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或作許繇。傳說為遠古時人。堯時隱士。堯欲讓天下于由,由遁于箕山之下隱居。后堯又欲召由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乃洗耳于潁水之濱。
耳根清凈
【俗語佛源】
聽不到胡言亂語、嘈雜的聲音,俗謂「耳根清凈」。這個詞語出于《圓覺凈》卷上:「聞清凈故,耳根清凈;根清凈故,耳識清凈;識清凈故,覺塵清凈?!苟?,「六根」之一,指聽覺器官及其功能。所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靈,故佛多以音聲作佛事來度化眾生。「耳根清凈」是「六根清凈」的一類。「耳根清凈」,便能達到「天耳通」,遠近皆聞,能知一切眾生的語言?!独銍?yán)經(jīng)》卷六還指出:「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后文學(xué)中常有引用,如《水滸傳》第七回:「智深也乘著酒興,都到外面看時,果然綠陽樹上一個老鴉巢。眾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凈?!弧苟嘀覆宦勈欠?。如《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當(dāng)是打發(fā)羅童回去,且得耳根清凈?!瑰X鐘書《圍城》第214頁:「這全是你不好,聽了許多閑話來告訴我,否則我耳根清凈,好好的不會跟人計較」(參見「六根清凈」條)。(李明權(quán))
耳不聞殺
【三藏法數(shù)】
謂于可信之人,不聞是生物不為我故殺,是名不聞殺。
耳觸受
【三藏法數(shù)】
謂耳與好惡之聲相觸對時,即生苦樂之受,是名耳觸受。
耳相應(yīng)想
【三藏法數(shù)】
謂耳根聞聲時,與識相應(yīng),而起想念,是名耳相應(yīng)想。
耳觸生愛
【三藏法數(shù)】
謂耳能觸,對一切世間所有絲竹歌詠等種種之聲,貪愛不舍,是名耳觸生愛。
耳根千二百功德
【三藏法數(shù)】
謂耳能周聽,隨彼聲之動處,雖則有近有遠,耳若靜聽,則十方無遺,故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跋難陀龍,無耳而聽
【三藏法數(shù)】
梵語跋難陀,華言善歡喜。謂其能護國土,雨澤以時,瓶沙王年為一會以報之,百姓聞皆歡喜故也。以其無耳能聽,故云無耳而聽。(梵語瓶沙,又云頻婆娑羅,華言模實,以身模充實也。)
前左足喻耳
【三藏法數(shù)】
前左足喻耳者,謂龜以前左足藏于甲中,以譬眾生收攝耳根,不令聞聲,則不被一切聲塵之所害也。
耳識緣唯實唯量境
【三藏法數(shù)】
謂耳聞聲時,即有識生,能聞言語等實有之聲,名為性境。此識對境名為現(xiàn)量,以其但能聞聲,未起分別,是故所緣之境狹也。
馬耳山王
【三藏法數(shù)】
謂此山純寶所成,一切諸果,咸產(chǎn)其中;以喻現(xiàn)前地菩薩,從于理體,起諸妙用,化導(dǎo)眾生,以證聲聞之果,如馬耳山王也。
【三藏法數(shù)】
謂耳根,有形質(zhì)可見,故名色也。
耳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能聞之根,名為耳界。
耳識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識依耳根能聞諸聲,名耳識界。
悅耳聲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說法音聲,悅可人意,而愛聽無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