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禹鑿
  
相關(guān)人物
夏禹


《孟子注疏》卷五〈滕文公上〉~98~
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國可得而食也。
《淮南子》卷十九〈脩務訓〉~63~
南征三苗,道死蒼梧。禹沐浴霪雨,禹沐浴霪雨,櫛扶風,決江疏河,鑿龍門,辟伊闕,脩彭蠡之防,乘四載,隨山刊木,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國。
《藝文類聚》卷十一
《符子》:禹讓天下于奇子,奇子曰:「君言,佐舜勞矣,鑿山川,通河漢,首無發(fā),股無毛。」

例句

往來行旅弊,開鑿禹功存。 孟浩然 入峽寄弟

井邑觀秦野,山河念禹功。 孫逖 奉和御制登鴛鴦樓寓目應制

朅來游閩荒,捫涉窮禹鑿。 李白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舜耕余草木,禹鑿舊山川。 杜審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江流思夏后,風至憶襄王。 杜甫 上白帝城

龍門非禹鑿,詭怪乃天功。 沈佺期 過蜀龍門

河看大禹鑿,山見巨靈開。 趙彥昭 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鑿崖泄奔湍,稱古神禹跡。 韋應物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韓愈 調(diào)張籍

《國語辭典》:治水  拼音:zhì shuǐ
疏理水道,消除水患。《孟子。告子下》:「丹之治水也,愈于禹?!?/div>
《國語辭典》:大禹治水  拼音:dà yǔ zhì shuǐ
1.古代傳說夏禹治水救民。
2.書名。清沈滕友所寫的小說,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沈氏按禹所歷,參考《真仙通鑒》、《古岳瀆經(jīng)》、《山海經(jīng)》等書,敷衍大禹治水的故事。
《國語辭典》:行水  拼音:xíng shuǐ
1.行于水上。《周禮。冬官考工記》:「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br />2.疏導水流、治水。《孟子。離婁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埂稘h書。卷二九。溝洫志》:「令吏民勉農(nóng),盡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時?!?br />3.巡視水勢?!稇?zhàn)國策。秦策四》:「智伯出行水,韓康子御,魏桓子驂乘?!?br />4.流動的水。《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二○。五常政大論》:「地裂冰堅,少腹痛,時害于食,乘金則止水增,味乃咸,行水減也?!?/div>
《漢語大詞典》:理水
治水。后漢書·張衡傳:“尚書: 堯 使 鯀 理洪水,‘九載績用不成’, 鯀 則殛死, 禹 乃嗣興。而《春秋讖》云:‘ 共工 理水?!?span id="y8igmrn" class="book">《后漢書·循吏傳·王景》:“ 永平 十二年,議修 汴渠 ,乃引見 景 ,問以理水形便?!?/div>
分類:理水治水
《國語辭典》:九龍(九龍)  拼音:jiǔ lóng
1.傳說中的神獸,能治水?!侗阕?。內(nèi)篇。金丹》:「能調(diào)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乖?。馬致遠《薦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龍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災?!?br />2.對一門九子的美稱。如北魏崔長瑜子樞等九人,人稱「九龍」;北齊王昕兄弟九人,風流蘊藉,世稱為「王氏九龍」。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七。氏族類》。
《漢語大詞典》:九逸
指 漢文帝 的九匹良馬。西京雜記卷二:“ 漢文帝 自 代 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之駿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電,一名絶羣,一名逸驃,一名紫燕騮,一名緑螭驄,一名龍子,一名麟駒,一名絶塵,號為九逸?!?/div>
《國語辭典》:丹書(丹書)  拼音:dān shū
1.古代頒給功臣的契券。《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于是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br />2.用朱筆定罪的文書。《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執(zhí)其手,賂之以曲沃,初斐豹隸也,著于丹書。」
3.周文王所得的緯書。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正緯》:「則是堯造綠圖,昌制丹書其偽三矣?!?/div>
《漢語大詞典》:庚辰
古代傳說中的助 禹 治水之神。 禹 治水,“三至 桐柏山 ,驚風走雷,石號木鳴”。 禹 怒,召集百靈,獲 淮 渦 水神 無支祁 。授之 章律 、 鳥木由 、不能制。授之 庚辰 ,“ 庚辰 以戰(zhàn)逐去,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 淮陰 之 龜山 之足下,俾 淮 水永安而流注海”。見 唐 李公佐 《古〈岳瀆經(jīng)〉》。
分類:治水水之
《國語辭典》:禹跡(禹跡)  拼音:yǔ jī
1.夏禹治水,足跡遍歷中國,故以禹跡為中國的代稱。《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br />2.夏禹的功業(yè)。北周。庾信《周宗廟歌?;氏摹罚骸腹⒂碹E,德贊堯門?!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9089' target='_blank'>章孝標 上浙東元相詩:「何言禹跡無人繼,萬頃湖田又斬新?!?/div>
《國語辭典》:四岳  拼音:sì yuè
1.四方諸侯之長?!稌?jīng)。堯典》:「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弧?br />2.四岳。參見「四岳」條。
《國語辭典》:四岳(四嶽)  拼音:sì yuè
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古代天子巡狩四方,于此朝見諸侯。《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漢中地形,實有險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也作「四岳」。
《漢語大詞典》:為魚(爲魚)
左傳·昭公元年:“微 禹 ,吾其魚乎。”言若無 大禹 治水,人們將淹沒為魚。后因用“為魚”喻遭受災殃。 唐 杜甫 《草堂》詩:“一國實三公,萬人欲為魚。”新唐書·薛仁貴傳:“帝思其功,乃召見曰:‘疇歲 萬年宮 ,微卿,我且為魚?!?/div>
《漢語大詞典》:禹功
指 夏禹 治水的功績。左傳·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遠矣。微 禹 ,吾其魚乎!” 清 戴名世 《楊維岳傳》:“踐土而思 禹 功,食粟而思 稷 德?!?/div>
《國語辭典》:水官  拼音:shuǐ guān
1.職官名。掌修治湖澤,收取魚稅?!独m(xù)漢書志。第二八。百官志五》:「有水池及魚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漁稅?!?br />2.水神。唐。韓愈〈詠雪贈張籍〉詩:「水官夸杰黠,木氣怯胚胎?!?/div>
《漢語大詞典》:宣房
亦作“ 宣防 ”。
(1).宮名。 西漢 元光 中, 黃河 決口于 瓠子 ,二十余年不能堵塞, 漢武帝 親臨決口處,發(fā)卒數(shù)萬人,并命群臣負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宮其上,名為 宣房宮 。見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 河南 濮陽縣 境。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洪水滔天,而有 禹 之績, 河 水泛濫,而有 宣房 之功?!?唐 高適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詩之十:“ 宣房 今安在,高岸空嶙峋?!?br />(2).借指該處之 黃河 水。 明 吳寬 《贈河南巡撫楊貫之》詩:“憲府乍臨新邑 洛 , 宣房 已復舊河流。” 清 顧炎武 《登岱》詩:“庶幾大道還,民質(zhì)如初元。上采黃金成,下塞 宣房 湍?!?br />(3).泛指防河治水。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砭俗:“既承不可遏之江河,則當相度宣防,資其灌溉,通其舟楫,乃見神明通久之用焉?!?清 龔自珍 《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兩廣總督謚敏肅涿州盧公神道碑銘》:“起家文辭,觀政於曹,翠翎英英。出治南服,又歷試旃,以知宣房?!?/div>
《漢語大詞典》:夏后
見“ 夏后氏 ”。
《國語辭典》:夏后氏  拼音:xià hòu shì
1.夏禹的別名。參見「夏禹」條。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夏后氏興,業(yè)峻鴻績?!?br />2.夏朝的別名。參見「夏朝」條?!秴问洗呵铩<鞠募o。音律》:「夏后氏孔甲田于東陽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