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碧洞
(1).石洞。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丹溪碧洞,吐納虹霓。”
(2).指道觀。 唐 錢起 《仲春晚尋覆釜山》詩:“碧洞志忘歸,紫芝行可搴?!?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仙道·道院:“清觀、紫宮、銀宮、金闕、丹房、碧洞、丹臺(tái),《白六帖》:‘皆道觀也?!?/div>
分類:石洞道觀
《漢語大詞典》:石穴
石洞。后漢書·南蠻傳·巴郡南郡蠻:“ 巴氏 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劒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晉書·五行志上:“ 陽羨 山有石穴,長十餘丈?!?宋 梅堯臣 《兩日苦風(fēng)思江南》詩:“下窺石穴魚,出入數(shù)十尾。”
分類:石穴石洞
《漢語大詞典》:石竅(石竅)
石洞。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汶水:“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竅存焉,蓋古設(shè)舍所跨處也?!?span id="fdb05t3" class="book">《英烈傳》第七五回:“ 戴壽 因看山勢(shì),南有 赤甲山 ,北有 羊角山 ,彼此相望,便把兩山分開石竅,用鐵索子萬條相連,橫截關(guān)口?!?/div>
分類:石洞
《漢語大詞典》:玉竇(玉竇)
(1).石洞的美稱。 南朝 梁 沈約 《八詠詩·被褐守山東》:“玉竇膏滴瀝,石乳室空籠?!?元 陳樵 《八詠樓賦》:“ 金華 玉竇處乎北際, 鼎湖 太鶴出於南中?!?br />(2).指仙人所居的洞府。 明 張羽 《送呂道士》詩:“玉竇憑龍守,芝田借雨耕?!?/div>
《國語辭典》:石坎  拼音:shí kǎn
1.用石頭砌成的防洪壩。
2.順著山勢(shì),利用原始地形,在石頭山上鑿成的臺(tái)階。
《漢語大詞典》:石歃
石洞。 宋 葉適 《劉子怡墓志銘》:“溪有石出中流,大如雨楹屋,其下為洞穴,號(hào)石歃,舟失勢(shì),瞬息已投歃中?!?/div>
分類:石洞
《國語辭典》:玉宇  拼音:yù yǔ
1.華麗的宮殿。南朝宋。劉鑠〈擬明月何皎皎〉詩:「玉宇來清風(fēng),羅帳延秋月?!?br />2.神仙居住的地方。南朝梁。蕭綸〈祀魯山神文〉:「金壇玉宇,是眾妙之游遨?!?br />3.宇宙、太空。宋。陸游〈十月十四夜月終夜如晝〉詩:「西行到峨眉,玉宇萬里寬。」
《國語辭典》:巴峽(巴峽)  拼音:bā xiá
長江三峽之一。長江東流至湖北省巴東縣西,巴山臨江而峙,這一段的峽谷稱為「巴峽」。位于巫峽之東、夷陵之西。水流湍急,險(xiǎn)灘林立,尤以西邊的黃牛灘最為驚險(xiǎn)。
《漢語大詞典》:鞭石
(1).藝文類聚卷七九引 晉 伏琛 《三齊略記》:“ 始皇 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于時(shí)有神人,能驅(qū)石下海, 城陽 一山石,盡起立。嶷嶷東傾,狀似相隨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盡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猶爾?!焙笏煲浴氨奘睘樯裰牡涔?。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宋 蘇軾 《兩橋詩·西新橋》:“岌岌類鞭石,山川非 會(huì)稽 。” 元 陳樵 《蔗庵賦》:“ 秦 人鞭石而望洋, 謝娥 入海而增喟?!?明 王世貞 《太和即事》詩之一:“路疑鞭石就,室似鑿空懸?!?br />(2).相傳 難留城 (今 湖北 宜昌 )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兩塊大石,俗名陰陽石。陰石常濕,陽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調(diào),百姓便進(jìn)洞祈福。天旱則鞭打陰石得雨,雨多則鞭打陽石天晴。事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夷水》。后作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和樂儀同苦熱》:“鞭石未成雨,鳴鳶不起風(fēng)?!?唐 杜甫 《雷》之二:“暴尪或前聞,鞭石非稽古?!?/div>
《國語辭典》:石窟  拼音:shí kū
1.泛指依山巖鑿成的石室?!稌x書。卷九四。隱逸傳。郭瑀傳》:「鑿石窟而居,服柏實(shí)以輕身。」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物異》:「舞溪古岸石窟有方鏡,徑丈馀,照人五臟?!?br />2.內(nèi)有石刻佛像或敘述佛教故事壁畫的石洞,如敦煌、云崗和龍門石窟。
《漢語大詞典》:石扉
石洞的口。形似大門敞開,故稱。亦借指隱者所居之門。 唐 李白 《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洞天石扉,訇然中開?!?明 孫一元 《歸云庵》詩:“沙清竹碧鷗出飛,野老候余開石扉?!?/div>
《漢語大詞典》:偃宕
低凹的石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四顧皆茅茨僵凍,舉手投足,上下觸困,兼茅中時(shí)有偃宕,疑為虎穴?!?/div>
分類:低凹石洞
《漢語大詞典》:石哈欠
方言。淺石洞。石洞形似人張口呵欠,故稱。 董均倫 江源 《菊二娘》:“ 金善良 躲到了一個(gè)石哈欠底下避雨,石哈欠只能遮住了雨,可是擋不住風(fēng),他的一身破衣裳,連肉都遮不住,更不能說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