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二衣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制衣,如僧眾之三衣,尼眾之五衣,如來制使必受持者。二、聽衣,如長衣,百一資具,如來特應(yīng)于機(jī)緣而聽蓄之者。制衣不受持之則得罪,聽衣不畜之則無罪也。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制衣,五條七條九條之三衣佛制使比丘必畜之,不服則受罪。二聽衣,百一資具糞掃衣等,計(jì)土地寒溫人體消長,而為佛之開許者,不用亦無罪。行事鈔下一曰:「二衣總別編。」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制衣和聽衣。制衣是佛制定比丘一定要穿著的衣,如比丘的三衣和比丘尼的五衣是;聽衣是佛特許聽便蓄存的衣,如長衣是。
七條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七條之袈裟也。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郁多羅僧衣以有橫割截之條數(shù)七,故云七條衣。見六物圖。
七種衣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毛,二芻摩迦,此方所無。三奢搦迦,此方所無。四羯播死迦,白氈也。五獨(dú)孤洛迦,纻布也。六高詁薄迦,是上毛緂,此方所無。七阿般闌得迦,是北方地名,彼處有此衣。又有名釋者,是絁罥之衣耳。見有部毗奈耶十八。
九品大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大衣即僧伽梨有三位九品之別。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條,中十一條,上十三條;中僧伽梨,下十五條,中十七條,上十九條;上僧伽梨,下二十一條,中二十三條,上二十五條。下僧伽梨二長一短,中僧伽梨三長一短,上僧伽梨四長一短?!构艁硭ㄐ姓咂溟g上上品之二十五條,下上品之十三條及下下品之九條衣也。
九條衣
【佛學(xué)大辭典】
(物名)三種袈裟之一。又名九條袈裟,或單名九條。即僧伽梨之一種,所謂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制兩長一短,條數(shù)有九分,故名。十誦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僧伽梨最下九條,成分別若干長若干短,總說九條。作衣竟日,即應(yīng)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僧伽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應(yīng)九條,不應(yīng)十條,乃至十九條,不應(yīng)二十條。」蓋九條衣,原唯僧伽梨之一種,以條數(shù)而立名,與五條七條同,本律非別有九條衣之名稱。故四分律行事鈔下,謂就條數(shù),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條七條五條等。律中無五七九之名,但云安陀會乃至僧伽梨。人名為七九條也。雖然,僧伽梨中,此最下九條衣之名,自古通行,今稱五條七條九條為三衣,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梨之名,反多不用矣。案五條為常著之衣。七條在寺內(nèi)眾中禮誦齋講時著之。九條已上,外出時及其他嚴(yán)儀時著之。
入王宮聚落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三衣中之大衣即僧伽梨之別名。入王宮或聚落乞食及說法時著之。故名。見六物圖。
入眾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郁多羅僧即七條袈裟之別名。禮拜,齋食,講經(jīng)等與眾共事時著之。六物圖曰:「郁多羅僧,名中價衣,從用名入眾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禮拜誦經(jīng)齋會等大眾會合之時必服之,因云入眾衣。六物圖曰:「從用名入眾衣?!?/div>
入眾時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即入眾衣。
三衣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佛制稱為衣者,袈裟也。后世別袈裟與衣。稱三衣為袈裟。種種僧衣。咸有別名。三衣者:一、僧伽梨San%gha%t!i,譯言眾聚時衣。大眾集會為授戒說戒等嚴(yán)議時著之。二、郁多羅僧Uttara%san%ga,譯言上衣。在安陀會上著之。三、安陀會Antarva%saka,譯言中著衣。襯體而著之。三衣皆為方形??p綴數(shù)多之小片者,故隨其條數(shù)而分三衣。五條為安陀會。七條為郁多羅僧。九條已上為僧伽梨,特稱僧伽梨為大衣。(參見:袈裟)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安陀會衣Antarva%sa,五條袈裟。二郁多羅僧衣Uttra%san%ga,七條袈裟。三僧伽梨衣Sam%gha%ti,九條乃至二十五條袈裟。見行事鈔下之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黎。安陀會華譯為中著衣,五條制成;是平常起臥時著的;郁多羅僧華譯為上衣,七條制成,是作法事入眾時所披的;僧伽黎華譯為眾聚時衣,又稱為大衣,由九條至二十五條制成,是做大法會,或是見國家元首重臣時所穿的。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比丘應(yīng)具三衣,即袈裟也。袈裟者,以布切細(xì)長條橫縫合成,由其所切之條數(shù)而分種種。
一、安陀會衣 為五條之袈裟,名下衣,平常著之。
二、郁多羅僧衣 為七條之袈裟,名中衣,在寺內(nèi)之眾中為禮誦齋講著之。
三、僧伽梨衣 為九條乃至二十五條之袈裟,名上衣,為出外時及其他嚴(yán)儀之時著之。
袈裟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譯曰不正,壞,濁,染等。又與加沙野之語同。譯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黃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雜色,故從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長方形,故從形而云敷具,臥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綴合如田畔,故從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鎧,解脫幢相等種種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別名,其小者曰安陀會,又云五條,其中者曰郁多羅僧,又云七條,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條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無所謂衣者。支那日本氣候寒故于里著衣,而掛于表也。天竺于五條上重著七條或大衣,或于五條七條上重著大衣,此方則不必重著,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蘭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帶黑者。唐武后賜僧法朗等紫袈裟。玄應(yīng)音義十五曰:「袈裟,上舉祛切,下所加切。韻集,音加沙,字本從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從衣,案外國通稱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諸草木中,若皮若葉若花等,不成五味,難以為食者,則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濁赤,故梵本五濁之濁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緇衣者,當(dāng)是初譯之時,見其色濁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經(jīng)云:晉言無垢衣,又義云離塵服,或云痟瘦衣,或稱蓮花服,或言間色衣,皆從義立名耳。真諦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國雖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蘭者,但點(diǎn)之異耳?!剐惺骡n下一曰:「增一云:如來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為法食,此袈裟衣者,從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據(jù)此土所翻,通名為臥具。四分云:應(yīng)以刀截成,沙門衣不為怨賊劫,應(yīng)作安陀會,襯體著。郁多羅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諸部無正翻,今以義譯。慧上菩薩經(jīng),五條名中著衣,七條名上衣,大衣名眾聚時衣。(中略)若就條數(shù),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條七條五條等。律中無五七九名,但云安陀會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條也?!辜臍w傳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來不干東語,何勞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語,三衣并名支伐羅也?!雇唬骸敢簧る?,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羅。北方諸國。多名法衣為袈裟。乃是赤色義。非律文典語?!褂衷唬骸阜渤黾乙路钥扇咀髑?。或?yàn)榈攸S黃屑,或復(fù)荊檗黃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淺深,要而省事。」慧苑音義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邏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壞色染色等意義,因?yàn)槌黾冶惹鹚┑姆ㄒ拢家境蓾嵘?,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狀為許多長方形割截的小布塊縫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稱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條大衣,中者名郁多羅又名七條衣,小者名安陀會又名五條衣。
【俗語佛源】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陳·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說:「才脫袈裟,逢人輒稱汝我?!埂?a target='_blank'>北史·西域傳》記載,疏勒國曾遣使贈釋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隔卖摹故氰笳ZKasaya的音譯,意為不正色,即僧侶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開五正色(青黃赤白黑)和五間色(緋紅紫綠碧),故稱。因其色濁,亦稱「淄衣」、「染衣」等。不過,袈裟傳入中國后,用色也不盡一致。也有用鮮艷顏色的,如金縷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國佛教漫談·漢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時代一直都以賜紫衣為沙門的榮譽(yù)。因而引起忽視戒律的規(guī)定,隨意選用袈裟的顏色?!刽卖挠眯∑B綴而成,呈長方形。其制分五條、七條和九條(九條至二十五條為一類,稱作袒衣)三種。(李明權(quán))
單三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唯有此一具之三衣,不更蓄馀衣,謂之單三衣。為十二頭陀行之一。大乘義章十五曰:「言三衣者,謂五條衣七條衣大衣,上行之流唯受此三不蓄馀衣?!?/div>
三寶衣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三衣也,僧寶所著之衣,故稱寶衣。瓔珞本業(yè)經(jīng)上曰:「剃頭被三寶衣?!?/div>
大白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菩薩)白衣觀音之修法也。(參見:白衣)
白衣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俗人之別稱。以天竺之波羅門及俗人,多服鮮白之衣故也。以是稱沙門,謂之緇衣,或染衣。西域記二曰:「衣裳服玩無所裁制,貴鮮白,輕雜彩?!沟佬蓭煾型ㄤ浽唬骸赴滓滤追?,佛嚴(yán)制斷?!鼓鶚劷?jīng)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惯z教經(jīng)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維摩經(jīng)方便品曰:「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凈律行?!怪嵌日撌唬骸赴滓码m有五戒,不如沙門?!?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指在家人。
大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三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九條以上為大衣,有三品。釋氏要覽上曰:「薩婆多論云:僧伽梨有三品,自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名下品衣,皆兩長一短作。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名中品衣皆三長一短作。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名上品衣皆四長一短作?!?/div>
上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又云大衣。二十五條之郁多羅僧衣也。法華文句十四曰:「言上衣者即大衣也。」
上著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三衣中之中衣,郁多羅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