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9詞典 10分類詞匯 19
《國語辭典》:歐美(歐美)  拼音:ōu měi
歐洲與美洲的合稱。如:「歐美國家」、「歐美文明」。
《國語辭典》:新大陸(新大陸)  拼音:xīn dà lù
1.美洲。參見「美洲」條。如:「他朝思暮想的,就是移民新大陸。」
2.比喻新奇的境界或發(fā)現(xiàn)。如:「攀登至最高峰,他發(fā)現(xiàn)了一處人跡罕至的人間仙境,好似一塊新大陸?!?/div>
《國語辭典》:西印度  拼音:xī yìn dù
West Indies
舊指美洲。十五世紀時,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航行大西洋,發(fā)現(xiàn)南北美洲一帶的島嶼,誤以為印度,又因其位于西半球,故稱為「西印度」。
《國語辭典》:亞美利加(亞美利加)  拼音:yà měi lì jiā
America
1.世界七大洲之一,美洲的別名。參見「美洲」條。
2.國名。參見「美利堅合眾國」條。
《國語辭典》:仙人掌  拼音:xiān rén zhǎng
1.植物名。仙人掌科仙人掌屬,常綠肉質(zhì)灌木。高約二公尺。莖多節(jié),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扁平而肥厚,深綠色。葉退化為小針形?;o梗,著生于頂端者,常開放成盤狀,黃紅色。原產(chǎn)于南美洲,現(xiàn)分布廣泛,不限于熱帶。
2.漢武帝為承接天上甘露所打造的銅器。形如仙人以手掌擎盤狀。
3.山名。陜西省華陰太華山的東峰。峰側(cè)留有形似手掌的痕跡,據(jù)說為黃河河神以手擘開山峰以利河水通過所留。
《國語辭典》:南美  拼音:nán měi
巴拿馬和哥倫比亞二國國界以南的美洲大陸。參見「南美洲」條。
《國語辭典》:半球  拼音:bàn qiú
1.球的一半,稱為「半球」。
2.地球橫分或縱分的一半。如:「西半球」、「東半球」、「南北球」、「北半球」。
《國語辭典》:金字塔  拼音:jīn zì tǎ
古代埃及國王的墳?zāi)?,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用石塊砌成,為底面四方形,側(cè)面三角形的角錐塔,以其形如中文的「金」字,故譯為「金字塔」。今埃及金字塔中規(guī)模最大者,為古夫王(Khufu)墓,工程浩大,由十萬人歷時三十年完成。
《國語辭典》:汎美  拼音:fàn měi
全美洲的。如:「今年九月舉行的汎美高峰會議,主題是如何解決氣候變遷問題?!?/div>
分類:美洲
《國語辭典》:吐根  拼音:tǔ gēn
植物名。茜草科吐根草屬。為小灌木,高約三十公分。葉對生,呈橢圓形或倒卵形,花小,白色,結(jié)漿果,青黑色。其植物堿可供作催吐劑及袪痰藥,吐根堿的鹽酸鹽為治療阿米巴痢疾的藥品。原產(chǎn)于巴西。
《國語辭典》:竹芋  拼音:zhú yù
植物名。竹芋科竹芋屬,常綠多年生草本。原產(chǎn)熱帶南美。莖多分歧,高四十至一百公分。葉互生,長卵形而尖,有長柄。總狀花序頂生,花冠筒狀,白色。堅果扁錐形。地下莖肉質(zhì)、白色,紡錘形塊狀,稱為「竹芋」,加工制成竹芋粉,含豐富淀粉,可供食用,具清涼滋養(yǎng)、幫助消化之效。
《國語辭典》:印第安人  拼音:yìn dì ān rén
美洲早期人種之一。大多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島等地。打仗或舉行儀式時,常在身上涂抹紅色的顏料,以農(nóng)獵為生,各有不同的語言及生活方式。
《國語辭典》:印歐語系(印歐語系)  拼音:yìn ōu yǔ xì
世界主要語系之一。分布在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區(qū),包括印度、伊朗、希臘、日耳曼、拉丁、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等語族。印歐語言本屬同一語系,有共用的基本詞匯及共同語音交替模式,后分化成各種語言。
《國語辭典》:巴哈馬(巴哈馬)  拼音:bā hā mǎ
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
國名。位于美洲加勒比海東北部,古巴和伊斯帕尼奧拉島北側(cè)。面積約一萬三千八百八十平方公里。首都拿索(Nassau)。人民信奉基督教、天主教、英國國教,多使用英語。原為英國的殖民地,于西元一九七三年七月十日獨立,并訂該日為國慶日。幣制單位為Bahamian Dollar。
《國語辭典》:紅種人(紅種人)  拼音:hóng zhǒng rén
膚色接近紅色的人種。多指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