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劉清臣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靖康元年(1126)任鳳翔府知府。建炎二年(1128)2月棄城。
盧臣中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右正言。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左正言。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監(jiān)察御史,9月放罷。
尹忠臣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靖康元年(1126)任都官郎中。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廣南東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韶州曲江人,字清臣。高宗建炎二年進(jìn)士。精于《春秋》。為韶州教授,遷邕州通判、攝州事。發(fā)廩賑饑,全活甚眾。遷知德慶府,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9—1151 【介紹】: 宋延安人,字良臣,晚號清涼居士。家貧無產(chǎn)業(yè),年十八以敢勇從軍。徽宗宣和二年隨王淵鎮(zhèn)壓方臘。欽宗即位,遷武節(jié)大夫,以千卒敗李復(fù)數(shù)萬兵。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反,世忠率所部發(fā)平江,苗、劉敗遁,追擒之,送行在誅殺。授武勝昭慶軍節(jié)度使、浙西制置使,守鎮(zhèn)江。以八千眾阻十萬金兵渡江,與兀朮相持黃天蕩達(dá)四十八日。紹興初,鎮(zhèn)壓建安范汝為起事。四年,大破金人與劉豫之兵于大儀鎮(zhèn),時論以此舉為中興武功第一。六年,授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屢挫偽齊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與岳飛、張俊同被召入朝,任樞密使,解除兵權(quán)。世忠詆排和議,疏檜誤國。后罷為醴泉觀使,自此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事,時跨驢攜酒,縱游西湖。岳飛冤獄,世忠獨(dú)詰檜曰:“‘莫須有’,何以服天下!”孝宗時追封蘄王,謚忠武。
全宋詩
韓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延安(今屬陜西)人。徽宗宣和中從王淵討方臘。高宗即位,授平寇將軍,大敗金兵于黃天蕩。后為福建、江西、荊湖宣撫副使平范汝為亂。紹興四年(一一三四),擊敗金兵與劉豫入侵,授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十馀年金兵不犯楚。秦檜為樞密使,罷為醴泉觀使,自此臥閑居家,自號清涼居士。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二)。孝宗朝追封蘄王,謚忠武?!?a target='_blank'>宋史》三六四有傳。今錄詩二首。
詞學(xué)圖錄
韓世忠(1089-1151) 字良臣。綏德(今屬陜西)人。著名抗金將領(lǐng)。秦檜迫害岳飛,舉朝無敢言者,獨(dú)韓世忠面詰秦檜誤國,為岳飛伸張。紹興和議后,閉口不言兵,杜門謝客,以家鄉(xiāng)清涼山為名,自號清涼居士。孝宗時追封蘄王,謚忠武。
全宋文·卷三九七二
韓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晚號清涼居士,延安(今陜西延安)人,一說綏德(今陜西綏德)人。年十八從軍,從禦西夏,討方臘。宣和中官至嘉州防禦使。建炎初赴行在平苗、劉之亂。四年以浙西制置使守鎮(zhèn)江,獲黃天蕩大捷。紹興初平范汝為之反,四年大破金兵于大儀鎮(zhèn),時論以此為中興武功第一。歷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賜號揚(yáng)武翊運(yùn)功臣,加橫海、武寧、安化三鎮(zhèn)節(jié)度使,進(jìn)太保,封英國公,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秦檜收三大將兵權(quán),拜樞密使,罷為醴泉觀使,奉朝請,進(jìn)封福國公。岳飛冤獄成,世忠獨(dú)面詰秦檜。改潭國公,封咸安郡王。久之,改鎮(zhèn)南、武安、寧國節(jié)度使。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進(jìn)拜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孝宗朝封蘄王,謚忠武,配饗高宗廟庭。見孫覿《咸安郡王致仕贈通義郡王韓公墓志銘》(《鴻慶居士集》卷三六),《宋史》卷三六四《韓世忠傳》。
時正臣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建炎三年(1129)任高郵軍知軍。
楊應(yīng)臣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建炎三年(1129)任湖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良臣,字堯俞,德陽(今屬四川)人。流謙父。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進(jìn)士(《南宋館閣錄》卷七)。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以左承議郎提點(diǎn)降賜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六),七年,除秘書省校書郎(同上書卷一一一)。八年,知簡州(同上卷一二二)。
全宋文·卷三一四二
李良臣,字堯俞,一說字汝為,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政和五年上舍及第。紹興三年為左承議郎。張浚帥蜀,命提點(diǎn)降賜庫。七年,除校書郎,升秘書郎。八年,遷工部、禮部員外郎,出知簡州。官至尚書。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六、一一一、一一八、一二二,《南宋館閣錄》卷七,《宋元學(xué)案補(bǔ)遺》卷四四。
樂亮臣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二年(1132)任滁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093—1155 【介紹】: 宋婺州人。徽宗宣和間進(jìn)士。善丹青,為畫學(xué)正。擢水部員外郎,假尚書使遼,繪天祚像并圖其山川險易以歸,勸徽宗北取燕云。遷侍御史,坐王黼黨與蔡京不合遭斥。秦檜當(dāng)國,復(fù)朝請郎,筑園亭西湖上,極其雄麗。以壽終。
全宋詩
陳堯臣(一○八七~?),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善丹青,登科為畫學(xué)正。徽宗宣和初以水部員外郎假尚書使遼,繪天祚帝像及遼地山川險易圖以歸,擢右司諫,遷侍御史,時年三十三。坐王黼黨罷,高宗建炎中奪職。秦檜當(dāng)國,盡復(fù)故官(《揮麈錄》后錄卷四)。
全宋文·卷三三五二
陳堯臣,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善丹青,宣和初登科,為畫學(xué)正。王黼擢水部員外郎,假尚書出使契丹,繪天祚像及山川險易圖以歸,勸徽宗北取燕、云。擢左司諫,遷侍御史。忤蔡京遭斥。紹興初奉祠居家,常干預(yù)時政。與秦檜有舊,檜當(dāng)政,盡復(fù)故官,以壽終。見《永樂大典》卷三一四八引《揮麈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三、七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宣州宣城人,一作江寧府溧水人,字道弼。高宗曾稱其可屬大事,累官吏部侍郎。紹興十九年,知廬州。二十五年,擢參知政事,尋罷。出知紹興、宣、潭、洪等府州,以資政殿學(xué)士致仕。卒年六十九。謚敏肅。
全宋詩
魏良臣(一○九四~一一六二),字道弼,金陵(今江蘇南京)人,一說溧水(今屬江蘇)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jìn)士。初為丹徒尉,調(diào)遂昌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除敕令所刪定官(《建炎以來系來要錄》卷五七)。使金還,丐祠。九年,起為左右司員外郎,十年,遷中書門下省檢正,十一年,擢吏部侍郎(同上書卷一二八、一三二、一三八、一四一)。二十五年,為參知政事,不三月,出知紹興,歷知宣、潭、洪三州(同上書卷一七○、一七一、一七九、一八○、一八八)。三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謚敏肅。事見《周文忠公集·親征錄》紹興三十二年四月辛未紀(jì)事,《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四○六六
魏良臣(一○九四——一一六二),字道弼,自號如心居士,江寧府溧水(今江蘇溧水)人。宣和三年登進(jìn)士第,調(diào)丹徒尉,遷壽昌令。紹興初入為敕令所刪定官,歷吏部員外郎、左司員外郎,擢吏部侍郎。為臺諫所劾,出知池州,徙廬州。紹興二十五年,拜參知政事。執(zhí)政未三月,罷為資政殿學(xué)士,出知紹興府。未幾奉祠。起知宣州,徙潭州、洪州。紹興三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謚敏肅。見《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下之上,《永樂大典》卷一二九二九,《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一九九。
任良臣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五年(1135)任司農(nóng)寺丞。
魏舜臣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四年(1134)任黃州知州。
張宗臣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八五三
張宗臣,紹興初為大理少卿,二年擢尚書右司員外郎,三年試大理卿。坐章去。以右朝散大夫為提點(diǎn)浙西刑獄公事。殿中侍御史常同劾其夙貪,且朋附權(quán)貴,罷之。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七、五八、六二、六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正仲,號湛然居士。徽宗大觀三年進(jìn)士。高宗紹興中由提點(diǎn)浙西刑獄召為秘書少監(jiān),同修《哲宗實錄》。累遷吏部尚書兼翰林學(xué)士。秦檜欲其使金議地界,許以歸來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議大禮忤意,罷去。尋起知婺州,有治績。請祠歸。卒年六十七。
全宋詩
吳表臣,字正仲,晚號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徽宗大觀三年(一一○九)進(jìn)士。官通州司理參軍。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監(jiān)察御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一),遷右正言,知信州(同上書卷三九)。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召為司勛員外郎(同上書卷四三),累遷吏部尚書兼侍讀兼資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檜罷。未幾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一有傳。
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吳表臣,字正仲,晚號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登大觀三年進(jìn)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監(jiān)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紹興初召為司勛郎中,遷左司,二年除左司諫。五年提點(diǎn)浙西刑獄,召試秘書少監(jiān)。七年正月試太常少卿,除中書舍人、給事中、兵部侍郎,徙禮部侍郎兼侍讀,遷吏部尚書兼翰林學(xué)士。以議大禮忤意罷去,俄起知婺州,復(fù)敷文閣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無所忌憚,遂罷。家居數(shù)年,卒,年六十七。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