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1分類詞匯 10
《國(guó)語辭典》:煙塵(煙塵)  拼音:yān chén
1.輕煙塵埃。
2.邊疆寇警。南朝梁。蕭統(tǒng)〈七契〉:「當(dāng)朝有仁義之睦,邊境無煙塵之警?!埂端问?。卷二九一。吳育傳》:「臣恐契丹窺兵趙、魏,朝廷不得元昊毫發(fā)之助,而太行東西,且有煙塵之警矣。」
3.人煙稠密的地方。唐。杜甫 為農(nóng)詩:「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div>
《漢語大詞典》:煙埃(煙埃)
亦作“煙?!?。
(1).塵埃;灰燼。 唐 李白 《望黃鶴山》詩:“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huì)通一》:“ 宋宣獻(xiàn) 兼有 畢文簡(jiǎn) 、 楊文莊 二家之書,不減中秘,而 元符 中蕩為煙埃?!?魯迅 《書信集·致韋素園》:“試看新的文藝和在壓制者保護(hù)之下的狗屁文藝,誰先成為煙埃?!?br />(2).指云煙霧氣。 宋 丘崇 《沁園春》詞之一:“登山臨水,驚心節(jié)物,極目煙埃?!?br />(3).烽煙和戰(zhàn)塵。喻戰(zhàn)亂。 唐 岑參 《北廷北樓呈幕中諸公》詩:“上將新破胡,西郊絶煙埃?!?前蜀 杜光庭 《賀黃云表》:“授律則南摧丑蜒,鑿門則北掃煙埃?!?/div>
《漢語大詞典》:煙焰(煙燄)
亦作“煙焰”。 煙和火焰。 唐 張謂 《長(zhǎng)沙失火后戲題蓮花寺》詩:“樓殿縱隨煙焰去,火中何處出蓮花?” 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五:“我即其人,脫身煙焰,至于今日?!?魯迅 《偽自由書·現(xiàn)代史》:“還有將紙塞在嘴巴里點(diǎn)上火,從嘴角鼻孔里冒出煙焰?!?br />煙與火焰。北史·來護(hù)兒傳:“ 護(hù)兒 乃以輕舸數(shù)百,直登江岸,襲破其營(yíng),因縱火,煙燄張?zhí)??!?span id="c1ewt6k" class="book">《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李昌符 焚棧道,棧道幾斷。 建 控 僖宗 馬,冒煙燄中過,宿坂下。”
《漢語大詞典》:煙燼(煙燼)
亦作“煙燼”。
(1).煙和灰燼。列子·黃帝:“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 伯喈 識(shí)絶音之器於煙燼之餘; 平子 剔逸響之竹於未用之前?!?唐 劉知幾 《史通·自敘》:“儻使 平子 不出, 公紀(jì) 不生,將恐此書與糞土同捐,煙燼俱滅?!?br />(2).燒成煙燼。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東序煙燼於委灰,生民燋淪於淵火?!?br />(3).指火焚之后的殘余物。 北周 庾信 《賀新樂表》:“經(jīng)綸圖籍,校讐煙燼?!?/div>
《漢語大詞典》:煙炎(煙炎)
火苗。亦指煙和火焰。后漢書·蔡邕傳:“懼煙炎之毀熸,何光芒之敢揚(yáng)哉!” 李賢 注:“煙炎,煙火之微細(xì)者?!?span id="1oz6qt0" class="book">《三國(guó)志·吳志·周瑜傳》:“頃之,煙炎張?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span id="5g61sk6"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三七:“焚柴灌油,煙炎方盛。 仕行 捧經(jīng),涕淚稽顙。”
《漢語大詞典》:松麝
謂墨香。佳墨用松煙和以麝香制成。 唐 李賀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
《國(guó)語辭典》:松煙墨(松煙墨)  拼音:sōng yān mò
質(zhì)料較好的墨,因多由松炱所制,故稱為「松煙墨」。今以安徽省所產(chǎn)的為最好。簡(jiǎn)稱為「松煙」。
《漢語大詞典》:煙斥(煙斥)
烽煙和斥候。古以斥候望烽煙,有警則報(bào)之。《淮南子·兵略訓(xùn)》:“相地形,處次舍,治壁壘,審煙斥?!?/div>
《國(guó)語辭典》:煙熏火燎(煙熏火燎)  拼音:yān xūn huǒ liào
受到煙火的熏烤。形容非常炙熱乾燥。
《國(guó)語辭典》:人間煙火(人間煙火)  拼音:rén jiān yān huǒ
原指古人燒煮食物的炊煙和柴火,后用以比喻人世間的庶務(wù)、雜念。如:「活在這個(gè)繁雜的社會(huì),每人都無法擺脫人間煙火,所以有很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