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太平御覽》卷二二七
《魏志》:「帝嘗大會殿中,御史簪白筆側(cè)階而坐。上問左右:『此為何官何主?』左右不對。辛毗曰:『此謂御史。舊時簪筆以奏不法今者直備官,但珥筆耳?!弧?/span>

例句

滿臺簪白筆,捧手戀清暉。 張繼 送張中丞歸使幕(一作韓翃詩)

伊昔簪白筆,幽都逐游魂。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

繡衣柱史何昂藏,鐵冠白筆橫秋霜。 李白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來簪御府筆,故泊洞庭船。 杜甫 奉酬寇十侍御錫見寄四韻復寄寇

主人有客簪白筆,玉壺貯水光如一。 盧綸 陳翃郎中北亭送侯釗侍御(一作送劉侍郎)賦得帶冰流歌

典故
持紫荷
 
持荷簪筆


《宋書》卷十八〈禮志五〉~59~
古者貴賤皆執(zhí)笏,其有事則搢之于腰帶,所謂搢紳之士者,搢笏而垂紳帶也。紳垂三尺。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三臺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加內(nèi)侍位者,乃簪之。手板,則古笏矣。尚書令、仆射、尚書手板頭復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笏。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綴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蛟茲h代以盛奏事,負荷以行,未詳也。
《國語辭典》:白筆(白筆)  拼音:bái bǐ
古代官員隨身攜帶的筆,以備書寫笏板?!稌x書。卷二五。輿服志》:「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袝?、仆射、尚書手版頭復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曰:『笏』?!?/div>
《國語辭典》:簪筆(簪筆)  拼音:zān bǐ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后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記事。《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shù)十年?!固?。李嶠〈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div>
《漢語大詞典》:簪白筆(簪白筆)
古時史官、諫官入朝,或近臣侍從,插筆于帽,以便隨時記錄、書寫。后插白筆,為官員冠飾之一。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簪白筆》:“簪白筆,古珥筆之遺象也。腰帶劍、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span id="vutbaeg" class="book">《宋史·輿服志四》:“立筆,古人臣簪筆之遺象。其制削竹為干,裹以緋羅,以黃絲為毫,拓以銀縷葉,插於冠后。舊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筆、武官則否,今文武皆簪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