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扁簪  拼音:biǎn zān
一種略呈扁形的發(fā)簪。如:「她頭上別了一個扁簪。」《清稗類鈔。禮制類。大婚禮節(jié)》:「仍戴雙喜如意,加添扁簪富貴絨花,戴朝珠,乃就合巹宴。」
《國語辭典》:木簪  拼音:mù zān
木制的發(fā)釵。如:「外婆將頭發(fā)整齊的在腦后繞成一團,并插上木簪?!?/div>
《國語辭典》:墮珥遺簪(墮珥遺簪)  拼音:duò ěr yí zān
珥,珠玉做的耳環(huán)。簪,指發(fā)簪。墮珥遺簪形容酒酣混亂的樣子。見《史記。卷一二六?;鼈?。淳于髡傳》。
《分類字錦》:對月誇簪(對月誇簪)
女冠魚元機次韻光威裒姊妺三人詩當臺競斗青絲發(fā)對月爭誇白玉簪
分類:姊妹
《分類字錦》:花簪稚女
趙庚 歲除即事詩 買花簪稚女,送米贈窮鄰。
分類:歲除
《分類字錦》:道氣滿簪(道氣滿簪)
文同 道氣滿簪凝綠發(fā),神光飛頂護黃芽。
分類:
《漢語大詞典》:道簪
道士的發(fā)簪。 晉 葛洪 神仙傳·左慈:“ 慈 拔道簪以撓酒,須臾道簪都盡,如人磨墨。”
分類:道士
《國語辭典》:持橐簪筆(持橐簪筆)  拼音:chí tuó zān bǐ
古代帝王大臣有侍從之吏,手提書囊,插筆于頭,以備隨時咨詢或記事。語本《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車騎將軍張安世始嘗不快上,上欲誅之。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shù)十年見謂忠謹,宜全度之。」也作「橐筆」。
《國語辭典》:竊簪之臣(竊簪之臣)  拼音:qiè zān zhī chén
齊軍入侵楚國時,楚國子發(fā)門下有善于偷竊者,連續(xù)三夜?jié)撊臊R軍營地,依次將齊國將領(lǐng)的帷幕、枕頭、發(fā)簪偷走而無人發(fā)覺。子發(fā)一一歸還齊將,以警示對方楚國有能人,可暗取齊將首級。齊師大驚退兵,楚國因此而解危。見《淮南子。道應(yīng)》。后比喻有小技可解一時危難的人。漢。王充《論衡。逢遇》:「竊簪之臣,親于子反;雞鳴之客,幸于孟嘗?!?/div>
分類:一善偷竊
《國語辭典》:瓶墜簪折(瓶墜簪折)  拼音:píng zhuì zān zhé
瓶落地,簪折斷。比喻男女訣別。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雖然是一時間花殘月缺,休猜做瓶墜簪折?!挂沧鳌钙砍留⒄邸?。
《漢語大詞典》:瓶沈簪折(缾沈簪折)
謂瓶沉水底難覓,簪斷難續(xù)。比喻男女分離、恩情中斷。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詩:“井底引銀缾,銀缾欲上絲繩絶;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缾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缾,一本作“ 瓶 ”。
《漢語大詞典》:瓶沈簪折
謂瓶沉水底難覓,簪斷難續(xù)。喻男女分離。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詩:“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絶;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逼?,一本作“ 缾 ”。《剪燈新話·翠翠傳》:“將謂瓶沉而簪折,豈期璧返而珠還?!币嗍∽鳌?瓶簪 ”。 宋 柳永 《離別難》詞:“算神仙五色靈丹無驗,中路委瓶簪。”
《分類字錦》:水玉簪頭(水玉簪頭)
溫庭筠 題李處士幽居詩 水玉簪頭白角巾,瑤琴寂歷拂輕塵。
分類:
《分類字錦》:散幘斜簪(散幘斜簪)
南史王儉傳儉作解散幘斜插簪朝野慕之相與放效嘗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惟有謝安蓋自況也
分類:風流
《漢語大詞典》:散發(fā)抽簪(散髮抽簪)
指棄官隱居。 三國 魏 鍾會 《遺榮賦》:“散髮抽簪,永縱一壑?!?/div>
分類:棄官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