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梵王
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亦泛指此界諸天之王。 南朝 梁 劉勰 《剡縣石城寺彌勒石像碑》:“梵王四鶴,徘徊而不去;帝釋千馬,躑躅而忘歸?!?唐 李紳 《杭州天竺靈隱二寺詩》之二:“波動只觀羅剎相,靜居難識梵王心?!?span id="zclrwus"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四三:“帝釋在前,梵王在后,佛放常光,照耀天地。”
《漢語大詞典》:初禪(初禪)
(1).佛教語。色界中的初禪天,包括梵眾天、梵輔天和大梵天。 隋 江總 《鐘銘》:“舟移巨壑,火壞初禪?!?br />(2).佛教語。四禪定之一?!俺醵U”的主要特征是“八觸”:癢、動、輕、重、冷、暖、澀、滑;“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見 隋 智顗 摩訶止觀卷九之一。《楞嚴經(jīng)》卷九:“清浄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九八:“未免初禪怯花影,夢回持偈謝 靈簫 ?!?/div>
《漢語大詞典》:三禪(三禪)
佛教謂色界之第三禪天。此天名定生喜樂地。《楞嚴經(jīng)》:“安穩(wěn)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唐 章孝標 《方山寺松下泉》詩:“三禪不要問,孤月在中央。”
《漢語大詞典》:劫燒(劫燒)
亦作“刧燒”。 佛教謂世界毀滅時大火燃燒至二禪天。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三:“經(jīng)云:‘天地大刧將盡,則刧燒?!?/div>
《漢語大詞典》:梵侶
指色界初禪天的天眾。《楞嚴經(jīng)》卷九:“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zhí)身不行婬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div>
《國語辭典》:大梵天  拼音:dà fàn tiān
印度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創(chuàng)造神。也稱為「梵天」、「大梵天王」。
《漢語大詞典》:四禪定(四禪定)
佛教語。色界初禪天至四禪天的四種禪定。人于欲界中修習禪定時,忽覺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氣息徐徐出入,入無積聚,出無分散,是為初禪天定;然此禪定中,尚有覺觀之相,更攝心在定,覺觀即滅,乃發(fā)靜定之喜,是為二禪天定;然以喜心涌動,定力尚不堅固,因攝心諦觀,喜心即謝,于是泯然入定,綿綿之樂,從內(nèi)以發(fā),此為三禪天定;然樂能擾心,猶未徹底清凈,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斷,絕諸妄想,正念堅固,此為四禪天定。參見“ 四禪天 ”。
《漢語大詞典》:四禪天(四禪天)
佛教有三界諸天之說。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諸天又分為四禪:初禪為大梵天之類;二禪為光音天之類;三禪為遍凈天之類;四禪為色究竟天之類。色究竟天為色界的極處。參閱法苑珠林卷五。
《漢語大詞典》:梵眾天(梵衆(zhòng)天)
佛教語。色界初禪天之一。法苑珠林卷五:“第二色界有十八天者,初禪有三天,一名梵眾天,二名梵輔天,三名大梵天?!?/div>
《漢語大詞典》:光音天
佛教語。色界諸天之一,二禪天之第三天。此天絕音聲,以光為語言,故名。亦泛指二禪天。 唐 玄應 一切經(jīng)音義卷三:“阿波會天,此云光音天,亦言極光浄天,即第二禪第三天也?!?清 錢謙益 《孫子長征君六十壽序》:“當驟雨為沉灰,夜壑負趨之后,此兩人者,如光音天人,遺種劫后,亦不可不謂之多也。”亦省作“ 光音 ”。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抄上:“層城閬風之巍峨,光音浄樂之瑰麗,幻而究於無者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