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0詞典 1分類詞匯 19
《漢語大詞典》:挹取
汲取。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三四:“不博極古今四部書,則雖有思致,為俗軟活套所淹殺,止可求售於俗吏,而牽帶泥水,不堪挹取?!?span id="obdlstv" class="book">《花月痕》第五十回:“於是放舟於三萬六千頃之 太湖 ,挹取其風雨波濤出沒之理趣。” 郭沫若 《天地玄黃·序〈美術(shù)考古一世紀〉》:“不必過分拘泥于形跡,而只挹取書中的精神?!?/div>
分類:汲取
《漢語大詞典》:挹酌
汲取。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豈肯詰屈其支體,俯仰其容儀,挹酌於其所不喜。”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四:“昔有僧誦經(jīng)庵中,患於乏水,適有虎跑足涌泉,觱沸徐清,挹酌無竭。”
分類:汲取
《國語辭典》:吸吮  拼音:xī shǔn
用口吸食。如:「小嬰兒常將手指放進嘴里吸吮?!?/div>
《國語辭典》:汲引  拼音:jí yǐn
引進提拔人才。《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傳相汲引,不為比周?!固?。駱賓王 上袞州刺史啟:「擁彗禮賢,汲引忘疲,獎題不倦?!?/div>
《國語辭典》:汲井  拼音:jí jǐng
汲取井水。唐。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詩:「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div>
《國語辭典》:鹽井(鹽井)  拼音:yán jǐng
產(chǎn)井鹽的鹵井。四川、云南諸省鹽井甚多,是取自地質(zhì)上古海沉積鹽類所形成鹵水。
《漢語大詞典》:起水
(1).浮水而起;露出水面。 漢 王充 論衡·亂龍:“釣者以木為魚,丹漆其身,近之水流而擊之;起水動作,魚以為真,并來聚會。”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下十八:“被大浪吞沒的 劉雨生 一直沒起水,岸上的人都著急了?!?br />(2).漲水;漲潮。 宋 吳自牧 夢粱錄·浙江:“若以每月初五、二十日,此四日則下岸,其潮自此日則漸漸小矣。以初十、二十五日,其潮交澤起水,則潮漸漸大矣。”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浙江勝跡:“其交澤起水大小之度,則四時不同?!?br />(3).發(fā)跡;翻身。 明 湯顯祖 《邯鄲記·召還》:“長夢做個高官,忽然半夜起水?!?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上十八:“黑腳桿子要起水,只有把土豪打倒,劣紳掀翻?!?br />(4).猶起岸。 張競生 《丁未潮州黃岡革命》:“先是 孫中山 先生與 雪秋 約定四月十四日舉事,令 日 人 萱野 運械至 汫洲港 等處,起水接濟。”
(5).汲取水流。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六:“他往來照顧這六盞油燈,常常嘀咕著:‘六雙燈捻像六對老龍,起油像起水似的?!?/div>
《國語辭典》:井鹽(井鹽)  拼音:jǐng yán
巖層中的鹽質(zhì)溶解于地下水中,掘井汲取地下水鹵煎煮而成的鹽。四川、云南等省均有出產(chǎn)。
《漢語大詞典》:繘井
用繩汲取井水。易·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兇?!?孔穎達 疏:“汲水未出而覆,喻修德未成而止,所以致兇也。” 清 朱彝尊 《杭州水利不治者累百年矣……喜而作詩凡二十四韻》:“涂徹大小屋,繘井愁難躋?!?/div>
《漢語大詞典》:吸飲(吸飲)
本指用嘴吸進液汁。引申指汲取,吸收。 康有為 《歐洲十一國游記序》:“俾 康有為 肆其雄心,縱其足跡,窮其目力,供其廣長之舌,大饕餮而吸飲焉?!?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序》:“蓋積 中國 羲 、 農(nóng) 、 黃帝 、 堯 、 舜 、 禹 、 湯 、 文王 、 周公 、 孔子 及 漢 、 唐 、 宋 、 明 五千年之文明而盡吸飲之?!?朱自清 《旅路》:“春底旅路里所有的悅樂,我曾盡力用我淺量的心吸飲。悅樂到底干涸,我的力量也暗中流去。”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他是多么饑渴而且貪饞地吸飲于百花叢中,以釀制芬芳馥郁的數(shù)學蜜糖呵!”
《國語辭典》:采補(採補)  拼音:cǎi bǔ
道教有采陽補陰或采陰補陽之術(shù),指采他人的精血以補益己身。《聊齋志異。卷二。蓮香》:「是采補者流,妾非其類。故世有不害人之狐,斷無不害人之鬼,以陰氣盛也。」
《漢語大詞典》:收泉
汲取井水。 清 顧炎武 《鄒平張公子得桔槔》詩:“鑿木前人制,收泉卦稱?!眳㈤?span id="o0b6czb" class="book">《易·井》。
分類:汲取井水
《漢語大詞典》:采挹(採挹)
選擇汲取。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民有姓 劉 名 墮 者,宿擅工釀,採挹 河 流,醖成芳酎。”
分類:選擇汲取
《漢語大詞典》:挹受
汲取,承受。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若多行太陽之中,挹受日光……不過百年,黃種之人,皆漸為白色。”
《漢語大詞典》:噏化
謂汲取自然化育之力。 南朝 梁 江淹 《石劫賦》:“既鑪天而銅物,亦噏化而染靈;比文豹而無恤,方珠蛤而自寧?!?/div>