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詞典 1分類詞匯 14
《國語辭典》:埃及  拼音:āi jí
Egypt
國名。位于非洲東北部及亞洲的西奈半島。參見「埃及阿拉伯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北非  拼音:běi fēi
非洲北部地區(qū)。北臨地中海,西接大西洋,東瀕紅海。居民多為阿拉伯人,政治上分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國。
《漢語大詞典》:也門
西亞國家。在阿拉伯半島西南部,臨紅海和阿拉伯海。面積53.19萬平方千米。人口1580萬(1995年)。首都薩那。高原、山地為主。除山區(qū)外,氣候干熱。東北部有沙漠分布。農(nóng)牧業(yè)為經(jīng)濟基礎(chǔ)??Х仁莻鹘y(tǒng)出口商品。
《國語辭典》:約旦(約旦)  拼音:yuē dàn
Jordan
國名。位于亞洲西部。參見「約旦哈希米王國」條。
《國語辭典》:蘇丹共和國(蘇丹共和國)  拼音:sū dān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the Sudan
國名。位于非洲東北部,東臨紅海,面積二百五十萬五千八百一十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千二百萬。首都為喀土穆(Khartoum),人民大多信奉回教。主要語言為阿拉伯語及英語。西元一九五六年一月一日正式獨立,并訂該日為國慶日。幣制為Pound。簡稱為「蘇丹」。
《國語辭典》:阿拉伯沙漠  拼音:ā lā bó shā mò
Arabian Desert
撒哈拉沙漠的東緣部分。位于埃及東部、尼羅河、紅海與蘇伊士灣之間。為礫漠或巖丘,海拔約三百至一千公尺。植物稀少,富石油等礦產(chǎn)。
《國語辭典》:東非大地塹(東非大地塹)  拼音:dōng fēi dà dì qiàn
位于東非的大地塹。北起紅海,從約旦向南延伸,穿過非洲,經(jīng)衣索比亞、肯亞、烏干達、盧安達、南至馬拉威,止于莫三比克,總長四千英哩,平均寬度三十至四十英哩,是地球表面最大裂谷的一部分。
《國語辭典》:吉布地共和國(吉布地共和國)  拼音:jí bù dì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Djibouti
國名。位于非洲東北角,瀕紅海南端出口。面積二萬三千二百平方公里,人口約四十一萬。首都為吉布地(Djibouti)。人民多信仰回教,主要語言為法語、阿拉伯語等。原為法屬阿法及依薩地區(qū),于西元一九七七年六月二十七日獨立,故訂該日為國慶日。幣制為Franc Djiboutien。簡稱為「吉布地」。
《國語辭典》:西奈半島(西奈半島)  拼音:xī nài bàn dǎo
Sinai Peninsula
半島名。位于紅海北端,東接阿拉伯半島,西鄰非洲大陸,北臨地中海。蘇伊士運河位于其西北側(cè)。面積約六萬平方公里,氣候乾熱,植物稀少,產(chǎn)石油、鐵、錳。
《國語辭典》:吉達(吉達)  拼音:jí dá
Jidda
城市名。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岸,濱臨紅海的海港,是出入沙烏地阿拉伯的門戶之一。各國駐沙國的使館大多聚集于此。傳統(tǒng)的手工藝、漁業(yè)均很發(fā)達。
《國語辭典》:厄利垂亞(厄利垂亞)  拼音:è lì chuí yǎ
Eritrea
國名。位于非洲北端,東北瀕臨紅海,東南毗鄰吉布地,西北與蘇丹接壤,南方為衣索匹亞。面積十二萬四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三百五十萬。首都為阿斯瑪拉(Asmara)。人民多信仰回教、基督教,主要語言為英文。西元七、八世紀時,由衣索匹亞第一個王朝阿克舒統(tǒng)治,后式微被埃及占領(lǐng),到十九世紀再度被衣索匹亞統(tǒng)治。西元一八八九年,衣索匹亞將其割讓給義大利,二次大戰(zhàn)期間則歸英國管轄。一九五二年,與衣索匹亞組成聯(lián)邦;一九六二年,被兼并,為其一個省分。一九九一年五月正式宣布獨立,并訂五月二十四日為國慶日。
《國語辭典》:丕林島(丕林島)  拼音:pī lín dǎo
Perim Island
島名。位于紅海入口、曼德海峽,屬葉門共和國的島嶼。面積約十三平方公里,海拔六十五公尺。
《國語辭典》:細毛藻(細毛藻)  拼音:xì máo zǎo
一種生長在亞洲與非洲間的紅海中的藍綠藻,能使海水呈現(xiàn)紅色。
《國語辭典》:亞丁灣(亞丁灣)  拼音:yà dīng wān
Aden Gulf
海灣名。位于阿拉伯海和紅海間,東西長約一千四百七十二公里,為蘇彝士運河通印度洋的門戶,海灣中生物種類繁多,富浮游生物。沿岸以亞丁為最大的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