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詞典 1分類詞匯 17
《國語辭典》:進士(進士)  拼音:jìn shì
科舉時代的科目。隋煬帝選拔人才,設進士科,唐宋因之,其時凡舉人試于禮部合格者,稱為「進士」。明、清之制,會試中式,殿試后賜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皆通稱為「進士」。《紅樓夢》第二回:「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縣?!?/div>
《漢語大詞典》:科進(科進)
謂通過科考取得進士出身。 宋 范仲淹 《舉張諷李厚充青州職官狀》:“前御史臺主簿 張諷 ,文學懿瞻,履行純雅,未升科進,的有才稱。欲乞朝廷,采於清議,推以異恩,特賜召試,授一出身?!?/div>
《國語辭典》:監(jiān)生(監(jiān)生)  拼音:jiàn shēng
明清兩代在國子監(jiān)讀書或取得進國子監(jiān)讀書資格的人。具有此資格的人,就可以和秀才一樣應鄉(xiāng)試。取得資格的方法有兩種:一、蔭監(jiān),即由祖先的勛勞資歷,按規(guī)定的制度取得。二、例監(jiān),即用捐納的方式取得。
《漢語大詞典》:聯(lián)魁(聯(lián)魁)
科舉時代在鄉(xiāng)試、會試中接連考取第一名。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廷獻》:“休説文齊福乃齊,日家許我定聯(lián)魁?!?/div>
《國語辭典》:童生  拼音:tóng shēng
明清兩代稱沒有考秀才或未考取秀才的讀書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公子笑欣欣,喜弟喜兄都入學;童生愁慘慘,恨祖恨父不登科。」
《漢語大詞典》:報羅(報羅)
舊稱考取進士后暴卒者。事涉迷信,說法不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羅玠 , 貞元 五年及第,關宴, 曲江 泛舟,舟沉, 玠 以溺死。后有關宴前卒者,謂之‘報羅’?!?宋 王楙 野客叢書·報羅二說:“《雜説》謂進士放榜,須有一人謝世,名曰報羅使,言報大羅天也。《摭言》又謂‘ 羅玠 , 貞元 中及第,開宴, 曲江 泛舟, 玠 以溺死。后有開試(關試)前卒者謂之報羅?!h不同?!?/div>
《漢語大詞典》:擢解
考取解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士人入闈,三題皆仙作,以是擢解?!?/div>
分類:考取解元
《國語辭典》:案伯  拼音:àn bó
科舉時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稱為「同案」,稱同案的父親為「案伯」?!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肝乙蛳壬札S,倒想起一個笑話,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顧老相公家聽見他說的?!?/div>
《國語辭典》:掇芹  拼音:duó qín
舊時指考取秀才?!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家少有而運殊蹇,行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div>
分類:考取秀才
《國語辭典》:采芹人(採芹人)  拼音:cǎi qín rén
語本《詩經(jīng)。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购蠓Q科舉時代縣學生員為「采芹人」?!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他日必為攀桂客,目前尚作采芹人?!?/div>
《國語辭典》:文選爛,秀才半(文選爛,秀才半)  拼音:wén xuǎn làn,xiù cái bàn
宋朝文壇看重文選一書,致使文人只專意此書,故時人以「文選爛,秀才半」稱只須熟讀一部文選,就可舉秀才。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國初尚文選,當時文人專意此書,……至慶歷后,惡其陳腐,諸作始一洗之。方其盛時,士子至為之語曰:『文選爛,秀才半』。」
《國語辭典》:吊車尾(吊車尾)  拼音:diào chē wěi
1.戲稱參加考試時以接近錄取分數(shù)的成績考取。如:「這次高考他吊車尾上榜,直呼自己運氣好。」
2.指最后一名。如:「這次考試本班為全??偱琶诙?,一掃上次吊車尾之恥?!?/div>
《國語辭典》:九章律  拼音:jiǔ zhāng lǜ
漢初的法律。高祖時,蕭何參考取摭《秦法六律》制定而成。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戶律》、《興律》、《廄律》等九種法律。簡稱為「九章」。
《漢語大詞典》:案友
明 清 時,稱和自己同一年考取秀才的人為案友。《歧路燈》第九七回:“ 簣初 只得讓案友吃酒?!?/div>
《國語辭典》:氣殺鐘馗(氣殺鍾馗)  拼音:qì shā zhōng kuí
相傳唐人鐘馗考取狀元,皇帝嫌其貌丑而不任用,鐘馗憤而自刎。后以「氣殺鐘馗」比喻憤怒而臉色難看。如:「上司這般不合理的要求,真是氣殺鐘馗,簡直逼我走人。」
《漢語大詞典》:十年窗下無人問(十年窗下無人問)
謂科舉時代士人為考取功名,長期閉門苦讀而不為世人所知。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南渡后,疆土狹隘,止 河南 、 陜西 ,故仕進調(diào)官,皆不得遽入仕……故當時有云:‘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今日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也。’”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豈不聞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信有之也?!?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你為甚十年窗下無人問,也只圖一舉成名天下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