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7分類詞匯 27
《國語辭典》:自訟(自訟)  拼音:zì sòng
1.自責(zé)?!墩撜Z。公冶長》:「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nèi)自訟者也?!?br />2.替自己申訴、爭辯?!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久之,朔上書陳農(nóng)戰(zhàn)彊國之計,因自訟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div>
《國語辭典》:自咎  拼音:zì jiù
自我責(zé)備。如:「這事也不能全怪你,你別再自咎了?!?/div>
《漢語大詞典》:六事
(1).上古指領(lǐng)兵的六卿。書·甘誓:“大戰(zhàn)于 甘 ,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車之人,予誓告汝?!?孔 傳:“各有軍事,故曰六事?!焙笠蛞灾赋械能娛麓蟪肌?唐 白居易 《憶晦叔》詩:“六事盡思君作伴,幾時歸到 洛陽 來?!?宋 曾鞏 《兵部侍郎制》:“夫兵,天下之備,誰能去之?自士不出於井地,而將非六事之人,歷世以來,皆古之宜法,而患夫勢之難行。”
(2).相傳 商 初天下大旱, 湯 曾禱于 桑林 ,以六事自責(zé)。荀子·大略:“ 湯 旱而禱曰:‘政不節(jié)與?使民疾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宮室榮與?婦謁盛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苞苴行與?讒夫興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素車禱旱,以六事責(zé)躬,則雩禜之文也。” 宋 黃庭堅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韻謹(jǐn)同韻賦之》:“ 桑林 請六事,河水問九疇?!?明 李東陽 《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詩:“卻訝 桑林 纔六事,也能昭格應(yīng) 商 祈?!?br />(3).謂貌、言、視、聽、思心、王極。古人以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氣相傷,發(fā)生災(zāi)害。尚書大傳卷三:“若民不敬事,則會批之于六沴、六事之機(jī)以縣示我?!?鄭玄 注:“事,六事也……言天下有過,神靈亦合推於六沴。六事,貌、言、視、聽、思心、王極。機(jī),天文也。天文運(yùn)轉(zhuǎn)以縣(懸)見六事之變異示我?!卑?,后漢書·五行志一“氣之相傷謂之沴” 劉昭 注引《續(xù)漢書》謂六事為貌、言、視、聽、思、心。 宋 蘇舜欽 《大風(fēng)》詩:“六事不合暴風(fēng)作,嘗聞《洪范》有此言。”
(4).考察地方官吏政績的六項內(nèi)容。金史·百官志一:“ 宣宗 興定 元年,行辟舉縣令法,以六事考之,一曰田野闢,二曰戶口增,三曰賦役平,四曰盜賊息,五曰軍民和,六曰詞訟簡。”《水滸傳》第一二○回:“﹝ 宋江 ﹞到任之后,惜軍愛民,百姓敬之如父母,軍校仰之若神明,訟庭肅然,六事俱備。”
(5).指六書。 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一篇:“指事象形會意為形體之事,形聲假借為聲音之事,轉(zhuǎn)注者,訓(xùn)詁之事也。 虞 夏 書契,今不可見,岣嶁禹書,偽造不足論, 商 周 以來,則刻於骨甲金石者多有,下及 秦 漢 ,文字彌繁,而攝以六事,大抵弭合?!眳⒁姟?六書 ”。
《國語辭典》:六書(六書)  拼音:liù shū
1.為中國文字的六種創(chuàng)造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見漢。許慎〈說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也稱為「六體」。
2.王莽時的六種字體。即古文、奇字、篆書、左書、繆書、鳥蟲書。見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也稱為「六體」。
《漢語大詞典》:自投
(1).將自身投入(致死之處)。 漢 嚴(yán)忌 《哀時命》:“ 務(wù)光 自投於深淵兮,不獲世之塵垢。”后漢書·劉盆子傳:“大驚亂走,自投川谷,死者十餘萬?!?宋 曾鞏 《賀克伏交阯表》:“螻蟻之微,自投必死,乾坤之大,終許更生。” 金 元好問 《敏之兄墓銘》:“ 子云 自投,乃脫 歆 豐 ?!?br />(2).以頭碰地。表示自責(zé)之意。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怪術(shù):“ 李 又曰:阿師可下階。僧又趍下,自投無數(shù),衂鼻敗顙,不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云翠仙:“ 才 ( 梁有才 )大懼,據(jù)地自投,但言知悔?!?br />(3).自行投誠。 清 戴震 《于清端傳》:“前時鄰 傜 歲率二三至,殺掠人畜, 成龍 勒鄉(xiāng)勇將搗其巢,咸懼自投,不敢犯界上,歸所虜掠,然后民得事耕稼?!?/div>
《漢語大詞典》:自厚
(1).意謂重于自責(zé)。論語·衛(wèi)靈公:“躬自厚而薄責(zé)於人,則遠(yuǎn)怨矣。”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義法:“凡此六者,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zé)於外,此之謂也。”《后漢書·陳忠傳》:“陛下每引災(zāi)自厚,不責(zé)臣司,臣司狃恩,莫以為負(fù)?!?宋 葉適 《〈龍川集〉序》:“ 同甫 為德不為怨,自厚而薄責(zé)人,則疑若以為有罪焉可矣?!?br />(2).猶自重。書信套語,意謂善自珍重。 宋 張載 《與趙大觀書》:“末由前拜,恭惟尊所聞,力所逮,淑愛自厚,以需大者之來,不勝切切?!?宋 葉適 《與黃巖林元秀書》:“餘祝自厚不宣。” 宋 陳亮 《與呂伯恭正字書》:“承教邈未有日,所冀強(qiáng)飯自厚?!?/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訟(內(nèi)訟)
內(nèi)心自責(zé)。《論語·公冶長》:“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nèi)自訟者也?!?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訟,猶責(zé)也。言人有過,莫能自責(zé)。”晉書·蔡謨傳:“且歸罪有司,內(nèi)訟思愆。若遂致之于理,情所未忍?!?宋 王安石 《感事》詩:“內(nèi)訟敢不勤,同憂在僚友?!?謝覺哉 《姜夢周同志傳》四:“這就是 夢周 同志的品質(zhì)--最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人品質(zhì),如果說別人的好,是‘勉強(qiáng)而行之’(經(jīng)過內(nèi)訟與自省的)或‘利而行之’(有所為),那么, 夢周 同志算得上是‘安而行之’了?!?/div>
《漢語大詞典》:自刻
(1).自責(zé)自勵。韓非子·安危:“人主不自刻以 堯 ,而責(zé)人臣以 子胥 ,是幸 殷 人之盡如 比干 ?!?span id="hphzbol" class="book">《后漢書·申屠剛傳》:“欲令失道之君,曠然覺悟,懷邪之臣,懼然自刻?!?宋 蘇軾 《謝雪文》:“失政召災(zāi),莫知自刻?!?明 唐順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銘》:“居常清苦自刻?!?br />(2).親手雕鏤。 唐 李商隱 《宮中曲》:“水精不覺冷,自刻鴛鴦翅。”
《國語辭典》:咎悔  拼音:jiù huǐ
1.災(zāi)禍。漢。班固〈奕旨〉:「隱居放言遠(yuǎn)咎悔,行象虞仲信可喜。」三國魏。嵇康〈幽憤詩〉:「奉時恭默,咎悔不生。」
2.悔恨自責(zé)。如:「主管對自己一時的疏忽,造成公司很大的損失,感到無限咎悔。」
《漢語大詞典》:懲責(zé)(懲責(zé))
(1).知前失而自責(zé)。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貓怪》:“以言遭楚,貓應(yīng)自悔,然猶以駟不及舌,痛自懲責(zé)。乃人也,每以多言取禍,反怨天尤人,不克自省,誠此貓之不若矣?!?br />(2).責(zé)罰。 梁啟超 《亡羊錄》:“蓋 天津 至 鎮(zhèn)江 、 上海 至 南京 各鐵路,則以懲責(zé)食言為名?!?/div>
《國語辭典》:失敬  拼音:shī jìng
待人不周,有失禮數(shù)。多為對人自責(zé)疏忽的客套話?!度龂萘x》第五九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當(dāng)于兄長處極力舉薦?!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竿趸莸溃骸涸瓉硎寝纠舷壬牧罟珜O,失敬了。』」
《漢語大詞典》:浚泉
《詩·邶風(fēng)·凱風(fēng)》:“爰有 寒泉 ,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浚 , 春秋 衛(wèi) 邑名。后因以“浚泉”為孝子不能事母而自責(zé)之典。 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游》詩引:“始悲 浚 泉之有冽,今痛 防 墓之未遷。”
《國語辭典》:該死(該死)  拼音:gāi sǐ
所做所為應(yīng)受到死亡的懲罰。是自責(zé)或責(zé)備他人的話,多表示厭惡、怨恨或惶恐。《儒林外史》第三回:「該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職實在該死,只求大帥栽培?!?/div>
《漢語大詞典》:修意
修正心志意念,謂內(nèi)省自責(zé)。國語·周語上:“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韋昭 注:“意,志意也。謂邦國之內(nèi)有違闕不供日祭者,先修志意以自責(zé)也。”
《漢語大詞典》:訟過(訟過)
謂自責(zé)其過失。 宋 陸游 《歲暮感懷》詩:“訟過豈不力,壽非金石堅?!?/div>
《國語辭典》:捶胸  拼音:chuí xiōng
怒極或痛極時用手捶打自己的胸膛。如:「乍聞母親去世噩耗,他捶胸大哭,不能自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