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80,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46  47  48  49  50  5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沒耳性
亂人耳目
馬耳春風(fēng)
馬耳東風(fēng)
劘角過耳
明眸聰耳
目擊耳聞
目見耳聞
目達耳通
目染耳濡
目擩耳染
弭耳受教
弭耳相舐
抿耳
面紅耳赤
《國語辭典》:沒耳性(沒耳性)  拼音:méi ěr xìng
沒記性,才聽到就忘記了?!都t樓夢》第二八回:「薛蟠連忙自己打了一個嘴巴子,說道:『沒耳性,再不許說了?!弧?/div>
《漢語大詞典》:亂人耳目
指故意去迷惑人。例如:我倒疑惑那是吳蓀甫他們故意造的謠言,亂人耳目!——茅盾《子夜》
《漢語大詞典》:馬耳春風(fēng)(馬耳春風(fēng))
見“ 馬耳東風(fēng) ”。
《國語辭典》:馬耳東風(fēng)(馬耳東風(fēng))  拼音:mǎ ěr dōng fēng
比喻對事情漠不關(guān)心。宋。蘇軾 和何長官六言次韻五首之五:「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fēng)?!?/div>
《國語辭典》:馬耳東風(fēng)(馬耳東風(fēng))  拼音:mǎ ěr dōng fēng
比喻對事情漠不關(guān)心。宋。蘇軾 和何長官六言次韻五首之五:「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fēng)?!?/div>
《分類字錦》:劘角過耳(劘角過耳)
妝臺記晉永嘉間婦人束發(fā)其緩彌甚紒之堅不能自立發(fā)被于額自出而已吳婦盛妝者急束其發(fā)而劘角過于耳
分類:
《分類字錦》:明眸聰耳(明眸聰耳)
傅咸鸚鵡賦披丹唇以授音亦尋響而應(yīng)聲眄明眸以承顏側(cè)聰耳而有聽
分類:鸚鵡
《國語辭典》:目擊耳聞(目擊耳聞)  拼音:mù jí ěr wén
親自看到、聽到。明。無名氏《漁樵閒話》第三折:「似此呵!深為敗壞綱常,全無義理,傷盡了人倫風(fēng)化。似此這般,怎生目擊耳聞?!挂沧鳌付勀恳姟埂?/div>
《國語辭典》:目見耳聞(目見耳聞)  拼音:mù jiàn ěr wén
親自看到、聽到。宋。蘇軾〈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也作「耳聞目見」。
《漢語大詞典》:目達耳通(目達耳通)
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策考:“ 嚭 為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國語辭典》:目染耳濡  拼音:mù rǎn ěr rú
因經(jīng)常眼見與耳聞而受影響。也作「耳濡目染」。
《國語辭典》:目擩耳染  拼音:mù rù ěr rǎn
擩,沾染。目擩耳染指眼常見,耳常聞,因而受到影響。唐。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生長食息,不離典訓(xùn)之內(nèi),目擩耳染,不學(xué)以能。」也作「耳濡目染」。
《國語辭典》:目擩耳染  拼音:mù rù ěr rǎn
擩,沾染。目擩耳染指眼常見,耳常聞,因而受到影響。唐。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生長食息,不離典訓(xùn)之內(nèi),目擩耳染,不學(xué)以能。」也作「耳濡目染」。
《高級漢語詞典》:弭耳受教
馴服;服帖
《分類字錦》:弭耳相舐
杜甫有事于南郊賦熊羆弭耳以相舐
分類:熊羆
《漢語大詞典》:抿耳
猶帖耳。馴服,順服貌。 元 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一折:“這箇不是大蟲,是我養(yǎng)熟了的箇小貓兒,又喚做善哥,我如今喚他一聲善哥,他便抿耳攢蹄,伏伏在地。”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那賊好容易褪出那隻手去,卻又受了兩處誤傷,被那劍劃了兩道口子,抿耳低頭,也吃綁了?!?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他想,也許多少能幫助大家一些,不致完全抿耳受死的聽 大赤包 擺布?!?/div>
分類:馴服順服
《國語辭典》:面紅耳赤(面紅耳赤)  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形容因高溫、羞愧、焦急或發(fā)怒時而臉上、耳朵發(fā)紅的樣子?!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一回:「冷時便渾身發(fā)抖,熱時便流汗浹背,不住的面紅耳赤,意往神馳,身上不知怎樣才好?!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七回:「后來眾人見他急的面紅耳赤,也就罷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