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縵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縵者漫也。通漫而無條相之袈裟也。是原為沙彌,沙彌尼之衣。而大僧不能得割截之正衣者,許用以代三衣而著之。六物圖曰:「縵通三用(三衣之用),然本是沙彌衣。律制沙彌著漫衣,一當七條入眾,一當五條作務(wù)。今時剃發(fā)即著五條,僭濫大僧,深求本制?!贯屖弦t上曰:「縵衣,梵音缽吒,唐言縵條,即是一幅量以三衣等,但無田相者是也。自佛法至漢涉一百八十七年,凡出家者未識割截法,祇著此衣?!?/div>
覆肩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依南山之舊律家,則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興于比丘尼。但智度論記佛,對阿難特聽覆肩衣,別有緣由。又漢地之風(fēng),不好露體,故仿阿難,兩用祇支與覆肩衣。遂制出縫合兩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三衣與祇支及覆肩衣為五衣,因而為比丘尼之受衣也。又義凈之新律家以此二者為梵漢之異名,非為二物。覆肩衣即祇支,正音名僧腳畸。智度論所謂覆肩衣,亦覆左肩。乃祇支之事也(然四分律以為別衣者一重之物曰祇支,二重三重之物曰覆肩衣,十八物圖引僧祇律曾釋之)。智度論三曰:「阿難端正清凈如好明鏡,(中略)女人見之欲心即動,是故佛聽阿難著覆肩衣?!剐惺骡n下之一曰:「僧祇支法,此是中國梵言,此翻云上狹下廣衣,(中略)僧祇祇支覆肩衣,長四肘廣二肘,如是受持。」又曰:「是衣厥修羅,長四肘廣二肘半(準似祇支國語不同),是衣覆肩衣,長四肘廣二肘?!沽飯D曰:「初制意者,尼女報弱,故制祇支披左肩以襯袈裟。又制覆肩掩于右膊開遮形丑,是故尼眾用五衣。大僧又有畜用,但是聽衣耳(非制衣)。二釋名者,梵語僧祇支,此云上狹下廣衣,覆肩華語,未詳梵音。」
覆腋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參見:竭支)
竭支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又作祇支。譯曰覆腋衣。長方形,自左肩覆右腋者。玄應(yīng)音義四曰:「竭支或作僧祇支者,皆訛也,應(yīng)言僧伽鴟,此譯云覆腋。若著瞿修羅,則不著僧伽鴟。瞿修羅者,此云圌也,像其衣形而立名也?!官Y持記中三之三曰:「竭支即祇支,相量四方?!筍am%kaks!ika%。
轉(zhuǎn)衣
【佛學(xué)大辭典】
(儀式)謂門之傳法也。
雜碎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三衣中大衣之異名。以割截之條數(shù)最多故也。六物圖曰:「梵云僧伽梨,此云雜碎衣,條相多故?!勾私饪譃椴煌?。當是拾集破碎雜布所作之衣之意。即糞掃衣也。
雞足守衣
【佛學(xué)大辭典】
(傳說)迦葉尊者于雞足山入定,奉持如來附屬之金襕衣,以待彌勒之出世。(參見:金襕衣)
廬山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今凈土宗所用之法衣也。是唐土廬山白蓮社眾徒之風(fēng)儀。原為禪家之法衣也。
羅皂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以黑色之羅所作之禪衣也。
壞色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僧衣也。翻譯名義集曰:「梵云袈裟,此云壞色衣,言非五方正色?!?參見:壞色)。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袈裟。
懸衣翁
【佛學(xué)大辭典】
(異類)十王經(jīng)曰:「官前有大樹,名衣領(lǐng)樹。影住二鬼:一名奪衣婆,二名懸衣翁。(中略)婆鬼脫衣,翁鬼懸枝。顯罪低昂,送后王廳?!?/div>
攝衣界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三種結(jié)界之一。(參見:結(jié)界)
聽衣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參見:二衣)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參見:二衣)
二衣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制衣,如僧眾之三衣,尼眾之五衣,如來制使必受持者。二、聽衣,如長衣,百一資具,如來特應(yīng)于機緣而聽蓄之者。制衣不受持之則得罪,聽衣不畜之則無罪也。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制衣,五條七條九條之三衣佛制使比丘必畜之,不服則受罪。二聽衣,百一資具糞掃衣等,計土地寒溫人體消長,而為佛之開許者,不用亦無罪。行事鈔下一曰:「二衣總別編?!?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制衣和聽衣。制衣是佛制定比丘一定要穿著的衣,如比丘的三衣和比丘尼的五衣是;聽衣是佛特許聽便蓄存的衣,如長衣是。
蘿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薜蘿之衣服,謂山林苦行者之衣也。性靈集三曰:「五綴持錫觀妙法,六年蘿衣啜蔬食?!?/div>
離衣宿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佛制僧尼不得三衣離身他處宿。
衣缽相傳
【俗語佛源】
「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場合所穿用的三種法衣?!咐彙辜瓷崴玫氖称?,由梵名缽多羅而來?!敢吕彙勾砩穗S身所有之物。佛教禪宗師徒間傳法,常以衣缽為信,稱為衣缽相傳。如《壇經(jīng)·行由品》:「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购笠砸吕徬鄠髦笌熗街g以技術(shù)、學(xué)問相傳授。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卷四十:「魯直開口論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處。而門徒親黨以衣缽相傳,號稱法嗣,豈詩之真理也哉!」也比喻前人的學(xué)術(shù)思想或藝術(shù)手法對后人的影響。蘇淵雷《袁中郎全集序》:「后來如卮言日出的莊周和餃杯責(zé)子的陶潛,以及唐之白居易、宋之蘇軾等,都是衣缽相傳的一系。」也作「衣缽相承」,郭若《十批判書·韓非子的批判》:「《韓非子》書中屢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缽相承?!梗ㄓ碚衤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