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詞典 4分類詞匯 12
《國語辭典》:手筆(手筆)  拼音:shǒu bǐ
1.文章或詩文的著作。晉。陸云〈與兄平原書〉:「今送君苗登臺(tái)賦,為佳手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此畫亦是舟中所失物件之一,即是英自己手筆?!?br />2.手書、手寫?!逗鬂h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申屠蟠》:「申以手筆,設(shè)幾杖之坐?!埂度龂?。卷二五。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楊阜》:「天子感其忠言,手筆詔答?!?br />3.排場(chǎng)。指用錢奢儉?!豆賵?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五九回:「這是二舍妹,他自小手筆就闊,氣派也不同。」《文明小史》第一二回:「生來手筆又大,從不會(huì)錙銖較量的。」
《漢語大詞典》:筆蹤(筆蹤)
猶筆跡。謂運(yùn)筆之痕跡。晉書·王獻(xiàn)之傳論:“觀其字勢(shì)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yán)家之餓隸?!?宋 蘇軾 《答王定民》詩:“筆蹤好在留臺(tái)寺,旗隊(duì)遙知到石溝。” 宋 梅堯臣 《原叔宅觀山水圖》詩:“老松瘦樹無筆蹤,巧奪造化何能窮?!?/div>
《國語辭典》:手書(手書)  拼音:shǒu shū
親筆寫的書信?!度龂萘x》第一○八回:「司馬昭覽畢,深疑鄧艾有自專之心,乃先發(fā)手書與衛(wèi)瓘。」《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其父大怒,寫著嚴(yán)切手書,差著兩個(gè)管家,到京催他起身?!挂卜Q為「手翰」、「手札」、「手示」。
《國語辭典》:仙筆(仙筆)  拼音:xiān bǐ
1.清逸超絕的文筆。唐。貫休〈古意〉詩九首之八:「常思李太白,仙筆驅(qū)造化?!?br />2.奇異神妙的筆或文字。宋。趙汝恂 念奴嬌。金塘瑞溢詞:「鸞鶴回翔,龍蛇飛動(dòng),醉墨揮仙筆。」
3.仙人的筆跡。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六。姑妄聽之二》:「不知何日,楊君登城北關(guān)帝祠樓,戲書于壁,不署姓名,適有道士經(jīng)過,遂傳為仙筆?!?/div>
《國語辭典》:書跡(書跡)  拼音:shū jī
1.筆跡?!端螘>砥?。前廢帝本紀(jì)》:「世祖西巡,子業(yè)啟參承起居,書跡不謹(jǐn),上詰讓之;子業(yè)啟事陳謝?!?br />2.書法作品。如:「書跡名品藪編」?!杜f唐書。卷八○。列傳。褚遂良》:「太宗嘗出御府錦購求王羲之書跡,天下爭赍古書詣闕以獻(xiàn),當(dāng)時(shí)莫能辯其真?zhèn)危炝紓湔撍?,一無舛誤?!?/div>
《漢語大詞典》:凡筆(凡筆)
謂普通人的筆跡。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好教老丈得知,此紙非凡筆,乃 唐朝 侍郎 白香山 手蹟也?!?/div>
《漢語大詞典》:手痕
(1).手跡,筆跡。 宋 蘇軾 《鳳翔八觀·王維吳道子畫》詩:“何處訪 吳 畫, 普門 與 開元 。 開元 有 東塔 , 摩詰 留手痕。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br />(2).手印在物體上的痕跡。
《漢語大詞典》:狂墨
狂放的筆跡。 宋 道潛 《子瞻赴守湖州》詩之三:“狂墨掃瑯玕,風(fēng)煙坐中發(fā)?!?宋 陸游 《醉中草書》詩:“手挹凍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飛?!?明 徐渭 《梅桂諼草》詩:“一吸葡萄春五斗,旋移狂墨寫 劉伶 ?!?/div>
分類:狂放筆跡
《漢語大詞典》:翰跡(翰跡)
亦作“翰蹟”。 猶筆跡。多指文辭、書牘。 三國 魏 阮籍 《答伏義書》:“承音覽旨,有心翰跡?!?晉 葛洪 抱樸子·文行:“若夫翰跡韻略之廣逼,屬辭比義之妍媸,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淺,其懸絶也,雖天外毫內(nèi),不足以喻其遼邈。”《宋書·張茂度傳》:“見汝翰跡,言不相傷,何其滔滔稱人意邪?”
見“ 翰跡 ”。
《國語辭典》:鐵筆銀鉤(鐵筆銀鉤)  拼音:tiě bǐ yín gōu
比喻書法筆跡剛勁健美。參見「鐵畫銀鉤」條。如:「魏碑的書法真是鐵筆銀鉤,勁健雄渾?!?/div>
《國語辭典》:橡皮擦  拼音:xiàng pí cā
用橡皮制成,可擦掉筆跡的文具。如:「剛學(xué)寫字的小朋友,橡皮擦總是用得兇。」
《漢語大詞典》:筆腳(筆腳)
字跡,筆跡。 明 王志堅(jiān) 《表異錄·藝文》:“‘ 柳 家新樣 元和 腳’,今人稱所寫字為筆腳,蓋本此?!眳⒁姟?元和腳 ”。
分類:字跡筆跡
《國語辭典》:元和腳(元和腳)  拼音:yuán hé jiǎo
腳,墨跡、筆跡。柳公權(quán)的書法稱為「元和腳」。宋。蘇軾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二首之一:「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明。陳耀文《天中記。卷三十八。書》:「柳公權(quán)在元和間書有名,故劉禹錫詩:『柳家新樣元和腳?!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