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荊山玉
    
三刖
  
卞和泣
    
卞和玉
  
卞和三獻
 
卞和刖
 
和氏玉
 
荊山璆
 
玉三獻
  
和氏淚
 
痛玉
   
楚山玉
 
楚王珍
  
卞和恥
  
悲玉石
 
和氏愆
 
抱玉淚
 
三獻荊山
 
白璧疑冤楚
 
證玉臣
 
泣楚玉
 
誤卞和
 
泣血人
 
灑淚成血
  
獻玉和
 
荊山待價
  
璧悲三獻
 
為玉泣
 
白璧三年淚
 
楚人隨玉
 
足刖已過三
 
楚山迷璧
 
卞子抱玉
 
和氏寶
 
再獻甘滅趾
 
抱玉卞和
 
卞玉
 
抱石疑非
  
楚家玉
 
楚山囚玉
 
三獻三刖
 
謗玉
 
卞山璞
   
卞和不斲
 
卞和脛
 
刖人哭
 
卞疑
 
良璞悲
 
白璧冤楚
 
和氏三獻
 
和氏獻玉
   
獻玉招刑
   
賊奇璞
  
荊人美璞
 
相關人物
卞和


《韓非子》卷四〈和氏〉~238~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煌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煌跄耸褂袢死砥滂倍脤氀?,遂命曰:『和氏之璧?!?/span>

簡釋

卞和:指知音。唐李涉《送顏覺赴舉》:“居然一片荊山工,可怕無人是卞和?!?/p>

卞泣:指懷才不遇,或指蒙冤。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寄鄭少尹》:“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p>

和氏玉:詠玉。唐錢起《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p>


例句

其兄因獻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 元稹 出門行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 元稹 諭寶二首

堅貞與和璧,利用歸干將。 劉商 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連城猶隱石,唯有卞和知。 劉商 殷秀才求詩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覲

泣連三獻玉,瘡懼再傷弓。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陽

頃游靈臺下,頻棄荊山玉。 劉長卿 贈別于群投筆赴安西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劉駕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

越歐百煉時,楚卞三泣地。二寶無人識,千齒皆棄置。 呂溫 古興

再刖未甘何處說,但垂雙淚出咸秦。 姚鵠 隨州獻李侍御二首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歸。 孟郊 古興

哲人臥病日,賤子泣玉年。 孟郊 哭秘書包大監(jiān)

行吟楚山玉,義淚沾衣巾。 孟郊 答姚怤見寄

因悲楚左右,謗玉不知珉。 孟郊 答盧虔故園見寄

況當圣明主,豈乏證玉臣。 孟郊 送孟寂赴舉

應憐泣楚玉,棄置如塵泥。 孟郊 鴉路溪行呈陸中丞

定知和氏璧,遙掩玉輪輝。 宋之問 送趙司馬赴蜀州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宮

只應抱璞非良玉,豈得年年不至公。 張喬 自誚

似璧悲三獻,疑珠怯再投。 張子容 璧池望秋月

自將荊璞比,不與鄭環(huán)同。 張惟儉 賦得西戎獻白玉環(huán)

和玉悲無已,長沙宦不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紹之制許歸侍

貞堅自有分,不亂和氏璧。 戴叔倫 孤石

所痛無罪者,明時屢遭刖。 曹鄴 下第寄知己

荊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李咸用 覽友生古風

既同和氏璧,終有玉人知。 李咸用 贈來鵬

荊山有玉猶在璞,未遇良工虛擲鵲。 李咸用 送人

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沒階趨。 李商隱 任弘農(nóng)尉獻州刺史乞假還京

徒為卞和識,不遇楚王珍。 李嶠

知君分如此,贈逾荊山璧。 李德裕 重憶山居六首羅浮山

居然一片荊山玉,可怕無人是卞和。 李涉 送顏覺赴舉

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 李白 古風之三十六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李白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荊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 李白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抱石恥獻玉,沈泉笑探珠。 李白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徒有獻芹心,終流泣玉啼。 李白 贈范金卿二首

大國本多士,荊岑無遺璧。 李益 華陰東泉同張?zhí)幨吭劜芈蓭熂婧喛h內(nèi)同官因寄齊中書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李頻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張侍御

曉澗青青桂色孤,楚人隨玉上天衢。 杜牧 押兵甲發(fā)谷口寄諸公

但尋陶令集,休獻楚王珍。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子既屈一鳴,余固宜三刖。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此時泣玉情雖異,他日銜環(huán)事亦同。 楊知至 復落后呈同年

荊玉收難盡,齊竽喜暫閑。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殷遙 送友人下第歸省

山中荊璞誰知玉,海底驪龍不見珠。 牟融 寄周韶州

結(jié)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 獨孤及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

哀哀獻玉人,楚國同悲辛。泣盡繼以血,何由辨其真。 王昌齡 為張僓贈閻使臣

三獻寢不報,遲遲空手回。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盧僎 途中口號

荊山璞在終應識,楚國人知不是狂。 竇庠 酬謝韋卿二十五兄俯贈輒敢書情

價輕猶有二,足刖已過三。 羅隱 寄洪正師

顧我昔年悲玉石,憐君今日蘊風雷。 羅隱 送章碣赴舉

荊璞獻多還得售,桂堂恩在敢輕回。 翁承贊 喜弟承檢登科

荊山產(chǎn)美玉,石石皆堅貞。未必盡有玉,玉且問石生。 聶夷中 客有追嘆后時者作詩勉之

荊人獻始遇,良匠琢初成。 葉季良 賦得琢玉成器

投珠恐見疑,抱玉但垂泣。 薛據(jù) 古興

蕓香誤比荊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薛濤 贈韋校書

明年徵拜入,荊玉不藏諸。 蘇颋 錢荊州崔司馬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門依舊是龍門。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東歸萬里慚張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許渾 長安歲暮

知將刖足恨,去擊李膺門。 貫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

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 賈島 古意

同聲慚卞玉,謬此托韋金。 鄭愔 同韋舍人早朝

荊玉終無玷,隨珠忽已彈。 鄭愔 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錢起 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

不嗟荊寶退,能喜彩衣還。 錢起 送安都秀才北還

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陳子昂 觀荊玉篇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獻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空。 陸暢 下第后病中

窮通應計一時間,今日甘從刖足還。 雍陶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

眾寶歸和氏,吹噓多俊人。 韋應物 寄令狐侍郎

卞和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韓愈 孟生詩

譬如黃金盤,照耀荊璞真。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涂中見寄

衣?lián)]京洛塵,完璞伴歸人。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

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駱賓王 疇昔篇

典故 
蘇子卿
   
嚙雪
 
白發(fā)丹心
   
節(jié)旄落盡
 
蘇武歸
 
牧羝人
 
蘇卿持節(jié)
 
白頭蘇武
 
蘇子節(jié)
 
蘇武氈
 
嚙氈
 
餐氈雪
 
子卿持節(jié)
 
蘇武窖
 
十九年歸
 
海上看羊
 
看羊?qū)賴?/div> 
蘇武看羊
 
牧羝雖乳
 
雪窖羝羊
 
殘氈擁雪
 
屬國餐氈
 
蘇郎有節(jié)
 
餐毛
 
蘇郎臥處
 
蘇武爭禁十九秋
 
雪里餐氈
 
陰山海上窖群中
 
北海朱旄
 
蘇君
 
蘇卿執(zhí)
 
羝乳年
 
窖里雪氈
  
屬國氈
 
子卿白首
 
子卿全漢節(jié)
 
塞北驅(qū)羊
 
啖雪龍庭
   
牧羊攏漠
 
漢節(jié)支持
 
子卿
 
蘇武在天山

相關人物
蘇武

參考典故
蘇武封薄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建·(子)蘇武〉~2459~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馀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兮湃司恪<戎列倥?,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芍浣K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莸龋髦盟?。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wǎng)紡繳,檠弓弩,于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馀,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后,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qū)。?;荨⑿焓?、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馀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莺笾劣覍④?,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彊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簡釋

羝乳:指無法辦到之事。元袁桷《題郝伯常雁足》:“不須羝乳終回漢,肯學雞鳴詐度關。”

蘇武節(jié):喻忠臣出使,寧死不屈。唐戎昱《聞顏尚書陷賊中》:“能持蘇武節(jié),不受馬超勛?!?/p>


例句

還將今夜意,西海話蘇君。 司空曙 夜聞回雁

可嗟牧羊臣,海上久為客。 崔融 塞垣行

能持蘇武節(jié),不受馬超勛。 戎昱 聞顏尚書陷賊中

幽囚蘇武節(jié),棄市仲由纓。 李商隱 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蘇武天山上,田橫海島邊。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一

蔡琰沒去造胡笳,蘇武歸來持漢節(jié)。 李益 塞下曲

燕山蘇武上,海島田橫住。 李端 千里思

丁零蘇武別,疏勒范羌歸。 李端 雨雪曲

蘇武卻生返,鄧通終死饑。 杜牧 杜秋娘詩

游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禁十九年。 杜牧 邊上聞笳三首之一

前軍蘇武節(jié),左將呂虔刀。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賈生對鵩傷王傅,蘇武看羊陷賊庭。 杜甫 題鄭十八著作虔

疑比莊周夢,情如蘇武歸。 柳宗元 朗州竇常員外寄劉二十八詩見促行騎走筆酬贈

節(jié)異蘇卿執(zhí),弦殊蔡女彈。 楊巨源 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韻

鐘儀琴未奏,蘇武節(jié)猶新。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塞北草生蘇武泣,隴西云起李陵悲。 胡曾 交河塞下曲

停驂一顧猶魂斷,蘇武爭禁十九年。 胡曾 居延

輕猛李陵心,摧殘?zhí)K武節(jié)。 貫休 戰(zhàn)城南二首之二

蘇卿持節(jié)終還漢,葛相行師自渡瀘。 賈島 巴興作

子卿猶奉使,常向節(jié)旄看。 鄭愔 塞外三首

始笑子卿心計失,徒看海上節(jié)旄稀。 錢起 送張將軍征西

蘇武執(zhí)節(jié)歸,班超束書起。 鮑溶 壯士行

閑殺何從事,傷哉蘇子卿。 齊己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之二

典故 
穿楊葉
  
穿楊箭
    
由弓
 
養(yǎng)由弓箭
 
養(yǎng)基撫弦
 
穿楊的
   
養(yǎng)由弦
 
百中難
 
由基箭
 
由基控繁弱
 
楚臣弓
 
楊葉百穿
 
楊葉愁
 
愧由基
 
穿葉
 
百發(fā)碎柳
 
一葉先穿

相關人物
養(yǎng)由基


《史記》卷四〈周本紀〉~64~
三十四年,蘇厲謂周君曰:「秦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將兵出塞攻梁,梁破則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說白起乎?曰『楚有養(yǎng)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fā)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shù)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養(yǎng)由基怒,釋弓扼劍,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詘右也。夫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fā)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氣衰力倦,弓撥矢鉤,一發(fā)不中者,百發(fā)盡息」。今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公不如稱病而無出』。」
《昭明文選》卷一〈賦甲·京都上·兩都賦二首·東都賦〉~34~
「由基發(fā)射,范氏施御。弦不睼禽,轡不詭遇。飛者未及翔,走者未及去?!固?#183;李善注引《左氏傳》曰:「養(yǎng)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span>

簡釋

百步穿楊:詠射術(shù)高明。唐李涉《看射柳枝》:“萬人齊看翻金勒,百步穿楊逐箭空。”


例句

葉怯穿楊箭,囊藏透穎錐。 元稹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

六藝從師得機要,百發(fā)穿楊含絕妙。 劉商 賦得射雉歌送楊協(xié)律表弟赴婚期

千鈞何處穿楊葉,二月長安折桂枝。 劉商 送楊行元赴舉

齊觀百步透短門,誰羨養(yǎng)由遙破的。 張建封 酬韓校書愈打球歌

共許逢蒙快弓箭,再穿楊葉在明年。 張賁 奉和襲美醉中即席見贈次韻

何如且破望中葉,未可便攀低處枝。 方干 贈進士章碣

大須審固穿楊箭,莫遣參差鬢雪新。 李成用 與劉三禮陳孝廉言志

倚玉甘無路,穿楊卻未期。 李昌符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輩宣恩感謝

萬人齊看翻金勒,百步穿楊逐箭空。 李涉 看射柳枝

舊穿楊葉真自知,暫蹶霜蹄未為失。 杜甫 醉歌行

曾向嶺頭題姓字,不穿楊葉不言歸。 林藻 梨嶺

倚玉甘無路,穿楊卻未期。 楊凝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輩宣恩感謝

鑿壁年雖異,穿楊志幸同。 楊衡 送陳房謁撫州周使君

楊葉縱能穿舊的,桂枝何必愛新香。 王起 和周侍郎見寄

才憐曼倩三冬后,藝許由基一箭中。 羅隱 隱嘗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今復重過渚宮感事悲身遂成長句

名借三軍勇,功推百中難。 耿湋 和王懷州觀西營秋射得寒字

位以穿楊得,名因折桂還。 薛業(yè) 晚秋贈張折沖

明年公道日,去去必穿楊。 貫休 送盧秀才應舉

穿楊力盡獨無功,華發(fā)相期一夜中。 趙嘏 落第寄沈詢

百發(fā)烏號遙碎柳,七尺龍文迥照蓮。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二首之二

典故 
秦庭哭
 
救楚
  
秦庭淚
 
愧包胥
 
包胥血
 
申胥恨
 
楚包胥
 
哭秦兵
 
包胥存楚
 
包胥一諾
 
包胥一哭
 
包胥一出
 
包胥救楚
 
復楚孤臣
 
包胥哭秦庭
 
申包慟哭
 
申包胥就楚
 
哭救楚
 
依墻哭楚

相關人物
伍員(字子胥)
 
申包胥


《春秋左傳正義》卷五十四〈定公·傳四年〉~953~
初,伍員與申包胥友,其亡也。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股臧阍唬骸该阒幽軓椭?,我必能興之?!辜罢淹踉陔S,申包胥如秦乞師,曰:「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故瓜鲁几婕痹唬骸敢牡聼o厭,若鄰于君,疆場之患也,逮吳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靈,撫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辭焉,曰:「寡人聞命矣。」子姑就館,將圖而告,對曰:「寡君越在草莽,未獲所伏,下臣何敢即安?!沽⒁烙谕Χ?,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
《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276~
始伍員與申包胥為交,員之亡也,謂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謂子胥曰:「子之報讎,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許。包胥立于秦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憐之,曰:「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乃遣車五百乘救楚擊吳。六月,敗吳兵于稷。會吳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闔廬弟夫概乃亡歸,自立為王。闔廬聞之,乃釋楚而歸,擊其弟夫概。夫概敗走,遂奔楚。楚昭王見吳有內(nèi)亂,乃復入郢。封夫概于堂溪,為堂溪氏。楚復與吳戰(zhàn),敗吳,吳王乃歸。

簡釋

秦庭哭:指為國解難。唐李百藥《郢城懷古》:“莫救夷陵火,無復秦庭哭?!?/p>


例句

包胥心獨許,連夜哭秦兵。千乘徒虛爾,一夫安可輕。 元稹 楚歌十首

包胥非救楚,隨會反留秦。 張說 過庾信宅

申包惟慟哭,七日鬢毛斑。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四

悲作楚地囚,何由哭秦庭。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才

申包哭秦庭,泣血將安仰。 李白 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誇而卻秦。吾誠不能學二子沽名矯節(jié)以耀世兮,固將棄天地而遺身。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

莫救夷陵火,無復秦庭哭。 李百藥 郢城懷古

獨慚投漢閣,俱議哭秦庭。 杜甫 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jiān)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

使者哭其庭,救兵終不至。 韋應物 睢陽感懷

典故
操南音
   
楚臣冠
 
南冠君子
 
鐘儀囚
   
南冠相對
  
悲歌學楚囚
 
楚奏哀
 
楚君子
 
楚囚哀
 
琴寄南音
 
楚琴悲
 
傷楚奏
 
鐘儀琴
 
我囚向楚
 
忘楚操
  
楚地囚
 
戀楚
 
奏鐘儀
 
系鐘儀
 
縶鐘儀
 
南冠李戴
 
鐘儀戀楚
 
鐘儀楚音
 
鐘儀戀楚

相關人物
鐘儀


《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六〈成公·傳九年〉~448~
秋。鄭伯如晉。晉人討其貳于楚也。執(zhí)諸銅鞮。欒書伐鄭。鄭人使伯蠲行成。晉人殺之。非禮也。兵交。使在其間可也。楚子重侵陳以救鄭。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問其族。對曰。泠人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父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與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對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問之。對曰。其為大子也。師保奉之。以朝于嬰齊。而夕于側(cè)也。不知其他。公語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稱先職。不背本也。樂操土風。不忘舊也。稱大子。抑無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雖大必濟。君盍歸之。使合晉楚之成。公從之。重為之禮。使歸求成。

簡釋

楚奏:指囚人,或喻對故國家園思念。唐駱賓王《幽縶書情簡知己》:“自憫秦冤痛,誰憐楚奏哀?”


例句

不分開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 儲光羲 同張侍御宴北樓

楚奏縶鐘儀,商歌勞寧戚。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

南音入誰耳,曲盡頭自白。 劉駕 久客

絕粒感楚囚,丹衷猶照耀。 戴叔倫 曾游

天網(wǎng)初開釋楚囚,殘骸已廢自知休。 李涉 硤石遇赦

謝家為郡實風流,畫得青山寄楚囚。 李涉 謝王連州送海陽圖

北闕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竄遐荒。 李白 流夜郎聞酺不預

楚冠懷鐘儀,越吟比莊舄。 李白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征君蕤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李白 萬憤詞投魏郎中

一生判卻歸休,謂著南冠到頭。 柳宗元 奉酬楊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遺戲贈詔追南來諸賓二首

鐘儀琴未奏,蘇武節(jié)猶新。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九族分離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聲颼飗。 王昌齡 箜篌引

鐘儀徒戀楚,張翰浪思吳。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開州韋大員外

獨有南冠客,耿耿泣離群。 盧照鄰 贈李榮道士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趙嘏 長安晚秋

寂寥傷楚奏,凄斷泣秦聲。秦聲懷舊里,楚奏悲無已。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駱賓王 在獄詠蟬

自憫秦冤痛,誰憐楚奏哀。 駱賓王 幽系書情通簡知己

自應迷北叟,誰肯問南冠。 駱賓王 憲臺出縶寒夜有懷

典故  
九折途
 
九折艱
 
叱馭王尊
 
叱馭人
 
忠臣叱馭
 
輪摧九折
 
九折悲
 
九折魂
 
危途九折
 
悲九折
 
王尊許國
 
九折
 
九折回軒
  
王尊疾驅(qū)
 
九折回轉(zhuǎn)
 
王尊返駕
 
王尊驅(qū)九折
 
王陽嘆
 
王陽守親
 
相關人物
王陽
 
王尊


《漢書》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列傳·王尊〉~3226~
王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也。少孤,歸諸父,使牧羊澤中。尊竊學問,能史書。年十三,求為獄小吏。數(shù)歲,給事太守府,問詔書行事,尊無不對。太守奇之,除補書佐,署守屬監(jiān)獄。久之,尊稱病去,事師郡文學官,治尚書、論語,略通大義。復召署守屬治獄,為郡決曹史。數(shù)歲,以令舉幽州刺史從事。而太守察尊廉,補遼西鹽官長。數(shù)上書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每ぬ匦烀魉]尊不宜久在閭巷,上以尊為郿令,遷益州刺史。先是,瑯邪王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嘆曰:「奉先人遺體,柰何數(shù)乘此險!」后以病去。及尊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邪?」吏對曰:「是?!棺疬称漶S曰:「驅(qū)之!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棺鹁硬慷q,懷來徼外,蠻夷歸附其威信。博士鄭寬中使行風俗,舉奏尊治狀,遷為東平相。

簡釋

九折回軒: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唐李商隱《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斯游悅為勝,九折幸回軒”

九折途:喻指路途艱險。宋陸游《東窗》:“九折危途寸步艱,至今回首尚心寒。”


例句

晨嚴九折度,暮戒六軍行。 張九齡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

撕游儻為勝,九折幸回軒。 李商隱 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

寧親西陟險,君去異王陽。 李端 送鄭宥入蜀迎覲

圣圖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盧照鄰 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

返駕王尊何足嘆,哭途阮籍謾無聊。 羅鄴 春過白遙嶺

勿以王陽道,迢遞畏崚嶒。 陳子昂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

典故  
白發(fā)郎
 
漢庭用少
  
三朝執(zhí)戟
 
老顏駟
 
潛郎白首
 
漢廷用壯臣年老
 
漢家尚壯
 
悲顏駟
 
好文日
 
久留郎署
 
三朝臣不遇
 
晚得諸郎
 
顏郎老
 
文時不遇,武時不遇
 
尚少
  
不與少年爭遇合

相關人物
劉恒(漢文帝)
 
劉啟(漢景帝)
 
顏駟


《昭明文選》卷十五〈賦辛·志中·思玄賦〉~662~
「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武?!固?#183;李善注引《漢武故事》曰:「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fā),上問曰:叟何時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時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會稽都尉?!?/span>
《后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列傳〉
「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武。」唐·李賢注:「尉謂都尉顏駟也。尨,蒼雜色也。遘,遇也。」《漢武故事》曰:「上至郎署,見一老郎,鬢眉皓白,問:『何時為郎?何其老也?』對曰:『臣姓顏,名駟,以文帝時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葉不遇也?!簧细衅溲裕獮闀嘉?。」

簡釋

白發(fā)郎潛:指年老而懷才不遇。宋蘇軾《次天字韻答岑巖起》:“莫嘆郎潛生白發(fā),圣朝求舊鄙鳶肩?!?/p>


例句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時。 李昌符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輩宣恩感謝

漢家尚壯今則老,發(fā)短心長知奈何。 李端 贈康洽

花燒中潬城,顏郎身已老。 李賀 河陽歌

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 王維 冬夜書懷

老少悲顏駟,盈虛悟翟公。 王適 蜀中言懷

久留郎署終難遇,空掃相門誰見知。 駱賓王 帝京篇

典故 
故山薇
 
首陽薇
 
北山薇
  
采薇蕨
 
采薇歌
 
食薇
 
夷齊餓
 
西山老
 
西山餓
 
西山薇蕨
 
首陽餓
 
首陽人
   
餓首陽
 
夷齊采薇
 
夷齊餓首陽
 
餓死西山
 
首陽二子
 
問首陽
 
薇堪采
 
采薇翁
 
采薇士
 
食周薇
 
恥周粟
 
笑首陽
 
不事周
 
西山羞
  
西山遺老
 
西山食粟
 
薇老首陽
 
孤竹餓
 
叩馬西山
 
伯夷食菜
 
不甘臣武
 
采蕨為糧
 
首陽魂
  
雙麋不返
  
周粟不顧
  
相關人物
伯夷
 
叔齊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22~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顾焯尤?。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薇,蕨也。」
《昭明文選》卷五十四〈論四·辯命論〉~2348~
夷叔斃淑媛之言,子輿困臧倉之訴。唐·李善注引《古史考》曰:「伯夷、叔齊者,殷之末世,孤竹君之二子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野有婦人謂之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餓死。」
《孟子注疏》卷十上〈萬章章句上〉~76~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xiāng)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漢·陸賈《新語·無為》
曾閔之孝,夷齊之廉,豈畏死而為之哉?教化之所至也。

簡釋

夷齊:喻指有氣節(jié),不接受敵人施舍。唐李白《梁園吟》:“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例句

茍非夷齊心,豈得無戰(zhàn)爭。 于濆 古征戰(zhàn)

采薇易為山,何必登首陽。 于濆 感懷

以我采薇意,傳之天姥岑。 儲光羲 酬綦母校書夢耶溪見贈之作

耕鑿時未至,還山聊采薇。 儲光羲 雜詩二首

憀然歌采薇,曲盡心悠悠。 元季川 登云中

可惜官倉無限粟,伯夷餓死黃口肥。 元稹 有鳥二十章

奸聲入耳佞入心,侏儒飽飯夷齊餓。 元稹 立部伎

公方伯夷操,事殷不事周。 元稹 陽城驛

武王亦至明,寧哀首陽饑。請君勿執(zhí)古,執(zhí)古徒自隳。 劉叉 勿執(zhí)古寄韓潮州

不食黃精不采薇,葛苗為帶草為衣。 劉商 移居深山謝別親故

旅食傷飄梗,巖棲憶采薇。 劉長卿 罷攝官后將還舊居留辭李侍御

采薇留客飲,折竹掃仙壇。 厲玄 送顧非熊及第歸茅山

好移鐘阜蓼,莫種首陽薇。 吳融 和睦州盧中丞題茅堂十韻

無才敢更期連茹,有意兼思學采薇。 吳融 得京中親友書訝久無音耗以詩代謝

唯憶首陽路,永謝當時人。 孟郊 感懷

舉才天道親,首陽誰采薇。 孟郊 感懷

伊呂代封爵,夷齊終身饑。 孟郊 罪松

伯夷在首陽,欲往無輕舟。 岑參 東歸晚次潼關懷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為肴。 常建 空靈山應田叟

掛冠東都門,采蕨南山岑。 張九齡 在郡秋懷二首

首陽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壺吊伯夷。 徐夤 逐臭蒼蠅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陽蕨。 李德裕 憶藥苗

濩落久無用,隱身甘采薇。 李欣 東京寄萬楚

夷齊是何人,獨守西山餓。 李白 少年子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李白 月下獨酌四首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李白 梁園吟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齊餓死終無成。 李白 笑歌行(以下二首。蘇軾云是偽作。)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李白 行路難三首

飲水箕山上,食雪首陽顛。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周粟猶不顧,齊圭安肯分。 李白 送張秀才從軍

舉族共資隨月俸,一身惟憶故山薇。 李諒 蘇州元日郡齋感懷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

潁水有許由,西山有伯夷。 李邕 銅雀妓

家住嵩山下,好采舊山薇。 李頻 嵩山夜還

何日一名隨事了,與君同采碧溪薇。 杜牧 中途寄友人

薇蕨餓首陽,粟馬資歷聘。 杜甫 早發(fā)

空里愁書字,山中疾采薇。 杜甫 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韻

留連樹蕙辭,婉娩采薇歌。 柳宗元 種術(shù)

復笑采薇人,胡為乃長往。 王維 偶然作六首

立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夷齊各一身,窮餓未為難。 白居易 訪陶公舊宅(并序)

心同合浦葉,命寄首陽薇。 皇甫冉 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

吾愛元紫芝,清介如伯夷。 皮日休 元魯山

夷齊餓死日,武王稱圣明。節(jié)義士枉死,何異鴻毛輕。 盧仝 揚州送伯齡過江

自惟負貞意,何歲當食薇。 盧象 家叔徵君東溪草堂二首

由來那敢議輕肥,散發(fā)行歌自采薇。 秦系 獻薛仆射

流水知行藥,孤云伴采薇。 耿湋 贈韋山人

傅巖既紆郁,首山亦嵯峨。操筑無昔老,采薇有遺歌。 薛稷 秋日還京陜西十里作

伯夷位事愚臣忝,喜奏聲成鳳鳥來。 蘇颋 奉和圣制春臺望應制

孤竹人藏處,無因認本峰。 許棠 過中條山

如何歸故山,相攜采薇蕨。 邵謁 下第有感

采薇秦山鎮(zhèn),養(yǎng)親湘水源。 邵謁 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

詩人公署如山舍,只向階前便采薇。 鄭谷 題汝州從事廳

入山非買山,采竹異采蕨。 錢起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興赴嶺

數(shù)歲白云里,與君同采薇。 錢起 憶山中寄舊友

徇祿仍懷橘,看山免采薇。 錢起 晚歸藍田酬王維給事贈別

野老采薇暇,蝸廬招客幽。 錢起 玉山東溪題李叟屋壁

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錢起 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

去俗因解綬,憶山得采薇。 錢起 酬陶六辭秩歸舊居見柬

西山傷遺老,東陵有故侯。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十四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間星歲改。 韋應物 送褚校書歸舊山歌

枕流方采北山薇,驛騎交迎市道兒。 韓偓 余臥疾深村聞一二郎官今稱繼使閩越笑余迂古潛于異鄉(xiāng)聞之因成此篇

首陽及汨羅,無乃褊其衷。 顧況 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

心期共賀太平世,去去故鄉(xiāng)親食薇。 鮑溶 寄宋申錫評事時從李少師移軍回歸

東巖采薇人,巖際朝見月。 鮑溶 廬山石鏡

典故
西江水
        
斗升水
  
轍中魚
 
轍中鱗
  
貸監(jiān)河粟
 
活枯魚
  
索枯魚
 
泥轍
  
活窮鱗
  
轍中枯
 
西江潤
 
轍鮒涸
  
慰窮鱗
 
望斗升
 
枯轍
 
守窮轍
 
挽西江蘇涸轍
 
失水鮒
 
西江水救魚
 
西來斗水
 
莊周貸粟
 
轍鮒憂
 
借斗水
 
窮轍鮒
 
槁鮑肆
 
監(jiān)河貸粟
 
煦轍
 
渴一泓
 
涸鱗去轍
 
波臣守轍
  
委轍
   
相關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24~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簡釋

斗升水:喻急需的濟助。唐劉禹錫《送張盥赴舉》:“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漢津?!?/p>

涸魚:喻處境困窘或相互救助。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p>

涸鮒:喻指處境艱難或無益之助。唐沈全期《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少寬窮涸鮑,猶憫觸藩羝?!?/p>


例句

石枯山木焦,鱗窮水泉涸。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乃呈王員外

持法不須張密網(wǎng),恩波自解惜枯鱗。 劉長卿 獄中聞收東京有赦

籠禽得高巢,轍鮒還層瀾。 孟郊 新卜清羅幽居奉獻陸大夫

枯鱗易為水,貧士易為施。 孟郊 贈主人

舍予在泥轍,飄跡上云津。 孟郊 贈李觀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魚。 張南史 早春書事奉寄中書李舍人

省郎門似龍門峻,應借風雷變涸鱗。 張蠙 投所知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浮。 張說 喜度嶺

已呼斷雁歸行里,全勝枯鱗在轍中。 方干 別從兄郜

無事坐悲苦,塊然涸轍魚。 李白 擬古十二首之五

涸轍思流水,浮云失舊居。 李白 江夏使君叔度上贈中郎中

莫持西江水,空許東溟臣。 李白 贈友人三首之三

涸魚思雨潤,僵燕望雷蘇。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gòu)四十六韻

失計拋魚艇,何門化涸鱗。 杜牧 書事

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 杜甫 奉贈李八丈判官

監(jiān)河受貸粟,一起轍中鱗。 杜甫 奉贈肖二十使君

早發(fā)云臺杖,恩波起涸鱗。 杜甫 江陵望幸

少寬窮涸鮒,猶憫觸藩羝。 沈佺期 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

窮鱗遂蹭蹬,夙昔事罕存。 獨孤及 丙戌歲正月出洛陽書懷

涸魚久失風波勢,枯草曾沾雨露恩。 白居易 江南遇天寶樂叟

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 白居易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

幾時裁尺素,滄海有枯鱗。 竇牟 送東光呂少府之官連帥奏授

便應酬倚注,何處話窮鱗。 羅隱 投寄韋右丞

宦名隨落葉,生事感枯魚。 錢起 罷官后酬元校書見贈

他日感恩慚未報,舉家猶似涸池魚。 韓翃 寄令狐尚書

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wǎng)便翔空。 駱賓王 疇昔篇

出籠窮短翮,委轍涸枯鱗。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 駱賓王 途中有懷

典故
濯塵纓
 
濯滄浪
 
逢漁父
 
濯我纓
 
孺子歌
 
解塵纓
 
漁父笑
  
鼓枻歌
 
滄浪濯纓
  
思濯纓
 
濯滄浪纓
  
纓濯
 
濯發(fā)滄浪
 
漁父足
 
論濁清
 
鼓枻翁
 
塵纓欲濯
  
濯楚臣纓
 
濯冠巾
 
滄浪未濯
 
凈濯蘭纓
 
值漁父

相關人物
屈原

參考典故
獨醒人
 
餔啜糟醨


《楚辭補注》卷七〈漁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jié)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jié)O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顾烊?,不復與言。
《孟子注疏》卷七上〈離婁章句上〉~28~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豢鬃釉唬骸盒∽勇犞?!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环蛉吮刈晕?,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淮酥^也?!?/span>

簡釋

滄浪:指歸隱。唐賈島《重酬姚少府》:“滄浪余將還,知音激所習?!?/p>


例句

濯纓易為水,何必泛滄浪。 于濆 感懷

青楓江上滄浪吟,白月宮中鸚鵡林。 儲光羲 酬李壺關奉使行縣憶諸公

魚竿今尚在,行此掉滄浪。 劉商 合肥至日愁中寄鄭明府

自憐生計事悠悠,浩渺滄浪一釣舟。 劉滄 罷華原尉上座主尚書

自喜他年接巾舄,滄浪地近虎溪頭。 劉滄 與重幽上人話舊

知君濟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劉滄 贈顓頊山人

棲遲慣得滄浪思,云閣還應夢釣磯。 劉滄 題王校書山齋

既憐滄浪水,復愛滄浪曲。 劉長卿 江中晚釣寄荊南一二相識

莫使滄浪叟,長歌笑爾容。 劉長卿 洞庭驛逢郴州使還寄李湯司馬

君問漁人意,滄浪自有歌。 劉長卿 長沙早春雪后臨湘水呈同游諸子

澄流可濯纓,嚴子但垂綸。 劉駕 釣臺懷古

可以濯吾纓,斯言誠所慕。 司馬扎 滄浪峽

我殊惺惺者,猶得滄浪趣。 司馬扎 滄浪峽

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滄浪。 司馬扎 漾陂晚望

空憐濯纓處,階下水潺潺。 司馬扎 題清上人

御獵思投釣,漁歌好濯纓。 呂牧 涇渭揚清燭

玄成知必大,寧是泛滄浪。 嚴維 送李秘書往儋州

重以觀魚樂,因之鼓枻歌。 孟浩然 尋梅道士

洗幘豈獨古,濯纓良在茲。 孟浩然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

清濁俱莫追,何須罵滄浪。 孟郊 吊盧殷

曉碧流視聽,夕清濯衣袍。 孟郊 立德新居

愿奉濯纓心,長謠反招隱。 孫逖 和登會稽山

君子滿天朝,老夫憶滄浪。 岑參 上嘉州表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

何必濯滄浪,不能釣嚴灘。 岑參 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士

無由謁天階,卻欲歸滄浪。 岑參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扣船應漁父,因唱滄浪吟。 常建 晦日馬鐙曲稍次中流作

試歌滄浪清,遂覺乾坤細。 常建 湖中晚霽

別家投釣翁,今世滄浪情。 常建 漁浦

扁舟滄浪意,澹澹花影沒。 常建 白龍窟泛舟寄天臺學道者

津途別有趣,況乃濯吾纓。 張九齡 自豫章南還江上作

漁父置詞相借問,郎官能賦許依投。 張南史 酬張二倉曹楊子閑居見寄兼呈韓郎中左補闕皇甫冉

濯纓何處去,鑒物自堪妍。 張聿 圓靈水鏡

滄浪者誰子,一曲醉中聽。 戴叔倫 偶成

荷衣塵不染,何用濯滄浪。 戴叔倫 春江獨釣

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纓。 李乂 錢唐州高使君赴任

纓塵徒自滿,欲濯待清波。 李咸用 自愧

永日歌濯纓,超然謝塵滓。 李德裕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舴艋舟

蘭橈思無限,為感濯纓歌。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東溪

濯纓閑更入,漱齒渴仍吞。 李敬方 題黃山湯院

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 李白 沐浴子

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 李白 笑歌行

涉雪搴紫芳,濯纓想清波。 李白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 李白 送儲邕之武昌

舉身憩蓬壺,濯足弄滄海。 李白 酬崔五郎中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纓。 李群玉 大云池泛舟

鵬鴳喻中消日月,滄浪歌里放心神。 李群玉 送人隱居

濯足豈長往,一樽聊可依。 李頎 東京寄萬楚

逍遙每盡日,誰識愛滄浪。 李頻 陜州題河上亭

白發(fā)滄浪上,全忘是與非。 杜牧 漁父

門外長溪水,憐君又濯纓。 杜牧 貽遷客

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 杜甫 北游

色阻金印大,興含滄浪清。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遂性同漁父,成名異魯連。 杜甫 回棹

卿到朝廷說老翁,漂零已是滄浪客。 杜甫 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獨當省署開文苑,兼泛滄浪學釣翁。 杜甫 解悶十二首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時應念衰疾,書疏及滄浪。 杜甫 魏十四侍御就弊廬相別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柳宗元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哲士務纓弁,鄙夫戀蓬藜。終當稅塵駕,盥濯依春溪。 權(quán)德輿 曉發(fā)武陽館即事書情

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 無可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之三

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 白居易 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

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 白居易 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溪作

澧浦饒芳草,滄浪有釣舟。 皇甫冉 歸渡洛水

應非矍鑠翁,或是滄浪客。 皎然 訪朱放山人

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 皎然 訪陸處士羽

一旦悲歡見孟光,十年辛苦伴滄浪。 竇群 初入諫司喜家室至

予洗腸中酒,君濯纓上塵。 竇群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纓。 薛能 題漢州西湖

愿言隨狎鳥,從此濯吾纓。 蘇颋 題壽安王主簿池館

如今未免風塵役,寧敢匆匆便濯纓。 褚載 南徐晚望

行吟值漁父,坐隱對樵人。 許渾 宣城贈蕭兵曹

何必滄浪水,庶茲浣塵襟。 談戭 清溪館作

滄浪愚將還,知音激所習。 賈島 重酬姚少府

枕席相遠游,聊欲浮滄浪。 賈至 閑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

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纓人。 趙冬曦 答張燕公翻著葛巾見呈之作

前路逢漁父,多慚問姓名。 鄭常 謫居漢陽白沙口阻雨因題驛亭

渼陂水色澄于鏡,何必滄浪始濯纓。 鄭谷 郊墅

滄浪之水見心清,楚客辭天淚滿纓。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

無事始然知靜勝,深垂紗帳詠滄浪。 錢起 避暑納涼

去名即棲遁,何必歸滄浪。 錢起 閑居寄包何

子牟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

世隨漁父醉,身效接輿狂。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懷一百韻

臨川試問堯年事,猶被封人勸濯纓。 韋莊 題穎源廟

濯纓起江湖,綴佩雜蘭麝。 韓愈 縣齋有懷

一謝滄浪水,安知有逸人。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詎假滄浪上,將濯楚臣纓。 駱賓王 夏日游目聊作

亂世難逸跡,乘流擬濯纓。 齊己 湘中感懷

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纓。 齊己 秋江

典故
才器卷波瀾
 
瑤墀已嘆,侍臣冥寞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三〈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
自蒙蜀州人日作【自枉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開【今晨散帙眼忽明】,迸淚幽吟事如昨。嗚呼壯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動寥廓。嘆我凄凄求友篇,感時郁郁匡君略【感時郁郁匡時略】【感君郁郁匡君略】【感君郁郁匡時略】。錦里春光空爛熳,瑤墀侍臣巳冥莫。瀟湘水國傍黿鼉,鄠杜秋天失雕鶚。東西南北更誰論【東西南北更堪論】,白首扁舟病獨存。遙拱北辰纏寇盜【猶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邊塞西蕃最充斥【邊塞西蕃羌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裙何處覓王門。文章曹植波瀾闊,服食劉安德業(yè)尊。長笛誰能亂愁思【長笛鄰家亂愁思】,昭州詞翰與招魂。
典故
書甲子,書年號
 
柴桑老子不推劉
 
陶處士是晉朝臣


《晉書》卷五十一〈皇甫謐列傳〉~40~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淫」。或有箴其過篤,將損秏精神。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況命之修短分定懸天乎!」
典故
臣年雖老,臣卿尚少


《魏書》卷七十八〈孫紹列傳〉~726~
紹性抗直,每上封事,常至懇切,不憚犯忤。但天性疏脫,言乍高下,時人輕之,不見采納。紹兄世元早卒,世元善彈箏,紹后聞箏聲便涕泗嗚咽,舍之而去,世以此尚之。除驍騎將軍,使吐谷渾。還,為太府少卿。曾因朝見,靈太后謂曰:「卿年稍老矣?!菇B曰:「臣年雖老,臣卿乃少?!固笮χ?。遷右將軍、太中大夫。
《北史》卷四十六〈孫紹列傳〉~689~
正光初,兼中書侍郎。紹性抗直,每上封事,常至懇切,不憚犯忤。但天性疏脫,言乍高下,時人輕之,不見采覽。紹兄世元善彈箏,早卒,紹后聞箏聲,便涕泗嗚咽,舍之而去。后為太府少卿,曾因朝見,靈太后謂曰:「卿年稍老矣?!菇B曰:「臣年雖老,臣卿乃少?!固笮χ_w右將軍、太中大夫。
典故
相關人物
勾踐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
「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棲于會稽。吳王追而圍之。」「乃令大夫種行成于吳,膝行頓首曰:『君王亡臣句踐使陪臣種敢告下執(zhí)事:句踐請為臣,妻為妾。」吳王將許之。子胥言于吳王曰:『天以越賜吳,勿許也?!环N還,以報句踐。句踐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zhàn)以死。種止句踐曰:『夫吳太宰嚭貪,可誘以利,請閒行言之?!挥谑蔷溘`以美女寶器令種閒獻吳太宰嚭。嚭受,乃見大夫種于吳王。種頓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踐之罪,盡入其寶器。不幸不赦,句踐將盡殺其妻子,燔其寶器,悉五千人觸戰(zhàn),必有當也?!粐阂蛘f吳王曰:『越以服為臣,若將赦之,此國之利也?!粎峭鯇⒃S之。子胥進諫曰:『今不滅越,后必悔之。句踐賢君,種、蠡良臣,若反國,將為亂?!粎峭醺ヂ牐渖庠?,罷兵而歸?!?/span>

典故
臣山愚直


《漢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傳·賈山〉~2327~
賈山,潁川人也。祖父袪,故魏王時博士弟子也。山受學袪,所言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嘗給事潁陰侯為騎。孝文時,言治亂之道,借秦為諭,名曰至言。其辭曰:「臣聞為人臣者,盡忠竭愚,以直諫主,不避死亡之誅者,臣山是也。臣不敢以久遠諭,愿借秦以為諭,唯陛下少加意焉?!?/span>
《國語辭典》:三獻(三獻)  拼音:sān xiàn
古代舉行祭典時,初次獻酒為初獻,再次獻酒為亞獻,第三次獻酒為終獻,合稱為「三獻」?!独m(xù)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检胫抡迫I?!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嘎暑I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八拜?!挂卜Q為「三享」。
《漢語大詞典》:三獻玉(三獻玉)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獻之 厲王 ,王以為誑,刖其左足;復獻 武王 ,又刖其右足;后獻 文王 ,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 和氏 璧。事見《韓非子·和氏》。后用為懷才難遇知音的典實。 唐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赴范陽》詩:“泣連三獻玉,瘡懼再傷弓?!?唐 賈島 《古意》詩:“眼中兩行淚,曾弔三獻玉。” 宋 曾鞏 《送程殿丞還朝》詩:“自重肯悲三獻玉,不欺常慎四知金?!?/div>
分類:卞和璞玉
《國語辭典》:刖足  拼音:yuè zú
一種古代的刑罰??车舴溉说哪_。為肉刑之一?!度龂萘x》第九回:「倘得黥首刖足,使續(xù)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
分類:斷足肉刑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泣
卞和 之泣。 卞和 得玉璞以獻 楚王 , 楚王 以為詐,砍其雙腳, 卞和 抱其璞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后指因蒙受冤屈或不遇知己而痛苦悲傷。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詩:“濫竊商歌聽,時憂 卞 泣誅。”參見“ 卞和 ”。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璞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漢 焦贛 《易林·漸之萃》:“西行求玉,冀得卞璞?!?/div>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便得個完璧歸趙也。」也作「歸趙」、「原璧歸趙」。
《漢語大詞典》:和玉
(1). 卞和 之玉。喻稀世之寶。后漢書·劉陶傳:“就使當今沙礫化為南金,瓦石變?yōu)?和 玉,使百姓渴無所飲,饑無所食……猶不能以保蕭墻之內(nèi)也。” 李賢 注:“ 和 玉, 卞和 之玉也?!?br />(2). 卞和 之玉。喻不為世重的賢才。 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詩:“ 和 玉悲無已, 長沙 宦不成?!眳⒁姟?和氏璧 ”。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和璧  拼音:hé bì
楚人卞和所得的璞玉。參見「和氏璧」條。《文選。曹丕。與鐘大理書》:「和璧入秦,相如抗節(jié)?!?/div>
分類:和璧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完璞
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唐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詩:“衣?lián)] 京洛 塵,完璞伴歸人?!?清 羅有高 《鄧先生墓表》:“近百年來,高風寥邈矣,而先生獨奮發(fā)於陳編蠹簡之中,成之以勇邁不回之氣,佐之以堅苦廉毅之操,內(nèi)外完璞,挺為偉人?!?/div>
《漢語大詞典》:懷玉(懷玉)
(1).謂懷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陶淵明集〉序》:“或懷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負薪?!?唐 駱賓王 《鏤雞子》詩:“誰知懷玉者,含響未吟晨?!?br />(2).猶懷璧。 明 李東陽 《邯鄲賈》詩:“ 長安 寳氣橫九州,賈兒身貴封為侯;匹夫懷玉尚不可,何怪貪兒死奇貨?!眳⒁姟?懷璧 ”。
分類:懷抱仁德
《漢語大詞典》:懷璧(懷璧)
左傳·桓公十年:“ 周 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杜預 注:“人利其璧,以璧為罪?!币蛞浴皯谚怠北扔鞫嘭斦械溁驊巡旁饧?。三國志·魏志·華歆傳:“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唐 李華 《詠史詩》之四:“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清 姚鼐 《錢舜舉〈蕭翼賺蘭亭圖〉》詩:“語卿且勿諫,懷璧不可居?!?/div>
分類:招禍懷才
《漢語大詞典》:抱玉
(1).見“ 抱璞 ”。
(2).謂懷抱德才,深藏不露。語本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三國 魏 嵇康 《古意》詩:“安得反初服,抱玉寶六奇。”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抱玉者聯(lián)肩,握珠者踵武?!?/div>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和再獻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br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挂姟稇?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div>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和再獻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挂姟稇?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div>
《漢語大詞典》:楚卞
指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 唐 呂溫 《古興》詩:“ 越歐 百鍊時, 楚 卞 三泣地。二寳無人識,千齡皆棄置?!眳⒁姟?楚玉 ”。
分類:卞和
《漢語大詞典》:楚玉
指 楚國 寶玉 和氏 璧。亦用以比喻才能、才華。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姓字難教題甲榜,聲名甚日滿皇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div>
《漢語大詞典》:楚璞
指 楚 人 卞和 獻給 楚王 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宋 梅堯臣 《度支蘇才翁挽詞》詩之二:“盛世雖多士,唯公與眾殊。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未入 周 官采,爭持 楚 璞模。” 明 高啟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詩:“知音竟為誰,四海嗟惸惸。 齊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章炳麟 《西歸留別中東諸君子》詩:“球府集蒼蠅,一滴緇 楚 璞。”
《漢語大詞典》:楚璧
即 和氏 璧。 明 何景明 《贈張合之秀才》詩之二:“ 卞生 懷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參見“ 和氏璧 ”。
分類:和氏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泣玉
《韓非子·和氏》:“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 楚山 中,奉而獻之 厲王 , 厲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 為誑而刖其左足。及 厲王 薨, 武王 即位, 和 又奉其璞而獻之 武王 。 武王 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跤忠?和 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 薨, 文王 即位, 和 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后以“泣玉”指因懷才不遇而悲泣。 唐 駱賓王 《疇昔篇》:“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宋 王禹偁 《商州進士張齊說將赴春闈》詩:“明年得意歸來日,不見麻衣泣玉斑?!?/div>
《漢語大詞典》:獻楚(獻楚)
指 春秋 時 卞和 向 楚王 獻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懷才不遇,投效無門。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彈冠空被笑,獻 楚 自多傷?!?唐 元稹 《獻滎陽公主五十韻》:“會將連獻 楚 ,深恥謬游 燕 ?!眳⒁姟?獻玉 ”。
《漢語大詞典》:獻玉(獻玉)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div>
《漢語大詞典》:獻玉(獻玉)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div>
《漢語大詞典》:獻璞(獻璞)
猶獻玉。 唐 韋渠牟 《贈竇五判官》詩:“美玉自矜頻獻璞,真金難與細披沙?!?元 馬臻 《述懷五十韻》:“獻璞悲 和 泣,辭金憶 震 賢?!?明 李東陽 《青溪聞體齋古潭之說有詩見嘲次韻以解》:“登龍卻恨通家晚,獻璞翻為識者羞?!眳⒁姟?獻玉 ”、“ 獻楚 ”。
分類:獻玉
《漢語大詞典》:荊人
(1). 楚 人,南人。春秋·莊公二十三年:“公至自 齊 , 荊 人來聘?!?span id="g3blmzj" class="book">《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 荊 人風靡, 交 益 景從?!?br />(2).對人稱己妻的謙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區(qū)區(qū)拙技,負此良琴,若得荊人一奏,當有一兩聲可聽者?!?span id="k773ytx" class="book">《顏氏家藏尺牘》卷二引 清 王士祜 書:“弟去歲以荊人抱病,屏跡半載。”
《漢語大詞典》:荊和
(1).指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 漢 劉向 《九嘆·惜賢》:“ 晉 申生 之離殃兮, 荊 和氏 之泣血?!?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故瓊瑤俟 荊和 而顯連城之價,烏號須 逢門 而著陷堅之功。” 唐 黃滔 《以不貪為寶賦》:“縱饒 秦氏 ,當時曾欺 趙 地;爭奈 楚君 ,昔日薦刖 荊和 ?!?明 高叔嗣 《古歌》:“ 荊和 當路泣,良璞為誰明?”參見“ 卞和 ”。
(2).指和氏璧。《楚辭·劉向〈九嘆·怨思〉》:“筐澤瀉以豹鞹兮,破 荊和 以繼筑?!?王逸 注:“破 和氏 之璧以繼筑杵而舂,敗玉寶而失其好也?!?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玉異色而均美,是以 晉棘 、 荊和 ,等價連城?!?/div>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荊寶(荊寶)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資質(zhì)。《文選·潘岳〈楊仲武誄〉》:“春蘭擢莖,方茂其華; 荊 寶挺璞,將剖於 和 ?!?李善 注:“言德業(yè)之美類於蘭玉?!?南朝 宋 劉義恭 《游子移》詩:“ 三河 游蕩子,麗顏邁 荊 寶。”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爾諸生沐浴圣化,景行前修,諒當人握 隋 琛,家懷 荊 寶?!?/div>
《漢語大詞典》:荊玉
(1). 荊山 之玉。即和氏璧。 晉 盧諶 《覽古》詩:“連城既偽往, 荊 玉亦真還?!?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群當一空?!?br />(2).喻美質(zhì)賢才。藝文類聚卷四七引 晉 孫綽 《賀司空修(循)像贊》:“質(zhì)與 荊 玉參貞,鑒與南金等照?!?唐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其年停貢舉》詩:“ 荊 玉收難盡, 齊 竽喜暫閒?!?/div>
《國語辭典》:荊璞(荊璞)  拼音:jīng pú
楚國荊山的玉璞,即和氏璧。參見「荊山之玉」條。《文選。盧諶。贈劉琨詩》:「承侔卞和,質(zhì)非荊璞?!购笥靡员扔髻Y質(zhì)美好。也稱為「荊璧」、「荊玉」。
《漢語大詞典》:荊璧
即和氏璧。亦用以泛指美玉。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六》:“立 神明 通天 之臺,造甲乙之帳,絡以 隋 珠 荊 璧?!?南朝 宋 謝惠連 《鞠歌行》:“南荊璧,萬金貲, 卞和 不斲與石離?!?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荊 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div>
《漢語大詞典》:牧羊臣
指 蘇武 。 唐 崔湜 《塞垣行》:“可嗟牧羊臣,海上久為客?!眳⒁姟?牧羝 ”。
分類:蘇武
《漢語大詞典》:牧羝
蘇武 牧羊的典故。 漢 蘇武 出使 匈奴 ,單于脅迫他投降, 蘇武 不屈服。后來把他流放到“ 北海 上無人處,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歸?!濒聘静粫a(chǎn)乳,以此來斷絕他回 漢 的希望。 蘇武 在 匈奴 堅持了十九年,“及歸,鬚髮皆白”。見《漢書·蘇武傳》。 宋 文天祥 《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詩之三:“沙邊莫待哀黃鵠,雪里何須問牧羝?!?葉玉森 《玉樓春》詞:“傷心失馬塞翁吟,忍淚牧羝 蘇武 怨?!?/div>
《漢語大詞典》:羝乳
公羊產(chǎn)乳。喻不可能發(fā)生之事。漢書·蘇武傳:“﹝ 匈奴 ﹞乃徙 武 北海 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顏師古 注:“羝不當產(chǎn)乳,故設此言,示絶其事?!?元 袁桷 《題郝伯常雁足詩》:“不須羝乳終回 漢 ,肯學雞鳴詐度關?!?/div>
《國語辭典》:蘇武(蘇武)  拼音:sū wǔ
人名。(西元前143?~前60)字子卿,西漢杜陵人(今陜西省長安縣東南)。武帝時出使匈奴,單于脅降,不屈,被留十九年,仍持漢節(jié)。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始得還,拜典屬國。宣帝立,賜爵關內(nèi)侯,圖形麒麟閣。其著作流傳于今者,有詩四首、〈答李陵〉詩及〈別李陵〉等。
《國語辭典》:蘇武牧羊(蘇武牧羊)  拼音:sū wǔ mù yáng
1.漢使蘇武出使匈奴,因守節(jié)不變,被單于拘留,放逐至北海無人處牧羊十九年。雖掘鼠而食仍不屈降。見《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建》。后以蘇武牧羊比喻堅貞的氣節(jié)。
2.樂曲名。內(nèi)容取材自蘇武出使匈奴的故事,歌頌其留胡不辱的崇高氣節(jié)。曲調(diào)流暢,具有淳樸的民歌風格。
《漢語大詞典》:蘇武節(jié)(蘇武節(jié))
指 蘇武 出使 匈奴 時所持的符節(jié)。 漢武帝 天 漢 元年, 蘇武 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出使 匈奴 ,單于留不遣,欲其降, 武 堅貞不屈,持 漢 節(jié)牧羊于 北海 畔十九年, 始元 六年得歸,須發(fā)盡白。后以“蘇武節(jié)”用作忠臣的典故。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在 秦 張良 椎,在 漢 蘇武 節(jié)?!?郁達夫 《歲暮感憤》詩:“窮塞寒浸 蘇武 節(jié),朝廷宴賜侍中貂?!?/div>
《國語辭典》:雪窖冰天  拼音:xuě jiào bīng tiān
形容天氣酷寒或酷寒之地。如:「塞外雪窖冰天,冱寒難熬,難得他在此一住三十載,卻絲毫不以為苦?!挂沧鳌副煅┙选?。
《漢語大詞典》:雪窖
(1).積雪覆蓋下的地窖。 宋 汪元量 《浮丘道人招魂歌》:“嚙氊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蒼穹。” 金 宇文虛中 《鄭下趙光道與余有十五年家世之舊因各題數(shù)句》詩:“脫身枳棘下,顧我雪窖中?!?br />(2).借指酷寒和酷寒的地區(qū)。宋史·朱弁傳:“其后, 倫 復歸,又以 弁 奉送 徽宗 大行之文為獻,其辭有曰:‘嘆馬角之未生,魂消雪窖;攀龍髯而莫逮,淚灑冰天?!?清 黃遵憲 《歸過日本志感》詩:“今日荷戈邊塞去,可堪雪窖復冰天。”
(3).比喻水珠飛濺的水潭。 金 元好問 《寶巖紀行》詩:“哀湍下絶壑,電擊龍怒鬭。崩奔飜雪窖,瑩滑瀉瓊甃。”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神絃仙管玻璃杯,火龍蜿蜒波崔嵬。云連金闕天門迥,星舞銀城雪窖開?!?/div>
《漢語大詞典》:餐氈(餐氈,餐氊)
亦作“飡氈”。 漢書·蘇武傳:“天雨雪, 武 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后因以“餐氊”謂身居異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宋 蘇軾 《至濟南李公擇以詩相迎次其韻》之一:“自笑飡氊典屬國,來看換酒謫仙人?!币槐咀鳌?餐氈 ”。
分類:異地朝廷
《漢語大詞典》:驅(qū)羊舊節(jié)(驅(qū)羊舊節(jié))
漢 臣 蘇武 出使 匈奴 被禁,餐氈嚙雪,持節(jié)牧羊,堅貞不屈。見漢書·蘇武傳。后以“驅(qū)羊舊節(jié)”比喻堅貞的氣節(jié)。 宋 辛棄疾 《蘇武慢·雪》詞:“回首驅(qū)羊舊節(jié),入 蔡 奇兵,等閒陳跡。”
《漢語大詞典》:射葉(射葉)
原指 春秋 楚 養(yǎng)由基 百步射中楊柳葉的故事。后用為善射的典實。 唐 元稹 《遣行》詩之二:“射葉楊才破,聞弓雁已驚。”參見“ 射柳 ”。
《國語辭典》:射柳  拼音:shè liǔ
古代一種軍中游戲。折柳枝環(huán)插在圓形的場地上,用闊鏃的箭來射,以射斷為勝?!抖鲙肪戆耍骸敢膊粣鄣⒒☉倬?,也不愛打桃射柳,也不愛放馬走狗,也不愛射生獵獸。」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時遇五月蕤賓節(jié)令,都要打毬射柳,宴賞太平之世。」也作「乍柳」、「詐柳」。
《漢語大詞典》:楊葉弓(楊葉弓)
可百步穿楊的弓。形容好弓。 南朝 陳后主 《劉生》詩:“游俠 長安 中,置驛過 新豐 。繫鐘蒲璧磬,鳴弦楊葉弓?!?/div>
《國語辭典》:百步穿楊(百步穿楊)  拼音:bǎi bù chuān yáng
本指春秋時楚國的養(yǎng)由基能在百步內(nèi)射中柳葉。見《戰(zhàn)國策。西周策》。后比喻射箭技術(shù)高超或技藝高強。如:「神射手百步穿楊的技藝,令人看得目瞪口呆?!埂度龂萘x》第五三回:「云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div>
《漢語大詞典》:破葉箭(破葉箭)
指百步穿楊的箭。 唐 元稹 《酬盧秘書》詩:“私調(diào)破葉箭,定飲搴旗盃。”
《國語辭典》:穿楊(穿楊)  拼音:chuān yáng
比喻善于射箭。參見「百步穿楊」條?!侗笔贰>戆税?。隱逸傳。崔廓傳》:「況復桑榆漸暮,藜藿屢空:舉燭無成,穿楊盡棄。」
《漢語大詞典》:養(yǎng)由(養(yǎng)由)
春秋 善射者 楚 臣 養(yǎng)由基 的省稱。 晉 張華 《勵志》詩:“ 養(yǎng)由 矯矢,獸號于林。蒲蘆縈繳,神感飛禽?!?唐 張建封 《酬韓校書愈打毬歌》:“齊觀百步透短門,誰羨 養(yǎng)由 遙破的。”
《漢語大詞典》:驚楊葉(驚楊葉)
戰(zhàn)國策·西周策:“ 楚 有 養(yǎng)由基 者,善射,去楊葉百步而射之,百發(fā)百中,左右皆曰善。”后以“驚楊葉”形容射箭的技藝精湛高明。 唐 李商隱 《偶成轉(zhuǎn)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武威將軍使中俠,少年箭道驚楊葉?!?/div>
《漢語大詞典》:哭庭
見“ 哭秦庭 ”。
《漢語大詞典》:哭秦庭
春秋 楚國 伍員 ,因家族被 楚 王誅滅而奔 吳 ,謂其友 申包胥 曰:“我必復 楚國 !” 包胥 曰:“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焙?伍 率 吳 兵破 楚 , 申包胥 乞師于 秦 。 秦 王不許。 申 “立依於庭墻而哭,日夜不絶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秦 為所感,遂救 楚 。事見左傳·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為請兵抒國難之典。 唐 李白 《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詩:“ 申包 哭 秦 庭,泣血將安仰?” 唐 杜甫 《秦州見敕目薛璩畢曜遷官》詩:“獨慚投 漢 閣,俱議哭 秦 庭。” 梁斌 《播火記》十二:“要是一下子鬧起紅軍來,咱到哪里哭 秦 庭去?”亦省作“ 哭庭 ”。 明 張煌言 《上魯國主啟》:“﹝臣﹞雖乖哭庭之義,尚圖掃境之功?!?/div>
《漢語大詞典》:哭秦庭
春秋 楚國 伍員 ,因家族被 楚 王誅滅而奔 吳 ,謂其友 申包胥 曰:“我必復 楚國 !” 包胥 曰:“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焙?伍 率 吳 兵破 楚 , 申包胥 乞師于 秦 。 秦 王不許。 申 “立依於庭墻而哭,日夜不絶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秦 為所感,遂救 楚 。事見左傳·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為請兵抒國難之典。 唐 李白 《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詩:“ 申包 哭 秦 庭,泣血將安仰?” 唐 杜甫 《秦州見敕目薛璩畢曜遷官》詩:“獨慚投 漢 閣,俱議哭 秦 庭。” 梁斌 《播火記》十二:“要是一下子鬧起紅軍來,咱到哪里哭 秦 庭去?”亦省作“ 哭庭 ”。 明 張煌言 《上魯國主啟》:“﹝臣﹞雖乖哭庭之義,尚圖掃境之功?!?/div>
《國語辭典》:南冠  拼音:nán guān
1.泛指南方人。隋。江總〈遇長安使寄裴尚書〉詩:「北風尚嘶馬,南冠獨不歸?!?br />2.囚犯、戰(zhàn)俘。參見「南冠楚囚」條。唐。駱賓王 在獄詠蟬詩:「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國語辭典》:南冠楚囚  拼音:nán guān chǔ qiú
南冠,南方楚人的頭冠,借指囚犯。春秋時,楚人鐘儀戴著故鄉(xiāng)南國的帽子被囚。典出《左傳。成公九年》。后比喻為被羈囚的人不忘故國衣冠。唐。趙嘏〈長安晚秋〉詩:「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分類:南方囚犯
《國語辭典》:南音  拼音:nán yīn
1.泛指南方的音樂或口音?!段倪x。張衡。南都賦》:「帝王臧其擅美,詠南音以顧懷?!埂段倪x。左思。吳都賦》:「登東歌,操南音?!?br />2.一種曲藝。用廣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以木魚書、龍舟歌為基礎,吸收揚州彈詞等曲種的音樂發(fā)展而成。有百年歷史,以清唱為主。唱詞多七字句,格律嚴謹,唱腔悠揚婉轉(zhuǎn),旋律優(yōu)美。傳統(tǒng)曲目以客途秋恨最著名。
《國語辭典》:楚囚  拼音:chǔ qiú
泛指囚犯、戰(zhàn)俘。參見「南冠楚囚」條?!稌x書。卷六五。王導傳》:「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耶?」宋。文天祥〈正氣歌〉:「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漢語大詞典》:楚奏
左傳·成公九年載, 楚 鍾儀 被俘,囚于 晉 。 晉侯 命 儀 奏琴, 儀 操南音。 晉 大臣 范文子 說, 鍾儀 “樂操土風,不忘舊也”。后因以“楚奏”謂奏 楚 地音樂,寓思鄉(xiāng)懷舊之意。 漢 王粲 《登樓賦》:“ 鐘儀 幽而 楚 奏兮, 莊舄 顯而 越 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自憫 秦 寃痛,誰憐 楚 奏哀!” 明 高啟 《師山周君客濠上思歸未得因畫舊隱圖求予賦詩》:“幾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無窮意,相忘賴此間?!?/div>
《漢語大詞典》:楚懷(楚懷)
(1).指 戰(zhàn)國 楚懷王 。 唐 李白 《古風》之五一:“ 殷 后亂天紀, 楚懷 亦已昏…… 比干 諫而死, 屈平 竄 湘 源?!?唐 白居易 《偶然》詩之一:“ 楚懷 邪亂 靈均 直,放棄合宜何惻惻!”
(2).謂對 楚國 的懷念。借指懷鄉(xiāng)之情。 唐 李白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 楚 懷奏 鐘儀 , 越 吟比 莊舃 。國門遙天外,鄉(xiāng)路遠山隔?!眳⒁姟?楚奏 ”。
《漢語大詞典》:楚奏
左傳·成公九年載, 楚 鍾儀 被俘,囚于 晉 。 晉侯 命 儀 奏琴, 儀 操南音。 晉 大臣 范文子 說, 鍾儀 “樂操土風,不忘舊也”。后因以“楚奏”謂奏 楚 地音樂,寓思鄉(xiāng)懷舊之意。 漢 王粲 《登樓賦》:“ 鐘儀 幽而 楚 奏兮, 莊舄 顯而 越 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自憫 秦 寃痛,誰憐 楚 奏哀!” 明 高啟 《師山周君客濠上思歸未得因畫舊隱圖求予賦詩》:“幾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無窮意,相忘賴此間?!?/div>
《國語辭典》:叱馭(叱馭)  拼音:chì yù
漢王陽為益州刺史,奉先人遺體行至邛郲九折阪,因道路險阻而折返。后王尊為益州刺史,行經(jīng)此處,自謂:「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苟池燅S者驅(qū)車強力通過。見《漢書。卷七六。王尊傳》。后比喻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唐。王勃〈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下岷關而叱馭,寄切全都?!?/div>
《國語辭典》:回車(迴車)  拼音:huí chē
行駛中的車輛,向行進方向作一百八十度的回轉(zhuǎn)。在快速公路或交通擁擠路段,通常均禁止回車。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馭(王尊叱馭)
漢書·王尊傳:“上以 尊 為 郿 令,遷 益州 刺史。先是 瑯琊 王陽 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shù)乘此險!’后以病去。及 尊 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 王陽 所畏道邪?’吏對曰:‘是。’ 尊 叱其馭曰:‘驅(qū)之, 王陽 為孝子, 王尊 為忠臣?!焙笠浴巴踝疬绸S”喻忠于吏事,不避艱險。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輒成長句一篇卻寄》:“自悔 王尊 叱馭忙,欲從 墨子 回車好?!币嗍∽鳌?王尊馭 ”。 清 宋琬 《望城郭》詩:“九折 王尊 馭,千秋 朱邑 祠?!?/div>
《漢語大詞典》:王尊馭(王尊馭)
見“ 王尊叱馭 ”。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馭(王尊叱馭)
漢書·王尊傳:“上以 尊 為 郿 令,遷 益州 刺史。先是 瑯琊 王陽 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shù)乘此險!’后以病去。及 尊 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 王陽 所畏道邪?’吏對曰:‘是?!?尊 叱其馭曰:‘驅(qū)之, 王陽 為孝子, 王尊 為忠臣?!焙笠浴巴踝疬绸S”喻忠于吏事,不避艱險。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輒成長句一篇卻寄》:“自悔 王尊 叱馭忙,欲從 墨子 回車好?!币嗍∽鳌?王尊馭 ”。 清 宋琬 《望城郭》詩:“九折 王尊 馭,千秋 朱邑 祠。”
《漢語大詞典》:潛郎(潛郎)
傳說 顏駟 于 漢文帝 時為郎,歷 文 、 景 、 武 三世,未獲升遷,老于郎署。參閱漢武故事。后以“潛郎”指懷才不遇的人。 唐 錢起 《重贈趙給事》詩:“應念潛郎守貧病,常悲休沐對蓬蒿?!?清 丘逢甲 《歲暮雜感》詩之六:“一曲昇平淚萬行,風塵戎馬厄潛郎。”
分類:漢文帝
《漢語大詞典》:白首為郎(白首爲郎)
漢武故事載: 武帝 嘗至郎署,見郎官 顏駟 “鬚鬢皓白,衣服不整”。 武帝 問他:“何時為郎?”答道:“以 文帝 時為郎。” 武帝 又問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說:“ 文帝 好文而臣尚武, 景帝 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后因以“白首為郎”慨嘆雖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宋 陸游 《史院書事》詩:“孤臣曾趣龍墀對,白首為郎只自傷?!?/div>
分類:郎署郎官
《國語辭典》:白發(fā)郎潛(白發(fā)郎潛)  拼音:bái fǎ láng qián
西漢時顏駟歷任文、景、武帝三朝,卻未投君王所好。雖須發(fā)已蒼白,垂垂老矣,仍屈居于郎官一類的小官。典出漢。班固。漢武故事。后比喻終身運氣太差,難有作為。宋。蘇軾〈董儲郎中嘗知眉州與先人游過安丘訪其故居見其子希甫留詩屋壁〉詩:「白發(fā)郎潛舊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挂沧鳌咐蓾摪装l(fā)」。
分類:歷任三朝
《漢語大詞典》:郎潛(郎潛)
漢 顏駟 自 文帝 時為郎,歷 景帝 至 武帝 , 駟 已龐眉皓發(fā),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見《漢武故事》。后以“郎潛”謂老于郎署。喻為官久不升遷。 漢 張衡 《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 武 ?!?宋 司馬光 《和吳仲庶寄吳瑛比部安道之子》:“龐眉尚有郎潛者,狥祿憂生直可嗟?!?清 錢謙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為松柏,我若蘿蔦。兄在先朝,郎潛已老,我官詞垣,載筆搜討?!?/div>
《國語辭典》:伯夷  拼音:bó yí
1.神話傳說中的神仙?!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龍,先龍始生氐羌,氐羌乞姓。」晉。郭璞。注:「伯夷父顓頊師,今氐羌其苗裔也?!挂卜Q為「伯夷父」、「顓頊師」。
2.人名:(1)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詳。《書經(jīng)。舜典》:「有能典朕三禮,僉曰:『伯夷』?!?2)孤竹君的長子,生卒年不詳。參見「伯夷叔齊」條。《孟子。公孫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div>
《國語辭典》:伯夷叔齊(伯夷叔齊)  拼音:bó yí shú qí
殷末孤竹君的二個兒子。伯夷,名元,字公信。叔齊,名智,字公達。相傳其父遺命要立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及殷亡,恥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見《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論語。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div>
《漢語大詞典》:夷叔
伯夷 、 叔齊 的并稱。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 伯楚 名 彭 ,清擬 夷 叔 ,政則 冉季 ,歷典三郡,致位上列?!?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二:“積善云有報, 夷 叔 在 西山 !”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五:“空謗 齊景 非,徒稱 夷 叔 賢?!?/div>
分類:伯夷叔齊
《國語辭典》:夷齊(夷齊)  拼音:yí qí
伯夷與叔齊?!段倪x。郭璞。游仙詩七首之一》:「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夷齊恥周而遠餓,文武不以卑?!?/div>
分類:伯夷叔齊
《漢語大詞典》:夷叔
伯夷 、 叔齊 的并稱。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 伯楚 名 彭 ,清擬 夷 叔 ,政則 冉季 ,歷典三郡,致位上列。”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二:“積善云有報, 夷 叔 在 西山 !”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五:“空謗 齊景 非,徒稱 夷 叔 賢?!?/div>
分類:伯夷叔齊
《國語辭典》:孤竹  拼音:gū zhú
1.孤生的竹?!吨芏Y。春官。大司樂》:「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顾巍V祆?。注:「孤竹,竹特生者,孫竹竹枝根之末?!?jié)h。張衡〈東京賦〉:「爾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
2.樂器名,吹管樂器。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常作定律或調(diào)律之用。晉。張協(xié)〈七命〉:「吹孤竹,拊云和?!?br />3.復姓。
《國語辭典》:采薇  拼音:cǎi wéi
1.相傳殷商遺民伯夷、叔齊于武王克殷之后,義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臨終作〈采薇歌〉以申其志。見《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后借指隱居山林。三國魏。嵇康 幽憤詩:「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yǎng)壽。」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將人浪品題,惹得他長歌憶采薇。」也作「采薇」。
2.《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據(jù)〈詩序〉:「采薇,遣戍役也?!故渍露錇椋骸覆赊辈赊?,薇亦作止?!?/div>
《國語辭典》:采薇(採薇)  拼音:cǎi wéi
比喻隱居山林。參見「采薇」條。宋。王禹偁 賢人不家食賦:「當年漢殿,猶聞索米之言;今日商山,不見采薇之老?!?/div>
《漢語大詞典》:蕨薇
蕨與薇。均為山菜,每聯(lián)用之以指代野蔬。《詩·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宋 蘇轍 《上清辭》:“玉食有不享兮,會潢污蕨薇之不棄?!?明 何景明 《沅州道中》詩之四:“果熟收梨棗,蔬香煮蕨薇?!?陳樗 《甲寅十一月感事》詩:“薪膽初聞忘 越 恥,蕨薇竟見拜 周 封?!?/div>
分類:為山野蔬
《漢語大詞典》:采蕨
借指隱居不仕的生活。 唐 張九齡 《在郡秋懷》詩之二:“掛冠東都門,采蕨南山岑。”
《漢語大詞典》:首陽(首陽)
山名。一稱 雷首山 ,相傳為 伯夷 、 叔齊 采薇隱居處。《詩·唐風·采苓》:“采苓采苓, 首陽 之巔?!?毛 傳:“ 首陽 ,山名也。”論語·季氏:“ 伯夷 、 叔齊 ,餓于 首陽 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史記·伯夷列傳:“ 武王 已平 殷 亂,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齊 恥之,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采薇而食之?!卑?, 首陽山 在今何地,舊說不一。論語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曰:“ 首陽山 在 河東 蒲坂 , 華山 之北, 河曲 之中?!?蒲坂 故城,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
《漢語大詞典》:失水魚(失水魚)
離水之魚。喻處于困境的人。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四:“飢搖困尾喪家狗,熱暴枯鱗失水魚?!?/div>
分類:水之困境
《漢語大詞典》:斗水
少量之水,亦喻指少量的資助。語出莊子·外物:“﹝鮒魚﹞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北魏 李騫 《贈親友》詩:“ 監(jiān)河 愛斗水, 蘇子 惜餘明?!?唐 孟郊 《贈主人》詩:“斗水瀉大海,不如瀉枯池?!?span id="saoinv7" class="book">《剪燈新話·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轍之枯,下壺飧而救翳桑之餓?!?/div>
分類:少量資助
《漢語大詞典》:東溟臣(東溟臣)
莊子·外物:“ 周 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 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諾。我且南游 吳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后因以“東溟臣”比喻陷入困境亟待解救之人。 唐 李白 《贈友人》詩之三:“莫持 西江 水,空許東溟臣?!?/div>
《國語辭典》:枯魚(枯魚)  拼音:kū yú
乾魚?!俄n非子。外儲說左下》:「枯魚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饑色?!埂段倪x。應璩。百一詩》:「田家無所有,酌醴焚枯魚。」
《國語辭典》:枯魚之肆(枯魚之肆)  拼音:kū yú zhī sì
賣乾魚的市場?!肚f子。外物》:「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贡扔魈幱诶Ь?。唐。元稹《鶯鶯傳〉:「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shù)月間,索我于枯魚之肆矣!」
分類:困境絕境
《漢語大詞典》:枯鱗(枯鱗)
枯魚。亦喻處于困境者。《隋書·儒林傳·王孝籍》:“伏惟明尚書公動哀矜之色,開寬裕之懷??韧僮阋曰羁蓣[,吹噓可用飛窮羽?!?唐 劉長卿 《獄中聞收東京有赦》詩:“持法不須張密網(wǎng),恩波自解惜枯鱗。”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東風殢得紅顏瘦,枯鱗望斷西江口,雨慘云愁咽 楚 謳?!?/div>
分類:困境
《漢語大詞典》:涸轍(涸轍)
(1).比喻窮困的境地。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宋 司馬光 《西臺詩二十四韻》:“涸轍猶蒙潤,寒灰免附炎?!?明 張煌言 《長鯨行》:“跳梁寧復昔睚眥,涸轍應憐舊饕餮?!?葉圣陶 《窮愁》:“豈久處涸轍,貪鄙漸萌,乃欲為此一擲,以冀非分耶?”參見“ 涸轍之鮒 ”。
(2).猶擱淺。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海獸》:“海潮退后,有一獸涸轍沙灘,長八尺餘,色純黑,毛如?;??!?/div>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轍魚(涸轍魚)
同“ 涸轍之鮒 ”。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清 林昌彝 《市價行》:“力拔涸轍魚,哀矜出肺腑?!币嘧鳌?涸轍枯魚 ”。 明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吹噓一點靈犀熱,涸轍枯魚沐浩波。”
《漢語大詞典》:涸轍鮒(涸轍鮒)
見“ 涸轍之鮒 ”。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魚(涸魚)
“涸轍魚”的略語。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 權(quán) ( 孫權(quán) )若涸魚,乾臘矯鱗?!?唐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gòu)四十六韻》:“涸魚思雨潤,僵燕望雷蘇?!?清 劉光第 《美酒行》:“涸魚久失水,微雨豈蘇將。”參見“ 涸轍魚 ”。
《漢語大詞典》:涸轍魚(涸轍魚)
同“ 涸轍之鮒 ”。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 清 林昌彝 《市價行》:“力拔涸轍魚,哀矜出肺腑?!币嘧鳌?涸轍枯魚 ”。 明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吹噓一點靈犀熱,涸轍枯魚沐浩波?!?/div>
《國語辭典》:涸鮒(涸鮒)  拼音:hé fù
比喻處于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參見「涸轍之鮒」條。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一:「涸鮒常思水,驚飛每失林?!?/div>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鱗(涸鱗)
同“ 涸轍之鮒 ”。 唐 駱賓王 《疇昔篇》:“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wǎng)便翔空。” 唐 杜牧 《書事》詩:“失計拋漁艇,何門化涸鱗?!?明 楊慎 《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別》詩:“鎩羽涸鱗去安所,翾飛川詠幾時同?!?/div>
《漢語大詞典》:窮轍(窮轍)
(1).困頓途窮。
(2).猶涸轍。比喻窮困的處境。 唐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詩:“賤子悲窮轍,當年亦擅場?!?/div>
《漢語大詞典》:窮鱗(窮鱗)
失水之魚。比喻處在困境的人。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將之淮南見贈之什》詩:“好音憐鎩羽,濡沫慰窮鱗。” 宋 陳師道 《寄單州張朝請》詩:“聞説監(jiān)河收貸粟,定傾東?;罡F鱗?!?/div>
《漢語大詞典》:肆鱗(肆鱗)
指放縱的蛟龍。 唐 孟郊 《寄陜府鄧給事》詩:“病書憑晝目,驛信寄宵鞭,疾訴將何諭,肆鱗今倒懸?!?/div>
分類:放縱蛟龍
《漢語大詞典》:臥轍(臥轍)
東漢 侯霸 為 淮陽 太守,征入都,百姓號哭遮使車,臥于轍中,乞留 霸 一年。見《后漢書·侯霸傳》。后常用為挽留去職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三年,解 丹陽 尹,領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駒,前良取則;臥轍棄子,后予胥怨?!?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解龜踰臥轍,遣騎覓扁舟。” 元 柯丹丘 《荊釵記·民戴》:“臥轍攀鞍無計策,離歌別酒眾難忘?!?/div>
《國語辭典》:轍鮒(轍鮒)  拼音:chè fù
困在乾涸車轍中的魚。典出《莊子。外物》。比喻身陷困境。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詩:「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div>
分類:鮒魚
《國語辭典》:滄浪(滄浪)  拼音:cāng láng
1.青色的水。晉。陸機〈塘上行〉:「發(fā)藻玉臺下,垂影滄浪淵?!顾?。張孝祥〈念奴嬌。洞庭青草〉詞:「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
2.漢水?!稌?jīng)。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div>
《國語辭典》:漁父(漁父)  拼音:yú fǔ
1.年老的漁夫?!妒酚?。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臣聞昔者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于渭濱耳?!固?。羅隱 別池陽所居詩:「雨夜老農(nóng)傷水旱,雪晴漁父共舟船。」
2.莊子雜篇的篇名。主旨言不宜分外求世,守真則道存。
3.《楚辭》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憂愁嘆吟,遇避世漁父,假設問答以寄意。
《國語辭典》:濯纓(濯纓)  拼音:zhuó yīng
1.洗滌帽纓。語本《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2.比喻超凡脫俗,志節(jié)堅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師利贊〉:「體絕塵俗,故濯纓者高其跡?!固?。白居易 題噴玉泉詩:「何時此巖下,來作濯纓翁?」
《國語辭典》:濯足  拼音:zhuó zú
本指清洗腳。語出《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豢鬃釉唬骸盒∪寺犞逅瑰t,濁斯濯足矣?!弧购蟊扔鞒ナ篱g塵埃,以保持高潔品格?!段倪x。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固?。杜甫〈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div>
分類:清除
《國語辭典》:臣妾  拼音:chén qiè
稱服賤役的男女?!缎⒔?jīng)。孝治章》:「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況于妻子乎?!埂妒酚?。卷六六。伍子胥傳》:「使大夫種厚幣遺吳太宰嚭以請和,求委國為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