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涂面(塗面)
(1).涂飾面部。北史·西域傳·女國:“男女皆以彩色涂面,而一日中或數(shù)度變改之。”舊唐書·西域傳上·東女:“﹝ 東女 ﹞俗輕男子,女貴者或有侍男,被髮,以青涂面,惟務戰(zhàn)與耕而已?!?br />(2).喻變節(jié)。 清 邵長蘅 《黃烈婦傳》:“余聞國家甲申之難,學士大夫慷慨赴死者多有,往往一發(fā)不中,不復能自舉其身。始於偷生,卒於涂面?!?/div>
《分類字錦》:脂和涂面(脂和涂面)
釋名胡粉胡糊也脂和以涂面也
分類:雜飾
《國語辭典》:披發(fā)涂面(披發(fā)涂面)  拼音:pī fǎ tú miàn
頭發(fā)散亂,面容污穢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三六回:「中平末年,嘗為人報讎殺人,披發(fā)涂面而走,為吏所獲。」
《漢語大詞典》:膏面
以膏涂面,謂修飾面容。 宋 梅堯臣 《和永叔內(nèi)翰戲答》:“便歸膏面染髭鬚,從今宴會應頻數(shù)。”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此曹皆膏粱子弟,惟以妝飾體樣相夸,膏面鑷鬚,鞍馬衣服鮮整?!?/div>
《漢語大詞典》:墨黥
(1).墨刑。周禮·秋官·司刑“墨罪五百” 漢 鄭玄 注:“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漢書·刑法志“墨罪五百” 唐 顏師古 注:“墨,黥也。鑿其面以墨湼之?!?br />(2).對被刑者以墨涂面,不刺字。一說,即墨幪。
《國語辭典》:粉頭(粉頭)  拼音:fěn tóu
1.妓女。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二折:「如今又纏上一個粉頭,道強似我的多哩。」《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他家里還有一個粉頭,排行三姐,號玉堂春,有十二分顏色?!?br />2.在戲劇中,凈角以粉涂面,以示奸佞,稱為「粉頭」。
《漢語大詞典》:透明紙
一種薄而致密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紙張,空氣與油酯很難透過
一種用含結晶鹽類的膠粘劑涂面的紙,當涂面干燥后紙面無光澤呈霜狀
《國語辭典》:打花臉(打花臉)  拼音:dǎ huā liǎn
花臉,戲劇中凈角的俗稱。「打花臉」指為凈角面部勾畫臉譜。后世多用于比喻進行丑化。
分類:戲劇涂面
《國語辭典》:抹蹌(抹蹌)  拼音:mǒ qiāng
以色粉涂抹臉上。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有一擊小銅鑼,引百馀人,或巾裹,或雙髻,各著雜色半臂,圍肚看帶,以黃白粉涂其面,謂之『抹蹌』?!挂沧鳌改〒尅埂ⅰ改ㄦ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