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46,分64頁顯示  上一頁  49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目染耳濡
目擩耳染
弭耳受教
弭耳相舐
抿耳
面紅耳赤
面紅耳熱
面命耳提
臉紅耳赤
臉紅耳熱
聊復(fù)爾耳
兩耳垂肩
兩耳如船
綠毛黃耳
綠耳公
《國語辭典》:目染耳濡  拼音:mù rǎn ěr rú
因經(jīng)常眼見與耳聞而受影響。也作「耳濡目染」。
《國語辭典》:目擩耳染  拼音:mù rù ěr rǎn
擩,沾染。目擩耳染指眼常見,耳常聞,因而受到影響。唐。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生長食息,不離典訓(xùn)之內(nèi),目擩耳染,不學(xué)以能?!挂沧鳌付δ咳尽?。
《國語辭典》:目擩耳染  拼音:mù rù ěr rǎn
擩,沾染。目擩耳染指眼常見,耳常聞,因而受到影響。唐。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生長食息,不離典訓(xùn)之內(nèi),目擩耳染,不學(xué)以能?!挂沧鳌付δ咳尽?。
《高級漢語詞典》:弭耳受教
馴服;服帖
《分類字錦》:弭耳相舐
杜甫有事于南郊賦熊羆弭耳以相舐
分類:熊羆
《漢語大詞典》:抿耳
猶帖耳。馴服,順服貌。 元 李文蔚《圯橋進(jìn)履》第一折:“這箇不是大蟲,是我養(yǎng)熟了的箇小貓兒,又喚做善哥,我如今喚他一聲善哥,他便抿耳攢蹄,伏伏在地。”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那賊好容易褪出那隻手去,卻又受了兩處誤傷,被那劍劃了兩道口子,抿耳低頭,也吃綁了?!?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他想,也許多少能幫助大家一些,不致完全抿耳受死的聽 大赤包 擺布?!?/div>
分類:馴服順服
《國語辭典》:面紅耳赤(面紅耳赤)  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形容因高溫、羞愧、焦急或發(fā)怒時而臉上、耳朵發(fā)紅的樣子?!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一回:「冷時便渾身發(fā)抖,熱時便流汗浹背,不住的面紅耳赤,意往神馳,身上不知怎樣才好。」《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七回:「后來眾人見他急的面紅耳赤,也就罷了?!?/div>
《國語辭典》:面紅耳熱(面紅耳熱)  拼音:miàn hóng ěr rè
羞愧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忖了忖,面紅耳熱,顛倒討不出價錢來。」
《國語辭典》:面紅耳赤(面紅耳赤)  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形容因高溫、羞愧、焦急或發(fā)怒時而臉上、耳朵發(fā)紅的樣子?!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一回:「冷時便渾身發(fā)抖,熱時便流汗浹背,不住的面紅耳赤,意往神馳,身上不知怎樣才好?!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七回:「后來眾人見他急的面紅耳赤,也就罷了?!?/div>
《國語辭典》:面命耳提  拼音:miàn mìng ěr tí
語本《詩經(jīng)。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剐稳輰θ私陶d懇切。宋。劉克莊 擬撰科詔回奏:「幸以翰墨小技,待罪視草,詞意有未穩(wěn)處,仰荷明主親灑奎畫,不啻面命耳提?!挂沧鳌付崦婷?、「耳提面訓(xùn)」。
《漢語大詞典》:面命
(1).當(dāng)面告語。《詩·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鄭玄 箋:“我非但對面語之,親提撕其耳。”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七:“ 定國 大驚曰:‘都未嘗面命,何由便爾?此必有異。’” 清 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尚書二“率爾眾慼出矢言”:“此九十四字,獨為明順,蓋譔述之文與面命者不同也。”
(2).當(dāng)面任命。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太保崔公墓志銘》:“ 憲宗皇帝 深嘉之,面命金紫,加檢校職方郎中?!?span id="zhz6xo1" class="book">《新唐書·沈傳師傳》:“翰林缺承旨,次當(dāng) 傳師 , 穆宗 欲面命?!?/div>
《國語辭典》:臉紅耳赤(臉紅耳赤)  拼音:liǎn hóng ěr chì
臉和耳朵都紅了。形容情緒高亢或極害羞的樣子。如:「哪怕是吵得臉紅耳赤,也不會改變他們同學(xué)間深厚的友誼?!埂都t樓夢》第一九回:「一面看那丫頭,雖不標(biāo)致,倒還白凈,些微亦有動人處,羞的臉紅耳赤,低首無言。」
《漢語大詞典》:臉紅耳熱(臉紅耳熱)
見“ 臉紅耳赤 ”。
《國語辭典》:臉紅耳赤(臉紅耳赤)  拼音:liǎn hóng ěr chì
臉和耳朵都紅了。形容情緒高亢或極害羞的樣子。如:「哪怕是吵得臉紅耳赤,也不會改變他們同學(xué)間深厚的友誼。」《紅樓夢》第一九回:「一面看那丫頭,雖不標(biāo)致,倒還白凈,些微亦有動人處,羞的臉紅耳赤,低首無言?!?/div>
《國語辭典》:聊復(fù)爾耳(聊復(fù)爾耳)  拼音:liáo fù ěr ěr
姑且如此罷了。語出《晉書。卷四九。阮籍傳》:「北阮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服,皆錦綺粲目。咸以竿掛大布犢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后用來表示對某種事情只不過表面應(yīng)付一下,并不很認(rèn)真。宋。辛棄疾 永遇樂。投老空山詞:「夢覺東窗,聊復(fù)爾耳,起欲題書簡?!挂沧鳌噶膹?fù)爾爾」。
《漢語大詞典》:兩耳垂肩(兩耳垂肩)
耳大至肩。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先主 ﹞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焙笠蛞詢啥辜鐬楦毁F之相。《三國演義》第一回:“﹝ 劉備 ﹞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 魯迅 《偽自由書·文字上的折扣》:“譬如說罷,稱贊貴相是‘兩耳垂肩’,這時我們便至少將他打一個對折:覺得比通常也許大一點,可是決不相信他的耳朵像豬玀一樣?!卑?,此說源于佛經(jīng),為八十種好之一。參閱 季羨林 《三國兩晉南北朝正史與印度傳說》。
《分類字錦》:兩耳如船(兩耳如船)
墨客揮犀嶺南有驛名翠嵐往來者多飼馬于堂上驛吏諫諭不聽乃題小詩于壁以譏之曰犬馬本非堂上物莫言郵舍暫經(jīng)過大都人畜須分別不聽鶯聲可奈何聽鶯聲者蓋昔人曾有為驢吃牡丹賦云展似鐵之雙蹄驚回蝶夢聳如船之兩耳不聽鶯聲驛吏之意出于此
分類:驢騾
《分類字錦》:綠毛黃耳(綠毛黃耳)
杜甫 天育驃騎歌 毛為綠縹兩耳黃,眼有紫焰雙瞳方。
分類:
《漢語大詞典》:綠耳公
馬的別稱。 宋 陶谷 清異錄·四足仙人:“ 魯 人 東野賓王 適 吳 ,至 盱眙 村店,使僕夫糴米拾薪,俱未來,而馬已脫鞍解絡(luò),飽於芳秀也。 賓王 羨曰:‘緑耳公,爾為四足僊人,我是兩腳餓鬼?!?/div>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