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滂沱 ”。
(1).雨大貌。 晉
左思 《蜀都賦》:“雖星畢之滂沲,尚未齊其膏液?!?唐 歐陽行周
《益昌行》:“期當(dāng)作説霖,天下同滂沲?!?宋
蘇轍 《次韻劉貢父西掖種竹》:“竹迷誰定知迷否,趂取滂沲好雨初?!?br />(2).形容淚或血等流得多。 漢
王褒 《九懷·株昭》:“卷佩將逝兮,涕流滂沲。”
《三國志·蜀志·蔣琬傳》:“夜夢有一牛,頭在門前,流血滂沲,意甚惡之?!?晉
潘岳 《寡婦賦》:“哀鬱結(jié)兮交集,淚橫流兮滂沲。” 唐
孟郊 《送淡公》之六:“徘徊相思心,老淚雙滂沲。” 宋
洪邁 《夷堅丙志·碓夢》:“既至,乃數(shù)百鬼負(fù)大磨,旋轉(zhuǎn)不已。有人頭出磨上,流血滂沲。”
(3).廣大貌;充溢貌。
《周髀算經(jīng)》卷上:“北極之下,高人所居,六萬里,滂沲四隤而下。” 唐
沈亞之 :“待我柘桂之杓,致滂沲之流,操以救之。”
(4).形容豐盛。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李君神》:“眾犬吠聲,因盲者得視,遠(yuǎn)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shù)千百,酒肉滂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