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詞典 2分類詞匯 8
《漢語大詞典》:籀書(籀書)
即籀文。 清 黃光昇 《懷許受先》詩:“此去 橋門 摹石鼓,籀書難讀益思君?!眳⒁姟?籀文 ”。
分類:籀文
《國語辭典》:籀文  拼音:zhòu wén
書體名。相傳為周宣王時太史籀所作,筆畫較小篆繁復(fù)。西周文字基本屬于大篆,但流傳既久,也有訛變,所以太史籀編了《史籀篇》做為標準本,是「大篆」的一種。也稱為「籀書」。
《國語辭典》:古文  拼音:gǔ wén
1.上古的文字。《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于壞壁之中?!?br />2.漢代經(jīng)學(xué)的一派,以先秦古文所書。《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歆親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于學(xué)官。」?jié)h。許慎〈說文解字序〉:「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jīng)》,皆古文也?!?br />3.唐宋文壇上古文運動所主張的先秦兩漢的文體。相對于駢文而言。清。方苞〈古文約選。序〉:「自魏、晉以后,藻繪之文興,至唐韓氏起八代之衰,然后學(xué)者以先秦、盛漢辯理論事質(zhì)而不蕪者為古文?!箙⒁姟腹盼倪\動」條。
4.泛指文言文?!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溉粲性娰x古文更好了,容日細細捧讀?!?/div>
《漢語大詞典》:古文經(jīng)學(xué)(古文經(jīng)學(xué))
經(jīng)學(xué)中研究古文經(jīng)的一個流派。 西漢 朝廷重視今文經(jīng)籍,設(shè)立學(xué)官傳授,而在 孔 壁和民間發(fā)現(xiàn)的古文經(jīng)籍長期僅由民間傳授。 王莽 為改制需要,重視《周官》,才列入學(xué)官, 東漢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時,治古文經(jīng)的 賈逵 受重視,古文經(jīng)籍也隨之風(fēng)行,古文經(jīng)學(xué)地位始提高。其后 馬融 、 服虔 、 鄭玄 等在講解經(jīng)義、訓(xùn)詁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經(jīng)學(xué)興盛,成為 魏 、 晉 、六朝、 隋 、 唐 研究經(jīng)學(xué)的主流?,F(xiàn)存《十三經(jīng)》多采用古文經(jīng)學(xué)的說法。它的主要特點是按字義講解經(jīng)文,訓(xùn)詁簡明,不憑空臆說,反對讖緯,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學(xué)者繼承古文經(jīng)學(xué)的訓(xùn)詁方法而加以條理發(fā)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語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漢語大詞典》:篆籀
篆文和籀文。 晉 左思 《魏都賦》:“讎校篆籀,篇章畢覿?!?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接雄詞於章句,窺逸蹤於篆籀?!?span id="ouxerog" class="book">《新五代史·雜傳十九王仁裕》:“﹝ 仁裕 ﹞喜為詩。其少也,嘗夢剖其腸胃,以 西江 水滌之,顧見 江 中沙石皆為篆籀之文,由是文思益進。” 黃質(zhì) 《題朱生君實延齡遺墨》詩:“筆參篆籀字樹石,行年穉弱氣超邁?!?/div>
《國語辭典》:古籀  拼音:gǔ zhòu
古文與籀文的合稱。《魏書。卷九一。術(shù)藝傳。江式傳》:「而案偶章句,隱別古籀奇惑之字。」
分類:籀文
《漢語大詞典》:螭文
指籀文之類古文字。蟠曲如螭形,故稱。 明 張四維 《雙烈記·策封》:“分茅胙土,螭文虎符,看龍飛鳳舞祥鸞翥,金貂接武。”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閱古·古磚》:“一面有螭文,筆勢勁挺。”
《漢語大詞典》:十體(十體)
(1).指十種文體。 唐 陸龜蒙 《再酬襲美先輩見和讀襄陽耆舊傳之作》詩:“吾祖仗才力,革車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場麾……十體免負贅,百家咸起痿?!?明 楊慎 《文賦列十體》:“分文之十體,各以四字盡之,可謂妙矣?!?br />(2).指書法的十體。 唐 張懷瓘 所分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見所著書斷·列傳。
(3).指書法的十體。 唐 唐元度 所分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飛白、薤葉、垂針、垂露、鳥書、連珠。見宣和書譜·唐元度
(4).指十種詩體。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時,將自己所作詩分編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五言七言兩體、律諷、悼亡、艷詩今古兩體,共成十體。見所作《敘詩寄樂天書》
(5).指十種詩體。 五代 齊己 分詩作為高古、清奇、遠近、雙分、背非、虛無、是非、清潔、覆妝、闔門十體。見所著風(fēng)騷旨格·詩有十體
《國語辭典》:十體書(十體書)  拼音:shí tǐ shū
十種書體。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隸書、章草、行書、八分、飛白、草書等。見唐。張懷瓘《書斷。卷一。列傳》。一說以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飛白、倒薤、散隸、懸針、鳥書、垂露為十體,見《宣和書譜。卷二。唐元度》。
《漢語大詞典》:篆籀筆(篆籀筆)
寫篆文和籀文所用的筆法。 明 宋濂 《題李伯時飛騎習(xí)射圖》:“ 濂 屢見 李伯時 《飛騎習(xí)射圖》,其描寫位置如一……其精神流動,全用篆籀筆寫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