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在宥
莊子·在宥:“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郭象 注:“宥使自在則治,治之則亂也?!?成玄英 疏:“宥,寬也。在,自在也……《寓言》云,聞諸賢圣任物自在寬宥,即天下清謐?!焙笠蛞浴霸阱丁敝溉挝镒栽?,無為而化。多用以贊美帝王的“仁政”、“德化”。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在宥天下理,吹萬羣方悅?!?span id="pknvmeh" class="book">《舊唐書·代宗紀(jì)》:“今將大振綱維,益明懲勸,肇舉改元之典,弘敷在宥之澤,可大赦天下,改 廣德 三年為 永泰 元年?!?span id="r5ow6sv" class="book">《元典章新集·國典·詔令》:“﹝朕﹞乃於三月十九日即皇帝位於 大明殿 ,誕受維新之命,庸推在宥之恩?!?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九:“圣天子在宥如傷,雖游藝餘閒而誠求保赤之懷?!?/div>
分類:自在指任
《國語辭典》:閒散  拼音:xián sǎn
清閒少事。唐。元結(jié)漫酬賈沔州〉詩:「天子許安親,官又得閒散。」《三國演義》第一○四回:「自謂才名宜為孔明之副,嘗以職位閒散,怏怏不平,怨謗無已?!?/div>
《漢語大詞典》:自在身
佛教語。謂心離煩惱、舒適自在的身軀。 唐 白居易 《池上閑吟》之一:“高臥閒行自在身,池邊六見柳條新?!?span id="qt61ubo" class="book">《景德傳燈錄·龍樹尊者》:“尊者復(fù)於坐上現(xiàn)自在身,如滿月輪。”
《漢語大詞典》:六天
(1). 漢 代緯書,附會五帝傳說和史記·天官書太微宮內(nèi)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謂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與五方之帝,是謂“六天”。禮記·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 唐 孔穎達(dá) 疏:“ 鄭氏 ( 鄭玄 )謂天有六天。天為至極之尊,其體秪應(yīng)是一,而 鄭氏 以為六者,指其尊極清虛之體,其實是一,論其五時生育之功,其別有五,以五配一,故為六天……《春秋緯》:‘紫微宮為大帝,又云北極耀魄寶?!衷疲骸笪m有五帝坐星,青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jì),黃帝曰含摳紐?!俏宓叟c大帝六也?!焙笫赖弁踅继熘溃?唐 初之《顯慶禮》,即用六天之說;至《開元禮》,遂廢而不用。
(2).謂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宮。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六天:一曰紂絶陰天宮,二曰泰煞諒事宮,三曰明辰耐犯宮,四曰怙照罪氣宮,五曰宗靈七非宮,六曰敢司連苑宮。人死皆至其中,人欲常念六天宮名?!?br />(3).道教謂上天分為六。云笈七籤卷八:“六天者,赤虛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倉天、泰清天。” 唐 吳筠 《游仙》詩之十九:“導(dǎo)達(dá)三氣和,驅(qū)除六天靜?!?唐 吳筠 《步虛詞》之七:“豁落制六天,流鈴?fù)倌?。?br />(4).佛經(jīng)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又稱夜摩天)、兜率陀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見《楞嚴(yán)經(jīng)》卷八。
《漢語大詞典》:鷗閑(鷗閑)
謂鷗鳥閑暇自在。形容隱退者的悠閑生活。 宋 余靖 《留題澄虛亭》詩:“魚戲應(yīng)同樂,鷗閑亦自來。” 清 蒲松齡 《唐太史命作生志》:“澤車而乘款段,菊淡如人;小馬而看盤伶,鷗閑似我?!?/div>
《漢語大詞典》:詔舉(詔舉)
也稱制舉。指皇帝親自在殿廷考試錄用人才。 宋 龔明之 中吳紀(jì)聞·陳龍圖使高麗:“ 陳睦 ,字 子雍 …… 治平 中,詔舉館閣才行之士?!?清 惲敬 《贈光祿大夫陳公神道碑銘》:“后詔舉經(jīng)學(xué),亦固辭?!?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伏讀 世祖章皇帝 圣訓(xùn),屢詔舉天下之才,下至山林隱逸,舉貢監(jiān)生,佐貳雜職,皆引見擢用?!眳⒁姟?制舉 ”。
《國語辭典》:制舉(制舉)  拼音:zhì jǔ
1.制定選舉人才的方法?!豆茏?。宙合》:「鉤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賢佐之制舉也?!?br />2.唐朝科舉的一種,由天子親試。《宋史。卷一五六。選舉志二》:「制舉無???,所以待天下之才杰,天子每親策之。」
《漢語大詞典》:孤旅
(1).孤立無援的軍隊。南齊書·高帝紀(jì)贊:“庸發(fā)西疆,功興北翰。偏師獨克,孤旅霆斷。” 唐 李靖 李衛(wèi)公問對卷下:“聚不聚,為孤旅?!?br />(2).獨自在外的人。 宋 無名氏 《祝英臺近》詞:“嘆離阻,有恨流落天涯,誰念泣孤旅?!?于右任 《踏莎行·送楊篤生》詞:“共憐憔悴盡中年,那堪飄泊成孤旅。”
《國語辭典》:輕便(輕便)  拼音:qīng biàn
1.簡單方便。《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莊紹光行李輕便,遂辭了蕭、孫二人,獨自一輛車子先走。」《文明小史》第二十一回:「去了些扣頭兌洋十六元有零,帶在身邊,再要輕便沒有?!?br />2.輕盈便捷?!杜f唐書。卷一六五。柳公綽傳》:「公度善攝生,年八十馀,步履輕便?!?《紅樓夢》第七十七回:「因晴雯睡臥警醒,且舉動輕便,故夜晚一應(yīng)茶水起坐呼喚之任皆悉委他一人?!?/div>
《國語辭典》:魔王  拼音:mó wáng
1.佛家稱天魔中的王,是妨害善事的鬼類。
2.比喻極端殘酷,盡失人性的人。如:「你這個殺人魔王,即使下十八層地獄,也難以贖罪?!?/div>
《國語辭典》:優(yōu)裕(優(yōu)裕)  拼音:yōu yù
充足、富裕。如:「生活優(yōu)?!??!秶Z。周語上》:「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則享祀時至而布施優(yōu)裕也?!?/div>
《漢語大詞典》:神足
(1).神足通。佛教六通之一。指游涉往來非常自在的神通力量。 晉 法顯 佛國記:“我是女人,何由得先見佛?即以神足,化作轉(zhuǎn)輪圣王,最前禮佛?!?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明律·釋僧璩:“ 璩 案律文有四因緣得現(xiàn)神足:一斷疑網(wǎng),二破邪見,三除憍慢,四成功德定。”參見“ 六通 ”。
(2).猶高足。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一·竺道潛:“凡此諸人,皆 潛 之神足?!?br />(3).神靈般的腳步。形容行走快速。 漢 應(yīng)瑒 《馳射賦》:“驊騮激騁;神足奔越。終節(jié)三驅(qū),矢不虛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六通
(1).謂上下四方無不通暢。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詩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燭四時和?!眳⒁姟?六通四辟 ”。
(2).佛教語。謂六種神通力:神境智證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證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證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證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隨念智證通(即宿命智證通,亦云宿命通)、漏盡智證通(亦云漏盡通)。神足通,謂其游涉往來非常自在;天眼通,謂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視無礙;天耳通,謂得色界天耳根,聽聞無礙;他心通,謂能知他人之心念而無隔礙;宿命通,謂知自身及六道眾生宿世行業(yè)而無障礙;漏盡通,謂斷盡一切煩惱得自在無礙。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汰法師 云:六通三明同歸,正異名耳?!?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備詳,東土靡記。” 明謝讜《四喜記·詩禮趨庭》:“飛錫起金池,潦倒沙彌,六通五藴見□迷?!眳㈤?span id="vo5y2wd" class="book">《俱舍論·分別智品》。
(3).謂通解六試題。宋史·仁宗紀(jì)四:“﹝ 至和 二年九月﹞戊辰,詔:試醫(yī)官須引《醫(yī)經(jīng)》《本草》以對,每試十道,以六通為合格?!?span id="saxk7we"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一》:“凡《三禮》《三傳》、《通禮》每十道義分經(jīng)註六道,疏義四道,以六通為合格?!?/div>
《國語辭典》:悠游(悠遊)  拼音:yōu yóu
自得其樂?!督鹌棵吩~話》第九回:「只貪快樂恣悠游,英雄壯士報冤仇,天公自有安排處,勝負(fù)輸贏卒未休。」明。王邦才〈輞川圖賦〉:「余與客舉杯而嘆,抑何悠游之自得,既而煙光晚濃,攬轡而歸,夕陽已下,燈月交輝?!?/div>
《漢語大詞典》:鷗心(鷗心)
指退隱者悠閑自在的心境。語本 宋 黃庭堅 《登快閣》:“此心吾與白鷗盟。” 明 袁宏道 《歲暮書懷得風(fēng)字》之一:“樹影溪紋路,鷗心鶴貌翁?!?明 張煌言 《和于湛之海上原韻》之三:“馴來龍性崢嶸在,狎罷鷗心汗漫行?!?/div>
《國語辭典》:倘佯  拼音:cháng yáng
安閒自在的徘徊。《文選。宋玉。風(fēng)賦》:「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于羅帷,經(jīng)于洞房,乃得為大王之風(fēng)也?!埂段倪x。左思。吳都賦》:「徘徊倘佯,寓目幽蔚?!挂沧鳌羔溽唷埂?/div>
《漢語大詞典》:詔選(詔選)
(1).皇帝下詔任命。新唐書·隱逸傳·賀知章:“ 申王 薨,詔選挽郎,而 知章 取捨不平,蔭子喧訴不能止?!?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一:“ 咸平 三年十二月丁未,詔選判司簿尉充吏部流內(nèi)銓南曹主事?!?明 葉盛 水東日記·劉宗器送行詩:“ 正統(tǒng) 十三年, 彭時 榜進(jìn)士,詔選北士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
(2).皇帝親自在殿廷考試取士。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 法本 請其從來。生對以:‘儒學(xué)進(jìn)身,將赴詔選,游學(xué)連郡,訪諸先覺?!眳⒁姟?詔策 ”。
《國語辭典》:詔策(詔策)  拼音:zhào cè
皇帝的命令?!稘h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搓枒椡鮿J傳》:「王幸受詔策,通經(jīng)術(sh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