913年后, 西藏 地方政府大量擴軍,代本人數(shù)也隨之增加。
《漢語大詞典》:露西亞(露西亞)
[英Russia] 俄羅斯 的日文譯名。我國亦曾沿用。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寫于深夜里》:“這不是 露西亞 人嗎?這不是明明白白的 露西亞 紅軍軍官嗎?”
《漢語大詞典》:外籀
邏輯學(xué)術(shù)語“演繹”的舊譯名。 嚴(yán)復(fù) 《〈天演論〉自序》:“及觀西人名學(xué),則見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內(nèi)籀之術(shù)焉,有外籀之術(shù)焉?!?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顧 培庚 之時,學(xué)風(fēng)至異,得一二瑣末之事實,輒視為大法之前因, 培庚 思矯其俗,勢自不得不斥前古懸擬夸大之風(fēng),而一偏于內(nèi)籀,則其不崇外籀之事,固非得已矣?!?/div>
《國語辭典》:航途  拼音:háng tú
飛行或航行的路徑(英enroute的譯名)。如:「巴拿馬運河的開通,縮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航途距離?!?/div>
《漢語大詞典》:梭發(fā)(梭發(fā))
英語sofa的舊譯名,今譯沙發(fā)。 郭沫若 《一只手》二:“他把他坐著的梭發(fā)旁邊的鐵絲鞭拿在手里,很兇猛地走出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